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大江健三郎

  •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本书包括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二部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个人的体验》是作者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狱升华为文学作品。遭受核辐射与畸形地的诞生,可以说都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灾难,面对这样的巨大打击,人该怎样生存?广岛原爆受难者和残疾儿的父亲鸟面临的是同样的课题。残疾儿童的出生,作为一个严酷的参照物,照射出现代人心灵的残疾。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大江的成熟之作,繁复的结构里交织着历史、现实、传说、民俗,作家最熟悉的“峡谷村庄”的隐喻内涵在这部规模宏大的长篇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江健三郎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说主人公鹰四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受挫后到了美国,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离群索居在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谷里,效仿一百年前曾祖父领导农民暴动的办法,组织了一支足球队,鼓动“现代的暴动”的故事,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现在与过去,城市与山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与畸形儿、暴动、通奸、乱伦和自杀交织在一起,描画出一幅幅离奇多采的画面,以探索人类如何走出那片象征恐怖和不安的“森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它“集知识、热情、野心、态度于一炉,深刻地发掘了乱世之中人与人的关系。”
  • 冲绳札记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作者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者在中译本序中说:“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这是一本长篇随笔,作者设图在书中思考这样一些的问题: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近代化的结果让它在世界,特备是在紧邻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它真强大吗?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于是,作者把焦点转向冲绳。那个叫琉球的国家是如何被纳入日本的?作者写了日本近代化历史中冲绳和冲绳县民与日本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作为日本唯一的地面战场的冲绳遭到美国袭击的冲绳战;他还论述了作为美军基地的冲绳以及由美国返还的冲绳县民在战后的续存状态。书中,作者不断追问:“何谓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政治右翼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并因此被推上审判庭。
  • 读书人

    作者:大江健三郎

    只要发现自己的第一本书 便可以由此延续下去,从而创建成一个平台 读书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讲义 一半是写作人,一半是读书人,生活与读书是如何连结起来的? 度过只是写作的人生,只是读书的人生, 世界的小说家大江健三郎,有着全部爱书人共同的「瘾头」。 好奇图书馆另一头的那个人正在读哪本书,趁隙跑去记下打开来页面上的那句诗; 害怕忘记今天读了什么,笔记一本写完一本,至今仍不间断; 他读过的书,红笔蓝笔、纸页上画满重点,读起字典更不输看小说的疯迷; 背诵所有喜欢的句子,希望跟自己喜欢上的书的作者成为朋友。 大江健三郎读书、写作一辈子的个中滋味,尽在这本──读书讲义。 因着发现这些书,与这些书邂逅相遇,我觉得写出自己所发现的这些书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真正的老师。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萨依德 一生的阅读,一世的朋友 特别收录《“晚期风格”之思想》──全面阅读萨依德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笔记── 阅读某一本翻译作品。 ◎用红蓝两色铅笔将书中自认为确实精采的部分以及不太理解的部分一一画上线条,如果是稍长一些的段落,则用线条圈起来,这就是我的作法。至于画线的铅笔,我之所以觉得至少须要两种,是因为要用其中一种颜色的铅笔,将感佩之处以及兴趣浓厚之处画上线条,这是一种肯定的行为。 我并不是「非常自然地开始写小说」那种类型。 ◎我总是首先阅读外国的小说以及论文,在此过程中对其文体产生兴趣。尤其是每当阅读外国诗歌时,我总会萌发这样的念头,于是绞尽脑汁创造出自己的日语体,因而我的文章被人说为疙里疙瘩、难以阅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即便现在,我们这些纯文学小说家的日子过得也不算轻松啊。 ◎尤其那些青年作家就更不容易了,似乎大家都甘愿忍受那种痛苦、忍受着那一切而生活而写作小说,以这种态势设法向社会推出自己。然后,便写出一本几乎没有畅销前景的作品。至于我,尤其在这种时候,首先就会阅读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对应这一切。 所谓读书,并不是被提供信息这种层面的活动。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写出那书的人的精神是在如何活动,一个人的思考又将使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读者将借此发现这一切,感觉到现在的自己遇见了怎样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也将能够遇见真正的自己。
  • 万延元年的Football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在中国受到广泛的喜爱和阅读,因为其作品表现了对社会、历史、国家、民族、心灵以及青少年成长的思考和关怀,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与良知,还因为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所怀有的诚挚而善意的关心。 本书分身为两个人物,在一场洪水把村庄和山下的村落、小镇、城市隔绝开来期间,兄弟两人(哥哥是旁观者,弟弟则是一个行动者,戏仿式(porody)地重新发动在东京未能实现的革命,或许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表演者)共同经历的悲剧过程。在小说里,兄弟两人重返几年前离开的故乡,乘坐巴士在森林里长时间穿行的情景,极富象征意蕴。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那分明是向神话般的地下世界--黑夜与死亡的世界--坠落。兄弟两人将要回归的"场所",正是将近一百年前发生过重大社会事件--农民暴动、给他们的父祖们带来家族悲剧的地方……
  • 在自己的树下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散文集,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题材,以质朴的笔法,为孩子解答许多人生根本的疑问,散文中融入他对人生的持续思考及少年时代的回忆,情感真挚,借由提问———疑惑———解答的三步骤,盼能带给迷失中的孩子一盏明灯,给晦暗中的大人一丝勇气。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大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围绕这样的概念,大江健三郎于是完成了这16篇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散文。
  • 个人的体验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有《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饲育》、《人羊》、《性的人》、《环火鸟》六篇小说。
  •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日本)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说主人公鹰四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受挫后到了美国,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离群索居在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谷里,效仿一百年前曾祖父领导农民暴动的办法,组织了一支足球队,鼓动“现代的暴动”的故事,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现在与过去,城市与山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与畸形儿、暴动、通奸、乱伦和自杀交织在一起,描画出一幅幅离奇多采的画面,以探索人类如何走出那片象征恐怖和不安的“森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它“集知识、热情、野心、态度于一炉,深刻地发掘了乱世之中人与人的关系。”
  • 性的人

    作者:(日本)大江健三郎

    大江认为20世纪后半叶给文学冒险家留下的垦荒地只有性的领域了,于是他实实在在地耕耘这块荒地。本集通过作为“性的人”青年J的同性恋、性滥交等反社会的行为,来体验人的存在的真实,人性存在的真实。还通过“我们的时代”的靖男在同情人的性快乐与无能的反复中,思考我们的时代日本青年不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上的希望,同时在快感刚萌芽就立即枯萎,但并非由于生理上的因素,而是因为陷入“精神阳痿”的痛苦……
  • 政治少年之死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作为1994年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级作家大江健三郎,十几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首次变成中文的早期小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和惊喜。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两部小说——《十七岁》和《政治少年之死》——是如何优秀。正如它们的标题所暗示的,这些作品散发出一股炙热迷幻的青春气息,那种感觉,就仿佛在夏日午后,做了一个时空回旋,缤纷而惊栗的短梦,骤然梦醒,汗水淋漓心跳如鼓,不知身在何处。
  •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据介绍,《两百年的孩子》是大江为了孩子们和年轻人而写的作品,里面引用了一段二十世纪法国大诗人、评论家保尔·瓦莱里的话,这段话曾让19岁时在大学教室里的大江为之感动、并将这种感动贯穿自己的一生——大江写这部书,就是为了“未来不会再度出现我们为之悔恨不尽的那些愚蠢的、恐怖的和非人性的事情”。 许金龙说,译介大江的作品,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大江的作品,绝对不是那种给你带来阅读快感的书。“它的内容,让我面对时觉得痛苦——一个痛苦的世界。当然也有快感,快感就是当我把这个谜解开之后,我会觉得很痛快。诺贝尔演讲时说过,有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发表诺奖获奖演说时,说‘我在美丽的日本’,但在大江看来,日本是暧昧的。他展示给读者的,不是川端康成似的美文,他说自己是把人类最肮脏的东西展现给世人。”但每每痛苦过后,许金龙会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他不给人快感,但让人思考。他在对人类负责,很厚重。他的东西,你可以读一个月,也可能读一年,读十年。” 在去演讲的途中,他不停搓手,显得非常焦虑、紧张。有人说:“先生您不必紧张,您面对的都是孩子,都是中学生。”他说:“我不只是面对他们,而是全中国的孩子;不仅面对中国的孩子,也是面对日本的孩子,面对全亚洲的孩子;这是在对未来发表演讲。我希望能够和解,能够和平,而这一切是要理解做基础的,而我是肩负着沟通使命的。”每逢重大活动,大江都很少喝水,免得需要上厕所而不方便。但那天,站在礼堂外的大江主动提出上卫生间,只为“镇定一下”,他在卫生间大约镇定了十来分钟。 《两百年的孩子》这部小说,是大江健三郎迄今为止为孩子们创作的惟一一部幻想小说。在这部作品里,智力障碍的哥哥与健康的妹妹和弟弟这三人组借助时间旅行器,目睹了日本这个国家一百五十年以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历史进程的各种场面,故事也随之而铺展开来。作者以时空交叉的叙事结构表现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二百年来的历史,以及人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灵魂与肉体、物质和精神的状态,既而提出“新人”的思想,指出人类生存的本质是以“和解”取得和平。
  • 个人的体验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小说主人公鸟的妻子生了个残疾婴儿,使鸟突然间陷入艰难的处境,鸟首先选择了逃避,他把婴儿扔在医院,并设法让其衰弱而死,自己则躲到旧日情人火见子的卧室,陷入爱河欲海之中,火见子是天使又似魔女,她给鸟安慰,使鸟忘忧,也诱使鸟不断堕落,经过漫长的心灵炼狱,最后,鸟终于幡然醒悟,勇敢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决心和残废婴儿共同坚韧地生存下去。
  • 定义集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迈的思绪沉淀 娓娓道尽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与子、危机与未来、人与世界、爱与和平 《定义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12年7月出版的随笔集,原是《朝日新闻》于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间为大江先生开设的一个专栏,由每月发表的一篇随笔连缀而成的这七十二篇文章,记录了大江先生在这六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乃至越陷越深的绝望,当然,也记录了老作家在这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的挣扎。较之于鲁迅先生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位老作家似乎更在意“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