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生运动

  • 拯救与批判

    作者:郑春生

    《拯救与批判:马尔库塞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立足于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研究一个著名的思想冢——马尔库塞和一场伟大的运动——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之间、即社会理论与社会运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将从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社会大背景,马尔库塞思想与学生运动宣言纲领之间的文本联系,马尔库塞与学生运动事件上的联系,媒体对马尔库塞“学生运动精神领袖”地位建构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论述脉络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概况,并从“学生权力”和“学生权利”角度分析学生参与运动的原因和诉求,从马尔库塞直接“参加”美国学生运动、参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学生运动、课堂教学、发表著作等方式说明马尔库塞是如何从历史后台走到历史前台,成为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第二章探讨美国媒体是如何一步步把马尔库塞塑造成六十年代新左派的英雄、学生运动的领袖,分析媒体为什么要塑造马尔库塞,并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这个相对宏观的背景分析媒体对马尔库塞的塑造。第三章主要以年鉴学派的时段理论为指导,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来考察科学、社会、大众传媒、生活方式、政治思维、高等教育缓慢发生的变化及战后形成的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文化背景和精神氛围。这种变化是六十年代各种社会运动(包括学生运动)出现的宏观背景,或日是六十年代绚丽多彩的浪花下缓慢移动的洋流。在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群体中,既有美国学者c.赖特?米尔斯、保罗?古德曼和垮掉派,也有来自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尔库塞、弗洛姆和诺曼O.布朗,还有来自第三世界的法农、卡斯特罗、格瓦拉和毛泽东;既有来自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家的理论批判,也有从垮掉派到荒诞派的离经叛道的文学批判,还有来自摇滚乐的大众文化批判。马尔库塞只是这个批判群体中最杰出的一员。他和学生运动都是时代的产儿。 第四章主要探讨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中的马尔库塞精神。对人存在的关怀是马尔库塞和左翼学生心灵的共鸣;对单向度社会、消费社会的批判和超越是马尔库塞和学生运动的共同目标;由于对工人阶级失望,马尔库塞把青年学生当作解放单向度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得到学生的强烈认同;而爱欲解放论、大拒绝的革命方式、制度内的长征充满乌托邦的色彩,这也是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共同特质。 第五章首先总括了马尔库塞对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终结的总结,阐述他遁向了指向精神和未来的革命:自然革命、艺术革命。其次从美国学生运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角度论述这场运动面临的困境,然后从这场运动缺乏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沉默的多数”态度的转变,学生思想的流变等方面进行论述。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虽然终结,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美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及六十年代批判精神的延续,以妇女运动和生态运动为代表的各种批判运动在六十年代后却仍然在继续。这也体现了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学生等对发达资本主义批判的意义。
  • The Perils of Protest

    作者:Teresa Wright

  • 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

    作者:何榮幸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學運後第一個十年,他們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是回顧 80 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的書。 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三月學運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的認知圖騰。但若觀照學運世代身處的台灣 80 年代巨變結構,羅大佑的黑色異議歌聲,或許更飄盪貫穿了學運世代的成長背景。 在某種程度上,羅大佑的吶喊批判與誠實情歌,象徵著學運世代年輕人在那個年代被社會辨識的重要特質:反抗威權體制與萬年國會,要求民主改革與校園自治,充滿素樸的正義感與理想性格。 然而,回到「人」的本質來觀察,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原狀、不做變化。連羅大佑都在九○年代拒絕再被定位於「抗議歌手」,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生命歷程中出現各種轉變甚至「變形」,毋寧也是極其自然的人性成長過程。 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作者:Jeffrey N. Wasserstr

    This is a history of student protests in Shanghai from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o 1949, showing how these students experienced and help shape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反叛的一代

    作者:沈汉、黄凤祝

  • 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

    作者:吕庆广

    本书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分别论述60年代学生运动的根源、组织形式与矛盾冲突、政治理念与文化主张、运动的乌托邦设想及其实践模式、学生运动对60年代和60年代以后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的影响。 导论部分旨在介绍国内外有关60年代学生运动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理论流派,说明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章论述60年代激进学生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笔者在这一章里通过历史分析指出,建构在深厚社会理想主义价值观之上的悠久的激进社会批判传统为60年代学生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20世纪前期的学生运动为60年代的学生运动提供了诸多遗产;自进步主义时代以来历经“新政”和“公平施政”改革,追求进步意识已普遍深人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冷战在美国的多重效应;高等教育的变化与观念冲突;新文化批评与新英雄的涌现;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作为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所形成的矛盾的表征,汇成新一代反叛青年的校园与街头政治破土而出的多重活水源头。 紧接着的一章论述老左派组织的衰微与新一代激进力量崛起的关系,主要学生组织的产生、发展和组织内部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不同组织间的和谐与冲突关系。本章以“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缘组织”(SDS) 研究个案,集中分析其组织形式、内外矛盾以及发展演变,并从中总结其基本特点,探索组织蕴涵的种种致命因素。 在第三章里,分析校园反叛者的东部犹太和新教文化背景与SDS前期的制度内改革关系,着重论述作为改革运动表现形式的“经济研究与行动计划”的社区改革行动和伯克利自由言论运动的内容,其中运动的政治主张与文化理想是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指出了制度内改革向超越制度的对抗转变的必然性。 突然全面升级的越战,决定性地改变了学生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学生运动中心迅速由东向西转移,西部更加激进、更加年轻的嬉皮文化的一代闯人前台,成为学生运动的主体。在乌托邦文化激情的推动下,学生运动从抗议很快向反抗(政治文化对抗)和激进变革(文化大拒绝与极少数人的恐怖主义攻击)转变,在这由低到高演进的轨迹中,挫折感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的直接政治行动和先锋派艺术以及嬉皮士行为合流,使文化变革成为整个运动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极少数学生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恐怖主义暴力行动的动力和目标仍然在此。暴力对抗既是学生政治浪漫主义的巅峰,又是运动的晚钟夕照。这是第四章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阐述了学生反对派对美国社会的批判立场和理论依据,通过对《休仑港宣言》和以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文本的分析,深人剖析其理想社会蓝图的乌托邦特性。对乌托邦理论构想和乌托邦实验―乌托邦另类空间的主要特征及其反功利主义伦理进行细致论述,以充分展示其激进特征。 最后一章论述学生反叛运动的终结和主要由它建构的作为当代美国社会宝贵遗产的“60年代精神”对现当代美国社会文化的革命性影响,探讨导致学生运动终结的多种内外因素,对这场学生反叛运动的社会作用、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进行全面而充分的评价;对60年代学生运动的激进价值观和后现代主义话语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着重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兴起所具有的本源性意义。 在结语里,笔者对以上章节内容进行了概括,认为60年代文化反叛精神已经制度化,并融入现代美国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国社会的现在和未来。 另外,笔者在正文之后特别附上本书写作所依据的主要中英文资料索引,旨在方便读者。
  • 难展的双翼

    作者:黄坚立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准确地把握了学生运动在中华民国史中的历史角色。作者纵观20世纪的学生运动,然后将其研究焦点集中于一个重要的具体问题上:国民党在其执政时期如何试图控制学生运动并对其进行“去政治化”?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他对国民党内复杂的派系政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考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基不稳的国民党政权通过那些政策和机构来使学生运动“去政治化”,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忠于政府的公民运动。更为重要的则是他对于国民政府学运政策失败的原因的深入解析和评价,为我们理解那些学生们为何以及如何为了一个更崇高的诉求(尤其是社会正义)而聚集组织在一起,甚至流血牺牲提供了可贵的素材和视角。
  • 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

    作者:许平,朱晓罕

    本书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出发,把学生运动放在西方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中,介绍运动的历史成因、思想渊源、各国运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运动的影响。结尾“没有结论的结语”保持本问题的开放性,介绍运动参加者现在的状况和他们本身对这段经历的反思,以及西方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给予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
  • 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作者:吕芳上

    五四運動後十年,中國的政治、社會發生急遽的變化,學生運動風起雲湧, 但相關的學術研究,至今仍深感不足。「一代的政治培養出一代的學運,一 代的學運反映出一代的政治」,從這階段的學生運動史,一方面可以看出富理想色彩的學生「以極無責任之人,辦極有責任之事」,學運不能不遭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另一方面新興具有動員性的政黨,逐步與學生接近,終於使學生運動變成了運動學生。二○年代學生運動的歷史或許可以提供當代學運 一些啟示。
  • 青春之歌

    作者:鄭鴻生

    一場高中生的南北串聯把他們趣味相投、年輕熱情的心拉到了一起。爾後,因為保釣運動的刺激,他們興起了民族認同與追求社會正義的單純理想。然而卻也牽動了一場思想論戰─民族主義論戰,並引起安全相關的注意而有哲學系事件。之後,這群人各奔東西。三十年倏忽而過,當時的憤怒青年而今華髮已生,有的在政壇嶄露頭角,然而立場已變,有的在商界大展宏圖,有的在學院潛心研究,更有些人一蹶不振,歷盡辛苦。人生如歌。本書記述了他們的故事和那個雖苦悶幽黯卻又充滿了改革希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