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知识分子

  • 思想與人物

    作者:林毓生

    林毓生教授多年來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中 國實現多元化的自由主義是那麼艱難?」本書便是由探討 此一問題為中心的各篇文章結集而成。書中,論析了自由 主義所肯定的幾項重要理念與價值以及它們之間相互的關 係,也討論了五四激烈反傳統主義的歷史成因與涵義以及 與其有關的道德保守主義的歷史困境。作者採取的觀點是 :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因此除了肯定五四運動所楬櫫的 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目標外,也對五四思想的許 多實質內容與思想方式做了嚴格的批評。另外,書中重新 界定了中國人文傳統的優美質素的現代意義以及人文重建 的種種。作者明確地指出: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不 能經由打倒傳統而獲得,只能在傳統經由創造的轉化而逐 漸建立起一個新的、有生機的傳統的時候才能逐漸獲得;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當前最重大的課題。
  •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作者:Thomas Sowell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s is not only greater than in previous eras but also takes a very different form from that envisioned by those like Machiavelli and others who have wanted to directly influence rulers. It has not been by shaping the opinions or directing the actions of the holders of power that modern intellectuals have most influenced the course of events, but by shaping public opinion in ways that affect the actions of power holders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whether or not those power holders accept the general vision or the particular policies favored by intellectuals. Even government leaders with disdain or contempt for intellectuals have had to bend to the climate of opinion shaped by those intellectuals.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not only examines the track record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things they have advocated but also analyzes the 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under which their views and visions have emerged. One of the most surprising aspects of this study is how often intellectuals have been proved not only wrong, but grossly and disastrously wrong in their prescriptions for the ills of society—and how little their views have changed in response to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disasters entailed by those views.
  • 梁启超

    作者:夏晓虹

    1.近年来关于梁启超的研究著作颇多,有些侧重其政治生涯的讲解分析,有些则更倾向于研究其学术方面之成就。本书终其一生,对其政治生涯以及文学成就进行综合研究,填补了梁启超综合研究领域的市场空缺。 2.梁任公晚年为什么只专学术,不谈政治? 3.梁启超与胡适之间究竟有何纠葛渊源?作为国民大孝,梁启超为何未能见上父亲的最终一面? 4.梁启超的文学成就如何,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 5.梁启超为何向袁世凯求讨勋位,以至被人批判“好慕虚荣”“厚颜无耻”? 6.作为国民大孝,梁启超为何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梁启超的时间都去哪了? 7.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面对种种困惑,面对种种不解疑惑,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夏晓虹女士历时八年,推出新著《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在依托新史料的发现的基础上,对一生徜徉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梁启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发现,更是有别于市场的泛泛读物。
  •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作者:许纪霖

    本书为《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增订本,内容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除了补入作者近年来新撰写的人物个案研究(如李慎之、王元化)之外,主要增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系列,并将全书分为五编,外加一个介绍作者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附录,《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这样,既保持了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风格,又提供了更广阔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宏观视野,树木之外,又见森林。
  • 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

    作者:许纪霖 编

    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是这些年知识界讨论的热点。许纪霖教授说,在学院化时代之前,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本来不言而喻,然而,当学院体制将所有知识精英一网打尽之后,这便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本书是“知识分子论丛”第一辑,收入陈来、许纪霖、陆建德、冯克利等学者去年在华东师大举办的“公共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 回归公共空间

    作者:许纪霖

    本书是作者在学院研究之余,介入日常生活、思考当下世界所形成的思想产品。涉及当代思想(新启蒙问题)观察、大学体制改革反思、对“九一一”、“非典”等国内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深层透视,以及对日常文化生活的批判性分析。作者学术功底深厚,历史与现实资料占有丰富,笔触冷静、沉淀,这一切都使得本书在中国当代学人的学术札记中独树一帜。
  • 储安平和他的时代

    作者:谢泳 编

    2009年是中国著名知识分子储安平诞辰一百周年。储安平一生对中国民主化进程作过重要贡献。他青年时代的文学活动,曾对「新月」后期的散文写作发生重要影响;二十世纪四○年代中期前后,他曾创办《客观》周刊,汇聚当时重庆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战后中国的民主重建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办《观察》周刊,成为当时最具社会影响的杂志之一。1949年后,储安平曾在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高层工作,1957年曾短暂出长《光明日报》,个人经历独特丰富,人生命运奇特曲折。 二十世纪四○年代,储安平留下了著名的「国共民主多少有无」论,成为至今判断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主要尺度;1957年夏天,储安平对中国当代现实发出「党天下」的感慨,成为概括一个时代基本制度和社会现实最具表述力的专有名词。为纪念这位著名的中国知识分子,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于2009年7月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纪念储安平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并将发表之论文集结出版,以兹纪念。
  • 美国危机

    作者:[美]托马斯·潘恩

    潘恩1776年以一本广受欢迎的小册子《常识》而成名,《美国危机》是他的另一代表作。本书以战报形式写成,曾大大激励过独立战争中美利坚战士的士气,堪称经典。同时,本书译者柯岚女士的细腻、严谨而深隽厚重的“翻译语言”也使本书的可读性得到了保障。 目录 这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刻(代译序) 第一篇 第二篇 致豪勋爵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致威廉·豪将军阁下 致美国人民 第六篇 致克林顿将军和威廉·艾登先生 第七篇 致英格兰人民 第八篇 致英格兰人民 第九篇 关于税收问题的特别危机 第十篇 论英格兰国王的演讲 致美国人民 论为了进行战争和光荣有效地 结束战争所必需的费用、部署和支出 第十一篇 论目前的新闻状况 外一篇 致盖伊·克勒顿爵士 第十二篇 致谢尔本伯爵 第十三篇 关于和平和可能带来的利益的思考 外一篇 致美国人民 附录 潘恩的政治理论C.E.小莫拉姆(张书友译) 潘恩、美国与政治意识的现代化杰克·格林(高杨译) 汤姆·潘恩的宪法 罗宾·韦斯特(高杨译) 汤姆·潘恩的哀荣 肖恩·威伦茨(柯岚译) 塑造美国公众:潘恩、宾夕法尼亚杂志与美国革命的政治话语 爱德华·拉金(张书友译) 译后记
  • 大梦谁先觉

    作者:李新宇

    1898年~1929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短促的瞬间,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30年。在这30年间,当大群知识分子在风暴中如衰草一样东倒西歪的时候,新文化的阵地上毕竟还有高高挺立的树。 本丛书将以“整合西方思想,梳理本土传统,熔铸现代精神,建构中国学术”为宗旨,注重学术积累,磨炼往昔的知识与经验,开辟未来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主张学术规范、科学精神、价值优先。有学术积累价值,是进入“学术中国”的前提条件。 我们主张研究细化,即使是宏大叙事,也应在问题意识主导下,回应一个具体的学术课题。问题意识是“学术中国”的选题原则。 我们主张人文关怀,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学术著作应能在学科演绎过程中推进人文启蒙或人文建设。人文关怀是“学术中国”的为学方向。 此四个尺度具有梯级性质,具有前两项的学术专著就可以进入“学术中国”视野,我们将在同等条件下,对富有“人文关怀”和“原创精神”的学术专著更愿优先处理。我们希望进入“学术中国”的专著能在公共话语中有所建树。
  • 悠悠长水

    作者:葛剑雄

  • 热烈与冷静

    作者:林毓生

    目录 试图贯通于热烈与冷静之间――略述我的治学缘起 (代序) 一、什么是“创造性转化” 二、“创造性转化”的实际运作 三、“创造性转化”的再思 四、为什么应该推行“创造性转化” 五、中国家庭观念的“创造性转化” 六、“错置具体感的廖误” 七、传布家思想“创造性转化”的道路 八、始终忠于知性的神明 九、自由不是解放 十、自由的两项基本原则 一一、法治下的自由 一二、普通性与抽象社会演化的结果 一三、普遍性与抽象性是社会演化的结果 一四、临时性的历史主义者 一五、世事和真理不同 一六 、 “理念忆型分析”的必要 一七、50年代台湾的政治环境 一八、我少年时爱国意识与政治意识 一九、殷海光先生的逻辑课 二0、殷我先生影响了我一生 二一、给历史的开展一个可能的选项 二二、以真诚的生命投入思考的工作 二三、民主的历史意义 二四、民主理论发展的前景 二五、敬傅正先生 二六、现代的公民社会 …… 一二四、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 一二五、民主只能落实在支持民主的基础上 一二六、正视困难 编后记
  •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作者:张朋园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分“知识分子”,“识字率、人才、现代化的助力与阻力”,“知识分子与政治参与”三个部分,对近代知识分子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 西方当代知识分子史

    作者:米歇尔.莱马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里

    激进与保守的制衡、狭隘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张力、精英与大众的对抗、欧陆知识分子与英美知识分子的形异神合⋯⋯ 立体、交互、全面地研究知识分子史,从文学史、思想史、出版业到视听媒体手段,从高教界、戏剧界、美术界到电影界,从天主教知识分子到女性知识分子,从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知识分子史到阿根廷、英国、美国、加拿大知识分子史,自1898年知识分子诞生以来的历史尽显本书。
  • 中国的启蒙运动

    作者:维拉.施瓦支(舒衡哲),Vera Sch

  •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作者:桑兵

    晚清读书人面对无所作为的政府,是如何走向决裂的? 孙中山与康有为分分合合的幕后细节 汪精卫、胡汉民、黄兴留日与暴动的点点滴滴 近代中国知识人认为,亡国并不可怕,只要知识者人心不死,国魂尚存,终有复苏振兴之一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面对“大局日非,伏莽将起”的严峻形势,他们舍生忘死,企图在自我脱胎换骨的同时,使得民族重现生机。本书以当时留日学生与新学之士为主,围绕其结社活动,探测其群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如何活化国魂,维系国体的心路历程。作者目光如炬,对于史料史实,穷搜深究,不厌其详,对于史实的解读别开生面,全景再现了当年一幕幕历史剧。期待通过史家的努力,达到中国知识人的使命与史学济世的交集。
  • 何谓现代,谁之中国?

    作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王汎森,许章润,金观涛

    本书为许纪霖、刘擎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12辑。本辑关注的话题是重构现代中国想象,内容包括王汎森谈中国思想史研究经验、许章润谈革命、金观涛谈契约论的起源、崇明谈承认政治等。 【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现代中国”,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是有待建构的一套想象。 】 何谓现 代,谁之中国?对现代中国的再阐释并不是一个事实性的揭秘,而是一个知识性的解读,它包含各种各样竞争性的话语,也包含各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主观和客观相互交错在一起,在当今新的历史语境里, 我们该如何来生产关于现代中国的知识? ------------------------ 我们无法依托一个清晰、可靠、稳定的中国元素来奠定对中国的认同。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必须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成熟:与流动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共存。康德曾说,启蒙是一种成熟,就是勇敢地公开运用你的理性。而我觉得,现代人要有另外一种成熟,就是与这个时代的很多不能化解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暧昧性共存。 ——刘 擎 当下中国亟需政治决断以展现政治成熟。值此情形下,如何提炼中国民族的政治气质和政治智慧,使中国走向政治成熟,蔚为一个政治的国族,是一切追究政治立宪和国家理性的理论体系之衷心寄托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得为亿万国民分享文化、政治家园的历史和政治前提。 ——许章润 自由民主之所以能够运转,其前提是存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如果共同体走向分裂和对抗,自由民主也必然失败。自由民主能够有效运转,不仅仅是因为其保护了个体或群体的权利,更是因为其锻造了公民,创造了促进共通善的政治生活。 ——崇 明
  • 民国清流3

    作者:汪兆骞

    隐匿山林还是出世救亡?且看民国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叶辛、何建明、张抗抗、梁晓声、李敬泽、叶廷芳、张颐武、王跃文、余世存、孙郁、解玺璋、岳南、李建军等众名家倾情推荐! 本书系民国清流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三。 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两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0年),讲述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1年至1936年)再次成为文化主战场的北平呈现出的中兴景观。期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之后,政治斗争激烈而严酷,日寇逐步开展侵华活动。民族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中国知识分子如何抉择? 文化主将们严重分化后,纷纷从上海回归北平,新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天才成群地来”,胡适、周作人、老舍、废名、章太炎、刘师培、刘半农、俞平伯、沈从文、冰心、金岳霖、萧乾、张恨水、朱自清、钱穆、傅斯年、陈寅恪、梁实秋等大师,或选择振臂高呼,团结民众,救亡图存,或选择灭迹山林,躲进小楼成一统,追求个人成就。民国学界一时云蒸霞蔚,是为中兴时代。 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民国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他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作者:唐小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 “星期论文”和 “自由谈”为例》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作者:赵园

    “遗民”须凭借一系列方式(记号)而自我确认,而为人所辨识。但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不想过分地强调遗民的特殊性,而更关心其作为“士”的一般品性。遗民不过是一种特殊历史机缘中的士。“遗民”是士与当世的一种关系形式,历史变动中士自我认同的形式。士对“历史非常态”的反应,往往基于士的普遍生存境遇与生存策略。
  • 精神历程

    作者:何怀宏,徐友渔,李银河 (等)

    从“文革”正式结束的1976年,到如今的2006年,这整整30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这36个鲜活的个人思想独白真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某些不可磨灭的思想脉动,或者,某段苍凉悲喜的灵魂故事。 这些中国的思想者未曾主导过历史潮流的发展,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潮来潮去,但他们亲身经历着一幕幕历史的现场,并在内心深处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时代。这些思想者可能并不处在时代浪尖上,但他们的灵魂却一直映射着时代。即使在境遇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止对国运民生的观察与思索。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他们的灵魂,不曾远行;他们的思想,仍在路上。 或许,在世代变迁、大浪淘沙之后,人们依然可以凭借这些带有口述性质的私人思想记录,来接近历史,再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