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爱有差等

    作者:李竞恒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探讨原始儒学思想精髓。从孔孟原典出发,全面剖析先秦儒家的政治、经济、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深挖先秦儒家制度的文化内涵。

    周振鹤、刘强、鲍鹏山、吴钩一致推荐!揭示先秦儒学真义,滋养现代文明之魂

    【内容简介】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孟子的爱有差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书看点】

    1.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周振鹤、刘强、鲍鹏山、吴钩等一致推荐。

    2. 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编,从孔孟原典出发,全面剖析先秦儒家的政治、经济、刑罚、福利、统筹分配等制度构建,尽可能展现先秦儒家思想为解决政治文化问题所提供方案的全貌。

    3. 主题新颖,理趣不凡。围绕原始儒学的核心精神,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并且发人深省的观点,比如:臣子并不总是将君主视为最高价值;储蓄思维能够启发教育,是家族经久不息的重要条件;劝酒的实质是一种服从性测试,灌酒不是礼,而是礼崩乐坏的产物。

    4. 知识结构开阔,汇通古今中西。从经济学、法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切入,将古今中外的知识、文化、思想等融会贯通,深化和开拓了“原始儒学”话题的探讨。

    5. 揭示原始儒学精神对于滋养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回溯先秦时代原始儒学的源头,挖掘其现代意义与生活价值,凝练原始儒学旨在实现个体完善与社会和谐的精神与举措,为当代婚姻家庭、市场分工、社会救济等问题提供借鉴与养料。

    【名家推荐】

    李竞恒这本“软学术”随笔式的小书,思路比较广阔,用现在网络术语说,叫有“脑洞”。许多话题都不是按照一般“传统文化研究”角度,而是能从大、小共同体之辨,从人类学的“邓巴数”等角度谈出新意来。至少就阅读感受来说,是很好玩的,语言也浅白易懂,相信热爱阅读的读者,无论是否赞成其观点,都应该会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兴趣。

    ——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

    竞恒此书,以原始儒学的问题意识,汇通苏格兰启蒙的脉络与方法,将中、西方优秀正典结合起來。使用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写作,去揭示原始儒学精神对于滋养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

    在我所认识的80后学者中,若论闻见之广、学养之厚、才华之俊、思力之敏,李竞恒恐怕要算十分特出的一位。其学出入古今中西,博而能约,专而不滞,新而有守,辩而可亲。此书通过对“爱有差等”的“小共同体”社会文化传统的文明性的阐释,充分释放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拓展了现代文明的新视野,既有正本清源、抽丝剥茧的辨析,又不乏新人耳目、曲径通幽的巧思,相信此书定会给读者带来“脑洞大开”和“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

    ——同济大学教授刘强

    李竞恒兄笔下的中国传统,不是故纸堆里的陈旧知识,而是内在于中国人血脉、历久弥新的思想资源,是时至今天仍然可供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养分。现在李兄的文章结集出版,我在羡慕之余,更想推荐给更多朋友阅读。

    ——宋史研究者、《风雅宋》作者吴钩

  • 有为有守

    作者:许纪霖 等

    ★ 许纪霖、瞿骏、宋宏、王晓渔、王儒年、唐小兵、储德天、郑志峰两代学人传承共著,一部了解近代知识人无法绕开的必读书

    ★ 勾勒中国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文化地理版图,网罗民国文化名流的“朋友圈”

    ——————————————————————————————————

    ☆ 血缘、地缘、学缘,在“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的近代转型中,

    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地理版图是何种样貌?

    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迁如何推进和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

    ☆ 聚焦知识分子聚散分群的地理纽带,重现知识分子文化生产的空间网络

    两代学人耕耘,打造知识分子社会史论域开拓之作

    ——————————————————————————————————

    本书聚焦于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当科举和门第嬗变为学校和文凭,以儒家文化为共同价值观的思想框架逐渐解体。从朦胧且短暂的新文化联盟,到各种各样的主义与流派,聚散分群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了近代中国耀眼的知识光谱。

    在这样一个大转型时代,知识分子身处都市并接受了新式教育,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他们承担着启蒙大众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他们自身又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怎样的转型?

  • 翻译与近代日本

    作者:[日] 丸山真男 / [日] 加藤周一

    以翻译史线索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

    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思想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日本知识界的两位大家丸山真男和加藤周一,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话,由翻译角度切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思想与文化的巨变,尤其着重探讨从接纳朱子学转向吸取西洋学这一变迁中,知识人通过翻译所做的贡献。

    日本思想史何以那么重视荻生徂徕?为何福泽谕吉的影响如此巨大?近代日本为什么要打着尊皇攘夷的口号推翻幕府?日本又是如何走向国家主义的?

    全书议题深入而尖锐,讨论轻松而灵动,一问一答间,历史转折点中知识人的努力被一一道来。

    【编辑推荐】

    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对社会和文化都有巨大影响。探究日本翻译发展史的核心问题——比如翻译的目的是什么?翻译什么?如何翻译?,可以说是从翻译的角度,对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的简明介绍。从这个意义上,《翻译与日本近代》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简明入门书。

    这也是一本真正的“大家小书”:两位日本思想界的重量人物,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引导,逐步深入话题,从翻译角度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好读易懂又不失深度。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美] 列文森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 理性的反讽

    作者:李放春

    ◆ 编辑推荐:

    甘阳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

    阎克文 (浙江大学“马克斯·韦伯著作翻译与研究中心”主任)

    李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元培学院院长)

    联袂推荐

    ★抽丝剥茧,深入浅出,韦伯专家领读社会科学名著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 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韦伯在其中对早期现代西方以营利为天职的“资本主义精神”及其潜在的新教禁欲主义伦理渊源做了匠心独具的妙笔钩沉。

    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以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积淀,细密导读这部社科名著。从问题的提出,到历史回溯,再到理论推演,进行逐章逐句、有点有面地解读,以清晰的脉络还原“韦伯命题”的思想理路,为初读韦伯者提供思想津梁。

    ★ 穿越重重译解,判析关键概念的本来面目

    收集并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各个英译本和中译本,以及各方学者阐释,在错译和差异之间回顾对韦伯的接受史,由此精确定位核心表述的实质含义与系统价值。

    ★聚焦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厘清资本主义的文化血统

    特别关注韦伯展现的论述技艺与方法,勾勒以谱系学眼光梳理资本主义精神之“文化出身”的研究进路,并强调历史的非理性结果,在归因和悖论的交错之处,展示历史的反讽。

    ◆ 学者推荐

    与大多数涉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专题研究相比,这个小册子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值得细读。

    ——阎克文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作者从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入手对韦伯经典研究中的历史技艺所进行的新锐思考,也通过对这一经典研究跨越二十年的文本解读,展现了现代中国思想与韦伯持续不断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份具有精神史价值的文献。

    ——李猛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新教的禁欲主义之中,挖掘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出身,继而阐发了“理性主义”的渊源和“现代文明”的特点,是最常被引用的社会科学名著之一。

    本书脱胎于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历经五年打磨。对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五章内容,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讲解,完整、清晰、深入浅出地还原了韦伯命题的提出和推演过程。同时收录了两篇研究性论文,特别注重对韦伯研究方法的阐释,讨论了韦伯“历史的文化科学”与尼采“谱系学”的亲缘关系,并由此深化,探讨了“理性的历史与历史的非理性结果”。

  • 理性的命运

    作者:弗雷德里克·拜泽尔

    后康德观念论何以可能?

    来一场18世纪末理性危机巡礼

    本书荣获哈佛大学出版社托马斯•J•威尔逊最佳处女作奖:

    多亏了弗雷德里克•拜泽尔,我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康德的批评家对其哲学发展的影响。拜泽尔将参与其中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争议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讲述了一个与当今的辩 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故事。

    在对18世纪最后几十年德国哲学思想历程的调查中,弗雷德里克•拜泽尔对思想史作出了广泛而细致的贡献……(本书)对思想史上的一个迷人时刻做了学术性、丰富的解读和全景的描述。

    ——帕特里克•加德纳,《泰晤士报文学增刊》(Patrick Gardin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这本书)将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性参考著作,值得任何想在后康德德国哲学史中有所发现的人阅读……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比拜泽尔的《理性的命运》更好或更可靠的指南了。每一位后康德德国哲学的学生都会想将其收入囊中。”

    ——丹尼尔•布雷泽勒,《密涅瓦的猫头鹰》(Daniel Breazeale, The Owl of Minerva)

    (拜泽尔)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毫无疑问,每一个对现代哲学史兴致盎然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卡尔•阿梅里克斯,《哲学评论》(Karl Ameriks, Philosophical Review)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泽尔有这种天赋,能够洞察另一个时代和文化的语言与问题所表达的争议及其背后持久的哲学实质。处理得当的哲学实质加上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使得此书能够吸引多样的读者。

    ——艾伦•伍德(Allen Wood)

    本书对18世纪末理性遭遇的危机进行了一场巡礼,从康德到费希特之间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得以详尽呈现,勾连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费希特的《知识学》之间的哲学发展,展现了哲学史上最为革命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交锋,理性的权威在此间摇摇欲坠。

  • 朱子

    作者:[日] 木下铁矢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这个由“天、地”所创造并养育成的自然世界中,占据与“天、地”并称的位置呢?朱熹的思考正是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本书从朱熹的生平入手,回到时代与历史交错的现场,认为朱熹在社仓的实践中开启了他的理学世界的构建。同时,他从秦汉以来的“职”的政治含义和宋代以来对君权的讨论中汲取思想。最终,朱熹拈出“职”这一个字,串联起“理”“事”“性”“命”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物“各禀天职,精进不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学世界。人类置身其中,要明白自己的“天职”,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在自然面前,践行“作为人的职责”。

  • 祛魅

    作者:张洪彬

    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国家礼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对天、天道以及无数人格神、鬼魂等神圣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从民国初年起,这些神圣存在基本上从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称受命于天,知识分子的公开言论多半也不再竭力证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圣存在,对人格神的信仰、对建基于阴阳五行法则之上的各种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说中变得面目可疑。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书从思想史层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学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学知识对传统宇宙观的挑战,并考察本土知识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天演论来回应挑战,进而解释传统宇宙观的祛魅和信仰传统的正当性衰弱。

  • 布尔乔亚经验 2

    作者:[美国] 彼得·盖伊

    《黑衣爱神》是五卷本文化史著作《布尔乔亚经验》的第二卷。在本卷中,彼得·盖伊探索了19世纪中产阶级的爱情观。作者深入研究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哲学论文到医学文献,从信件和日记到小说作品,全书充满了对19世纪西方个人生活和作品的迷人见解——狄更斯、司汤达、瓦格纳、王尔德、巴尔扎克、霭理士、弗洛伊德,还有更多没这么家喻户晓的普通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他们在爱情中的内心纠葛,他们对欲望的抵抗或妥协,抑或他们对婚姻生活的赞叹。本卷也在爱情的边界做了充分的探索,谈论范围从同性恋的“发现”,时人对卖淫问题的争论,对失足女性的改造,到爱欲在音乐、大自然、宗教等领域的策略性转移,等等。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弗洛伊德式的精巧分析,彼得·盖伊认为,19世纪的布尔乔亚们并非如惯常理解的那般在爱情上麻木无措,实际上,他们不仅能够享受他们的欲望,而且能够在最崇高的意义上理解爱情。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比许多人想象得更接近理想——他们在努力让爱情的两股潜流(温情和激情)合二为一。

    ★考古爱情,看现代爱情观念由来何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爱情,既是爱意,也是情欲,我们现代人已经普遍接受的爱情观,并非自古有之,而是启蒙运动之后,现代社会的精神产物。在19世纪西方中产阶级布尔乔亚的精神世界中,温情与激情,如同两条各自奔流的河水,在经过了长时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和精神生活的探索后,才终于合流,迎来了理想的婚姻生活。在《布尔乔亚经验2:黑衣爱神》中,彼得·盖伊以文化考古学家的姿态,深入到19世纪的文献之中,在日记、小说、书信、著作等等文字里,塑造出关于情与欲的生动群像。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爱情规范,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大师之笔,写活一个历史转型的时代。严格的礼仪形式、勤勉的自我审查、紧张的道德关注,在布尔乔亚的这些爱情烟幕下,有着更加深远的领域。19世纪的爱情故事,正与这个时代的精神焦虑完全一致:旧的秩序已然破碎,而新的自由尚未到来。“爱情”正是这种激荡时代的产物,它的作用是精神方面的,但起源却是社会方面的。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前一二十年,到1914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迁。正在布尔乔亚们纠结于从未经验过的精神困境和生活冲突的时候,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现代社会全面勃兴了。

  • 毁灭与重塑

    作者:[美]罗兰•N. 斯特龙伯格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一部关于20世纪欧洲的简明史。本书在充分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经济转型、经济大萧条、战后欧洲发展、欧盟的持续变革等重大事件的同时,也从科学、艺术、文学成就的视角观察了20世纪的欧洲历史发展,以及日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在文化危机和史无前例的科技进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强调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不仅包括对公共事件的记录,还包括更深层次的、通常是无声的思想和新技术的社会变革过程。

    正如作者罗兰•N. 斯特龙伯格所说,“20世纪的历史从数量上讲比以往所有历史加起来都要多”,书写 20 世纪的欧洲也很难想象会把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等排除在外。作者在书写本书时仍然着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但特别注意到了历史事件背后与政府、普通人的作用力和推动力,以及这些历史事件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无法扭转的影响,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差异以及政府首脑和普通人的不同反应,战后欧洲经济转型、欧盟持续变革以及欧洲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文化和社会中出现的国际问题更是值得关注和思考。同时,作者在20世纪末那个最动荡和最具创造力时空下论述了西方文明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而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后再回顾历史的事件和问题,相信能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编辑推荐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知识史学家罗兰•N.斯特龙伯格经典力作,也是继首部中译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出版并畅销17年后的又一部欧洲史佳作。

    ◆这是一部20世纪百年欧洲的经典叙述,书写一个辉煌与动荡并存的时代和一个毁灭与重塑交替的世纪,关心那些深刻改变世界和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社会思潮、技术变革……

    ◆作者书写历史秉承“无论谁在书写现代史,都应该紧跟真理,尽管真理很可能会打掉他的牙齿”(沃尔特•雷利语)的信条,在20世纪百年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强调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包括公共事件、思想、新技术……

    ◆本书是自1980年出版以来的第4版,作者在初版后的20年里对书稿内容不断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展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直到新世纪到来之前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的变迁和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欧盟变革等带给欧洲及世界人民的深刻、复杂而又无从逃避的影响。

    ◆本书再现了20世纪欧洲历史的简明图景,重点勾勒了政府首脑、普通大众、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反应和变化,让人们重新思考战争发生的根源以及政府首脑、军人、普通人在其中的作用力,从而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之于国家和民众的意义。

    ◆20世纪的欧洲是由战争主导的,不管是政治版图、城市发展、经济生态,文学艺术、物理科学、通信计算机等都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联,战争打破了欧洲文明的祖先秩序但新的秩序又未建立,从而导致欧洲的混乱并失去了世界先锋和经济引擎的地位,间接地导致了欧洲文明的危机和人类文明的困境。今天,人类文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全球经济更在衰退中盘桓,希望20世纪的欧洲史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警醒。

    ★精选段落

    ◆受过教育的精英和大学生为何总是被战争精神所误导?

    战争精神鼓舞了民众。事实上,它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战斗中重新发现团结的喜悦。在每一个好战的国家里,一种对“又成为一个民族”的狂喜,感受到“神圣联盟”的国家兄弟情谊,似乎让受过教育的精英比普通人更受折磨。大量的宣言祝福这场战争,诅咒敌人,并在上帝和历史面前努力使自己站在正确的一边, 而这证明了在主要的哲学家、诗人、科学家、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中间存在同样的喜悦。 大学生是最渴望成为志愿者的人群之一,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青年运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和内部纷争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 主要在于努力解决德国在西欧的作用。所以,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从建立煤炭和钢铁共同体开始,它们的目的是在不让德国重新夺回欧洲霸主地位的情况下获得德国强大经济实力的优势。英国提议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其目的仅限于贸易——简而言之,关税同盟。英国担心的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共同市场的政治影响。但是,戴高乐否决了英国的成员资格,而许多欧洲人和戴高乐一样对英国在过去的角色感到愤怒, 并怀疑英国是否真的接受了成员资格的所有含义。直到1977年,在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申请加入。

    ◆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成了一个全球性现象?

    在1964—1970年过去的五年里, 众神应该都很愤怒。 也许,他们憎恨人类对外太空的渗透。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迷失了方向,掉进了洞里,并摔得伤痕累累。这些麻烦来自意想不到的方面,而且往往还是出于好意。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显然有着超越国家的根源。巴黎学生骚乱、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和越南失控的战争只是世界灾难的一些迹象。1968年恰好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起来, 他们对二战的经历一无所知, 对二战的价值观也不甚了解。“旧的信仰会松动和衰落, 新的岁月会毁灭和撕裂”。

    ◆在摇摆与不安中挣扎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末政治行为的一个突出事实即选民的极度不稳定,还可能有分裂的趋势。激烈的摇摆与其说是积极的选择, 不如说是对现状的拒绝。 失业,对社会变革的不安, 也许还有没有国界的新欧洲, 传统价值观的衰落,对民选代表失去信心,所有这些都起了作用。与此同时,腐败成为影响政治的因素,恐怖主义卷土重来,技术的进步持续向前,而欧盟向何处去、人工智能是否会淘汰人类、环境污染、人口减缓和社会病态都是已经面临的重要问题。

  • 翠微却顾集

    作者:徐俊

    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本书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作者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原执行董事,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一个有着悠久优秀传统的出版社,是与学者相互成就的,本书全文整理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为我们全景呈现了这一中国出版史上的佳话。作者并回顾了编辑工作生涯的许多往事,记录了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的诸多细节,分享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华书局1960年代在翠微路二号院开展“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形成了“翠微校史”的佳话以及中华书局古籍整理的优良传统,作者在这个传统里工作、生活,回顾生涯,益增新彩。

  •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作者:(日) 川胜义雄

    【编辑推荐】

    *中国被称为世界第一历史大国家,遗留下来的史书之山堪称宝库。如此庞大的历史记载在几千年时间里为什么会如此生生不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为编纂历史而做出的执着努力是由何种精神支撑的?

    *中国人的浓厚现世执着精神,以及豁达的超脱精神,为什么可以产生于同一种中国精神风土之中? 两种精神在其中是否存在共通之处?

    *魏晋贵族社会充满了严格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于文化价值的孜孜追求。这种批判精神来源于何处?

    *这本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遗稿集,正是探讨了这些与中国人文历史息息相关的问题,试图厘清历史根植于中国人意识中的发展脉络,还原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如何在社会变幻的漩涡中被层层形塑的历史渊源、场景与走向。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遗稿集。书稿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史研究的十余篇文章,整理为三章,分别包括中国历史和历史意识、道教与佛教、中世史等内容。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其他专著中未收集的内容。作为中国历史学乃至中国学的研究者,作者认为,司马迁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欧洲诸学中的地位。中国的“诸学之学”并非哲学,而是以《春秋》为起点的史学。中国人的历史意识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氏著见解独到,不仅对于中国史的学习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学术史意义。

  • 马克思的晚年岁月

    作者:[意] 马塞罗·穆斯托(Marcello Musto)

    马赛罗·穆斯托是国际知名的马克思学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基于MEGA2对马克思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他的作品《卡尔·马克思的晚年岁月:一本知识分子传记》(2016年发行第一版)一经出版就获得各方好评,并多次再版和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本 著作中,穆斯托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对他思 想的研究在今天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动力。1998年重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批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对于全面重新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穆斯托通过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晚年马克思本(18811883年)的生活经历和 著述进行分析,这部分 著述在至今已经出版的MEGA2中还未出现。穆斯托试图通过研究马克思已发表的那几年的作品中所的内容,还要研究他未完成的手稿中所包含的问题和疑问,从而挖掘马克思晚年思想及其特征,试图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来思考今天的热点问题,同时也为MEGA2中尚未出版18811883的内容填补空白,进一步引发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了解和研究热情。

    英文版前言

    2016年8月,本书以“L 'ultimo Marx,1881—1883”为题,首次在意大利罗马的Donzelli Editor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关注马克思的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现在已有了英文版本。

    该书的意大利原版印刷了2500册,并配有电子书,很快 就销售一空,并于2017年1月重印。随后,在另一次重印之后,处于按需印刷状态中。

    这本书的第一批译本出版不久后,在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该书以五种语言出版。第一部用泰米尔语出版,印数为1000册,由金奈老牌出版商新世纪书屋私人有限公司发行。几个月后,圣保罗的Boitempo出版社接着出版了葡萄牙文版,印数为4000册。几周后,釜山的Sanzini出版社出版了韩文版1000册(2019年再版),汉堡的VSA出版了德文版2000册。截至2018年底,这本书也被东京的堀内弘之翻译成日文版,共500页,印刷2000册,其中还包括我最近出版的《另一个马克思:早期的国际手稿》的日文版(伦敦,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2018年版)。2019年,这本书又被翻译成三种语言:阿拉伯语,1000册,由开罗的Al Maraya出版社翻译出版;波斯语,3000册(一个月内重印3次),由德黑兰的Cheshme出版社翻译出版;印地语,500册,由新德里的Aakar Books出版社翻译出版。此外,印尼语版本——和日文版一样,也包含了《另一个马克思:早期的国际手稿》——由Marjin Kiri在印度尼西亚的南坦格朗翻译出版。这个英文版本,包含了相对于意大利原版的新内容和一些修改,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翻译和重印。新译本将于2020年1月面世:西班牙文版本在墨西哥城Siglo XXI出版社翻译出版,共2500本;由Donzelli编辑出版的意大利文新增订本,以及正在准备中的中文版本。

    这本书自首次出版以来,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反响,并在许多国家的报纸和期刊上得到了广泛评论。作者感谢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前执行主任艾米丽—简·科恩的热心协助,帕特里克·卡米尔的出色翻译,以及恩里科·坎波对于完成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的帮助。

    马塞罗·穆斯托

    2019年6月于那不勒斯

    译 者 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尤其以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节点,全世界各地敬仰和钦佩马克思的人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千年伟人”,重温他的光辉思想。其中,也不乏一些研究型和理论性的著作面世,这些著作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还原马克思的“真实肖像”,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意大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塞罗·穆斯托(Marcello Musto)的《马克思的晚年岁月》就是这样一部传记式的研究著作。该书聚焦于马克思生命的最后3年(1881—1883),从“最后3年”这一具体阶段进行考察、展开论述,为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及其思想,特别是其晚年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科学依据。

    译者刘同舫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重点关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曾翻译过英国著名学者大卫·列奥波德《青年马克思——德国哲学、当代政治与人类繁荣》一书,也曾出版《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等著作。译者谢静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曾翻译过马塞罗·穆斯托教授的《论马克思异化概念》等相关作品,对原作者及其作品较为熟悉。本次我们合作翻译马塞罗·穆斯托教授关于马克思晚年生活的书籍,不仅推进了对于马克思理论学说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研究,还加深了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崇敬之情,并且更加明确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使命担当。

    青年马克思展开了丰富的学术创造和敏锐的理论斗争,并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精神投入群众运动中;晚年马克思则几乎将全部心血投入到《资本论》的写作中,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产生奥秘,从根本上揭露资本家压榨雇佣工人的残酷行径。如果说,早年活跃于各种现实工人运动、理论报刊文章中的马克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勇敢无畏、朝气蓬勃的革命斗士形象,其晚年则愈加表现出睿智沉稳、凝重庄严的理论家气质。马克思为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耗尽心血,在日益严重的身体疾病和接连发生的家庭变故的摧残下,依然笔耕不辍并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此看来,马克思晚年的创作环境似乎更加艰难,其间的深邃思考更加让人肃然起敬。但是,针对马克思晚年的创作状态,一直有疑惑之处,例如,对“马克思为什么没能完成《资本论》这一巨著”这一问题,传统上学界的回答主要聚焦于其身体疾病等原因;近年也有学者提出,是由于马克思晚年思维能力的下降,其生命处于“慢性死亡状态”;还有观点表示,是“马克思低估了自己习惯性的严重的拖延症”等原因所致。针对这样一些误解、曲解或者不全面的理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对马克思晚年生活的探究,以真实、完整地再现马克思晚年的理论创作和实践活动,回击各种不实的言论。《马克思的最后岁月》这本书中较为真切、翔实的资料为我们还原历史提供了参考。

    《马克思的晚年岁月》展现出一个伟人最后的创作时光和人生经历,回应了学界对马克思晚年生活的相关争议,是对马克思的“最后著作”和晚年生活的重新评估。本书致力于消除对马克思晚年生活的两个关键误解:马克思晚年不再写作;他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思想家,只关注阶级冲突。马塞罗·穆斯托教授提供的大量资料表明,在马克思生命的最后3年里,他不仅没有停止思考和创作,还积极地将关注视域拓展至从前很少触及的领域:研究最近的人类学发现,分析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所有制形式,对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民粹主义运动进行评价,对印度、爱尔兰、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地的殖民压迫提出批判等。马克思晚年的写作量惊人,包括各类著作手稿、摘录笔记、工人组织的文件、大量书信等,其阅读和摘录的内容涉猎广泛,具体包括人类社会、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领域。除了高强度的理论工作外,马克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欧洲以外的地方考察,虽然是出于治疗身体疾病的目的,但他依然没有停下思想的历险,惯常地用他那审视和洞穿时代的双眼密切关注着当地乃至全球的政治事件和工人运动。

    通过马塞罗·穆斯托教授的描述,我们发现在马克思晚年的手稿、笔记和信件中,出现了一个“不同的马克思”。这个“马克思”是生活中的“不幸者”,遭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和严重的病痛折磨;但他依然是学术上的“开拓者”,致力于追求真理和涉足新的研究领域,执着于学术创作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马克思的晚年岁月》呈现出马克思颇为悲壮和令人敬佩的最后时光,也进一步勾画了马克思关注现实、投身革命的伟大一生和从未停歇且成果丰富的晚年创作生涯。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学术之路任重道远!立足新时代,展望人类未来,我们更应葆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理论研究融入社会现实,用现实行动回应理论需要,力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回应各种对马克思本人及其理论的非难和误解。愿本书的翻译出版能够帮助人们廓清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一些误解,为学界研究贡献微薄力量,并继续感染那些和我们一样热爱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读者们。

    最后,译者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关涉原作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的引文部分,我们都对应查找了中文版的相关文献。在中译版的版本选择上,我们优先选用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版),但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没有出现的内容,我们使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相比《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内容,该部分所占比重较小。

  •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

    作者:[英]霍华德·沃伦德

    【内容简介】在霍布斯的道德和政治哲学中,最受关切的主题是什么?针对道德和政治义务,霍布斯提出了何种洞见?

    沃伦德将问题聚焦于一处:是什么赋予了人们按契约行事的义务。他提出,如果霍布斯想要论证公民应该服从市民法,那么他关于义务的理论必须拥有融贯的构造。沃伦德围绕《利维坦》这一核心文本,通过严密且深入的论证,拨开围绕在霍布斯思想周围的层层迷雾,令其义务理论得到清晰融贯的表达。

    本书不仅在霍布斯研究领域树立了典范地位,其影响力更是延伸到一般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霍华德•沃伦德是英国著名霍布斯研究学者,194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PPE专业,其研究和编辑出版的霍布斯著作,在霍布斯学界以及政治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延伸至道德哲学、伦理学等领域。

    ●本书与施特劳斯的同名专著并称霍布斯研究传统中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典范著作。

    【序言】

    序言

    詹姆斯·霍华德·沃伦德

    格拉斯哥大学政治学系,1955年11月

    [vii]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官方的”解释,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就是学院里的学生们被期待对之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对文本本身与该解释之间存在相关(approximate)关系的普遍怀疑——尽管无论是“官方的”解释,还是怀疑的根据,都不时地发生变化,但这种状况却似乎一直存在。这并非由于霍布斯一向被视为一个极其粗心的思想家;他显然并不比洛克这样的人更自相矛盾,也不比卢梭更模棱两可,然而在这里,在界定其中各种解释可合理地冲突的领域方面,评注却一直更为成功。在霍布斯这里,这一悖论的根源在于这个事实,即在其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关于什么是他的最核心的主题,尤其是什么是他对其道德和政治义务理论的解释,存在着最多的疑惑。

    鉴于这种不确定性,因此把精力投入到例如他的物理世界理论或心理学假设,抑或其对契约论的贡献而不是他的义务理论上,就令人颇感意外。因此,对这一主题进行重新考察可谓正当其时,如果这本著作对该问题能做出任何贡献的话,那么它就不辱其使命了。

    就其实质上呈现在这里的样子而言,本书的论题写于1949年,凭借的是对《利维坦》(Leviathan)的反复阅读直至获得其前后融贯的论证,而且使该论题与霍布斯的其他英文和拉丁文著作相对勘。尽管我认为在《利维坦》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我以下的观点,但我还是在不顾及其来源的情况下,选择阐释霍布斯著作中那些最明确和简洁地表达其立场的文本。[viii]尽管霍布斯政治学说的不同版本存在些许差异,但这是次要的,并且我在其思想中也没有发现,为着当前的目的,有什么特别需要予以指出的发展或变迁的证据。

    与通常的研究相比,我更加广泛地直接引证霍布斯的文本。这比其他做法似乎更为可取。如果完全建立在文本的页码索引上,这会使读者除开本书之外,还要像玩杂耍一样翻阅莫斯沃斯(Molesworth)的故纸堆。广泛运用意读的方式似乎也不是很好。除了我不想模仿霍布斯的风格并因此尽可能让他为自己说话外,还有就是,那些已相当熟悉霍布斯著作的读者也可以在自己一眼即可识别出的相关段落中更简单和迅速地读到论点,而不是必须陷入那些忠实程度不一的意读之中不能自拔。

    我试图根据其不同的著作建构一个对霍布斯义务理论的解释,并且全然关注他自己的论述以及其学说的内部融贯性。因此,我不对这一理论在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进行解释,也不使其变成对二十世纪福利国家理论“有用的”(live)鉴借。起初我希望对霍布斯的观点做某种历史的解释,我为此目的而收集的材料表明,尽管霍布斯排斥其在牛津受到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教育,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的依赖比过去设想的要大得多。然而,这些材料被排除于目前这项研究之外,否则会干扰这里所给出的论证。同时,它将在对霍布斯理论的解释中引入一种猜测,而这种猜测不同于那种完全建立在内部证据基础上的猜测。无论如何,比起霍布斯的理论如何发源或如何解释这样的问题,我更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他的理论是什么,我发现这是一件任务量很大的工作。

    [ix]读者可能会发现脚注数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它们几乎仅仅只是对霍布斯的文本或本书其他部分的引证,抑或只与其他评论人的观点有关;与未在其他地方更为充分地表达出来的主要观点有关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包含在这里面。因此,它们是为那些试图研究某个特别问题的读者所准备的,而其他人可能会遭到忽视。这本书的完整初稿完成于1953年年底,在可能修正的地方吸收了自那时以来的对该主题的相关研究。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欠下许多文债。过去,我受益于和导师以及朋友们的讨论,其中必须提及的有,马克能(D.M.Mackinnon)教授、福克(W.D.Falk)先生和基德(R.Kydd)太太,他们激发了我对霍布斯哲学的兴趣并提升了我对它的理解。更直接说来,我受惠于奥斯丁(J.L.Austin)、麦克拉艮(W.G.Maclagan)教授以及哈里森(W.Harrison)先生对我的手稿的通读,并感谢他们给予的宝贵建议和批评。同样的感谢还要送给我的妻子,她的乐观和鼓励使得写作一直是一件愉悦之事。

    在出版物中使我受惠最大的是奥克肖特(M.Oakeshott)教授和已故的泰勒(A.E.Taylor)教授对我的评论,这将在本书附录中得到查验。尽管我经常不赞成他们的评论,但我必须强调的是,他们并不因此而使我少受其惠。

  •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作者:蓝勇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蓝勇近年来发表的历史地理学术论文合集,涉及历史地理与生物、天文的跨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与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古今地名、历史人物故居现象研究,历史地理与资源、生态发展跨领域研究,古代科技与生产力研究等领域研究。

    本书中不仅含有大量史学资料,更有作者跨越千山万水实地考察与访问的一手资料,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将成为珍贵的田野考察资料。作者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关怀,如通过地理、生物、经济等多方面权衡,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异议,对移民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大量考察与历史文学比对,对历史名人故居真伪提出质疑,从长远的历史观出发对当下各地为提升经济而造出的“遍地先贤”现象提出批判;对中国与西方在传统制造业的继承发展上在先进制造技艺和落后传承途径的不同进行详细分析,等等,这也体现了历史学在方法论上的作用,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人文、经济、科技的发展,是有借鉴和指导的益处的。

    同时,作者在研究以上问题时,开创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提炼出了属于中国历史地理的“话语”,如乡土历史重构、地域泛化、干涉限度差异、科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等,都值得推广和传播。作者的出发点更是先验的,中国的学术话语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不应该盲目以西方学术理论观点为指导,特别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话语提炼”本身就具有开创性。

  •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作者:周濂

    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提供理解现实的脚手架

    在严肃的思考中获得直面复杂事态的勇气

    「编辑推荐」

    ★ 公共声音之外,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作为学院知识分子,周濂老师以其思维的清晰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他对现实问题能够做到如此清晰而深刻认识的来源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答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提供理解现实政治的脚手架。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中开篇即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以政治哲学的术语表达,前者涉及的是“正义”问题,后者涉及的就是“正当性”问题。本书从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出发,通过辨析政治哲学上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工具。

    ★ 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明确政治哲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围绕“正当性”与“证成性”,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作者援引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大卫·斯密茨、罗尔斯以及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理论的得与失,最后落脚于民主正当性问题,为理解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 论证的严密与分析的透彻,带我们由概念辨析去把握与此相关的现实。通过界定“正当性”与“证成性”“合法性” “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以及“正义”的关系,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概念地图,便于我们澄清由于概念混乱导致的对相关现实的无视和无知。

    ★ 以理论的厚度赋予我们直面当今价值多元时代的勇气。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多元主义时代,面对多数人在各种问题上的独断论立场,了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掌握概念辨析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更清醒地直面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 列维纳斯传

    作者:[法]所罗门•马尔卡

    ◎ 内容简介

    这部独一无二的传记,由踪迹和面孔构成,为我们描绘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生平与思想。作者所罗门•马尔卡穿梭于时空,寻访列维纳斯的人生踪迹:从他童年时代的立陶宛小城考纳斯,到战前的巴黎,再到纳粹集中营;从达沃斯到鲁汶,从梵蒂冈到特拉维夫;从东方以色列师范学校的走廊,到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从他寂寂无名独自工作,到被全世界所熟知。

    交织在列维纳斯人生踪迹之上的重要面孔,都在本书中参与了他的人格写照:挚友莫里斯•布朗肖、让•瓦尔,导师舒沙尼先生;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胡塞尔、海德格尔、罗森茨维格;还有对话者,保罗•利科、雅克•德里达,以及教宗保罗二世等。因此,这本传记也是对20世纪的独特一瞥。它的优长之处是充分挖掘了列维纳斯的犹太特征,又如实展示了他在哲学家身份和犹太身份之间所取得的平衡。这是理解列维纳斯的关键。

    ◎ 编辑推荐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犹太思想家。列维纳斯也是纳粹集中营幸存者,这一经历对他的思想影响至深。西方与犹太在这位探究“他者”的哲学家身上共存。

    本传记作者所罗门•马尔卡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跟随列维纳斯学习。在列维纳斯于1995年去世后,马尔卡花费五年的时间来为这部传记做准备。本书完整记录了列维纳斯出生于东欧,求学于法、德,成名于法国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

    列维纳斯既是典型的20世纪法国哲学家,发展了存在、有、他者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概念,同时,他也是一位百分之百的犹太思想家,犹太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贯穿着列维纳斯的一生。本书忠实再现了列维纳斯身上的双重属性,既关注《塔木德》的光辉,又关注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思辨。

    本书属于我思“墨涅摩绪”系列。

    ◎ 业界推荐

    我的思想受惠于三个人:海德格尔、布朗肖、列维纳斯。

    ——雅克•德里达

    我真的欣赏并理解了《总体与无限》中所有关于家庭之伟大的页面。……在德里达之前,只有列维纳斯以这种方式谈论了这一点。

    ——保罗•利科

    哲学常常是一种去语境化的思想事业,列维纳斯的哲学则需要重置于他的生命语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失眠、倦怠、逃离、责任、人质,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哲学概念,需要生命的体验去激活。恰如列维纳斯所说,我们不能把接受到的信息与作为必要的对话者的脸分开。所罗门•马尔卡所写的传记为我们呈现出对话者列维纳斯生动的面孔。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这本传记交织着作者对列维纳斯的回忆、对其亲友的访谈、对其生平“地点”的探访……它们构成了列维纳斯的“踪迹”。通过这些“踪迹”,我们既在走近列维纳斯,与此同时,他对于我们又变得更加陌生。我们看到了他既普通又神圣的日常生活,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思想,又似乎比他的思想离我们更加遥远。通过这些“踪迹”,我们离他既近又远,这恰恰也是列维纳斯所阐述的“亲近”,列维纳斯在其中既是理解的对象,又保留为他者。

    ——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子曾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于列维纳斯尤其如此:他的哲学与他作为一个犹太人所曾接受的教育、遭受的苦难密不可分。这本传记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知其人”,从而让我们更好地“读其书”、入其思。

    ——朱刚(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哲学家,列维纳斯始终拒绝“所说”的内容与“言说”的行动分离。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言辞,应当得到其行动和生命的见证,否则所有高谈阔论和学问真理,也不过是欺诈的修辞。这本传记吸引我们。它不仅记录了列维纳斯生活的踪迹,也见证了他的哲学。在这个言论思潮泛滥的时代,我们自然迫切关心,那些扣人心弦的论述,能否被说者的行动和生命见证。

    ——刘文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面对犹太人大屠杀造成的人性困境,从纳粹集中营幸存的列维纳斯提出将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解读犹太经典时,赋予伦理学超越一切宗教概念的神圣性。或许,列维纳斯没能像同行一样受到重视,他显得“太犹太”了;作为犹太人,又被同胞诟病“基督化”。但正是在他总被曲解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爱,“帕斯卡的‘没有贪欲的爱’”。

    ——张引弘(青年学者)

    伟大的心灵,孤独的旅程,思辨的一生。列维纳斯一直是西方文明中的异乡人,他独自思索着最艰深的哲学问题。

    ——公维敏(本书译者)

  •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

    作者:[美]查尔斯·格瑞斯沃德

    亚当·斯密在今天常被视作经济学家,然而,在其同时代的伟大哲人眼里——如休谟、伯克、康德、黑格尔——斯密是一位有独创见地的深刻思想家。其著作涵盖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学、修辞理论、美学与法理学。本书即为斯密专家、著名学者格瑞斯沃德对斯密道德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全面研究。

    关于启蒙之性质与命运,当代哲学一直争论不休。格瑞斯沃德在此语境中展开了他的研究,将斯密的著作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当下讨论关联起来,探讨了斯密对古代哲学的借用与批判,以及斯密对人类道德、政治视野的辩护。格瑞斯沃德在古今之争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这个现代性的关键人物,而斯密与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的联系,亦将得到重新评估。

  • 中华文明访谈录

    作者:张泉

    三度“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得主张泉

    历时9年,采访24位杰出思想者,勾勒中华文明嬗变的轨迹

    许知远特别推荐

    ★一部别样的“文明史”

    本书采访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领域,但共同的是,都是从边缘出发,挑战中心。

    于是,我们从柯马丁那里得知秦始皇所谓的焚书坑儒原来并无事实根据,从宇文所安那里得知李白和杜甫居然是当时的非主流诗人,从巫鸿那里了解到纪念碑性并非西方的专利,也更能明白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理路。

    所以,本书是一部别样的“文明史”,不仅改写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图景,给我们的官方心智带来了新的视角,甚至带有盗火的味道,

    ★一部动人的“情史”

    回顾自己如何在一瞬间决定交出一生,他们都追溯到了一首诗:

    宇文所安是韩愈,艾朗诺是王维,顾彬是李白,柯马丁是北岛。希尼说一首诗无力阻止一辆坦克,但它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汉学家。当然,大木康的一瞬间是因为冯梦龙笔下的卖油郎和名妓的爱情。

    所以,本书可谓一部动人的“情史”,讲述了这些西方学者如何在年轻时,从世界各地,突然陷入对遥远中国的执迷,并从此以中国为志业。

    ★一部辛酸的“奋斗史”

    回顾自己的一生如何没有被时代埋葬,他们都追溯到了两部书:

    钱理群是《鲁迅全集》和《毛泽东选集》,巫鸿是《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英汉词典》,张隆溪是希腊罗马文学选本和英国文学作品选段。纳博科夫说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只能是重读者,而那是一个精神饥荒的年代,他们只能选择持续反刍,以拒绝成为失踪者。

    所以,本书也可谓一部辛酸的“奋斗史”,讲述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年轻的时候,执着于文明的光亮,从进入历史盲肠的中国突围,最终将苦难转化为资源,甚至赢得世界性声誉。

    【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思想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或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与中国保持着隐秘的精神关联。

    这本访谈录,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帝国的开端,直至当代,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寻找遗失的真相,重新发现中国的传承与转折、兴衰与浮沉。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古代中国的真相,追随学者的脚步,走出历史的迷宫。第二部分集中于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与现代化的代价,曾经的阵痛也许至今仍在发作。第三部分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理论多变,中国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 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作者:查尔斯·巴姆巴赫

    本书是倪梁康、卓立主编的“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由查尔斯·巴姆巴赫著,书中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进行了解释。他将历史主义的危机简要概括为:许多德意志知识分子在1900年代对历史研究中之方法和对象的过多关注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尤其强调两种影响:一是相对主义对绝对价值的解构,二是专注于过去而对当下的解构。全书分以下几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