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三国

  •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

    作者:方诗铭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ISBN:9787532544851,作者:方诗铭
  • 细说曹操

    作者:章义和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帝王系列”的一种。曹操是魏王朝的真正奠基人,死后被谥为魏武帝。作者以“细说体”的生动笔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精彩的曹操。作者以独特的见解,颠覆了不少《三国演义》中的传统形象,如刘备、关羽、陈宫、陶谦、弥衡、孔融等,而且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使读者有极大的新鲜感。书中除阐述了曹操的文才、武略及音乐、书法等方面的才能外,还介绍了他的谋臣、武将,他的对手、盟友,以及他身边的女性和儿女。作者文笔挥洒自如,随时加以评点,使全书更具可读性。
  • CCTV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历史回眸(第五部)

    作者:

    魏、蜀、吴三家归晋,三国的历史结束了,三国的话题却没有完,它是一个可以不断讲述下去的无尽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形成三国这一段“是汉非汉、是魏非魏”的历史?它形成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三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人物——曹操和诸葛亮,作为历史形象,他们不乏相似之处。但在民间形象中,曹操从英雄变成了奸雄,诸葛亮却走上了神坛。那么为什么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的曹操和诸葛亮有如此大的差别?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跳出三国看三国”,从宏观角度讲述当时的天下大势。
  • 世纪三国

    作者:罗吉甫

    《世纪三国:曹操之霸者胜出》讲述了:《世纪三国》分《曹操之霸者胜出》、《孔明之三分天下》两册。全套书以三国时期的正史为脚本,以图解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呈现三国的战争场面和社会风貌,勾勒了一个英雄与谋略的风云时代。生动精确的漫画,充满临场感的插图,宏观的视角,丰富多彩的专题系列,《世纪三国:曹操之霸者胜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世纪三国:曹操之霸者胜出》为《曹操之霸者胜出》分册。 说:生动精确的漫画,以正史为脚本,细说历史精华。 看:充满临场感的插画,涵盖战略、兵法、阵势、兵器,图解战争实况。 解:以宏观的角度,掌握全局,看大历史的兴衰成败。 论:丰富多样的专题系列,全方位比较分析,专论英雄如何成就大事。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陈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揭开《三国演义》的文学面纱,我们会发现诸多被误读的三国人物的另外一面。《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以史实为依据,设置一些虚拟的场景,从新的角度、以现代的风格解读三国英雄人物,把三国英雄从《三国演义》的演义式的英雄榜上请下来,还原历史,回归生活,让我们在轻松品三国的同时,深刻认识人生,从三国里找寻人生的梦想,从人生里找寻三国的真相。 《三国演义》出于文学创作的需要,神化了蜀国一方的人物:“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猛绝”张飞,“胆绝”赵云……可是历史上统一北方的曹魏集团,和偏守蜀中的刘备集团相比,更是谋士猛将如云。风烈将军夏侯惇,“曹家千里驹”曹休,雅歌将军张郃,逍遥战神张辽,“留香荀令”荀彧,三国第一毒士贾诩,“期期艾艾”的邓艾……他们的谋略武功,在《三国演义》里被弱化乃至被歪曲。
  • 三国前传

    作者:于涛

    谁来做天子?   汉末历史从这里开始。   外戚何进丢掉了性命,   士人袁绍掌握了武装,   武人董卓走上了朝堂,   ……   曹操要讲奉天子,   军府在膨胀,   本志在改变,   曹家子远起了花落谁家的游戏,   太平理想成了代汉的暗语,   三分天下竟然成了现实,   ……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作者:雾满拦江

    《雾满拦江作品: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致力于解析历史与传统中的诸多疑点,为你解开一个又一个的三国谜团: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孙夫人为什么不能和刘备相亲相爱?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失街亭的马谡是被挥泪斩了还是逃走了,抑或是在监狱里躲猫猫死掉的?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又必合?为什么……诸多疑点,很少有哪个史学家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读者受制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早已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纵然是稍有疑惑,也无从解答。
  • 三国故事

    作者:林汉达

    本书是“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之三,内容紧接《前后汉故事》,从张角黄巾起义,到三分天下、一统归晋,以三国志等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二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基本勾勒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部理想的三国历史入门读物。作者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章大家,他的文字通俗晓畅,表现力极强。阅读本书,也是学习语言表现能力,欣赏第一流白话语文的极好机会。 这是一套难得的历史知识启蒙读物。从先秦到三国归晋,中国历史上芜杂纷乱又极有特色的几段历史,林汉达一路讲来,清晰明了,津津有味。这套书有几个特点:一、取材可信,形式虽然是讲故事,骨架子却老老实实地依据“正史”所记载的史料搭建而成;二、剪裁得当,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交代得简洁清晰,不蔓不枝;三、数百个故事既相互关联。又独立成篇,翻开任何一节都能顺利地读下去;四、文字特别通俗生动,真正具有故事书的语言特征,好看,顺口,连读带讲地就把中国古代史的脉络勾划得清清楚楚——这些特点,对还没有熟练掌握文言文阅读,又特别希望了解中国历史的青少年读者,以及很多想给孩子讲讲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年轻家长们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 火鳳燎原 10

    作者:陳某

  • 三国史话

    作者:吕思勉

    《三国史话》内容简介: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原是灵带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薰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乱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做《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 三国征战史

    作者:罗肇前

    《三国征战史》是历史学学术专著,以征战为主线,全面论述三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从董卓进京到孙皓降晋,原原本本地、详尽地论述。提起三国历史,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谋略,《三国征战史》不以“谋”为主,而是“勇”字当头,集中精力探讨战史。
  • 三国史话

    作者:吕思勉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捉影势在必然,而历史却要真凭实据,谨慎从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主张透过史料的表面,探求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譬如开篇讲“宦官”和“外戚”,作者正本清源,深入分析了“宦官”的历史渊源,理清人们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大家小书:三国史话》史料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 在历史研究和传播中,一提到通俗历史的写作,一些人总显得不屑一顾,认为那是低档次的市井间的事,他们更乐于撰写研究专著。不可否认,学术研究对于推动历史学发展至关重要,阅读高水平的研究专著也令人愉悦的事。但是,眼下所见到的一些论著,装腔作势,文字晦涩,味同嚼腊。不少论著是为了评职称、图名利而拼凑出来的,被人们气愤称之为文化垃圾!试想,对历史没有研究,谈何学术著作?故弄高雅,语言难懂,谈何文化传播? 历史的生命力在于让更多的人知晓;在于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历史得到启迪,做好工作,走好人生路。历来许多历史学家在自己精深的研究基础之上,也乐于撰写通俗性的历史读物,普及历史知识,使人们受到教益。史学大家吕思勉就是一位通俗历史读物的写作高手。 吕思勉大半生以教书为业,教学之余,笔耕不辍,他撰写过通史、断代史、专史和大量的史学论文、史学札记等,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其中《三国史话》是吕思勉留给后人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此书语言流畅,娓娓道来,极具可读性。吕思勉对汉末三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将研究心得以通俗的语言展现出来。如对董卓扰乱朝纲、曹操势力的兴起、曹、袁矛盾的发展等问题都提出了个人见解。 众所周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其事件、人物不乏虚构情节,而吕著《三国史话》是通俗、严谨的史书,作者没有演义,更没有戏说,读来可信。两书相较而读,人们可以从不同不同角度领略史学和文学的魅力。
  • 赤壁之战研究

    作者:张靖龙

    《赤壁之战研究》共14章,包括:君臣互择:平世三公坐观江汉、烈士驰骛与东吴西进、“当先定荆”的统一战略与曹操南征、荆州整合趋势的逆转与刘备放弃襄阳等。
  • 三国人物散论

    作者:方诗铭

    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对《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有的与历史上人物的真面目相距甚远,然而据现存史料还他们以本来面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历史学家的深厚功力与敏锐史识。本书即是将这些人物的历史还原,读过之后或许会留给您许许多多的惊叹。
  • 三国史

    作者:何兹全

    《三国史》是1984年原教育部约定的一本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当时写了一大部分,没有写完,因为赶别的工作,就放下了。这两年又拾起来写,断断续续,现在才算写完了。时过境迁,这几年文科教材似乎不怎么提了。但不管如何,《三国史》,是我作为教材写的,而且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写的。虽然拖拖拉拉写了十来年,但我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如何写好一本高校的教材,也确实并不容易。 作为历史教材,应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本历史事实;一是对这些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叙述历史事实,就不容易。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一个。但一经人心反映、入手叙述,只有一个的历史事实会变成多个。秦始皇,只是一个人,他的一生经历也只有一条线,但自古及今历史家手下写出来的秦始皇,却有千百个,大别之也可以分为好的、坏的两个。又如曹操,只有一个,而历史家手下的曹操便有多个。
  •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书中所选图片资料,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
  •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张嵚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魏晋风度,故名士风流。《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带你走进华丽的魏晋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所有的所有,等待你的发现。
  •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一部最过瘾的曹操正史,讲述史上最牛的枭雄人生!横扫乱世的硬汉,心比天大的政客,杀人盈野的屠夫,意乱情迷的流氓,风骚千古的诗人……他亦正亦邪,史无定论。在腥风血雨的战场,阴谋阴谋的官场,几度命悬一线。看他如何在这大喜大悲、大善大恶中活着?
  • 三国志集解(全八册)

    作者:[晋]陈寿著 [ 南朝宋]裴松之注 盧弼

    《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在二十四史中有重要地位。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集解除排印错误径加改正外,所引旧说,均不增改。作者评议,亦加注明。卢弼先生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幼习举业,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贯中西,积数十年之功力,始成此书。原书初版于1957年。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中国历代战争史4:三国》内容简介:《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4:三国》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中国历代战争史》为第4册,内容涵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年间的主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蜀吴猇亭之战(亦称夷陵之战)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尽在其中。 亮点: 一、专业视野,评论精彩 军方专家的全面届入,使战争检讨有了全新的视野对战争的检讨,讲述每场战争时,最后部分即“申论”,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牧野之战的申论:编纂者经周密论证,认为姜尚助周王训练使用新武器——战车,阵法上亦有中央突破与两翼策应配合。战车速度快极,虽是堂堂之阵,而致有突袭的效果,做战之时,周军以寡敌众,当然志在杀伤,终致敌方前军崩溃。这种解读,既避免了“至仁”与“至不仁”这种无法穷究的论争,也给“流血漂橹”以崭新的解释。这种精彩解读俯拾皆是。 二、重视地理,手绘地图: 军方专家的参预,使《中国历代战争史》对军事地理有一空前的重视:一是讲论战前形势时,必将双方地理地形做相当论述;二是绘制了近800幅完密的战争地图。历史是活动的流体,皆依附于凝固的山川大地,前人讲究“左图右史”,即意在不割裂这一体两面。离开地理地形讨论统帅和战将的高下智愚,既失公允,亦失凭据。《中国历代战争史》地图,全系手绘,脱胎于军事地图,精确详密,自不待言,亦使《中国历代战争史》成为一部让历史真正落到地上的大著。 《中国历代战争史》看点 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这是一个史迹斑斓、意气纵横的史学天地;一部承载得动中国绵长历史、完美展现先人“故智”的煌煌巨作。 蒋介石手令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时,初衷是分发军中校官,以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军中校官,学识当然有限,故《中国历代战争史》除开学术上的求真求善外,在结构上力求层层展开,语言则务求明晰如话。因史事浩繁,非精炼典雅之文字,难控篇幅,事实上,这种文白相杂的典雅之作,极为精彩,文风略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相当,绝无难读之虞。 《中国历代战争史》号为“历代战争史”,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历代有作为的君臣良将,皆在战场和政治上扬名立万,《中国历代战争史》自始至终,皆以这两把手术刀解剖他们,而不以这六十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以阶级论来划分政治正确或不正确,或以忠奸智愚来将他们分门别类。编纂者抛弃意识形态和标签,务求将他们的政治智慧、军事天才和决然勇气,展示于读者目前。这种极务实的态度,延续了中国历代史家的真正传统。拨开云雾,朗月分外清洁;抛开浮荡,先人的智慧和勇气才显出分外的光芒。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篡者皆民族战争、国内战争的亲历者,亲见本民族濒于绝境,深知立国成事之艰难,对民族感情尤深,对战争的思考尤为痛切,形与笔底,则处处可见这种情怀。《中国历代战争史》开卷即指明我先民之苦境,赞赏其战斗精神、手创之灿烂文化。全书之中,对先人均有极大尊敬,排列形势,让读者明了,他们智或有所不及,力或有所不逮,或深陷形势之绝境,失败者当中,不乏真英雄。读者藉此获得对先人的温情、对本民族的认同,获得人生的信心,懂得时时处处宽容他人。 中国历史绵长,史事浩繁,非有大作,无以展现。《中国历代战争史》作者名家云集,正是撰写宏大历史的最佳人选。要求得“故智”,却又拒绝大历史著作者,终难以如愿。这种悖论,表现于人生的时时处处——没有人能轻易获得知识,或是成功。 二、对于军迷和军方人士: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旷世巨作,一堂饕餮盛宴。 这套书,填补了《剑桥战争史》当中中国部分的空白,是一部沟通中国历代史作的大通史,因久历实战的将校的参预而精彩无伦。中国历代史家,绝少知兵者,对于战争,常怀有悲悯,不愿对战争做详密介绍,导致有关战争史迹,流散于各种典籍当中,而无专门史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者,将这些史迹,从典籍当中,细细搜选,一丝一缕,详加校订以期至当。21年艰苦卓绝,终沟通前史,成就这一绝无仅有之战争通史。是军迷和军界人士的不二之选。 三、对于政界: 《中国历代战争史》堪称政治智慧的源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是一股力量,力量使用与否,在何处使用,却是政治家面临的问题。军事与政治,犹如双手和神经中枢。 全书当中,对政治的重视,一在国际,一在国内。这是《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为赞赏的“蓄虎在山”之政略——以实力压制敌方,而不轻试锋锐,正是求得国际和平、谋取国家利益的无上方略。今日国际,谙于此者屡得大利,眛于此者,屡见催败。 国内政治始终是《中国历代战争史》重视的一点。优秀统帅,始终能与豪杰同休戚,政令简而不繁,以公心推于万姓。文景因之大治,元代因之速朽,历代典籍皆屡见不鲜,只不如《中国历代战争史》这样明确提出政治战略,而又解读得如此透彻。 书中政治人物,或参预国际纷争,或以上御下,或以下侍上,或平级相处,成功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对政治人物的品评,极重视政治理想。政界人士细细揣摩历代政治人物的临事机变和政治理想,即可获得相当的政治智慧,和前行的勇气,从而成就自己,为国家谋得福祉。 四、对于商界: 这是一座充满财富的绵延群山。 商场如战场,实非虚言。一公司和一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同行之间的竞争,人才的获取,人才的驾驭。 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中国国际竞争较为透彻之时。春秋时齐桓公在管仲的指引下,透过纷繁芜杂的国际纷争,看到了华夏集团的命运,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从而联合诸夏,外抗夷狄,内息本集团内纷争,开启了春秋五霸的局面,本国所取得的利益,远超其他霸主。管仲堪比行业内极成功的先行者。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国家道德:不临驾与诸夏之上,不取诸夏之财富。透视时势和追求道德,是集团取得财富的最捷径。 求得人才,礼遇和金钱不是唯一的利器。马援到公孙述那里,公孙述极尽礼遇,许以高官,马援断然离去;见到刘秀,刘秀便装接待,马援却决意追随。刘秀的长处,一在于自身的见事明彻,一在于屡申国家大义,极有担当。商界并非单纯的利场,以造福众人之心,以公道之心,贯彻于公司经营,或有意外的收获。 人才的使用,是经营管理的大事。三国时钟会是一代名将,司马昭明知他野心炽烈,仍然用他伐蜀。他认为钟会不但才气过人,且在伐蜀的议论当中,态度最为坚决,有必胜之心。至于平蜀之后,如有反心,则归意甚坚的本国士兵必不为所用,蜀国沮丧之师必不堪用,料无成功可能。管理者在使用人才,不必执着于德才兼备。另外除本身才能外,其信心、决心也应考量。 在商学兴起之前,世上本无商学,大家从事商学,无外对时事的观察分析,或是用前人“故智”。对时世的明彻可称“当下之智”,是横向的广度;后者则是纵向的深度。大敌当前之时,前沿广大、纵深厚实者,腾挪的余地越大。同理,同时拥有“当下之智”和“故智”,当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角度用以观察问题。《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论的战场和政治场,正是我们先人最为精彩的表演场,商业者行走其中,悉心留意,商业“故智”随处皆是。 五、对于专家学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极可靠的资料库,有专业的著史方法和史学观点。 《中国历代战争史》材料的采取,取法于《资治通鉴》。编纂者搜罗540余种典籍,然后漫行其中,将有关战史者尽行采撷,经军事专家和史家的共同认证后,才用于撰写之资。故《中国历代战争史》不但资料丰宏,且史料均经仔细认证。 《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重视时代形势和战前形势的叙论,战争的触发、决胜皆以此为依凭。每一论点的展开,皆以论据的铺开为前提。每一史学观点的得出,皆以强大论据为基础,并以战争原理相照映。论据、论点、史观层层相因,丝毫不爽,让读者感觉清晰如绘。 《中国历代战争史》史观,未受纤毫意识形态和标签化的影响,尽显军事家的专业性和一流史家的底韵,专家学者可将这些史观与自身的观点对照、碰撞,对史识史才当有良好的助益。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