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激进民主

    作者:道格拉斯・拉米斯

  • 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

    作者:韩东育

    日本是“儒家资本主义”的观点,长期以来——直是中日思想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然而实际上,就观念形态的主调而言, 日本的近代化自始至终是一个“脱儒”的过程。重要的是,这种脱却变化并非来自海外刺激,而是文化内视——对先秦实学思想的再诠释的结果。该结果刚好体现在明治维新前江户思想所发生的“脱儒入法”运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本书理清了新法家、新儒家、原始法家与原始儒家之间的深刻关联,真实地再现了法家思想资源在日本自生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奠基作用,也为缺乏这一过程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系统。
  • 西方政治学说史

    作者:浦兴祖

    内容提要 本书概述了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19世纪西方政治学说 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脉络清晰,内容精练,语言流畅,对其 中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的概括介绍和评价恰当,并且在叙述中 注重结合其时代背景和生平,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西方 政治学说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西方政治学说史是大专院校政治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 课,本书篇幅适中,基本内容稳定,在对人物及其思想的评述 中,适当融人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比较适合作为高等院校 教材。
  • 神文时代

    作者:孙英刚

    本书稿是《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第二辑之一种,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神学领域(包括谶纬神学、星占术、历律学、术数学、政治预言术等)与古代政治间的相互关系的书稿。全书除《绪论》外,分上篇《天命与预言》、中篇《祥瑞与灾异》、下篇《历数与历术》,涵盖了古代神学的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关注中国中古时期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特殊神学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与关系,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文字流畅,论证详尽。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不多,本书着力较深,其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 南宋儒学建构

    作者:何俊

    《南宋儒学建构》以“儒家的精神”界定为核心,系统梳理了王安石新学与二程洛学的消长沉浮,阐述“洛学”成为主流之后其内部的分歧与内在冲突,并着重分析了道南学派与湖湘学派的区别。同时对以朱熹为轴心的儒学时期展开讨论,揭示了儒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为思想性向形态化的文化转型。
  • 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作者:何俊

    本书主要在晚明思想裂变的大背景下,讨论西学的传入与晚明学者的回应。作者认为,明代在王阳明以后心学流弊丛生,佛门衰颓,思想界呈“裂变”态势,如何落实道德实践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难题。以晚明的这种现实问题为基本立足点,作者讨论了西学的传入过程、策略与基本内容(基督教天主观、灵魂观、修习观)以及相对应的晚明学者的回应,对西学之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对晚明学者立足儒家立场所进行的道德实践探索作出了精到的分析,对今天我们如何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出于自己的问题意识来吸收西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多维视野中的个人、国家与天下认同

    作者:许纪霖,刘擎 主编

    面对价值失范和群体崩解,中国人陷入认同的迷茫:我们是谁?归属感何在?天下、国家或个人,何处是我们认同的心灵家园? 本书汇集了若干学术论文,依主题而分主要集中于三点:一是关于“自由主义的文明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各相关问题或元素的关系问题;二是“多维视野中的个人、国家与天下认同”研讨,汇集讨论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认同变化问题;三是译介了西方思想界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当代学者伯恩斯坦的几篇讨论民主政治话题的文章,从中可以了解几位在西方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观点和形成。本书所呈现的各种研究,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怀,或以史为鉴,或以外谏中,有较深刻的学术价值。
  • 财富与德性

    作者:洪特,伊格纳季耶夫

    本书重新评价了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现代经济学形成和资本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范围表明了18世纪苏格兰学术成就的视野,探究了经济学思想、法理学、道德哲学和理论史之间界限得以确立的进程。书中不仅涉及休谟、斯密这样的重要人物,还有对不甚知名的思想家的研究,比如安德鲁•弗莱彻、格肖姆•卡迈克尔、凯姆斯勋爵和约翰•米勒等等。范围涵盖了18世纪的社会学理论、18世纪中叶爱丁堡大学的学术文化,以及《国富论》出版前苏格兰经济状况。尽管其学术重点在于从历史视角重构理论与背景,但是本书还是直接致力于面向现代政治理论家和经济学家,阐明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几个主要的核心争议点。
  • 中说校注

    作者:张沛

    《中说》主要记录了隋代大儒王通的思想言论,由王通门人记录,王通弟王凝整理成书,少子王福畤编为十卷。王通又称文中子,字仲淹,生于隋开皇四年,卒于大业十三年。王通以继承周孔道统为职志,生前就有“王孔子”美誉,其学被后世誉为“河汾道统”。今见署名王通的著作仅存《中说》和《元经》,其中《元经》系伪作,因此《中说》是我们研究王通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主要文献。 北宋阮逸、龚鼎臣曾分别为《中说》作注,龚注亡佚而阮注流传至今,现在所能见到的多个版本都以夹注形式保存了阮注。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双鉴楼藏宋刻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南宋刊本和重刻明世德堂《六子》本为主要校本,阮注文字全部收入,并以正文夹注的形式排出。阮注着力点主要在注释人物和史料钩沉两方面,很有价值,但其注过于简单,且有些地方失于考证,与史实不合。本书校注,置于每段之后,在校勘文字的基础上对《中说》原文做训诂、考证、注释等工作;凡与阮注看法不合者,给出己见;凡系明显化用《论语》表述者,给出《论语》文句。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外围资料,作者择要辑录了历代评论资料作为附录。
  • 自由主义的新遗产

    作者:何卓恩

    《自由主义的新遗产》展示了三位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五四的儿子”殷海光、著名经济思想家夏道平、“现代新儒家”代表之一徐复观。他们对当代的思潮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由主义的新遗产》作者以史为据,深入分析三者的思想特点与转变历程,并精辟地揭示自由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实践意义。
  • 亚洲概念史研究

    作者:孙江,刘建辉

    “概念史”是指一种基于普遍观念来撰述历史的方式。从概念史的角度来看,概念由词语表出,但比词语有更广泛的意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验和意义积淀于特定的词语并被表征出来后,该词语便成为概念。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作者们试图从东西比较的角度,考察西方概念如何被翻译为汉字概念,以及汉字圈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由此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
  • 重思《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作者:A·布雷特//詹姆斯·塔利//H·H·布

    《重思 》内容简介:近30年来,斯金纳的经典研究性著作《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对政治思想史研究、当代政治生活的思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然能够激发持续而热烈的讨论。在《重思(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国际一流的政治思想学者,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斯金纳本人对斯金纳的这部著作进行了极富学术深度的探讨,,这些文章既是国际一流学者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刻解读,也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思。借助对《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的重思,作者们引导我们回到那个为近代政治思想提供根本框架的、真正意义上的奠基时代。
  •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作者:(英) 约翰斯顿

    本书阐述了1945年以来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包括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背景、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并从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应用地理学与关联性的争论、地理学中的激进学派等新进展进行了具体解析,最后加以评述。
  • 亚当·斯密的政治学

    作者:【英国】唐纳德·温奇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通常将亚当·斯密著作中有关政治和经济问题的论述归入自由资本主义的视角当中。本书认为,亚当·斯密著作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政治议题,应该放在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当中解读。与传统的观点相反,本书并不认为政治学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它超越了仅仅与国家在经济事务中所起作用相联系的特定政治态度。亚当·斯密所一贯运用的政治学分析方法,并不能归类于标准的自由资本主义,而通过考察当时政治争论的语言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由孟德斯鸠、休谟等发展起来的十八世纪的政治科学。
  • 语录的思想史

    作者:[日]小川隆 著

  • 《荀子》新探

    作者:廖名春

    荀子思想是以儒学为本,博采百家之说为用,为适应封建大一统形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认知精神的务实型的新儒学。近世荀子研究著述如林,不过精当杰出的作品还不能说是很多。这本廖名春的《荀子新探》对荀子学说的各个方面逐一探索,如书中章目所示,包括人性论、群论、天人论、解蔽论、正名论、富国裕民论、兵论等,条分缕析,可谓是全面的研究。本书不但对于荀子研究多有贡献,对于儒学以及整个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也有不小意义,非空泛之说可比。
  • 自然法与财产权理论

    作者:斯蒂芬·巴克勒(Stephen Buck

    本书以财产为切入点,讨论了自然法在格劳秀斯、普芬道夫、洛克、哈奇森和休谟之间的传承。该著作将休谟纳入这一传统,本身就是创新之处,因而颠覆了休谟在我们心中的怀疑主义形象。作者以财产权为视角,不但详细阐述了财产权的近代缘起,更主要的是透过这一主题,详尽无遗地讨论了自然法的内在演进、奴隶制废弃的观念争论和由此而来的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以及哲人们模仿自然科学意图从人性中构建严谨的社会科学体系,尤其是道德科学体系的尝试。因此,该著作对政治学、历史学、古典经济学和法学等的研究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作者在该书中采纳的梳理方法和论证思路也值得我们严肃对待。
  •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

    作者:[美]麦卡锡(George E. McC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是一部非同寻常的文集,本书所包含的论文通过考察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的思想——对19世纪社会理论家马克思著作的影响,从而展露出奠定马克思社会、政治及经济理论的传统的丰富多样性。 马克思的贡献并不在于社会工程、科学控制及经济预言(正如他通常被误解的那样),而是应该用更为广阔的视域来衡量,即以其对人类能力、政治理想及社会理性的推崇来理解。他对未来的见解如此珍贵和深远源于他对过去的理解如此敏锐和激动人心。他对占有性个人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商品生产的批判程度最终建基于他对亚里士多德及伊壁鸠鲁理解的深度,以及后两者将其道德理想所提升到的高度。
  • 合法性与正当性

    作者:[德]卡尔·施米特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最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刘小枫教授全新编订 ★20世纪宪法学经典,揭示现代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困境 葬送魏玛宪政、为纳粹上台铺平道路的竟是自由主义法学? ——————————————————————————————————————— 本书收入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 《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Die geistesgeschichtliche Lage des heutigen Parlamentarismus) 《合法性与正当性》(Legalität und Legitimität) 《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Ex Captivitate Salus. Erfahrungen der Zeit 1945—1947) 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 《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 《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 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严复全集

    作者:汪征鲁,方宝川,马勇 主编

    《严复全集》是严复所有著作的大结集,全新编排,种类齐全,气势磅礴。全书共11卷,共约6100多码,或点校,或编校,或整理,其中前10卷包含了严复的翻译、编纂、政文、序跋、诗词、信札、日记、账册、评点等类所有作品。亮点是:翻译著作部分,收入了《天演论》等八大译著和八大译著外之译著,《天演论》共收入了6个不同版本;评点作品部分,及时收入了新发现的《手批〈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为飨读者一读,此部分特采用影印与整理相配合的做法,把原件的原貌呈现给读者。为了方便检索与阅读,增设了一“附卷”,包含“汉英译名对照总索引”、“英汉译名对照总索引”、“严复研究资料目录”三部分。《严复全集》的整理出版,是一项事关两岸民众交往的大事,它可以连结两岸严氏宗亲的情谊,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