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
本书为美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梅里亚姆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清晰的梳理了自卢梭以来主权学说史的发展脉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种主权学说及代表人物,并对各种学说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语言精练、内容深刻,是希望全面了解主权学说发展史的读者的最佳参考。本书自1900年出版后在20世纪被人反复阅读与引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1999年还把它列入《历史、经济与公法研究》系列而重印,学术价值甚高。 -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
本书的目的在许多人和各种学派现在公认的意义上,是哲学的,就是说,它想对思想的统一有所贡献。我开始从事哲学研究时就相信,这是哲学的任务,我感到有必要直接了解各别科学领域里藉之尝试使各个实际思想部分地达到这种统一并取得成功的那许多推理系列。我以为,这种通盘考察是不可或缺的。在我看来,拥有一幅图,上面表明当代已经形成的众多思路,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伯和基础,比较完全的统一应当由之出发。本书正是记叙这一通盘考察的成果。 -
清儒学案(全八册)
《清儒学案》208卷。民国徐世昌等编纂。本书仿《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的体例与宗旨,详记清代学术情况,凡编入正案179人,附案922人,另列诸儒68人,共收清代学者1169人。全书采取分头选编然后集中处理的办法,凡历时十余年(1929-1939)纂集而成,当时知名学者夏孙桐、王式通、金兆蕃、朱彭寿、闵尔昌、沈兆奎、傅增湘、曹章、陶洙等均先后参与其事。本书是同类著作中收人最多、资料最全所学术专著,是研清代学术思想重要参考书。 -
宋明理学·北宋篇
《宋明理学.北宋篇》内容简介:蔡仁厚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儒学大家,知名哲学家。《宋明理学》北宋篇是台湾儒学大师蔡仁厚教授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研究的一个成果。宋明时期是中国儒家思想最光辉的时代之一,这个阶段的儒家思想家们上承孔孟德成德之教,并致力于儒家内圣成德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代表了儒家“道德的形上学”的研究完成。全书共18章,以人物为主题,阐述了周濂溪、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四人的学术思想。他们主张“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书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方法和立场,请读者自行鉴别。 -
中国人的理想国
《中国人的理想国》讲述了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是一条亘古难填的鸿沟,多少哲人贤士为弥缝此一巨大缺憾,为抒发此一难伸积郁,殚精竭思,立下了无数精彩言论。在人性论上,那是内蕴奥秘、外呈光明的完美。在人格上,那是德合天地、道济天下的伟大。政治上,是天与人归的合法权威,以及德治、法治与其他法理思想分歧的融通。社会上,是自由与和谐、仕与隐的两难困境间的抉择。经济上,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的均富目标。 -
现代的悖论
自欧风东渐,现代性以疾风暴雨之势在中国登场,古老的东方社会发生了大变化。若自其变化而观之,古代与现代之间诚然存在断裂;而若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盈虚如彼,而卒莫消长”。或许,这就是现代悖论所在。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到底层社会的万家优乐,宏观如须弥山,微观如芥子尘,现代性的悖论,也引发了思想界的一连串悖论……本书选编了《读书》杂志1995年到2009年是思想评论经典文章,包括葛剑雄的《乱世的两难选择》、崔之元的《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吴敬琏的《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冯象的《正义的蒙眼布》、李泽厚的《课虚无以责有》、江平的《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王跃生的《全球化时代的“山寨现象”》等等,均为思想评论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文章。 -
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
《知识分子论丛: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对中国崛起问题作了个性化探讨,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以下问题:中国的崛起是一种什么样的崛起?中国崛起的奥秘何在?崛起的成功背后又支出了什么样的历史代价?崛起的中国将走向何方?中国将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普世价值和文明模式? -
Dignity
Dignity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current thinking about law and human rights, but there is sharp disagreement about its meaning. Combining conceptual precision with a broad historical background, Michael Rosen puts these controversies in context and offers a novel, constructive proposal. Drawing on law, politics, religion, and culture, as well as philosophy, Rosen shows how modern conceptions of dignity inherit several distinct strands of meaning. This is why users of the word nowadays often talk past one another. The idea of dignity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niversal entitlement to human rights represented the coming together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of two extremely powerful traditions: Christian theology and Kantian philosophy. Not only is this idea of dignity as an "inner transcendental kernel" behind human rights problematic, Rosen argues, it has drawn attention away from a different, very important, sense of dignity: the right to be treated with dignity, that is, with proper respect. At the heart of the argument stands the giant figure of Immanuel Kant. Challenging current orthodoxy, Rosen's interpretation presents Kant as a philosopher whose ethical thought is governed, above all, by the requirement of showing respect toward a kernel of value that each of us carries, indestructibly, within ourselves. Finally, Rosen asks (and answers) a surprisingly puzzling question: why do we still have a duty to treat the dead with dignity if they will not benefit from our respect? -
中国之为中国
《中国之为中国:正统与异端之辩》内容简介:所谓完全的正统性,政治上的统治性、文化上的正当性,二者缺一不可。 封建时代的古中国,讲求世子承袭、血脉正统,使得“攘夷”成为此后数代汉族政权抵御外族入侵时的经典口号。是以自齐桓公举“尊王攘夷”的大旗,确立周王室的权威正统,至满清入关多年,仍被斥为夷。然华夏亦以文化同一为正宗,有夷狄能忠孝仁义者,则进之曰夏,是以上述满清虽曾被视为夷,但因其能被教化而行华夏文化之精髓,终得政权统治之久安。家国天下,忠孝仁义,是为正统之精义。 自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寰宇取代古之黄帝天下,在抵御列强入侵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及具备真正民族国家含义的新“中国”逐步形成,五十六个民族亦成“一家”,之前的“夷夏”之别不复存在。然而在世界而言,论及普世价值必称西式的民主、自由、平等,从此意义上说,“新中国”亟需重建自身的文化话语,在政治正统之外,亦以文化正统立于全球。 本辑即收录专题文章及相关典籍,探讨“中国”正统的变化与发展。 《思想史研究》系列丛书第九辑。收录海内外学者的七篇专题文章,或从政治,或从学术,如经、史、儒的关系、古代"中国"观念的演变等话题,讨论古往今来思想史之正统问题。 -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Age
In this book, Hans Blumenberg disputes the view that the modern idea of progress represents a secularization of religious belief in some divine intervention (the coming of the Messiah, the end of the world) which consummates human history from outside. Drawing from sources ranging from Aristotle and Augustine to Nietzsche, Marx, Freud, and Kuhn - with an impressive number of stops between - he argues that progress always implies a process at work within history, a process that ultimately expresses human choices, human self-assertion, and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fate.Hans Blumenber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Kiel University in Hamburg since 1947. The book is included in the series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German Social Thought. -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安德鲁·文森特的《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是一部系统、深入探讨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学术专著,也是在英美大学较有影响的一本教科书。该书出版于1992年,曾在1993、1994、1995、1997、1998、2000、2001年多次再版发行,几乎每年都要重印,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此书以流派为中心,分别对现当代西方流行的八大社会政治思潮,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和民族主义作了综合评析,其目的是“揭开所有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影响人类生活的偶像的秘密”。这本书对我们较系统而专门地了解与研究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
该书是艾兰教授历年作学术研究,写作有关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和考古方面的论文选集。其中有不少曾在中国的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书中凡于论文后面注明的,都是他在中国由其他译者翻译发表的;未注明的,则是译者首次翻译过来。该书中的论文,所引文大部分出自《四部丛刊》。 -
东方启蒙
《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是“跨文化研究译丛”第三本,J.J.克拉克在《东方启蒙》中追溯了东方主义者的思想史研究,检讨这种研究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地位,反思了东西方之间的遭遇所引起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解析了东方思想曾在西方科学、伦理、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领域所激起的深刻反思,以及作为“他者”智慧,对西方现代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2卷)
《德意志思想评论》是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主办的专业性连续出版物,2003年起出版,年出一卷。每卷设有固定栏目“尼采/海德格尔研究”,以示本刊重点。其他栏目灵活机动,可增可减。凡涉及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中德比较文化研究等领域之学术论文和译文,均欢迎赐稿。 《德意志思想评论》诚邀学界同仁伸出同济之手,协力推进我国的德国文化研究事业。本卷收录了由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系主办的“德国哲学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海,2004年6月11-13日)的部分会议论文。 -
国家与公民
面对“民族国家的消亡即将来临”这样的话题,本书作者对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历史、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国家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并侧重于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时间横跨中世纪到20世纪后期,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史、市民传统、公民权利、同一性和公民身份的启蒙运动思想、妇女权利、法国公民身份、国家类型、当代国家的历史和前景等。作为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以及其他作者在他们对国家与公民的历史描述和分析中仍然体现出对社会和知识背景、历史语境的高度关注。 -
中国观念史
《中国观念史》除了选择比较重要的有关中国哲学概念的讨论外,还适当选择了更具一般性的中国文化观念方面的讨论,本书力求反映20世纪末期有关中国观念海内外进行的研究成果。 -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考察了17世纪至今欧洲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当时代表性理论家对权利概念的理解,展示了现代政治语境中权利概念的发展。塔克重点关注了格劳秀斯、霍布斯和塞尔登等理论家的思想,重新审视了他们对权利的阐释,以及他们的思想在现代环境里的流变。《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的独特之处,在于考察了英国政治思想和欧洲大陆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将政治理论置于道德哲学历史的语境下,为我们理解政治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
中国思想史论集
《中国思想史论集》是徐复观先生研治中国思想史的代表作。书中系统阐述了作者对象山学述、《中庸》的地位问题、孟子政治思想、中国孝道思想、孔子德治思想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等重大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
真实与惟一的天堂
本书通过梳理和分析卡莱尔、爱默生、威廉?詹姆斯、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工团主义者乔治?索雷尔、美国人民党党员等的思想,指出他们共同的思想倾向,即怀疑物质进步及其所带来的利益之说。作者表明,世界资源的减少以及美国中产阶级的缩小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进步的理念。同时,作者还批判了自由主义者对小资产阶级文化的积极特征的忽视:它的道德现实主义、对每一事物有价值的理解、对限制的尊重以及对进步的怀疑。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