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套装3卷共6册)》包括:《第1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上)》、《第1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下)》、《第2卷 隋唐五代卷(上)》、《第2卷 隋唐五代卷(下)》、《第3卷 宋元明清近代卷(上)》和《第3卷 宋元明清近代卷(下)》。 是对中国佛教思想所做的综合考察和全面论述,内容自佛教传入至近代,时间跨度约两千年之久,涵盖佛教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学派和宗派,及其相关的重要哲学范畴和命题;阐述并分析这些范畴、命题的演变过程,揭示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思维特征和知识取向。 全书由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三卷组成第一卷详细考察和分析了中观学派的中道实相原理及其思维方式向涅檠佛性系统的心性学说转化的内存依据、文化背景,描述了这种转化的具体历史过程及其表现形态:第二卷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予以重点分析和阐释,指出各宗派之间的思想联系以及矛盾差别;第三卷着重研究和阐明衰退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的基本形态,辨析产生这些形态的文化前提,推及传统佛教思想向近代过渡和转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基于对佛教思想与懦、道两家学说关系的周密论证,既为学术界提供佛教思想研究的必备知识,又为深化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套装3卷共6册)》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佛教思想研究”的最终成果,结项鉴定为优秀等级,鉴定专家组认为,此书“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思想通史著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研究空白”,“不仅是佛学研究领域的个重大成果,也为纠正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提供了学术典范”作为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该著凝结了作者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使之具有立论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独创性等鲜明特点资料广博而详实,内容周全而厚重,述论严密而深刻,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 -
拜谒诸神
本书对现代主流的三种政治价值形态——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保守主义,进行了观念史梳理,并且对他们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在“诸神之争”的现代政治理论处境中,寻求各种价值观念的兼容。 论述围绕紧密联系的三大论题展开:一是“诸神之争”状态中凸显的现代政治价值的主流与支流,以及它们之间逐渐呈现出来的合流趋势;二是“诸神之争”情境中显现的、共同关注的政治理论问题,诸如政治理论的建构基点、扩展视野、创新方式等等;三是“诸神之争”的政治理论建构所蕴含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进路。 全书视野广阔、分析深入、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处境、发展现状与方法进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探究,值得所有关注和思考现代政治问题的读者悉心阅读。 -
比较古典学发凡
比较的学问品质绝非意味着动辄就拿中西方经籍穿凿比附,或者在中西先贤之间善通骑驿。毋宁说,由于自晚清以来,中国文明传统一直处在西方现代文明引发的危机之中,我们如果热爱中国的古典学问,就不应该忘记它早已遍体鳞伤,如果热爱西方的古典学问,也应该记得自己是谁……这里结集的十五篇文章(五篇选自旧著,其余选自尚未出版的文集)无不带有比较古典学的探索性质。 -
徐复观全集
. -
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编辑推荐 政治正当性问题是政治哲学的热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全书从学术的角度,博览古今中西各种思想资源,对政治正当性进行了对话,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热点性。 -
说儒学四期
本书所收李泽厚的《说儒学四期》、《略论现代新儒家》、《为儒学的未来把脉》等五篇紧密相关的文章,梳理了现代新儒家的渊源、各个不同的特点和学理本质,针对牟宗三、杜维明的“儒学三期说”,阐发“四期”的观点,即反对现代新儒家以心性论来代表和统领儒家哲学,并提出儒学生命力所在和未来走向。 -
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
《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是在其最初的《阿伦特政治思想》一书基础上重新撰写的一本全面介绍阿伦特政治思想的杰出作品。作者广泛利用阿伦特未出版的文稿,以阿伦特的主要著作为路标,悉心地为读者呈现了阿伦特跌宕起伏的运思历程,构建了一副顺畅、生动的阿伦特政治运思图景,呈现了清晰、丰满的阿伦特形象。 -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作者追溯了13世纪末到16世纪末,即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主要政治思想流派的渊源,其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对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分析了国家、主权、社会契约和人民的政治权利等观念是怎样从中世纪思想体系中产生,又是怎样在新旧交替的变革中洗去了封建和宗教的色彩,最终成为近代政治理论的重要范畴。 作者认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正是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中世纪理论遗产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汉代思想史
汉代哲学承前启后,规模宏大。本书不“沿袭”唯心、唯物两军对战的框架模式,而以儒、道既对立又互补为主线,系统论述了汉代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特别对经济哲学的兴起、演变、衰亡及其与政治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出汉代“天人合一”的目的论思想以人为本、“人为天下贵 ”的时代精神实质,极富理论的开创性与深刻性。在众多同类著作中,堪称一家之言。 -
儒学解释学
本书包括《历史卷》、《精神卷》。本书按照现代跨学科方法论(解释学和符号学),对中国伦理思想史进行了全新阐释,主要目的是通过区分封建主义历史制度(儒教)和人本主义思想(仁学),突显中国仁学伦理学具有的时空普适价值。 本书认为,在古今中外不同学术语境的辩证互动中,中华历史文明显示出特有的仁学人本主义精神。这种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由于其人性经验普适性、非形上学传统以及非神话性,具有协调世界上(以各种神话和超经验性逻辑为基础的)不同信仰传统的理性潜能。 -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上下册)
本书是萨顿的重要科学史著作之一。主要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是怎样理解古代和中世纪科学的。作者分“医学”、“自然史”、“数学与天文学”三大部分来论述这一主题。然而,萨顿即使在讨论古代的科学技术时,仍然不忘记对当代和未来的观照。他认为,如果说中世纪受神学家支配,文艺复兴由人文主义者主导,那么今天就是行政官员和技术官僚掌权——今天的情况是不是比先前更好呢?今天就是发展的终点吗?我们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吗? -
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
本书从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关联性角度,对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问题进行探讨。全书以理性、批评的眼光描述、分析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兴起、发展、从客观、系统的视角解读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关系。全书内容大致集中于四个主题:一是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与古典中国政治思想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思想界关于自由主义的理论争论;三是自由主义的一些关键理论的批判性陈述;四是自由主义的一些关键理论的批判性陈述;四是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生长发育的诸条件的探讨。本书可能说是国内政治哲学理论界相关主题的论著中较有理论分量的一部。对于关注中国政治哲学最新发展、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最新走向的读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就西方文明中的法律思想重要主题的历史演进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学习法律和政治学的学生提供了指导。全书共十章,把自荷马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历史切分成十段并对以下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国家的基础、统治者权威及法律义务的渊源、习惯和立法的关系、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理念、法治、衡平的观念、正义的实质、平等价值引申出的问题、自然法、财产的地位、刑法的正当目的及范围、国际法理论及其他问题。 -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
儒释道对魏晋玄学的理论建构均产生了影响,但三者的影响力度大不相同,其中儒道互补构成了玄学的理论主体。儒家伦理是士人的生命底色,而道家中的“黄老”与“老庄”作为最有活力的思想因素,居学术变革的主导地位。由于“黄老”道家已经将儒家伦理融入其中,因此从广义上说,魏晋玄学是“黄老”与“老庄”的融合;从狭义上说,则是黄老“因循”、“形名”,老庄“自然”、“言意”等思想要素与儒家伦理学说的融合。佛教译经则对玄学由生成论向本体论转化,起了某种间接的刺激作用。 -
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
《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根据作者在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思想与信仰”课程的录音整理而成,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思想和信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各个历史时期宗教信仰的主要流派及特色,尤其是从心理学视角对宗教信仰作了全面分析。作者指出,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不是信神,而是追求无知无欲;宗教信仰的主要功能是维护信徒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宗教信仰的心理学取向是体验道或涅粱——人类共同而遥远的无意识记忆。 -
A Student's Guide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ISI Guides to the Major Disciplines are reader-friendly introductions to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s of knowledge in the liberal arts. Written by leading scholars for both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ey will be appreciated by anyone desiring a reliable and informative tour of important subject matter. Each title offer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a particular discipline, explains the central ideas of each subject, and evaluates the works of thinkers whose ideas have shaped our world. They will aid students seeking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bout their course of study as well as general readers who wish to supplement their education. All who treasure the world of ideas and liberal learning will be motivated by these original and stimulating presentations. -
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
"Thirty-five years ago few could have predicted that "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 would be a best-seller by political theory standards. Compressed within the Draconian economy of the six Walgreen lectures is a complete theory of man, society, and history, presented at the most profound and intellectual level. . . . Voegelin's [work] stands out in bold relief from much of what has passed under the name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recent decades. . . . The New Science is aptly titled, for Voegelin makes clear at the outset that a 'return to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premodern political theory is out of the question. . . . The subtitle of the book, An Introduction,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 is an invitation to join the search for the recovery of our full humanity."--From the new Foreword by Dante Germino "This book must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enlightening essays on the character of European politics that has appeared in half a century. . . . This is a book powerful and vivid enough to make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with even its main thesis relatively unimportant."--"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Voegelin . . .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interpreters to Americans of the non-liberal streams of European thought. . . . He brings a remarkable breadth of knowledge, and a historical imagination that ranges frequently into brilliant insights and generalizations."--Francis G. Wils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This book is beautifully constructed . . . his erudition constantly brings a startling illumination."--Martin Wright, "International Affairs " "A ledestar to thinking men who seek a restor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on the classic and Christian basis . . . a significant accomplishment in the retheorization of our age."--Anthony Harrigan, "Christian Century " -
思想背后的利益
该书系陆建德先生关于思想文化政治方面的评论集。作者不但分析了18世纪三位著名英法哲人的普世思想,并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激进主义思想进行了溯源,此外还重点探讨了西方“自由”观以及以伯林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在现实世界中‘自由’之歌往往由实力独唱”以及“思想背后可能隐藏着利益的驱动”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
法国社会理论
本书纵览法国社会理论,起自法国大革命余波(圣西门、巴札尔与孔德),直至克里斯蒂娃、德勒兹、布迪厄和布希亚主导的当代景观,颇有新意。书中将法国社会理论划分为三个内在逻辑一致的周期:1800-1880(社会学的最初发展);1880-1940(古典社会学与现代人类学之诞生);1940-2000(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每一周期都体现出从世俗思想朝宗教思想的演变轨迹;融合法国历史跌宕起伏的社会政治背景,讨论了一系列个体与思想流派的核心方法和研究,挑战了有关法国社会思想的传统观点。 -
欲望与利益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阿马特亚·森指出”艾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其著作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形势、人的理解”、“《欲望与利益》不仅在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赫希曙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既关注当代的经济理论,也关注历史上的经济理论。该著拥有文泛的读者,而不只是拥有经济学工经济学 史领域的读者”。 在本书中,赫希曼回顾了17和18世纪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的一咱全新解释,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紧密承接。赫希曼的发现颇具讽刺意义:现在我们认为资本主义最邪恶的特征,却是它最初的追求目标——压抑欲望以追求“无害的”虽然也许是单调的商业利益。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