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二辑)
《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由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是一份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丛刊,其宗旨是立足于人文学科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事业中探讨中国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本书为第二辑,重点讨论二十世纪中国及东亚的历史、思想变迁。 -
约法传统与美国建国
本辑为美国研究的专号,试图对美国建国史各个重要时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论析,其中主要涵盖了殖民、立宪、内战以及借助海洋向外扩张等关键阶段,它们统属于美国建国史的范畴。其中,主题研究栏目刊发了王恒博士为辑刊亲撰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成文宪法的神学-政治问题》的长篇论文,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广度,尤其值得关注。主题研究中的另外一篇长文《汉密尔顿与托克维尔的预言》由英国著名的布赖斯爵士所撰,也堪称经典。本辑还首次全文翻译和刊发了美国殖民时期的著名领袖、后被誉为美国国父之一的约翰温斯洛普关于“山巅之城”的著名讲演,它诞生于大西洋中一艘前往美洲殖民的航船上,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恒久基调和精神气质。 封面用图: 这是德国地图绘制家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20)在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全称为“Universalis cosmographia secundum Ptholomaei traditionem et Americi Vespucii aliorumque lustrationes” ,即根据托勒密的制图传统与阿美利加等探险家的发现所绘制的世界全图。这幅地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使用了“AMERICA”这个词,意在对弗洛伦萨探险家Amerigo Vespucci表示敬意,后者纠正了哥伦布把美洲大陆当做亚洲东海岸的误判。这幅地图依据十二块半米见方的木刻绘制而成,最左侧的三副版块构成了美洲大陆。众所周知,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对世界陆地分布的构想均被希腊与圣经传统所支配,认为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即阿非利加)三部分构成,1492年以后,这幅古老的图景永远发生了改变,世界的“第四部分”进入视野,被命名为“阿美利加”的一片巨大陆地突然出现在扭抱成一团的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面前。从Waldseemüller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到,“AMERICA”这个名称仅仅被用在这片陆地的南部,即西班牙卡斯蒂尔王朝统辖的领域,而北部的广袤区域仍然被标识为“遥远的未知之地”(terra ulteri incognita)。大概在300年后,亚历山大·汉米尔顿正是站在这块“未知之地”上向世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全世界在政治和地理层面将划分为四部分,即古老的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新近发现的美洲,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欧洲自诩为世界的主人,借助武力与欺骗对其他三部分施行暴政,我们美洲的使命就是教训大海彼岸的欧洲,让这个傲慢的兄弟谦虚一点,美洲人民将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不仅脱离欧洲势力的支配,而且还将给新世界和旧世界的交往制定新的规矩。世界的“第四部分”被意大利商人Amerigo Vespucci发现,被德国制图家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而美国国父汉米尔顿则第一次鲜明地阐发了其政治与道德意义。汉米尔顿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与行动是继人类始祖挪亚的后代三分天下以来的又一次针对世界的分割区划(《圣经·创世纪》10),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修订了古老的传统,而且也不再是神话。 -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
全球学界思想史研究普遍衰落,唯独在中国大陆,思想史却一直非常受人关注,因为思想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关联太深,在对古代思想的检讨中,现代价值获得了历史合理性。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走出疑古”、“重返下层”、“发现四夷”的变化,使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出现了改变的契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能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一起举办“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讨论会,试图探讨思想史重写的可能性。 -
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
本书稿共八章,主要特点如下:首先,充分利用中外各种图书数据库资源。课题所涉及的文献,极为零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梳理出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仅靠传统的检索手段则远远不够,尚需充分结合各种数据库资源以及检索工具,如此才有可能在新史料发掘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其次,兼顾“人”与“书”两个层面。先行成果似过度重视“人”的作用,尤其是中外学人的交往,这方面最优秀的作品是桑兵先生《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一书。人际网络交往固然重要,但汉学著作在中国史学界的流传情形,或许对中国现代史学发展更为重要,先行成果对此探讨不多,导致难以准确评估汉学在何种程度上形塑了中国现代史学;最后,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在研究内容上,不追求“大而全”,以专题研究为主。与课题有关的一些专题,有些已被较好处理过,若非高明者的洞见或新史料的大量披露,难免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为了避免出现简单整合他人成果的概论性著作,所设计的若干专题,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又需要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如此才能真正推进该领域的研究。 -
日本思想史入门
《日本思想史入门》由日本著名学者苅部直和片冈龙先生主编,涵盖了日本思想史的诸问题、研究方法,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书中还附有研究参考书指南,是一本初学者不可多得的日本思想史入门书和教材。 -
转向帝国
内容简介: 本书曾获美国政治学会政治学理论类基金会2006年首作奖,并被美国第一权威书评杂志《选择》评为2005年度最佳学术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审视了一系列英法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时刻,呈现出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英法思想家们对帝国进行批判的政治思想的巨大变化。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以及杰瑞米·边沁,都在这个时期开始时将欧洲帝国批判为不义的,然而到后期,最卓越的英法自由主义思想家们,包括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和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都积极地支持对于非欧洲民族进行征服。皮茨表明,自由主义思想家们往往不仅因为尊重人类平等和自由而驰名,而且因为尊重多元主义所支持的一种不平等的和明确的非人道主义的国际政治而闻名。 -
功利主义儒家
南宋时期,中国文明正面临严重危机,而正是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忧患,在当时的儒者间引发了“道德伦理”与“事功伦理”之争。“明道谊而计功利”,遂成为冲出程朱框架的新口号,显示出儒学发展的新倾向。在“责任伦理”的原则已成为共识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思想脉络,或可为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回应,寻找到传统的哲学资源。 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被汉学宗师史华慈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
经济学及其敌人
阅读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罗伯特·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威廉·奥利弗·科尔曼的这本书是一部学术精品,它展示了作者对经济学历史令人惊叹的阅读范围和深度。 ——戴维·M.列维,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每一个对“知性历史”感兴趣的人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并与以赛亚·柏林的作品并列。 ——P.P.麦克吉尼斯,《四分仪》杂志(Quadrant)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为什么在诗作中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冷嘲热讽?反经济学理论家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有何贡献?反犹太言行和反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究竟如何?20世纪的环保主义者认为理论间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观点能否成立?…… 几乎自诞生之日起,经济学就笼罩在某些被统称为“反经济学理论”的思想的阴影之下;高速、贬低和不遗余力的攻击是后者对经济学的根本态度,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瓦尔拉斯、凯恩斯、希克斯和大部分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他们主张的理论均未幸免 。 在这部“反经济学”的历史中,作者仔细梳理了自18世纪起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二百余年来的“反经济学理论”,回顾了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出于不同目的对“主流经济学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主要指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行指责和批判的反经济学理论;并对这些与主流经济学理论水火不容的反经济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评论和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之处。 -
微积分概念发展史
微积分和数学分析是人类智力的伟大成就之一,其地位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成为高等教育成果硕然的中介。不幸的是,有时候教师采用机械的方法教授微积分,不能展现其作为生动智力斗争的成果所具有的魅力。这种延续了2 500多年的智力斗争的历史,深深扎根于人类奋斗的许多方面,并且,只要人们像了解大自然那样去努力认识自己,它就还会继续发展下去。教师、学生和学者若想真正理解数学的力量和表现,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领域发展至今的现状,以广阔的视野看待数学。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古希腊乃至更久远时期、中世纪和1 7世纪关于微积分学构想的描述,剖析了一些阻碍微积学发展进程的哲学与宗教观点,叙述了积分和微分两方面的发展,以及牛顿和莱布尼茨的伟大贡献,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严格的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 -
科学与人生观
人生观不受科学的支配,科学解决不了人生观的问题,这是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的讲演《人生观》的基本观点。同年4月,丁文江在《努力周报》发表《玄学与科学》,批评张君劢的观点,从而拉开了论战的序幕。随后,论战的一方是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所谓“科学派”,另一方是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所谓“玄学派”。这场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影响广泛而深刻,对后世以至当今思想生活都不无启发意义。本书是当年“科学与人生观”之文章结集,有胡适和陈独秀作序,真刀真枪的思想交锋,是思想操练的好战场。 【目录一览】 序一(陈独秀) 序二(胡适) 人生观(张君劢) 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丁文江) 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 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战时国际公法”——暂时局外中立人梁启超宣言 孙行者与张君劢(胡适) 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任叔永) 玄学科学论战杂话(孙伏园) 人生观与科学(梁启超) 张君劢主张的人生观对科学的五个异点(章演存) 读张君劢论人生观与科学的两篇文章后所发生的疑问(朱经农) 读丁在君先生的《玄学与科学》(林宰平) 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丁文江) 心理现象与因果律(唐钺) 科学之评价(张君劢先生在中国大学讲) 劳而无功——评丁在君先生口中的科学(张东荪) 人格与教育(菊农) “死狗”的心理学(陆志韦) 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丁文江) “玄学与科学”论证的所给的暗示(唐钺) 一个痴人的说梦——情感真是超科学的吗?(唐钺) 科学与人生观(王星拱) 科学的范围(唐钺) 旁观者言(穆) 玄学上之问题(颂皋) “科哲之战”的尾声(王平陵)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吴稚晖) 评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范寿康) 读了《评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以后(唐钺)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吴稚晖) -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
据日本青年书店1959年版译出:本卷论述了大正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动向和发展,昭和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潮,日本法西斯思想等。 -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思想与文化编(全三册)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于一九二八年,到二00八年就是八十周年了。史语所创所伊始,即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集刊》的第一本第一分中,傅斯年所长发表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新材料、新方法、新工具、新问题等主张,这些主张不但影响了《集刊》文章的风格,对近代史学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为止,《集刊》已持续出刊近八十年,在近代中国,大部份学术刊物倏起倏灭,能持续到八十年的学刊,确实不多。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不能不珍惜这一个得来不易的成果。 除《集刊》外,史语所还出版专刊、单刊、田野工作报告、资料丛刊、目录索引丛刊等,近二十年来,更有《新史学》(与台湾史学界同仁合办)、《古今论衡》及在世界汉学界素有声誉的Asia Major等刊物。 史语所从创所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妁研究所,所包含的学门基本上有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文字、文籍考订等,所以《集刊》所收文章的门类也就相当多样。过去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界迭有要求,希望重印《集刊》,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但是《集刊》卷帙浩繁,不易查索。究竟以何种方式呈现比较方便读者,确实颇费思量。北京中华书局是卓负盛誉的出版单位,他们在获得史语所授权之后,提出以类相从的办法,出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这种出版方式可以同时方便个人及机构,使得《集刊》文章能到达更多需要参考的人手中。 -
史华慈与中国
有的人爱中国,有的人恨中国,我尊重中国。 ——本杰明•史华慈 本杰明•史华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也是享誉全球的对人类文明有深邃思考的大思想家。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研究大师诞辰90周年,2006年12月哈佛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召开“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本书作为该会议论文集,荟萃了一批国际和国内顶尖的中国思想和历史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史华慈思想的研究,中国历史、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研究。 更多: 本杰明•史华慈(1906-1999)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也是享誉全球的对人类文明有深邃思考的大思想家。他生前长期担任哈佛大学教授,与费正清齐名,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外的中国研究领域,很少人有人像史华慈那样,对中国研究和人类文明的比较研究做出了全方位的卓越贡献。 此外,史华慈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中国研究专家。如今活跃在美国和世界学界中国研究专家之中,很多都是他的学生,如孔飞力、柯文、杜赞奇、田浩、墨子刻、艾恺、默尔•戈德曼、黎安友、杜维明、张灏、李欧梵等等。而接受过他学术指导的则更多:易劳逸、弗里德曼、林毓生、叶文心、王国斌、瓦格纳、史扶林、舒衡哲、戴维•阿库斯、格里达、盖博坚……,他的门下,可谓群星璀璨,大师云集。一个导师在其一生当中,培养出那么多的世界级学术大家,也是教育史上的奇迹。 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研究的巨匠诞辰90周年,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于2006年12月16日-1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史华慈与中国:纪念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大批史华慈教授的生前同事、学生、顶尖的中国研究权威云集丽娃河畔。 这次研讨会不仅是纪念性的,更是学术性的,可以说是一次全球中国研究顶尖学者的高峰盛会。研讨会在海内外中国研究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也引起了国内传媒的高度重视,新华社、中新社等主流媒体都发了专题新闻,予以报道。在研讨会期间,会场几乎天天爆满,来自各高校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们争相一睹大家的风采,聆听世界水准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结束之后,会议的主要策划者编了这一部会议论文集。本书的面世,不仅表达了全球中国研究学界对史华慈教授的怀念之情,更是对他遗留给我们的珍贵学术传统的最好的继承。 目录 史华慈思想研究 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 /刘梦溪 重读《寻求富强》——一些关于本杰明•史华慈思想史研究风格与方法的个人笔记和思考 /李欧梵 史华慈的“思想世界” /朱维铮 两种幸福观和人性论——对史华慈“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的解说 /林同奇 史华慈的中国学研究 /朱政惠 严复: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对史华慈严复研究的一个检讨 /高瑞泉 史华慈老师对日本严复研究的影响 /平野健一郎 附录:日本的严复研究选篇 /平野健一郎 本杰明•史华慈教授对中国与日本的认识及其中国近代思想研究 /坂元弘子 从史华慈出发的研究重访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从史华慈教授的超越观念谈起 /张灏 跟随史华慈老师研究宋代思想史:论朱熹和天 /田浩 解释的力度:史华慈的中国思想史视角 /王中江 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兼论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内在冲突与深层分歧 /萧延中 谁是杨朱?——听史华慈的 /程一凡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卢梭,多元现代性,以及一种属于全人类范围的政治哲学:“内外有别”? /爱德华•弗里德曼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裴宜理 生存斗争学说的中国演绎与兴替——近代中国思想世界核心观念通检之一 /姜义华 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 /张隆溪 朱子世界观体系的基本特质 /吴展良 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 /葛兆光 毛泽东与无政府主义——从《西行漫记》的一处误译谈起 /邬国义 中国现代历史研究 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 /柯文 历史叙事和跨民族主义在东亚 /杜赞奇 17到19世纪中国南部乡村的书籍市场及文本的流传 /包筠雅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 /沈志华 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 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杨奎松551 从十五个“小人物”的回忆录看新中国在50年代初是如何进行社会统合的? /高华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许纪霖 编后记 史华慈与中国纪念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版后记 -
西洋政治思想史
《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罗列出数个重要主题,藉着它们的次第出现,勾勒出古典世界里政治思想的起伏与转折:问题意识的酝酿兴起,解答或对策的初现、成形、修正与批判反省。希腊罗马的时代,也就是今日所俗称的古典世界,西洋文明的根基於焉成形。政治思想是其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因为它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自身的绝佳途径。 -
古今中西之争
"现代性"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负面价值。 自由、民主、法制这些基本的正面价值实际上都只是在商品化社会中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的,但是商品化社会由于瓦解了文化传统而必然造成"神圣感的消失",尤其商品化社会几乎无可避免的"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更使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到在现代社会中精神生活的沉沦、价值基础的崩溃。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最根本二难困境正在于此。 目 录 八十年代的现代性批判与九十年代转型 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题 古今中西之争 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 《中国当代文化意识》前言 儒学与现代 -
1958-1962年的中国知识界
揭开尘封五十年的历史 毛泽东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阴魂未散,有些连阳魂也没过来” -
中国思想史纲
《中国思想史纲》大体依据侯外庐主编的五卷六册本《中国思想通史》的主要论点编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史纲》也可看作是《中国思想通史》的缩写本,但是在编写过程中有所侧重,有所补充,有所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并非《中国思想通史》的简单重复和节略。 -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
据日本东京青木书店1959年版译出:本书是从日本德川幕府末期(封建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的日本思想史。本卷从明治二十年代到大正十年代是日本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发展,并与新兴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的时期。 -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
据日本东京青木书店1959年版译出:本书介绍了幕末时期的各种思想和明治前期日本启蒙思想、自由民权思想、绝对主义思想和学院哲学的概况。本卷从封建末期到明治专制政权的形成,为近代日本资产阶级思想的创立时期。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