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试论古今革命

    作者:(法) 夏多布里昂

    《试论古今革命》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第一本著作,全书52章,1797年初版于英国,1826年再版于法国。作者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宗教改革,主要是针对法国大革命而联系古代历史发表了自己的议论,在这部充满灵感的作品中,作者将革命和天文学术语联系起来,认为政治制度、人物和事件就像行星那样以固定周期交替出现,所遵循的科学规律是可以总结归纳的。同样的命定论统领着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他认为我们甚至有可能画出一张表格,以一种数学般的精确,历数某个国家历史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当某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走向腐朽、陷于专制,然后落入混沌无序,回归野蛮状态;而另一些民族,腐败和启蒙程度都较低一些,它们将从先前民族的废墟上崛起,再因自己的纷争和堕落而沦丧;这时,之前沦为野蛮人的民族便会再度振兴,夺回自己的世界地位;如此形成一场渺无尽头的革命。历次动荡与永不满足的人心始终相伴相随。某种空洞的焦虑,“使我们既厌倦于幸福,也厌倦于不幸,于是,我们从一场革命匆匆赶赴下一场革命,直至世界末日”。人们相信,事件是他们自己发起的,殊不知自己仅仅是在经受它。人们相信,每个事件是偶然的,殊不知它们相互联结。法国大革命只不过是持久的革命状态中的一个片断。《试论古今革命》是一个天才的灵魂不带伪装的告白,也为夏多布里昂后期的写作预备了笔墨。这部作品是他常用以汲取灵感的素材。在这里我们已经听得到波士顿姑娘在哈德逊河上的歌声;尼亚加拉大瀑布已经遥遥轰响;弗蕾达已经出现在凯尔特人的国度(以上均为夏多布里昂代表作中的情节)。
  •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

    作者:野村浩一

    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实现了“富国强兵”,保持了国家的独立,登上了自封的“东方世界的指导者”的宝座之后,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它所应该担负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比这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自身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伦理逻辑之上来认识自己富强起来的原动力、摸索自己民族的前进道路、探求自己民族应该担负的使命的呢?这就是野村浩一编著的《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国观,特别是知识阶层的中国观,其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这些中国观的形成过程中,其主体——人的思想、行动的轨迹是如何的?这种种的中国认识中,其缺陷、误区又在哪里?这也是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 何谓现代,谁之中国?

    作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王汎森,许章润,金观涛

    本书为许纪霖、刘擎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12辑。本辑关注的话题是重构现代中国想象,内容包括王汎森谈中国思想史研究经验、许章润谈革命、金观涛谈契约论的起源、崇明谈承认政治等。 【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现代中国”,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是有待建构的一套想象。 】 何谓现 代,谁之中国?对现代中国的再阐释并不是一个事实性的揭秘,而是一个知识性的解读,它包含各种各样竞争性的话语,也包含各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主观和客观相互交错在一起,在当今新的历史语境里, 我们该如何来生产关于现代中国的知识? ------------------------ 我们无法依托一个清晰、可靠、稳定的中国元素来奠定对中国的认同。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必须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成熟:与流动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共存。康德曾说,启蒙是一种成熟,就是勇敢地公开运用你的理性。而我觉得,现代人要有另外一种成熟,就是与这个时代的很多不能化解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暧昧性共存。 ——刘 擎 当下中国亟需政治决断以展现政治成熟。值此情形下,如何提炼中国民族的政治气质和政治智慧,使中国走向政治成熟,蔚为一个政治的国族,是一切追究政治立宪和国家理性的理论体系之衷心寄托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得为亿万国民分享文化、政治家园的历史和政治前提。 ——许章润 自由民主之所以能够运转,其前提是存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如果共同体走向分裂和对抗,自由民主也必然失败。自由民主能够有效运转,不仅仅是因为其保护了个体或群体的权利,更是因为其锻造了公民,创造了促进共通善的政治生活。 ——崇 明
  • 西方思想史导论

    作者:彭刚

    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西方文明史”课程的课堂实录。全书共十二讲,梳理自古希腊哲学以降,经中世纪神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及至近代思想兴起的西方思想史基本脉络,探讨柏拉图、卢梭、康德等思想史上的关键人物及其精神要旨。
  • 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

    作者:柳立言 主编

    有謂唐宋變革乃近世之始,且許多轉變影響至今,有鑑於此,希 望找出重要轉變,藉以明白前人開過的路,哪些是我們仍在走的,哪些是我們半途而廢的,哪些是我們應該開新的。除舊不易,創新更難,舊弊不可能除盡,但可用 新利超越之,歷史的定位亦在此乎?本論文集從政治、思想、社會、教育與考試、制度、法律和經濟等七方面,探討近世中國曾否出現劃時代的轉變,曾否足以分隔 過去和開啟後來,希望能藉此探索漢學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要課題。
  • 经学的瓦解

    作者:陈壁生

    西学东渐,经学是如何被瓦解的? 当经学遭遇民族国家,中国向何处去? 我们还有能力赓续经学的命脉吗? 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这场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经学的瓦解》展现了西学东渐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基本历程。 《经学的瓦解》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作者提出:重回经学!
  •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作者:[美] 卡尔·贝克尔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这本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小书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等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们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这些哲学家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 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 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被《美国历史评论》誉为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作者:张灏

    【内容简介】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依然处于一种混乱而失序的局面。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提供了一种罕见的实验环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间交汇、碰撞。对当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意味着伴随西方扩张而来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崩溃,更是传统世界的瓦解。当 危机加剧时,身处其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会感到有必要设计新的世界观,以恢复周围世界的道德与社会秩序。 在本书中,张灏对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四位在中国历史转变时期(1890—1911)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独辟蹊径的研究。这些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并不止于重塑政治秩序,他们要做的是改造整个社会。在这一背景下,作者试图理解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共存的传承性和断裂性:他们既受传统汉学影响,又受西方思想浸染;既有世界主义的倾向,也有民族主义的激进;既关注个人如何追求至善境界,也关注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都在此时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反映了以往缺乏研究的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风貌。我相信,一并分析他们四人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来审视他们的思想和时代。 —— 张灏 【编辑推荐】 1、张灏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学者、思想家,曾师从著名哲学家殷海光、著名汉学家本杰明·史华慈。他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已得到海内外学人的普遍认可和重视。 2、张灏从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脉络,他回顾和重现了清末民初思潮中最重要的几股力量。通过理解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共存的传承性和断裂性,探讨他们如何回应时代的刺激和生命的感受,也能为当下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提供明智的历史借鉴。 3、此次集结出版了张灏学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 【学者、媒体推荐】 张灏先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细微而复杂,深刻继承了史华慈先生的传统……通过与张灏先生的接触,我就不仅找到了家法,而且还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人格的品质,那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儒雅。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灏是台湾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殷海光的学生,殷海光先生自称为“五四之子”,自觉地担当五四之精神,而作为“殷门弟子”的张灏便从殷海光的“师范”中承接了五四精神的火种——以民族、国家之命运为终极关怀。 ——蒋贤斌,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虽然张灏极少回大陆讲学,但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低调的民主观与高调的民主观” 等思想,近年却成为大陆知识分子的“通识”——用一名西方学者的话来说,这种渗透式的影响使得张灏这个名字成为一个“传奇”。 ——《南风窗》
  • 魏晋玄学史

    作者:余敦康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个主题为框架,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鸠摩罗什等重要人物为线索,结合动荡时代的政治背景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潮的兴衰消长,做出了系统宏阔、考论精微的论述。围绕着自然与名教、崇有与贵无、言意之辨等诸多论题,成功再现了这一时期本土与外来思潮融会激荡、蓬勃发展的精神状貌。
  • 交錯的東亞宗教

    作者:葛兆光

    第一讲《应对西潮——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提要】 18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性事件,它冲击着世界各种传统宗教。日本佛教徒对于这一现代潮流早有准备,在会议上应对自如,说明日本佛教已经走出明治初年“祭政一致”和“神佛分离”造成的困境。但是,与日本不同,代表中国出席大会的主要是西洋各国在中国的传教士,与会的唯一一个中国人彭光誉,则以帝国官员与儒家学者身份,傲慢地坚持儒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宗教”与“现代”都表现出相当不屑。中国佛教不仅缺席大会,并且在那个时期,对现代潮流也缺乏回应,虽然1895年之后的中国士大夫转手从日本学到佛教在现代的种种意义,因而刺激了晚清佛学复兴,但中国寺院佛教对西潮的反应,仍然慢半拍甚至一拍,直到“庙产兴学”直接威胁到佛教的生存,才开始了佛教振兴与佛教改革运动。然而,正是由于中国佛教的反应迟缓,使后起的中国佛教不得不面对居士佛学的挑战、现代政治和思潮的压力和日本佛教争夺空间的三重压力,使得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举步维艰。对比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的这一现代历史过程,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有关东亚、宗教与历史的问题,检讨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讲:《橘枳之异——东亚道教交流史之概念、方法与立场的再思考》【提要】 这一讲的问题意识,来自近年来学界对中国道教在东亚流传与影响的研究现状。如何评价中国道教在东亚的影响与传播,日本、中国与韩国学界曾有激烈争论。本文以通常被认为是“(中国)道教遗迹”的若干现象为例,指出古代的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自从古代巫觋、秦汉方士、中古道教以来,曾有着一波又一波的交流并留下文化遗迹,对这些文化遗迹,笼统而简单地说它“是”或“不是”中国道教的影响,其实不仅受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感的影响,也往往忽略历史上这些文化遗迹的叠加过程。特别是,如果我们仔细清理中国道教在日本与韩国的流传,特别是十一世纪之后的流传,就能知道道教在东亚的流传与影响,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形塑下,不仅在各个时代不同,在各个国家也不同。本文意在说明,超越国家/王朝的宗教史研究,不仅要说明文化之间的“交错”和“叠加”可能塑造了一个彼此相近的“东亚”信仰世界,更要说明的是,道教的流传与影响,在中国、日本与韩国不同背景中,曾经发生移形换位的变异。 【座谈会·附录】《纳“四裔”入“中华”?——1920-1930年代中国学界有关“中国”与“中华民族”的论述》【提要】 这是一篇历史学论文。之所以要特意强调这是“历史学”的论文,是因为本文对现代中国的国家,特别是它的疆域和族群,只是试图客观地描述一个历史过程,即描述现代中国及其疆域、民族形成的历史背景如何,甚至只是在描述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即1920-1930年代中国学术界(主要涉及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和人类学)如何参与重建有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叙述,而不是在对这种国家形态的形成过程作任何价值判断,我既不是在为现代中国国家形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也不是在为现代中国面临的“内”与“外”的多重困境开药方。因此,这篇论文叙述的只是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从晚清以来,特别是1920年代到1930年代这二十来年中,中国主流学界是如何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刺激下,参与到重建“中国”和“中华民族”论述的大潮中,在学术上努力纳“四裔”入“中华”,也许,这一努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现代“中国”这个在疆域与民族上都颇为特别的国家。
  • 古典学术史(上卷)

    作者:[德] 鲁道夫·普法伊费尔

    【编辑推荐】 《古典学术史(上卷):自肇端诸源至希腊化时代末》为德国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关于古典学研究的重要作品,详细论述了公元前8世纪到希腊化时代末期的希腊诗人与学者,在古典学术史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本书的翻译对国内古典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内容简介】 古典学家鲁道夫·普法伊费尔的两卷本《古典学史》是一部西方古典学研究的学术通史,上卷时限为“从开端到希腊化时代”,下卷为“14-19世纪”。材料详尽,识见博洽。《古典学术史(上卷):自肇端诸源至希腊化时代末》自19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是20世纪最受赞誉的古典学学术史,其论断之准确性超过同题的其他著作。本书是所有古典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 中文概念史论

    作者:钟少华

    《中文概念史论》将西方在20世纪兴起的概念史的研究方式,运用到中文研究之内,通过对15个词语概念的相关演进,叙述融合在词语中的语义学、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辞典学等知识。可谓“一个词就是一部文化史”。
  •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作者:唐小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 “星期论文”和 “自由谈”为例》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 惟适之安

    作者:黄克武

    《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主体部分计有四章,分别按照时代先后,从四个侧面切入,来讨论严复生活与思想之中所映照出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曲折历程。首先是“异性情缘”,描写严复家庭生活、情感世界与公私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是“北洋当差”,叙述严复从英国返国之后在李鸿章所主导的“淮系集团”内的仕途发展;同时讨论他从以建设海军、为国“立功”的发展方向,转移到以翻译来“立言”的重要人生转折。再次是“新语战争”,将焦点放在严复翻译工作对中国近代新语汇、新思想的影响,以及其间他如何以一己之力对抗“东学”与“东语”的传播。最后一章则讨论“灵学济世”,剖析严复科学思想的底蕴以及他为何支持被五四新知识分子视为封建迷信的上海灵学会。
  • 变中前行

    作者:罗志田

    本书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一书的修订本,所收主要是作者在2000年前所写几年文字中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相关的文化与学术评论。此次修订,删去了全部正论式的长文,补入了《东风与西风》以及《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修订版中删落的几篇评论文字,体裁更一致。第一部分试图揭示一些在我们近代史言说中被误解甚或被遮蔽的内容,以及一些历史现象怎样在有意无意之间就被误读。第二部分以书评为主,所评书籍未必是精心挑选,却也希望从所评之书提示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故评论中适当偏重学术典范、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广角撷取近年学术的片断。大致有些类似以广角镜头摄像,看得宽也拉得近,撷取的是二十世纪学术中与我们同在的一些具体片断,希望能以小见大。同时针对新时势影响下学界一些自觉或无意识的表现,提出个人的反思。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作者:赵园

    “遗民”须凭借一系列方式(记号)而自我确认,而为人所辨识。但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不想过分地强调遗民的特殊性,而更关心其作为“士”的一般品性。遗民不过是一种特殊历史机缘中的士。“遗民”是士与当世的一种关系形式,历史变动中士自我认同的形式。士对“历史非常态”的反应,往往基于士的普遍生存境遇与生存策略。
  •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作者:章清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从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力作。本书将“思想界”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审视中国社会的变迁,主要关注出版媒介尤其是报章在此期间的发展,以及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依托于新型出版媒介所确立的新的角色。
  • 中国思想史

    作者:(日)沟口雄三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精)》由作者沟口雄三两部通论性的思想史著作构成,《儒教史》从“儒教”的角度梳理从北宋王安石经朱熹、王阳明到李贽、戴震,一直到20世纪的大同观的思想中,儒家观念的发展脉络(从天理向公理的转换)和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屈折展开。《中国的思想》则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的比较,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的特质,并对这些概念从宋代到近代怎样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
  • 宗教思想史

    作者:米尔恰·伊利亚德

    本书不仅阐述了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第2卷 从乔达摩·悉达多到基督教的胜利 第3卷 从穆罕默德到宗教改革
  • 思想的力量

    作者:雅诺什·科尔奈 (Janos Ko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