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史

  •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全两卷)

    作者:[英] 约翰·西奥多·梅尔茨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是德裔英国学者约翰·西奥多·梅尔茨的主要著作,是公认的世界名著。著者秉承整合人类全部知识的宏大抱负,毕生孜孜于此项宏伟工程,竭力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之间搭建桥梁。梅尔茨的《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是对科学思想(第一、二卷)和哲学思想(第三、四卷)的拓展研究,它不仅是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科学思想史;不仅是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对哲学主要观念进行的全景考察。著者延续了同时代著名学者惠威尔《归纳科学的历史》的风格,作为对十九世纪欧洲大陆人类智力活动进行全景式的研究唯一著作,它成为后来的学者们的重要和基本的必读书。 这部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里的前两卷主要探讨自然科学,包含有大量的注释和索引,涉及欧洲各伟大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和理论。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二卷)的主要章节包括:导论;法国的科学精神;德国的科学精神;英国的科学精神;天文学的自然观;原子的自然观;动力学或机械的自然观;物理学的自然观;形态学的自然观;发生论的自然观;生机论的自然观;心理物理学的自然观;统计学的自然观;十九世纪数学思想的发展;回顾和展望等。
  • 海德格尔的危机

    作者:[美]汉斯·斯鲁格(Hans Sluga

    本书试图通过审视哲学在纳粹德国所扮演的角色来探讨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这一探讨在历史性和系统性两个向度上相互交织。在历史性向度上,作者描绘了纳粹期间及其酝酿时期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互动网络,并将海德格尔的个人危机放入德国哲学的整体危机中予以观照。作者重点考察了危机、民族、领导和秩序概念作为哲学与政治概念的独特性,指出它们能够充当语言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德国哲学家们借此参与政治。 通过以上详察,作者最终认为,哲学家们并无资格确立政治行动的权威标准,承担批判性角色对他们而言或许更为适当,而哲学在政治中的真正任务,则在于勾画出新的实践可能性。
  •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作者:童书业,童教英校订

    作者以史学家特有的视角,对先秦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七位思想家分别作专题探讨,揭示各自的宇宙观、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儒家、墨家、到家、法家的主要特征。
  • 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作者:任军锋

    本刊为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史研究辑刊。内容以研究性论文为主,兼及学术评论、书评及其他相关撰述,还有学术经典和学术名家的作品的译稿及点校稿。 内容以研究性论文为主,兼及学术评论、书评及其他相关撰述,还有学术经典和学术名家的作品的译稿及点校稿。 此辑主题为“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所录文章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共和主义”为核心,围绕“公民”、“德性”、“自由”、“宪制”四个核心概念,讨论了西方希腊城邦、罗马共和与帝制、意大利城市共和国、荷-英革命、美利坚立国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共和主义思想。
  •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

    作者:杨权

    “尧后火德”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个复合政治文化命题。它包含两个原本各自独立的命题:一个是“汉家尧后”,意思是汉朝天子是古圣王尧的后裔;另一个是“汉为火德”,意思是汉朝在五德运序中的属德是火。这个命题对两汉的政治、文化、学术、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颇具研究价值。 《新五德终始说与两汉的政治文化》是学术性很强的研究专著,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有以“尧后火德说”为专门对象的研究专著或论文发表,但自清末和民国以来,曾有一些著名学者,如康有为、顾颉刚、钱穆、杨向奎等人,直接或间接地触及过这个问题。本书即是在充分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辨是非,将前人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本书出版前,曾被安作璋、姜伯勤、蔡鸿生等著名学者审阅,获得了较高评价,被认为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发前人所未发”、“取得了突破性创新”、“具有正本溯源的意义”,且达到了此一问题研究的前沿水平。
  • 启蒙的自我瓦解

    作者:许纪霖,罗岗

    199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界,是一个重新分化的年代,80年代所形成的启蒙阵营到了90年代,围绕着中国现代性的重大核心问题,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论战,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断层和价值取向。本书通过对90年代重大论争的系统研究,褐示了当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内在复杂性。
  • 明代思想史

    作者:容肇祖

  • 经济思想史

    作者:E.K.亨特

    《经济思想史》为经济思想史课程提供了一本权威性的、批判性的教科书。这本书将经济思想史与形成这些经济思想的整个历史背景融为一体。它还专门论证了为何新理论的出现,事实上总是相关现实问题以及政治、社会和道德诸问题激烈争论的结果。E.K.亨特对从启蒙时代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检验和经验分析。   本书考察了资本主义理论及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亨特证明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经济思想方面的进展都是特定问题和背景的反映。经济学不是、并且永远也不会是非价值取向的,这是他着重强调的观点。总之,《经济思想史》无论如何是一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著作。
  • The King's Two Bodies

    作者:Ernst H. Kantorowicz

    In 1957 Ernst Kantorowicz published a book that would be the guide for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through the arcane mysteries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eology. In The King's Two Bodies, Kantorowicz traces the historical problem posed by the "King's two bodies"--the body politic and the body natural--back to the Middle Ages and demonstrates, by placing the concept in its proper setting of mediev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eory, how the early-modern Western monarchies gradually began to develop a "political theology." The king's natural body has physical attributes, suffers, and dies, naturally, as do all humans; but the king's other body, the spiritual body, transcends the earthly and serves as a symbol of his office as majesty with the divine right to rule. The notion of the two bodies allowed for the continuity of monarchy even when the monarch died, as summed up in the formulation "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Bringing together liturgical works, images, and polemical material, The King's Two Bodies explores the long Christian past behind this "political theology." It provides a subtle history of how commonwealths developed symbolic means for establishing their sovereignty and, with such means, began to establish early forms of the nation-state. Kantorowicz fled Nazi Germany in 1938, after refusing to sign a Nazi loyalty oath, and sett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e once again refused to sign an oath of allegiance, this one designed to identify Communist Party sympathizers. He resigned as a result of the controversy and moved to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where he remained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and where he wrote The King's Two Bodies.
  • 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

    作者:余英時

    本書是關於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間互動關係。宋代士大夫的思維結構與行動模式,則在這部研究中佔據軸心地位。作者深入研究朱熹時代的歷史世界,系統而全面地從直接史料中搜尋一切相關的證據,以重建12世紀最後二、三十年的文化史與政治史,《上篇》為朱熹的歷史世界提供了一個較廣闊的背景,《下篇》則進入朱熹所活躍的歷史世界的核心地區。(鐘芳品)
  • 中国哲学大纲

    作者:张岱年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力作,是关于中国哲学颇具特色的著作。本书以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展示中国哲学整个的条理系统,阐明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本书将中国哲人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分为三类:宇宙论、人生论和致知论,在每一问题下,按时间顺序,分述从先秦至清中期诸家学说,并析其传承流变,因而也可以看做是一本中国哲学问题史。
  • 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

    作者:罗志田主编

    全书内容共六个部分,开篇的“引论”之后是分为四编的专题研究,最后以“20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编年”为结束。近代史学的几次重要变过其实皆与当时某种社会政治言说有密切关联,“引论”即首先致意于晚清的政一治概念与史学论述的关系。第二编接着“引论”考察民国史学中的新派及其批评者,从治学取向、研究风格、史料观、历史解释、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层面剖析新旧史学的异同。这一编的时间下限和内容大体止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故第三编即分阶段系统论述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并兼及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新思考。第四编转换视角。从历史教育与史学发展的关系探讨20世纪前30年史学学科的确立及分科专门化的走向。带综述性的第五编全面考察了整个世纪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进程,特别侧重于专科化与跨学科的倾向。最后的“史学编年”尽量网罗 20世纪主要的史家及其史学论著,读者同时也可从重要学术机构和刊物的始末及历次学术论争中大致看到整个世纪史学发展演化的趋势和轨迹。
  • 中古哲学与文明

    作者:(比利时) 伍尔夫

    本书目的在从一个新的观点来研究中世的思想,说明这一时代的哲学与其所属的整个文明的密切的关系,以及上承希腊下接现代一贯的因缘。 中古哲学远绍希腊,直接与现代思潮一派相通。当时新兴民族承袭罗马及东方文化,复出其特有之创造力,经长期之涵育,至十二、十三世纪,而开成中古文明美丽之鲜花,学术昌期为希腊以所仅见,尤以经院哲学为其最光荣之结果,不单文艺复兴时代及十七世纪学者逃不出它的影响,即十八、十九世纪,乃至现代思想都无不在其势力之下。所以希腊哲学的传统从未中绝,而文艺复兴以后的时代亦决与中世截然分开。欲研究西洋思想,固不能不知道希腊哲学,而于中古一千年潮流变迁之大势,当然也非有一个相当的了解不可。 但是一时代的哲学,便是一时代的现实生活之反映,一时代的整个文明的结晶。离开社会实况而谈哲学是空想。要想把握一个时代的哲学的意义,必求之于当时全部文物制度连锁的关系之中。于此,本书实可以为吾人研究中古欧洲哲学思想之一助。
  • 葛兆光自选集

    作者:葛兆光

    《葛兆光自选集》作者葛兆光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作者:郭湛波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内容简介:任何转型与重建的时代都必然是思想文化汹涌澎湃、异彩纷呈的时代。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乃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剧烈的社会动荡。郭湛波先生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那个社会思潮的波澜壮阔、群星璀璨的文化狂飙时代。全书共分八篇,分别叙述了近五十年中国思想的演变、思想论战、新思想之介绍以及国故整理与批评等内容,其中关于50年思想的演变可以说是全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作者从社会经济组织的变动决定思想变更出发,把其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为我们勾勒出近50年中国思想演变的基本行程。
  • 犹太政治传统

    作者:米歇尔·沃尔策 等

    该书是耶鲁大学出版社2006年重点学术图书。共四卷,近150万字,已经出版两卷。
  •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作者:Edmund S. K. Fung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was on the brink of change. Different ideologies - those of radicalism, conservatism, liber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 were much debated in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circles. Whereas previous works have analyzed these trends in isolation, Edmund S. K. Fung shows how the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nd how intellectuals in China engaged according to their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ersuasion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t is this interrelatedness and interplay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that are centr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modernity, for many of the debates that began in the Republican era still resonate in China today. The book cha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ideologies and explores the work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ellectuals who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m. In its challenge to previous scholarship and the breadth of its approach, the book make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 從「脫儒」到「脫亞」

    作者:韓東育

    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蕩史。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的角色變換軌跡,凸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裏,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後面,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誇張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烈度,顛覆了歷時彌久的「中心-邊緣」體系,便利了日本「實務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聯袂登場及「去中心化」之「中心化」的夙願達成。當代表新知識體系的「洋學」與「國際公法」構成了新的權威依據時,脫離「儒教」則必脫「支韓」,脫離「支韓」則必須「脫亞」的邏輯,通過明治政府的對華軍事行動庶幾得到了展開。
  • 国学的历史

    作者:桑兵,张凯,於梅舫,杨思机

    《国学的历史》编者在历时5年全面网罗各类资料以备编辑近代国学系年的基础上,挑选近代国学出现以来,各种各样主张和反对国学的代表性文献100余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编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寻绎国学发生、发展、演化的进程,从各个视角层面观察国学是什么,进而正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国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