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维特根斯坦

  • 文人维特根斯坦

    作者:约翰•吉布森、沃尔夫冈•休默 编

    “我认为我的话表明了我对哲学的态度:哲学真正只应该作为诗来写作。” ——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 尽管维特根斯坦对于文学说得相对较少,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他的著作与写作尤其是小说和诗的关联。《文人维特根斯坦》适时出现,它是一本范围广泛的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均围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文学理论和文学哲学展开。它还一并带来了哲学家和文学家的领军人物的著作,第一次全面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式”的批评——讨论包括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躁动》,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以及弗吉尼亚•吴尔夫和瑞勒•玛丽•里尔克的著作节选。 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到解构,《文人维特根斯坦》把维特根斯坦带到了文学研究的当前工作中——哲学与文学的关系、诗化语言的本性、虚构话语(fictional discourse)的逻辑和语义学以及文学与伦理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的关系。在运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我们获得了令人兴奋的洞见,来看待下列紧迫的问题:文学能告诉我们有关现实世界的什么东西?哲学能怎样解释我们阅读文学文本的实践?文学和道德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论文集对于维特根斯坦研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拓展,毫无疑问,本书适合所有对文学和哲学研究感兴趣的人阅读。 目录 作者简介 鸣谢 译者简介 导论:维特根斯坦、语言与文学哲学 (Introduction:Wittgenstein,language,philosophy of literature) 沃尔夫冈•休默(WOLFGANG HUEMER) 第一篇 作为一种文学的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文学 (Philosophy as a kind of literature /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philosophy) 《<哲学研究>的日常美学》注解 (Introductory note to “The Investigations’ everyday aesthetics of itself”) 斯坦利•卡维尓(STANLEY CAVELL) 1、《哲学研究》的日常美学 (The Investigations’ everyday aesthetics of itself) 斯坦利•卡维尓(STANLEY CAVELL) 2、“相同者至少不是相同的吗?”:维特根斯坦与诗的可翻译性问题 (“But isn’t the same at least the same?”: Wittgenstein and the question of poetic translatability) 马约丽•配洛夫(MARJORIE PERLOFF) 3、维特根斯坦的“不完美的花园”:作为诗的哲学之迷宫和梯子 (Wittgenstein’s “imperfect garden”: the ladders and labyrinths of philosophy as Dichtung) 大卫•沙尔克维克(DAIVD SCHALKWYK) 4、躁动与达致安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写作及方法 (Restlessnes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peace: writing and method in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梯牟塞•勾德(TIMOTHY GOULD) 5、众多想象的世界与单一真实者:柏拉图、维特根斯坦与模仿 (Imagined world and the real one: Plato, Wittgenstein, and mimesis) 伯纳德•哈里森(BERNARD HARRISON) 6、为人生而阅读 (Reading for life) 约翰•吉布森(JOHN GIBSON) 第二篇 追随维特根斯坦而阅读 (Reading with Wittgenstein) “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之引语 (Introduction to “Having a rough story about what moral philosophy is”) 科拉•戴尔蒙(CORA DIAMOND) 7、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 (Having a rough story about what moral philosophy is) 科拉•戴尔蒙(CORA DIAMOND) 8、“符号的生命”——维特根斯坦论读诗 (“The life of the sign”: Wittgenstein on reading a poem) 约阿齐姆•舒尔特(JOACHIM SCHULTE) 9、维特根斯坦反对诠释:“文本的意义并不止于它的事实类型” (Wittgenstein against interpretation: “the meaning of a text does not stop short of its facts”) 索尼亚• 谢迪维(SONIA SEDIVY) 10、关于“文本的每一种解读就是诠释”格言的某些评论 (On the old saw, “every reading of a text is an interpretation”: some remarks) 马丁• 斯通(MARTIN STONE) 第三篇 文学与自我和意义的边界 Literature and the boundaries of self and sense 11、扭转我们考察的方向:维特根斯坦的考察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 (Rotating the axis of our investigation: Wittgenstein’s investigations and Hölderlin’s poetology) 理查德•埃尔德里奇(RICHARD ELDRIDGE) 12、自传体的意识:维特根斯坦、私人经验、“内在图像” (Autobiographical consciousness: Wittgenstein, private experience, and the “inner picture”) 格兰•哈格博格(GARRY L. HAGBERG) 13、独白和对话:维特根斯坦、《黑暗的心》和语言怀疑论 (Monologic and dialogic: Wittgenstein, Heart of Darkness, and linguistic skepticism) 詹姆斯•盖特(JAMES GUETTI) 14、维特根斯坦和福克纳的班吉:反思和紊乱 (Wittgenstein and Faulkner’s Benjy: reflections on and of derangement) 鲁伯特•里德(RUPERT READ) 第四篇 虚构和《逻辑哲学论》 (Fiction and the Tractatus) 15、事实和虚构:反思《逻辑哲学论》 (Facts and fi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Tractatus) 阿列克斯•布里(ALEX BURRI) 16、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虚构的逻辑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and the logic of fiction) 戴尔•杰凯特(DALE JACQURTTE) 第五篇 拓展视野 (The larger view) 17. 在美学与艺术哲学中应用维特根斯坦“方法”的黯淡前景 (Unlikely prospects for applying Wittgenstein’s “method” to aesthe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art) 约瑟夫•玛格奥莱斯(JOSEPH MARGOLIS) 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作者:David Edmonds,John E

    本书是一本迷人的著作,它熔哲学、历史、传记以及侦探于一炉。两位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大量访谈,重返历史现场,破解重重谜团,将故事的真相娓娓道来。其笔力所及,从维也纳中心地区犹太人聚集地,到重压之下的记忆,到有关剑桥及其古怪的哲学教师们(其中包括作为仲裁的伯特兰·罗素),都描绘得极其生动。当然在整个故事的中心,矗立着的是两位哲学家本人——维特根斯坦和波普,这两位20世纪的哲学巨匠,同样地骄傲、暴躁,同样地富于传奇色彩,而且,同样地渴望全力一搏……
  • Ludwig Wittgenstein

    作者:Ray Monk

    Wittgenstein possessed one of the most acute philosophical mind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is incisive portrait, Monk offers a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life and work of a modern genius who radically redirected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our time.
  • 回忆维特根斯坦

    作者:[美] 诺尔曼·马尔康姆

    在书中,马尔康姆真实而具体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1938年至1951年之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人们研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本书还收入了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朋友冯·赖特写的维特根斯坦的《传略》。这本书出版后,因其生动和真实,广为流传,对人们了解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思想有重要的帮助。
  • 维特根斯坦之家

    作者: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

    维特根斯坦家族为20世纪贡献了一位偶像级的大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作为这个维也纳显赫家族的叛逆,路德维希最终却使维特根斯坦这个姓氏举世闻名。他的巨大声誉,似乎遮蔽了他那些同样非凡的哥哥姐姐的故事,包括那位享誉乐坛的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保罗和路德维希究竟成长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家族渊源和家族相似?本书讲述的正是保罗、路德维希和他们的姐姐赫尔梅娜、格蕾特以及其他亲友之间的故事。这是一个音乐之家、冲突之家的真实故事,也是一部人间悲喜剧,一部家族兴衰史,贯穿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谓那个大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 编辑推荐 谁会将自己拥有的巨额遗产全部放弃,同时拟定一份能使自己永不再获得财产的严密协议?谁会仅凭一只左手,在钢琴上演奏需要十指才能完成的乐曲,并巡演于世界舞台?谁能邀请克里姆特为其画像?又有哪个家族能将勃拉姆斯、约阿希姆、理查•施特劳斯等音乐家请至自家的音乐厅中,共享一流的私人音乐会? 世界上有许多的显赫家庭,而如此显著地将财富、音乐、哲学、怪癖、品位糅合在一起的,爱恨交织、悲喜交加、既荣耀又悲惨、既犹太又雅利安的,或许只有维也纳的维特根斯坦之家。 亚历山大•沃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演绎了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及其家族的传奇乐章。  名家评荐/媒体评论 这本书中的故事如此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它却从未以这种方式被讲述过,这真是令人惊讶……很难想象另一种叙事,能够呈现这般的流利、机智、风趣和细致入微。 ——《文学评论》 一部糅合了真实发现与精彩故事的作品,一部令人难忘的传记,难以被人忽略。 ——《伦敦晚报》 沃非常熟练地整理着大量有关财富和心理的复杂事物,而又从不妨碍到对核心人物之故事的描述。他的写作很敏锐、自信且丰富多彩,这本书读来是一种阅读享受。 ——《电讯报》 即使是在一百年前引人注目的维也纳,维特根斯坦家族也因其宿命般的古怪脱颖而出……沃使我们对他所描述的每一页中那些有教养的怪人、知识分子、博爱者和厌世者们的轶事目瞪口呆。 ——布鲁姆伯格 绝妙!令人惊叹的著作,将令人敬畏的学识……与对荒诞的观察完美地融合起来……读来令人心智愉悦,理应让更多读者知晓。 ——《独立报》
  • 维特根斯坦传

    作者:[英] 瑞·蒙克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语言哲学的奠基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描绘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传奇的一生,堪称一流的思想传记。
  • 哲学研究

    作者:[奥] 维特根斯坦

    1936年前后,在挪威森林里的小木屋中,维特根斯坦对自己从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他放弃了自己〈逻辑哲学论〉中所持的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考方式。提出了“语言——游戏”的观点,完成了〈哲学研究〉一书。开创了另一门哲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也始自己的哲学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 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

    作者:[法]阿兰•巴丢

    巴丢虽然在维特根斯坦研究方面不是长期投身其中的专家,他对维特根斯坦的阅读和认识也不能说是足够严谨和全面,但他将维特根斯坦放入这样一个反哲学家谱系的做法,为理解维特根斯坦提供了新的视角,投下新的亮光,尽管这亮光不乏尖锐的批判。巴丢的批判虽然具有争议性,但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仍然保障了他的论证在一定范围内足以自圆其说,并颇具说服力,值得细读。 阿兰•巴丢将西方思想史上几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家称作“反哲学家”,他们是圣保罗、帕斯卡、卢梭、克尔恺郭尔、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拉康,由此构成了巴丢的反哲学家系列。本书即对“反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专门研究。巴丢将研究锁定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详尽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数学和语言上的开拓,以及他对传统哲学话语的颠覆,并从一种“潜在本体论”的角度对维特根斯坦的行动的“反哲学”进行了质疑,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