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陈寅恪

  •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作者:余英时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来研究陈寅恪史学观念和文化精神的总集结。1949年以后,陈寅恪已成为中国大陆唯一未灭的文化灯塔,继续阐发【独立之境神】和【自由之思想】。但在文字狱空前猖獗的时代,他的史著不得不尽量曲折幽深,诗文也不得不用重重【古典】包裹【今情】,因此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暗码系统。 本书作者在八十年代破译了他的暗码系统,使他晚年生活与思想的真相重显于世。十余年以来本书所激发的争议不断扩大,最后演成所谓的【陈寅恪热】,引出了大批有关他晚年的档案史料。 本书作者充分利用新史料增写了【陈寅恪与儒学实践】和【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两篇长文,更全面的阐明他的价值思想与史学思想。而这也是本书最后决定出版的主要原因。
  •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作者:张步洲,等

    陈寅恪(18901969),湖 南长沙人。中国当代著名史学 家。出生于湖南长沙,后移居 江苏南京。六岁时入私塾,十 三岁即随兄赴日本留学,后又 分别入吴淞复旦公学、德国柏 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 哈佛大学等。回国后历任清华 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 京大学教授。五十岁时被聘为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 家学会研究员。著有《隋唐制 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等。
  • 陈寅恪诗集附唐篔诗存

    作者:陈寅恪

    内容提要 陈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生活在神州大地历经劫难与变革的时代,他一 生坎坷,中年目盲,晚年足折。然而他在任何艰难困苦情况下,从未放�过学术创作 活动,学术硕果累累,被文史界誉为一代宗师,素为海内外人士所景仰。本书收集了 陈寅恪自青年至暮年五十余年间所写的诗作,其中近半数为第一次公开发表。陈寅 恪这些诗作,或记事,或有感,忠实地记述了他做人处事的原则,表达了他的思想感 情,反映了他的人格情操。书后附有陈夫人唐�(唐晓莹)的诗存若干,其中不少相 互唱和、吟�,是他们心声的共鸣。本书对于研究我国现代文化史,或希望�解与研 究文史大师陈寅恪的读者,会有重要价值。
  • 寂寞陈寅恪

    作者:刘斌

    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建国前夕由京入粤,后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文革”期间不幸去世。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和推重。本书作者在深入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陈寅恪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扼要介绍,尤其通过对诗文书信等相关文献的发掘对陈寅恪的晚年人生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对此前学界的相关成果有所辩证。
  • 陈寅恪诗笺释(上下)

    作者:陈寅恪,胡文辉 编

    陈寅恪诗是陈寅恪研究中最有意趣的课题,透露出陈氏专业学术背后的精神世界,既是陈氏本人的“心史”,也可视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心史”。不仅如此,陈诗还是一位最擅长“以诗证史”的学人的“诗史”,是一位有充分史学自觉的通儒对现代历史的观照和理解,代表了他那个古今纠缠、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思想世界。
  • 吴宓与陈寅恪

    作者:吴学昭

    文史大师陈寅恪与著名学者吴宓的学术活动及友谊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本书以吴宓的日记、遗稿为依据,忠实记述了二人从哈佛同窗、清华共事、联大流亡、燕京授业直到劳燕分飞、鸿雁往还,长达五十年的深厚情谊。书中披露了陈寅属与吴宓大量鲜为人知的学术观点和社会活动,其中一些诗词唱和也是初次发表。全书资料丰富翔实,文风清新朴素,对于二十世纪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书末附有徐葆耕教授的阐释性论文《文化的两难处境及其他》。
  • 陈寅恪诗笺释

    作者:胡文辉

    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陈寅恪诗笺释》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今修订出繁体字版,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
  •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二版)

    作者:陈寅恪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如果您只是崇拜陈寅恪,或者是对柳如是感兴趣,大可不必因此赶个浪头,跟着抢购《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是大师,不是明星,《柳如是别传》放在书店角落三年五年,相信他老人家也不会感到寂寞。《柳如是别传》,作为陈寅恪全集中先行本,提前面世了。据悉,首次付印的一万本即将售罄,这在整个出版界也属罕见。 本书收录了陈寅恪所著的论体。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说明。全书内容博大,知识丰富,理论独一无二。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每一位文学理论家都不该错过它。
  • 陈寅恪丛考

    作者:张求会

    陈寅恪丛考,ISBN:9787308100687,作者:张求会
  • 陈寅恪研究

    作者:余英时,汪荣祖,周言 主编

    把眼光从官方移向民间,展望陈寅恪研究的将来,我是极其乐观的。 ——余英时 陈寅恪著作是否皆是“夫子自道”的借题发挥,或者是自我压抑的宣泄和表白,或陈先生的史论皆有政论,尚有推敲之余地。 —— 汪荣祖 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之所托命者也。 —— 吴宓 本书收入了余英时、汪荣祖等十余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陈寅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深刻反思,深入解读了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人的关系内情、与西方学术界之关联、1949年的去留问题、著作出版情况、遗稿下落等历史谜题,描绘了一幅陈寅恪研究的“学术地图”。
  •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作者:刘克敌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讲述了:陈寅恪,一代文化大师,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特立独行式人物。其所提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与其学术成就一起,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精神遗产。《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陈寅恪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 竺可桢与陈寅恪

    作者:张荣明

    在复旦读书时,竺可桢与陈寅恪不仅是同班,尤为难得的竟是同桌。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与陈寅恪的首次晤面,由于竺是管理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陈寅恪坦率地谈到他对华罗庚的不满。1962年陈寅恪与竺可桢探讨天象“五星连珠”与时局女主崛起之关联,可以说是找到了华山论剑的真正高手。1966年3月20日,这两位当年同桌共读的双子星座最后一次相晤,一位病卧在榻,一位行色匆匆,自此一别,“文革”如山洪暴发般汹涌逼来,此生再无相见聚首之日矣。 著名文史学者张荣明教授,以竺可桢的日记为依据,从中钩沉出竺可桢与陈寅恪的种种交往,及双方对同时代人的评论、对时局的解析。期间 的许多故事均为前人所未注意。全书图文并茂,观点故事甚为新奇但又查有实据。
  • 陈寅恪读书生涯 (平装)

    作者:王子舟

    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创见极多。数十年来虽时有人与之商榷,甚至指责、批判,然而水退石出,沙去金存,寅恪先生的许多卓识被历史长河冲刷后,反倒留了下来而依旧寒芒四射。
  • 学人魂

    作者:吴定宇

  • 史家陈寅恪传(增订版)

    作者:汪榮祖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人,生於長沙。早年留學歐美日本,其後執教余清華、西南聯大等名校。他出生官宦之家,卻在動盪的時局中流離顛沛;晚年眼盲足臏,依然著述不衰;最後遭遇文革浩劫,而在「打倒反動學術權威」聲中,淒然長逝。 陳寅恪通曉的語言多達二十餘種,突厥文、西夏文、高加索語等冷僻深奧的語文都是他援以治史的工具。他的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之學,而較乾嘉諸老更上一層,每於考證之中剖析思想、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等之動態異同,以小見大,發千古之覆,令人讚嘆。他針對中國中古史所提出的「關隴集團」、「士族升降」等論說,至今仍影響眾多中外治史者。堪稱民國以來聲明最著、影響力最深遠的史學家。 本書即就陳寅恪的生平與史學作全面性的評述。作者汪榮祖除充分利用文獻外,並採用陳氏生前親友的訪談資料。本書是在聯經1984年初版的基礎上,擴充修葺的增訂本。初版自1984年問世後,數月之間便即再版,此後引起兩岸學者的注意,彼岸更有江西版問世。但作者以此聯經增訂版為正本。透過本書,可以深入瞭解一代史學宗師陳寅恪一生的行誼、志業與風範。
  • 陈寅恪评传

    作者:汪荣祖

    《陈寅恪评传》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尔的大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以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名流的交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治学为人”与“精诚为国”两条基线贯穿全书,读来使人感奋不已。
  • 独立与自由

    作者:王震邦

    独立与自由,是陈寅恪论学的核心价值和立身大节之所在。本书主旨在于探求史家陈寅恪学术思想发展的渊源和轨迹,以期通过史实的考掘,及陈寅恪论学思维和学术发展之间的关联,重新呈现陈寅恪过去长期为人所忽视的一些侧面,补充和增强对陈寅恪的理解和认识,不但具有新史料,更具新视野和新观点。
  •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作者:刘克敌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是继我的博士论文《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之后,又一部关于陈寅恪学术思想以及陈寅恪与其同时代人关系的专著,算是我这些年来有关研究的一个总结。在《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写作过程中,不少学术界前辈给予了热心的鼓励与指导,同时我也从不少学术界同行那里得到很多启示与教益。对此除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一一注明外,也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在写作方式上,为了做到尽量通俗易懂,在内容和表述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愿还不算是失败。
  •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作者:卞僧慧 纂,卞学洛 整理

    陈寅恪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其一生经历坎坷,奉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之人生宗旨。本《年谱长编》系其任教清华大学时及门弟子卞僧慧先生以二十馀年时间编撰而成,并得到陈寅恪先生弟子与家属的认可。本书卷一叙世谱;卷二至卷七分述陈寅恪先生一生为人为学之行迹,凡涉及各种记载有出入需要考辨者多以按语说明;卷八为后谱,讲述谱主逝世后至骨灰安葬为止。全书有两个附录。附录一,为作者当年在清华大学听陈寅恪先生讲课时的《晋至唐文化史开课笔记》、《晋至唐史开课笔记》、《隋唐史开课笔记》以及《欧阳修课笔记》,这些笔记都没有正式公布过;附录二,为作者撰写的关于陈寅恪先生的文章,包括《陈寅恪先生史学蠡测》、《试述陈寅恪先生治学特点》、《喜读陈寅恪先生唐史手稿和〈魏晋南北朝史讲演録〉》、《重读〈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老师之老师,公子的公子》等六篇。
  • 陈寅恪评传

    作者:汪荣祖

    这本《陈寅恪评传》最先于1976年在香港出版,当时题为《史家陈寅恪传》,仅七万余字。1984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重印,扩为十五万字。百花洲出的这本是第三次扩写。作者的背景,和这本书在大陆出版之前的出版情况,使得这本书显得比较“客观”,比较中性。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迩的大史学家陈寅恪……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