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域史

  • 中亚简史

    作者:(俄)维·维·巴尔托里德、(法)伯希和

    本书共分为《中亚简史》和《高地亚洲》两部分。 《中亚简史》一书中论述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和征服者的政治历史,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很少提到。书中在一些地方还反映出在资产阶级历史学界曾广泛流行的关于东方“永恒的封建主义”的观点。此外,作者在本书中虽未像苏联政府那样露骨地宣扬沙俄兼并中亚地区的“伟大进步意义”,但也未对沙皇俄国的殖民侵略活动进行深刻揭露,一些地方只是一笔带过。 《高地亚洲》为1931年伯氏对法国雪铁龙中亚考察队出发前所做的报告,同时年巴黎出发。书中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中央亚细亚两千年的历史,对我们尚有参考价值。个别过时的观点,我们已在相关的地方做了按语。
  • 西域通史

    作者:余太山

    “西域”是中国史籍使用的一个地理概念,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尽管各史所记“西域”范围大小不一,其核心部分均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 我们今天使用“西域”这一名称,一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古代中亚,狭义指历史上的新疆。《西域通史》所谓“西域”,取其狭义,然在叙事过程中,往往越出新疆的范围,视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部合乎要求的通史,应该吸收、消化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更从的人能利用这些成果。因此,作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即在充分利用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尽量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明白易懂的文字将“西域”历史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
  • 唐代塑像中的西域人

    作者:J.G.马勒

  • 《通典》西域文献要注

    作者:李锦绣,余太山

    本书由“西戎总序”和60个西域国家小传组成,反映了汉唐之间西域经营的历史,也记录了汉唐期间西域诸国的风土概况。此外,《通典》的取舍亦曲折反映了杜佑的边防思想及杜佑甚至唐代社会中的西域经营观念,值得详为比勘,深入研究。 第一编 《通典·边防·西戎》“西域”部分序说 一、“序略”分析 二、《通典·边防典》西域诸国排序规则 三、《通典·边防典》西域诸国的取材 四、编纂原则及内容特色 五、独特的史料及价值 六、《通典·边防典》与《政典》的关系 第二编 《通典·边防典》西域文献要注 一、《通典·边防七·西戎三》要注 二、《通典·边防八·西戎四》要注 三、《通典·边防九·西戎五》要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西域史研究

    作者:刘安志

    该书所收16篇论文,都在原来发表论文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有的甚至是大改,是著者近十余年来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唐朝西域史的一次成果结集。
  • 西域碑铭录

    作者:戴良佐

    《<新疆通史>研究丛书:西域碑铭录》分汉代、北魏——高昌国、唐代、宋代、元代、清代、民国及其他几部分。主要包括:张骞墓碑记光绪五年(公元1879);苏武墓碑神爵二年(卒年)(前60);任尚碑永元五年(公元93);裴岑记功碑永和二年(137);焕彩沟汉碑永和五年(140)等。
  • 西域文史论稿

    作者:耿世民

    为了联合全国内陆欧亚学的研究力量,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内陆欧亚学这一新学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打造学术精品的战略要求,在深思熟虑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编者决定编辑出版这套《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这本《西域文史论稿》(作者耿世民)是其中一册,包括中国吐鲁番、敦煌出土回鹘文献研究;回鹘文主要文献及其研究情况等内容。
  •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作者:余太山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新讨论了以往对关系史的研究,将经过检验的成果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下篇就若干重要而又必须进一步推敲的专题,如张骞西使、甘英西使、通西域路线戊己校尉、李柏文书,以及吐鲁番文书有关年号等,进行了研究;也都是从千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得出与前人不同的结论。
  • 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

    作者:石云涛

    本书探讨三至六世纪中西间交通的发展。所谓三至六世纪,在中国历史上通常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跨着世纪末的尾巴,与其说是六朝的尾,不如说是一个新的统一帝国的首。隋朝在中西交通开辟的新局面,经唐朝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因此还是把它跟唐朝放在一起论述更为合适。用“丝绸之路”称呼中西间的交通,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丝路又分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也已为大家所认可,本书探讨了这一时期约四百年中西间陆海两道交通的发展和变化。
  • 丝绸之路2000年

    作者:(英)吴芳思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贸易路线,它穿越中亚直达欧洲。“丝绸之路”这个名称至今仍使人联想起驮着大批中国优质丝绸、香料和香水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驼队,联想起雪山环绕的沙漠和绿洲,联想起挤满了买卖葡萄、芜荽、波罗的海琥珀和地中海珊瑚的旅行者的喧闹市场。通过这条路线,丝绸从中国运到了古罗马,汉族公主受命与西域部族联姻结盟……《丝绸之路2000年》覆盖了几千年的历史,且大量引用了大英博物馆和世界各地其他博物馆收藏的照片、写本和绘画,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关于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画面,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探险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和曼纳海姆等人拍摄的从未出版过的照片。丝绸之路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它从开始到现在并且仍在发展的内涵丰富的历史。 关于拼写的说明 吴芳思 1 “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 2 玉猪龙和薄如蝉翼的“羊毛”制品:玉器和丝绸 3 从希腊、罗马到中国 4 天之弃子匈奴和汉朝贸易 5 贸易和宗教的传播:吐火罗人和粟特人 6 中亚风尚 7 千佛洞:丝绸之路上的佛教 8 党项人、蒙古人、聂斯托里传教士和马可·波罗 9 玫瑰花园:前往大明帝国和撒马尔罕的旅行者 10 大角逐与丝绸之路 11 在亚洲冰冷的怀抱里:丝绸之路上的探险者 12 战利品和老虎内脏:狩猎和丝路理论 13 获得样品:奥雷尔·斯坦因 14 发掘结束:伯希和、冯·勒柯克和华尔纳 15 尕司令:20世纪30年代的丝路之行 跋 今日丝绸之路 引文注释 插图列表 致谢
  • 安西与北庭

    作者:薛宗正

    本书是“边疆史地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安西与北庭。本书是一部很有质量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一部有助于读者入门于中国边疆研究的启蒙书和有助于读者深入中国边疆研究的工具书。本书内容系统充实,详略得体,资料翔实可靠,论述严谨。一部学术专著能够适应较宽的读者面是十分可贵的。本书的总量并不算大,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含量却十分丰富。
  •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制度研究

    作者:陆离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敦煌、新疆出土的汉藏文献和汉藏传世史籍、金石碑铭等史料,对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政治方面的职官、告身、大虫皮、军事、驿传、法律、司法等制度,经济方面的赋税、劳役、仓廪、市券等制度和宗教方面的寺户、僧官等制度进行探讨,补充新材料,提出新问题,说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于闐與敦煌

    作者:榮新江,朱麗雙

    《于阗与敦煌》是《敦煌讲座书系》其中一本,这一套敦煌学各个分支领域的通论性著作,体现百年来国内外敦煌学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这套数的作者队伍以中青年敦煌学研究者为主,希望新人写新书,把相关领域的敦煌学研究水平系统地呈现出来。《于阗与敦煌》既是作者荣新江、朱丽双对于阗地方史领域研究的代表作,又是能够让敦煌学领域外的人阅读、参考的读物,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敦煌学的于阗地方史领域。
  • 浩罕国与西域政治

    作者:潘志平

    这是一本关于浩罕的历史著作。这个汗国早已覆灭并永远地消逝,但二百多年前它崛起之时,还十分活跃,甚至于一度威名中亚。汗国以其国都浩罕为名,风光秀丽的费尔干纳盆地,是汗国的发源地和核心地带。 提起中亚,一般印象中恐怕更多的是茫茫戈壁和寸草不生的荒漠。但是,如果在高空俯瞰时,却能见到大大小小如宝石般的绿洲镶嵌在这迷茫的大陆腹地,其中锡尔河上游的天山西部山区中的费尔干纳盆地最引人注目。它像一只巨大的椭圆形花篮,为崇山峻岭拥抱。其北面、东北面、西北面是高达一万英尺的恰特卡尔山、费尔干纳山和库拉明山,南面则是更加雄伟巍峨的阿赖山脉……
  • 唐代中国与大食穆斯林

    作者:(法)张日铭

  • 西域文明

    作者:林梅村

  • 大食·西域与古代中国

    作者:马建春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论文集,从交通使聘、文化学术、器物技艺等方面多视角、多侧面地研究了唐代以来各王朝与历史上的西域、伊斯兰地区各民族政权在陆海交通、使聘、语言、音乐、医药、天文、地理、兵器、陶瓷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是一部全面揭示七世纪以来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历史的论集。作者征引富赡,论证细腻,对相关前沿研究也多有深刻把握。
  •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

    作者:林梅村

    林梅村的论文集《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是其《西域文明》(东方出版社,1995年) 的姊妹篇,集中反映了作者利用佉卢文献与史籍和考古资料相结合在中亚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参见: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c02/324.html
  • 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作者:刘迎胜

    察合台汗国史研究,ISBN:9787532542659,作者:刘迎胜
  • 贵霜史研究

    作者:余太山

    《贵霜史研究》是集作者余太山二十余年研究心血而成,范围囊括贵霜帝国的渊源、创国、兴盛和没落等几个历史阶段。众所周知,贵霜帝国史料非常稀少,在如此稀少的史料中,作者能够形成对贵霜帝国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尽显其史学功底之深厚。尽管贵霜史的真相依旧朦朦胧胧,但贵霜史涉及面广,贵霜史研究拓展了中亚古代史研究的领域,贵霜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贵霜史本身,更在贵霜史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