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献学

  • 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

    作者:杜伟生

    作者以扎实的功底,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怎样修复古籍、装裱字画。兼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此次中华书局版为升级版,除了改为布面精装、烫金及版式调整之外,还校正了前一版中的错讹,最重要的是全部改为铜版纸彩印,使得修复步骤及细节更加清晰明确。 本书除了古籍修复的基础知识外,还介绍了古籍修复用纸、装帧形式、修复分解动作及敦煌遗书修复和字画装裱修复的常识以及技术分解动作,最后有拓片和书套(盒、囊匣)的制作。附录资料三种。作为全书最重要部分的《古籍修复技术分解动作》,用124个页面来逐一介绍了古籍修复的各个环节,清晰明确。仍保留李致忠序。
  • 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

    作者:江庆柏等整理

    《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繁体版)》内容简介:《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不论收书的内容、图书的来源、图书的分类标准、各自的“总目”和“提要”,以及编纂者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均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四库全书荟要》在1949年后一直藏在台湾,大陆学者一般不易见到。另外该书没有独立的总目和提要,所以过去很少有人关注它。南京师范大学的江庆柏先生长期从事清代文献研究,他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把每一部书前面的提要汇集起来,编为一集,详加校点。另外,为了方便研究者使用,他又拿《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进行比较,制作了四种对照表。从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乾隆时期文化政策的变化。
  • 古籍辨偽學

    作者:郑良树

    晚近數十年來,在古史辨學派的鼓動下,古籍辨偽學固然日益顯現其重要性,卻也不能避免地受其影響而走到一條激進的路子上去。在此風氣籠罩之下,許多古籍都被打進冷宮,成為「千夫所指的偽書,使我們蒙受許多無法估計的損失,也讓我們的古籍蒙受許多不白之冤。邇來地下出土資料愈來愈多,更加證明前一、二代某些學者在辨偽態度及方法上的偏差,如何廓清真偽的界線,如何抱持辨偽的態度,以及如何建立新的理論等等,似乎是導引這門學問走上客觀的路子所應有的工作。惟有在客觀的、科學的及心平氣靜的研究之下,我們的古籍乃至於歷史、文化等,才能免於冤屈。
  •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作者:[北魏]杨衒之著,徐高阮 重别文注并校

    《重刊洛阳伽蓝记》系作者受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之说启发,重别《洛阳伽蓝记》正文和子注,并校订《洛阳伽蓝记》的讹脱衍倒。是诸多《洛阳伽蓝记》整理本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此书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亲为作序,广为揄扬。此后作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专 刊在台湾出版,受到学界重视。 《山涛论》钩沉发抉魏晋之际政治史的线索,讨论山涛、羊祜等清流名士阵营代表在魏晋时期政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以清流名士阵营与贾充阵营的争衡这一主线,解释魏末晋初的政治变迁。
  • 古籍導讀

    作者:屈萬里

    《古籍导读》是作者屈万里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共分为3编,上编为古籍概略及初学必读古籍简目;中编为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为经书(八种)解题。《古籍导读》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
  • 劫中得书记

    作者:郑振铎

    抗战时期,郑振铎先生为保存民族文献,曾竭尽全力收购古籍善本,尤重小说、戏曲和有精美版画的稀见书籍。他每得一佳本,随作题记,叙述得书经过和对该书的评论。《劫中得书记》收录题记89则,《续记》收录60则。据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版影印。
  • 古籍整理概论

    作者:黄永年

    《古籍整理概论》是一本实用的教材,作者黄永年根据自已多年从事古籍整理的经验以及古籍整理自身在方法、工序、相关知识上的特点,将全书分为八章阐述,包括: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译、索引、其他,涵盖了古籍整理的各个方面。全书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理论上的总结,系统性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词学研究方法十讲

    作者:王兆鹏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著名词学研究专家王兆鹏教授三十年治学经验的结晶。此书以词学研究为中心,详细讲解了关于词集的目录、版本、校勘、专注、辨伪、词人生平考订、词作系年的研究方法和操作程序,既有操作步骤的引导、方法敲门的提示、又有具体事例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时间性。 本书可供高校用作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者作为中文系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作者行文幽默风趣,内容丰富深厚,也使本书可以作为一般文史爱好者的兴趣读物。
  •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

    作者:陈晓华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主要内容:《四库全书》及其《四库全书总目》是个巨大的宝库,《四库全书》的研究已经形成“四库学”,而研究《四库全书》的所有问题,无论是《四库全书》修纂的过程,还是《四库全书》收录的情况、抽毁的情况等等,皆与《四库全书总目》相关,《四库全书总目》具体记录了《四库全书》的面貌,如收录图书的种数、卷数、各书的内容、作者、版本等等。《四库全书总目》反映了《四库全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文化内涵,《四库全书总目》反映了编纂者的评价标准和时代的思想文化烙印等。 总的来说,许多在《四库全书》上未能具体反映出来的问题都可以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到答案。因此,《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独立成学实为必要,亦为必然。而“四库总目学”研究和“四库学”研究是并行不悖的,甚至可以说,要搞好“四库学”的研究。
  • 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

    作者:辛德勇

    此书是《读书与藏书之间》(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的续集,是作者在2006至2007年间撰写的与古籍收藏、鉴赏、阅读相关的文章的结集。与前集相比,此集里面购书藏书的记录仍然生动而有分量;读书品书依然勤奋而深入;有向书籍史、印刷史、目录学史和历史文献学等方面更多用力的倾向;收入了一组缅怀黄永年、周绍良等文献学界与藏书界前辈的文章。此集20篇文章编为“怀念与景仰”“防书肆与赶书市”“收藏与鉴赏”“文献学与版刻史”等四个专题。
  • 书林清话

    作者:叶德辉,李庆西 标校

    本书辑入近人叶德辉书话文字三种:《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和《藏书十约》。
  • 文史工具书概论

    作者:赵国璋 等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不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文化遗产,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渐有差异,历代的典章制度又时有变化,后人阅读古人的文献典籍日渐困难,需要对古代文献典籍加以训解和阐释而社会上抄存流传的文献典籍也需要有人加以整理编集。
  • 古典文献学基础

    作者:董洪利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古典文献学基础》主要内容:中国文化作为狭义的观念形态,显然无法单独存在,而是需要借助实物制作、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诸类文化载体,方能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广义文化现实。其间以语言文字作为表现符号的文献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主要以书籍形式表现的古典文献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 抱经堂文集

    作者:(清)卢文弨

  • 汉书窥管(上下)

    作者:杨树达

    此书为杨树达的代表性学术著作。1924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曾出版《汉书补注补证》,为当时学者所推重,本书即在其基础上复经多年研磨后完成。本书体例上依仿裴?S集解《史记》的方式,博采群书,折衷诸说,以品评班固《汉书》的得失。裴氏重在释音,而此书则重在释义,兼述古音,采用训诂与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纠正历来旧注和种种错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 日本國見在書目錄·經義考補正

    作者:藤原佐世,翁方綱

    《日本国见在书目》一卷,由日本学者藤原佐世于宽平年间(889—897)奉敕编纂。此目成书于《隋志》和两《唐志》之间,共收唐及唐以前古籍1568部,计17209卷,模仿了《隋志》分类的结构和次序。此目对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日文化交流史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此目共收唐及唐以前古籍1568部,计17209卷。全书分类几乎与《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的基本结构和次序相同。经部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异说、小学;史部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土地、谱系、簿录;子部为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集部为楚辞、别集、总集等40类。但试比较《隋志》四部后所分四十细目和《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所分四十目,后者亦略有变化。
  • 藏園群書經眼錄(全四冊)

    作者:傅增湘

    本书是我国的一部善本古籍目录。共收录各种善本约4500种,按经史子集顺序编排。登录书目除标明书名卷数作者外,还载有成书年代、版本款式、序跋题识、刻书牌记、收藏印章以及对本书作者的鉴定意见和评论。
  • 唐五代笔记考论

    作者:严杰

    研究唐五代笔记,有助于推进对唐五代小说的全面研究,此为有识者所知。 唐五代笔记的最大价值更在于其史料价值。此指广义之史料价值,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社会生活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宋人编纂《新唐书》、《资治通鉴》,取材于唐五代笔记甚多。对当今学者来说,发掘唐五代笔记的史料价值,可以拓展唐代文史研究。在这方面,已有前辈学者的榜样。康耕《剧谈录》卷下记载:
  • 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作者:金开诚,葛兆光

  • 藏园群书题记

    作者:傅增湘

    舊序 初集識語 整理說明 卷一 經部 總類 宋刊巾箱本八經書後 易類 宋監本周易正義跋 宋本周易要義跋 書類 校金刊本尚書注疏跋 影鈔元刊尚書纂傳殘本跋 詩類 题元本韓詩外傳 元本韓魯齊三家詩考跋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跋 題詩經世本古義 禮類、 朝鮮刊本纂圖互注周禮跋 朝鮮活字本附釋音用禮注疏跋 校宋刊本鬳齋考工記解跋 重校查初白藏宋本鬳齊考工記解跋 輯本朱申檀記句解跋 春秋類 宋撫州本春秋經傳集解殘卷跋 …… 思適齋題跋序 書舶庸譚序 嘉業堂善本書影序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序 故宫殿本書庫目錄題辭 雁影齋题跋序 長沙葉氏藏書目绿序 校刻儒學警悟跋 海源閻藏書纪略 審閱德化李氏藏書說帖 涉園明本書目跋 涉園陶氏藏明季閔凌二家朱墨本書 書後 題周叔弢勘書圖 書名作者综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