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邓晓芒

  •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

    作者:邓晓芒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思路清晰,比一般哲学史著作更易把握其内在线索,能获得更清晰的哲学历史发展的概念。一条显明的逻辑思路贯穿在各种哲学观点和流派中,使读者能够经受最初步的严格哲学思维的训练。启发性强,着意突出那些在哲学上能够引发思维灵性、智慧机锋的命题和观点,描述其中的起承转合。本书附赠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课堂DVD一张。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儒家伦理新批判

    作者:邓晓芒

    本书分上篇和下篇。本书上篇收录的是作者跟全国各地学者就“亲亲相隐”的争论文章,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有人评论,说这场争论是五十年来国内最有深度的中国伦理争鸣.这场争论是要传于后世的。 下篇收录的是对著名哲学家牟宗三误读康德的几篇批评文章,最后收录的是“对毒食品文化泛滥的反思”一文。
  • 启蒙的进化

    作者:邓晓芒

    《启蒙的进化》收入邓晓芒教授近年来有关启蒙话题的一系列文章,其主旨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如何在目前形势下酝酿新的一轮启蒙思潮,内容涉及对20世纪启蒙的理论反思,以及教育和女性、传统与现实、追思与回忆、书与人,以及作者为《南风窗》杂志所开专栏的全部专栏文章。每篇一千多字,讲一个当下发生的现实问题。相对集中的议题,深刻而平易文风,读来尤如醍醐灌顶,代表了一位真正知识分子的拳拳历史责任之心。
  • 灵之舞

    作者:邓晓芒

  • 新批判主义

    作者:邓晓芒

  • 在张力中思索

    作者:邓晓芒

    本书的几场讲演就是在上述三种张力中展开的。在今天,谈文化问题离不开现实问题,而谈现实问题又只有通过中西、古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才能深入。自从1980年代起,我研究中西文化比较这个课题已有二十多年了,我的观点一以贯之,从来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借鉴西方文化来批判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用这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的互相了解和中国文化的提升。这种提升,也可以说是“弘扬”。弘扬不是口头上鼓噪和宣传的事,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理论上的创造,中国文化有多大的生命力,就看她能否雍容大度地吸收异己文化的因素来营养自身,通过新陈代谢而排除毒素,更新自身。我把这叫作“新批判主义”,并认为这是整个21世纪中国人所必须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
  • 人论三题

    作者:邓晓芒

    “人生”、“人格”和“人性”,这是我关于“人”的思考的三个主题,也是我自己在“成人”的旅途中三个重要的驿站。 首先是“人生”。 什么是人生?通常认为,人自从一生下地,便开始了他的人生。一般意义上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但在我所体会的意义上,真正的人生是从一个人脱离家庭的庇护而走上社会的时候才开始的。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而不只是家庭的一分子,当人意识到他的处境同其他“人”没有任何两样,他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为自己争得在社会上立足成人的资格,这时候,他的“人生”就开始了。而在此之前,他的家庭生活、学生生活都只不过是在为他踏入人生作准备而已。 目录 第一部分人生的功课 1.一个时代的哲学备忘录 ——读冯契先生《智慧说三篇·导论》 2.“成人”的哲学 ——邓晓芒教授访谈 3.生命的尴尬和动力 4.让思想贯穿人生与现实 5.活,还是不活 ——评余华的《活着》 6.我的优雅生活 7.在哲学的入口处 8.知青·人生 第二部分人格的建构 9.“人格”辨义 10.再辨“人格”之义 ——答徐少锦先生 [附]“人格”有道德涵义 ——与《人格辨义》一文商榷徐少锦 11.论“五四”人格的自我批判 12.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附]在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回应邓晓芒先生陶东风 13.要有中国语境的现实感 14.何谓自由知识分子 ——答胡胜华先生 [附]也谈胡适的身份意识 ——致邓晓芒先生胡胜华 15.从《文化偏至论》看鲁迅早期思想的矛盾 16.作家的根在哪里 ——从《如焉》的讨论谈起 17.我的大学 第三部分人性的镜子 18.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邓晓芒易中天 19.论僧肇的“有”、“无”观 20.从西方生存论看中国古代辩证法 21.胡塞尔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22.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23.西方哲学史上的实体主义与非实体主义 24.东西方四种神话的创世说比较邓晓芒肖书文 25.《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序 26.西方伦理精神探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作者:邓晓芒

    本书是邓晓芒教授逐字逐句讲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录音整理,花费7年的时间,用10句话来解释康德原文的1句话,对研读康德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康德经典的基本平台。
  •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

    作者:邓晓芒

    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不读康德,无以了解西方哲学,读本书让你步入现代哲学的门庭。 国内康德权威邓晓芒教授悉心讲解,不可错过!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康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蓄水池”。也就是说,康德之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康德之后的哲学都来自康德。现代哲学所有的基本问题都是从康德那里来的。所以不读康德,就无以真正了解现代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了解康德哲学的体系必由此入门。邓晓芒老师还把这本书喻为国人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夏令营”,因为本书涉及高度思辨的哲学层次。“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邓晓芒老师是康德研究专家和康德著作的权威翻译者,本书是根据他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课程一学期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其最大的特色是全部口头表述,将康德哲学的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口语。 本书不是那种完全入门性质的读物,但又不是专门性的研究著作,也不是逐句解释的细致的推敲,而是深入浅出,同时注重整体关联,为读者提供的是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较完整的把握。 本书适合于青年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作为系统阅读和学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旷世名著的参考书。
  •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

    作者:康德

    我与杨祖陶老师通力合作七年译出的康德三大批判于2004年出齐,至今又有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我听到了不少赞誉,也收到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对于赞誉,我将它们视为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鼓励,实际上我知道这个译本还远不是那么完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而对于各方面来的意见,我在这里要表示由衷的感谢。这些意见,有些是来自素不相识的读者,通过来信或发电子邮件向我表达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外还有大量的意见是在我讲解康德哲学原著的研究生课堂上由研究生们提出来的。多年来,由于我逐字逐句地解读康德的著作,并要求研究生们对照德文和英文原版对我们的翻译进行字斟句酌,我在课堂上收获了数以百计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经过我的再思考,大部分都被我采纳并反映在后来的多次重印中了(因此,越是读到后面批次印本的读者,所读的文本就越精确)。例如这次将三大批判集结为《合集》再版,我所提供的再修改目录(包括我自己提出的和学生提出的)总共达三百多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的康德哲学课并没有结束,所涉及的地方,仅限于《纯粹理性批判》中收入到《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中的那二十多万字,以及《实践理性批判》的前一部分、《判断力批判》中的一小部分,其他未涉及的部分都没有来得及再作这样仔细的重新审查。当然,我也知道,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大师的作品,我们中国人恐怕要经历好几代翻译家的埋头苦干,才有可能逐渐接近理想的译本,任何单个人的努力只能视为前进路上的路标。由此我深感任重而道远。 另外要说明的是,我们翻译康德的著作,原本就是出于研究的需要,即我和杨祖陶先生共同合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一书,而萌发的一个念头。 ——邓晓芒《序言》
  • 康德哲学讲演录

    作者:邓晓芒

    《康德哲学讲演录》是一本系统介绍康德三大批判的读物,是作者根据2004年10月应邀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的录音稿审定修改而成。作者从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出发,通俗地解读了《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并在中西文化心理的比较中展示了康德宗教思想的特点,在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提示了康德伦理学的现代意义。《康德哲学讲演录》内容精妙,可读性强,对康德哲学研究具有现实性。
  •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

    作者:杨祖陶,邓晓芒 编译

    康德的“三大批判”原著深奥难懂。《康德三大批判精粹》的编选者力求通过认真比较、借鉴和独立取舍的选文,以不太大的篇幅反映出康德里程碑式的“批判哲学”的精神原则、论证方法及至其全部体系的精髓。与过去印行的许多康德著作汉泽本从英文转译不同,此书的全部选文均据德文直接译出,以求更好地传达康德哲学原貌。书前附有编译者为帮助读者阅读而撰写的导论,各部分前还有简单的编译者导语。通过编译者认真细致的导语。通过编译者认真细致的取译工作,读者当更能体会这位彪炳史册的哥尼斯堡哲人是怎样实现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的。 康德一生在东普鲁士城市哥尼斯堡度过。他的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对休谟哲学引生的经验主义问题作了全面、综合的回答,为迄今200余年哲学著作的经典。《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两部著作集中展示了他的伦理学观点,其中将遵从“绝对命令”作为伦理学的最高原则作了详尽阐述。他的第三部即最后一部批判哲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精妙地论证了审美判断力的普遍性及美的合目的性问题。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个重要代表,其批判哲学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作者:杨祖陶,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是一部导读性质的著作。由于篇幅关系以及为了不让各种外在考虑时时中断康德本人极其连贯的思路,书中基本上对历来各种有关康德的述评和见解未作引证和商榷,以便让读者能切实地面对康德的原著,探讨康德本人在这部著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
  •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

    作者:[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美]

    本书自1966年初版以来,历经7次修订,成为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哲学史入门教材。尤其是它紧跟当代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是一部既植根传统又向当代开放的哲学史,堪称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和典范之作。 作者以长短适当的篇幅,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它兼采国内外书写哲学史的写法之长,善于抓住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实质进行阐述,态度客观、材料翔实且清晰明了,文笔平正而不失生动,能让读者对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轻松易懂的哲学读本。 修订第8版中,旧有版本中陈旧的元素被一一剔除,代之以最前沿最更新的学术观点。而本次译文在原中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词句加以润色推敲,使本书的表达如行云流水,可读性更强。
  • 实践理性批判

    作者:[德] 康德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要不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要素论”里面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辨证论”。这一套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体结构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辊,甚至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两个批判的任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决定的。
  • 判断力批判

    作者:[德] 康德

    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系统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前者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 新批判主义

    作者:邓晓芒

    《新批判主义》中笔者所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和哲学比较的论文,涉及法制思想、伦理思想、言说方式、人生观、生死观、本体论、怀疑论、信仰和伪善等等问题,以及对牟宗三的康德研究的批评,对百年中国西方哲学东渐的十大文化错位及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对儒家“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的抨击等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 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

    作者:邓晓芒

    与其他学术著作不同的是,本书系多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
  • 人之镜

    作者:邓晓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