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学

  • 走出中世纪

    作者:朱维铮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随想和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是若干具体历史材料或文学作品的考证;第三部分是在考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遭遇以后,在走出中世纪过程的不同时期,在中国引起怎样的碰撞和变异。
  • 学略

    作者:刘咸炘

    《学略》以评论之体,寓目录之用,俾学者入一门则知一门之疆略概略,对于中国传统学术之各方面,均有简明亲切之指点。先生撰时年二十三岁,《学略》目次后有按语云:“戊午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起稿,二十三日夜毕,中间有事旷,实十昼夜力也。尚当改补。九月九日删补付印。”后先生颇为不满,谓此书颇有芜滥,见先生弟子李克齐、罗体基编《推十书系年录》,盖学随年进,自不以初年所见为定论也。惟扼要精审,至今仍不失为初学津逮国学之良好读本,故为之标点校勘,收入《国学初阶》丛书,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刊行。
  • 論語思想史

    作者:松川健二/編

    中國經典中的《論語》,流傳東亞地區一千餘年,對周邊的韓國、日本和越南等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歷來研究《論語》的著作雖多,論述《論語》在中、韓、日流傳過程的,則以本書為第一本。
  • 《论语》讲习录

    作者:夏可君

    孔子是问题而不是答案!这是本书带给儒学和孔子研究的一记惊雷,本书以彻底的问题意识,从“绝地通天”和“混沌之喻”的原发事件出发,思考了感通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考风格。
  • 戴震集

    作者:[清]戴震,汤志钧校点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本书为今人所编,收录了戴震除一些专门考据作品之外的主要哲学著作和单篇论文。戴震的哲学思想和考据学成就于此可以得到系统了解。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录了经韵楼刊本《戴东原集》,下编则收录了《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绪言》、《孟子私淑录》,另附录了戴震所撰若干序跋以及段玉裁所撰《戴东原先生年谱》、《戴东原集序》、卢文弨撰《戴氏遗书序》、彭绍升撰《与戴东原书》。
  • 左传疑义新证

    作者:赵生群

    《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 疑义新证》共收条目600有奇,依篇幅长短大致区画,分为十五卷,按《春秋》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顺序排列。书中引《左传》及杜预《注》、孔颖达《疏》及阮元《校勘记》均据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校刻本。
  • 征圣录

    作者:季惟齋

    本書征聖立言,內容博涉經史子集、禪茶書畫以至山水岩寺,考辨論議,騁志抒懷,篇幅長短不一,總以達意為主。作者深汲前人精解,躬自踐行,故是書解經論學,時有靈機旁通之妙;發議摹心,每見懷古澡雪之情。其辭淳雅,其義典明,探賾鉤深,導引正源。
  • 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

    作者:曾勤良

    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ISBN:9789576680793,作者:曾勤良著
  • 春秋穀梁傳傳授源流考:兼論張西堂穀梁真偽考

    作者:周何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史修定而成的一部經典,供後人對是非善惡的價值觀作參考,但因是口頭講評,因此發展方向會有差異,到漢代就有〈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傳世。〈公〉〈穀〉二家原同傳自子夏,因主張不同,一向鬥爭得非常厲害,至清代常州學派興起,〈公羊〉成為顯學;而〈穀梁〉幾成絕學、所以在振興固有文化之際,當對〈穀梁〉的傳授有正本清源的必要。又民初張西堂氏有〈穀梁真偽考〉之作,竭力詆毀〈穀梁〉,故本書不得不為之逐條辯解。
  • 春秋公羊传

    作者:徐明

    春秋公羊传,ISBN:9787538247756,作者:(战国)公羊高撰;顾馨,徐明校点
  • 论语集释(全四册)

    作者:程树德

    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拟选入。 全书分两辑,第一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 第二辑,收集第一辑这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余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
  • 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上中下)

    作者:(宋) 楊復 撰,林慶彰 校訂,葉純芳、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生前並未完成,由其弟子黃榦續撰《喪禮》、《祭禮》。然黃榦撰《祭禮》僅成草稿,楊復先是整理草稿為十三卷,後經十數年努力,重新撰成《祭 禮》十四卷。楊復以朱熹禮學思想貫穿全書,理論體系之精密超過朱熹本人,因此在 宋末元初影響甚大,衛湜、真德秀、馬端臨等皆極推崇。可惜後來失傳,明清兩代學 者幾無人得見,甚至將黃榦《祭禮》稿本誤為楊復所撰。至清末陸心源得此書,始悟 兩種《祭禮》截然不同。陸氏藏本後歸靜嘉堂,靜嘉堂非秘不示人,而一百年來未嘗 有前往閱讀者。本書編者費時三月,赴靜嘉堂閱覽微卷抄寫全書,經兩年整理,公佈 這份埋沒五百年的重要著作,以供學林共同研究。目前所知,靜嘉堂本是孤本,且有 缺卷,鑒於以往學界往往混淆此二部祭禮,編者相信此書仍有傳本,期望各地圖書館 以此本對照所藏《儀禮經傳通解續》,發現其他傳本。
  • 东汉时代之春秋左氏学

    作者:程南洲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經學,經學是用來阐釋文化價值的,但經翠也孕育培養了關於本文化知識的認知技術和學術理性。為了五經文本正定而出現的校勘學,其目標是文本的校訂求真。漢河問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一。留其真就是保存正本的確定性。校勘之方法,就是一人持本, 一人讀折,如仇雠相對的文本同異的公開批評校訂。校勘之根本在於自我内心求真的誠意,惟無自欺,亦無書欺。漢代校勘學的興起改變丫學問存在的意義和方法,學術從此不再單純是思想的產物,而有了歷史的校正。東汉末鄭玄注經開創的「注」改變了原本經師传經的訓詁、章句的口語闡釋經義模式,成為明確針對書面文丰的書寫。鄭玄注經確立了文字訓詁、文獻考據作為學術研究的根本方法。这也同時意味著,教師這個社會職業中區分出了對文本真偽負責的學者。鄭玄注經,所謂如水灌注,必須附經而行,不可能獨立於經,夾註在經文中間的解釋更適合在纸上進行,在细長只容單行書寫的竹簡上是無法夾註的。
  •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作者:(汉)何休 注(唐)徐彦 疏,黄侃 经文

    出版说明 “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种,历代尊为儒家经典,故称为“经”。其成书年代各不相同,上自上古,下讫秦汉。其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伦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十三经注疏》明代有监本和汲古阁本,因辗转翻刻,讹谬百出。清嘉庆中,著名学者阮元裒集宋本重刊,并广校唐石经等古本,撰校勘记附于诸经卷末,成为一代精校本,素为世重。我社现以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江西书局重校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阮元主持校勘重刻宋版《十三经注疏》本,采用四拼一形式影印出版。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黄季刚先生治学严谨,深谙文字、声韵、训诂之学,于《十三经》章句之学用功尤深。平生曾数次校读清刊《十三经注疏》,又于一九一四年商务印书馆刊印之《白文十三经》上施加句读章句。黄氏句读,深究古训,审度辞气,探其义旨,反覆推究,允称精确。惜其《十三经注疏》校读原本已佚,幸《白文十三经》校读本尚存。一九八三年,本社曾据其原稿影印出版,今复据其经文句读,过录断句于《十三经注疏》中,以助阅读。原书句读,施用多种符识,为简便计,均改用圈号为断。又《仪礼》一书,黄氏据旧注分章析段,并加标题,颇与清刊本不同,亦标记今本之上。谨此说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7月
  • 左氏会笺

    作者:竹添光鸿

    《左氏会笺(共5册)》是日人竹添光泓为《左传》做的注疏性质的一部鸿篇巨制,是研究左传的必读书。竹添光泓有名竹添进一郎,1842-1917,日本著名汉学家,著有多部汉学著作,其中以《左氏会笺(共5册)》最为重要,杨伯俊注《左传》多所引用。全书以中文行文,日文作为旁注,资料收罗完备,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真知灼见,时入眼帘。噫!日人之精通汉学如斯,使我辈汗矣! 《左氏会笺(共5册)》收入汉文大系,版权页上表明明治四十八年发行,昭和五十三年三版再发行。此书颇为难找,我有幸拜读,宝爱不已,现全部扫描,在兹发布,以飨读者!
  • 孟子字义疏证

    作者:[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

    《孟子字义疏证(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余少读论语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奥天道不可得而闪也。”读易,乃知言性舆天道在是。周道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致治之法,焕乎有文章者,弃为陈迹。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诺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使人于千百世治乱之故,制度礼乐因革之宜,如持权衡以御轻重,如规矩准绳之于方圜平直,言似高远而不得不言。自扎于言之,实言前圣所未言;微孔子,孰从而闻之,故曰“不可得而闻”。
  • 礼记正义(全三册)

    作者:[汉]郑玄 注,[唐]孔颖达 正义,吕友

    本书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汉代有郑玄作注,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都是古人对《礼记》的注释,是今人阅读研究《礼记》的重要版本。今归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注疏》,由吕友仁先生以影印宋绍熙刻本《礼记正义》校以品本,并将唐陆明《经典释文》中《礼记音义》,分别插入经、注各条之下,以方便读者。 校點前言 禮記正義序 卷第一 曲禮上第一 卷第二 曲禮上第一 卷第三 曲禮上第一 卷第四 曲禮上第一 卷第五 …… 卷第七十 燕義第四十七 聘義第四十八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後序 附錄 四庫全書總目禮記正義提要 禮記注疏校勘記序 宋本禮記注疏跋 禮記正義七十卷跋 禮記正義七十卷跋 禮記正義七十卷跋 禮記正義七十卷跋 禮記正義校勘記附識 重印禮記正義校勘記序 禮記正義古鈔殘本及單疏殘本跋
  • 周易述

    作者:惠栋,郑万耕 点校

    清惠栋的《易》学著作。《周易述》二十三卷,以汉儒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加以注疏,解说《周易》。《易汉学》八卷,钩稽考证汉代《易》学的门径。《易例》二卷,熔铸汉儒旧说,发明《易》之本例。
  • 孟子微 中庸注 礼运注

    作者:康有为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是康有为按主题发挥孟子微言大义的著作,他将《孟子》7篇260章打散重编,分为8卷18篇。为方便读者检索和征引,点校者于文下一一加注了原篇名。《中庸注》《礼运注》篇幅不长,未分卷。这几种书的整理出版,为康有为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周易》经传十五讲

    作者:廖名春

    《 经传十五讲》分十五讲,可为读《周易》之入门。《周易》的特征、学《易》的意义、学《易》的方法,尽在其中。《 经传十五讲》更有对《周易》六十四一卦,每一卦爻辞的解释,有对《易传》的解释。《周易》经、传的要义在一讲讲中得以深入浅出地解释。《易》非坊间认为的算命之术,实乃修身以至治国之哲理所在,现代人诚不可不学《易》,学《易》必有入门,此书如是。《简易》在中国传统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也可以说是东方神秘主义的代表作。《周易》及其易学,囊括了天、地、人间一切知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