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經學

  • 三礼通论

    作者:钱玄

  • 尚书正义

    作者:[汉]孔安国 传,[唐]孔颖达 正义,黄

    《尚书》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尧、舜以来经夏、商至各代不少珍贵史料。由于经秦火之劫,它在传承过程中有缺佚,并出现了多种版本,有所谓今古文真伪之辨。 校点前言 尚书正义序 卷第一 尚书序 卷第二 虞书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夏书 卷第七 卷第八 商书 卷第九 卷第十 周书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附录 上五经正义表 请雕五经正义表 六经疏义跋 四库全书总目尚书正义提要 尚书注疏校勘记序
  • 论语疏证

    作者:杨树达

    《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旁证之事例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字复次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便读者参悟。陈寅恪序《论语疏证》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 礼记集解(全三册)

    作者:[清] 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

    本书是清人研究《礼记》的代表作。该书在郑玄《礼记注》和孔颖达《礼记正义》的基础上,博采宋、元以来各家之说,不仅对字句进行充分诠释,而且对典章、名物、制度详加考证,还对宋代理学有所阐发,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哲学、文教及礼仪制度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周禮正義(全十四冊)

    作者:孙诒让

    《周礼正义(套装全14册)》是孙诒让一生用力最久最深的著作。据学者考证,他自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着手此书,编作长编,数易其稿,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最后写定,历时共二十七年。孙氏致力此书,与他的政教思想有关,这只要看书的自序,以及他另外撰写的《周礼政要》,就可明白,评论者认为《正义》仅为考据学,并不合于孙氏本意。不过从今天看来,《正义》的成就确在于《周礼》的整理考订。实际作为清代经学主流的所谓汉学,从来便是主张通过考据经义而求得圣贤治平之道,结果其成绩归宿在文献整理,违反了当时学者的初衷,孙诒让正是这一点的典型。 《周礼正义(套装全14册)》一书,夙为经学史家推为有清一代经学殿军之作,受到学术界普遍推崇。但由于这部书广博浩繁,长达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尽管脍炙人口,真能细心通读的人是很少的,以致其重要价值迄未得到全面认识。 《周礼》记述当时职官制度,最为详备。孙诒让在《正义》书首 “略例十二凡”中说:“此经在汉为古文之学,与今文家师说不同。先秦古子及西汉遗文,所述古制,纯驳杂陈,尤宜精择。今广征群籍,甄其合者,用资符验;其不合者,则为疏通别白,使不相殽混。”书中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将各种古代文献所见的职官,与《周礼》进行普遍比较。这项重要工作,为研究其间异同变迁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依据。 《周礼》是一部争议性甚高的经典,传统说的「周公致太平」之书,当然已不再可信;民初疑古学派所谓的刘歆遍伪群经的说法,也经不起严格的学术检验。现在比较可以接受的学界通说,《周礼》大致成书于战国时代,固然是一部「乌托邦」式的理想建构,却也反映了先秦历史的繁复面貌。从某个角度来看,《周礼》仍是认识先秦社会诸面相的一大宝库。 传统中国学术有经由通一经而通贯诸经的特殊门径。只要能彻底地精读一部经书的重要注疏,在经解的同时,也能够对其他诸经有一定的认识。「六经皆史」,只要对经书有一定的认识,也就能大致掌握先秦历史了。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套装全14册)》,正是研读《周礼》的最重要版本。 《周礼正义(套装全14册)》卷帙浩繁,三个学分的课程只能带领学生窥探门径,不可能通读全书。初步拟以若干主题如:法制、宗教、信仰、医学、政令、教化……等为单元,选读《周礼》中相关职官。选课同学须轮流担任引言,以专题讨论方式进行。
  • 毛詩傳箋通釋(全三冊)

    作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套装共3册)》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
  • 毛詩正義(三卷本)

    作者:李学勤 主编

    《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40卷。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574~648)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等职。其时撰《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受命主持其事,诸儒分治一经,《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合称《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人无异词”说明此书内容取材之广和在唐代影响之大。其中包括了汉魏时期学者对《诗经》的各种解释,汇集了两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有的地方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对于《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删《诗》之说表示怀疑等,但其书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未能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断,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毛传》、《郑笺》的某些错误;在疏解方面此书颇多烦言赘语,这是唐人义疏的共同缺点。 《毛诗正义》通行的有《十三经注疏》本,以阮元所刻为佳,书后附阮元的《毛诗校勘记》。
  • 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

    作者:孔穎達

    《毛詩正義》現存版本,以日本藏宋刊單疏本爲最優,其餘諸本均從單疏本衍生。蓋諸經義疏經北宋朝廷校訂,即有所謂單疏刻本,成爲後來所有注疏刻本的祖本。然諸經單疏北宋刊本,至今無一部流傳,而《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公羊》、《爾雅》六經有南宋覆刻本傳世;《儀禮》單疏南宋刊原本已經散佚,僅存清代覆刻本。在此七經中,《尚書》、《儀禮》、《禮記》、《公羊》、《爾雅》五經,有《四部叢刊續編、三編》、《古逸叢書續編》等影印本,《周易》有三十年代傅增湘影印本及臺灣重印本;唯獨《毛詩》,自一九三六年日本東方文化學院影印之後,多年未得重印,以致國內學者很少利用。 南宋刊單疏本《毛詩正義》國內已經不傳,我們徵得原書收藏者日本武田科學振興財團杏雨書屋的同意,據影印本做四拼一高清影印,并增附四種《毛詩正義》古抄殘卷,讓讀者飽覽秘笈。這是本社繼《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舊京書影》之後,從東瀛載回的第三種珍貴漢籍,現精心編輯,呈獻給讀者。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
  • 诗集传

    作者:[宋]朱熹集注,赵长征点校

    《诗集传》在朱熹著作中的地位接近《四书章句集注》。历代注《诗》的书汗牛充栋,朱熹的这部名著在元明清时期占据着首屈一指的位置。《诗集传》为朱熹一生涵泳所得,融汉学宋学之长,注释有根有据,串讲也在情在理,宁阙疑,不强说,文字复又简洁明了,至今仍是不可多得的读本,足资参考。朱熹生前,《诗集传》即有刻本流传,后不断修改,直到晚年。坊间标点本多为八卷,离朱书原貌已远。本次整理以《四部丛刊三编》影日本静嘉堂文库二十卷本为底本,《三编》抄补的几卷,以宋刻明修本为底本,校以元明清有代表性的几个刻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接近原书的二十卷本。全书简体横排,收入“中华国学文库”。
  • 周礼正义

    作者:【清】孙诒让

  • 经学博采录

    作者:桂文灿

    校 點 説 明 《經學博采錄》為桂氏晚年所作,生前未有定稿。現常見版本有1943年《敬躋堂叢書》12卷本及1941年《辛巳叢編》6卷本兩種,前者底本為源自作者未定稿本之傳鈔本,其中多有重複變亂之處,而後者底本則出自桂氏家存之最後修訂本,復經王欣夫先生“校除複重,條次先後,重定為六卷”者(王欣夫《〈經學博采錄〉跋》)。兩者相較,《辛巳叢編》本較精,《敬躋堂叢書》本較詳,不可偏廢。另有遼寧省圖書館所藏廣雅書局校鈔本,雖文字多有顛倒訛誤遺漏者,但亦間有佳善處,可補《敬躋堂叢書》、《辛巳叢編》兩本之不足。有鑒於此,本書校點採用如下步驟: 一、以《辛巳叢編》6卷本為底本,以《敬躋堂叢書》12卷本為校本。除通用字不出校外,凡文字差異處皆出校。 二、以廣雅書局校鈔本參校。具體步驟如下: 1、《敬躋堂叢書》本與《辛巳叢編》本不同處,以廣雅本參校。 2、廣雅本與兩本皆異處,若為明顯手民之誤則不出校,若涉及人名、地名、書名,或有關文義者,則出校。 三、校勘過程中,盡量查考原文,以定是非。 四、底本原文不作改動,於各校記中對各本差異加以鑒別説明。
  • 仪礼注疏(全三册)

    作者:[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 点校

    《仪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时代有关社会习俗和礼制的资料总汇,对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生活极具价值。历代为之作注解者很多。唐代编《五经正义》,将郑玄注和贾公彦疏作为钦定的《仪礼》注释,编成《仪礼注疏》,成为后世最权威的《仪礼》读本,与其他唐代钦定儒家经典注疏统称为《十三经注疏》。唐以后多次重刻,但质量良莠不齐,版本多有异同,错讹亦难以避免。有鉴于此,王辉先生潜心数载,将此书重新校勘整理,比较异同,择善而从,并吸收了历代学者研究《仪礼》的成果。各卷后附有校勘记。本书将成为《仪礼》最好的版本。
  •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

    作者:[清]阮元校刻

    本书为影印清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阮元主持校刻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精装5册,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书的汉魏古注与唐宋人疏解。此本字大可读,为文史研究者所必备。
  • 四书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

    《四部要籍选刊:四书章句集注(套装共3册)》是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代表作,也是南宋以来学术价值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内容为朱熹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古书所作的集注阐释。《四部要籍选刊:四书章句集注(套装共3册)》存世版本甚多,清嘉庆吴志忠刻本是其中较好的一种。学界通用的中华书局版《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点校所用的底本就是清嘉庆吴志忠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子全书•四书章句集注》也将《四部要籍选刊:四书章句集注(套装共3册)》作为重要的参校本。已通过正式途径向浙江图书馆购买了其馆藏清嘉庆吴志忠刻本的全书书影,并获得了相关的使用权。
  • 韩诗外传集释

    作者:韩婴

    《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由韩婴撰,许维遹校释。清人考订全书的以赵怀玉的校和周廷寀的注为最着。这两部书,在一年内相继印出,但互不相见,所校各有异同,因此互有得失。吴棠合刊为一书,一般都认为是善本。许维遹先生收集了有关的校注材料和不同版本,约有数十种之多,并旁及诸子、类书和其它材料,悉心剪裁,同时加上他自己的意见,撰成《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但到许先生去世时止,《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尚非定稿。现经校读,核对引文,统一体例,改正了一些误字、标点和个别文字,排印出来,供研究者参考。《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定名为韩诗外传集释,实际上,许先生的劳动更多的是化在集校这一部分上,仅有少数地方作了集释的工作。由于许先生已作古人,未加更改。
  • 尚书古文疏证

    作者:閻若璩 毛奇齡,黄懷信 吕翊欣 校點

    《尚书古文疏证(附:古文尚书冤词)(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介绍清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被认为是“伪古文《尚书》”的“定案”之作,长期以来享有盛誉。如黄宗羲曾谓其“取材富、折衷当”,“仁人之言,有功于后世大矣”(《尚书古文疏证序》);纪昀等人谓其“反复厘剔以袪千古之大疑,考证之学则固未之或先矣”(《四库全书提要》)。《尚书古文疏证》原书八卷,目録凡列一百二十八条,有缺失。此书为《尚书古文疏证》之点校本,且有详细的导读,可帮助读者理解。
  • 公羊家哲学

    作者:陈柱 著 李静 校注

    《公羊家哲学(外一种)》收录陈柱两种公羊学著作《公羊家哲学》、《春秋公羊微言大义》,并对书中出现的难解字词、人名、地名、事件以及典章制度等作简明注释。《公羊家哲学》与《春秋公羊微言大义》在篇章布局和具体内容上大体一致,内容涉及革命、尊王、弭兵、崇让、攘夷、疾亡、尚耻、进化、正名、伦理、仁义、善恶、经权、灾异以及传述考。两书博采董仲舒、何休以及孔广森之疏解,着重条陈公羊学大义,更循《春秋繁露》体例分篇讨论公羊学义理。立论以经传为准,又结合当时时势,自成一体,广获学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