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哲学

  • 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

    作者:(德)马克思 (Marx, Karl 1

    《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晚年所写的一部史学手稿,大概写于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共有四本笔记本。马克思在这份手稿中按编年顺序摘录了公元前1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政治历史事件。关于各民族经济发展史的材料,马克思在另外一些笔记本中做了专门的记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这份手稿时,给他加上了《编年摘录》这一标题。 马克思对世界史各种问题的研究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把历史过程作为人类所创造的历史的实际进程来研究,始终主张只有仔细研究具体的事实才能了解真正的历史。他一生阅读过许多历史书籍,做了大量的提要和摘录,这副篇幅巨大的手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部史学手稿。
  •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

    作者:黄进兴

    通过介绍后现代的名家经典著作,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冲击。作者首列主题,辅以学术源流,再举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后给予个人品评,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后现代史学的来龙去脉,并明了其得失。
  • 历史是什么

    作者:(英)迈克尔·奥克肖特,卢克·奥沙利文

    本书将有希望成为收录迈克尔·奥克肖特至今未刊的著述和那些散布于各种各样的杂志、期刊而仍然不太容易得到的文章的第一本著作集。眼前的这本著作的中心内容来自存放在伦敦经济学院奥克肖特档案馆中以前未曾印行过的论文和评论。 全书主要收录了历史是神话(1923)、剑桥政治学院(1924)、试论哲学、诗歌和实体的关系(1925)等内容。 目录: 前言/1 导言/1 1.历史是神话(1923)/25 2.剑桥政治学院(1924)/37 3.试论哲学、诗歌和实体的关系(1925)/55 4.历史哲学(1928)/100 5.我们向历史家期待什么(1928)/113 6.当代欧洲的社会和政治学说(1939)/126 7.论与德国实现和平(1943)/135 8.人类教育中谈话的声音(约1948)/157 9.历史哲学(1948)/167 10.理查德·胡克/171 ii.辉格党的历史解释(1951)/182 12.新社会(1951)/186 13.新政治学(1953)/189 14.自由和权力(195—?)/193 15.政治学中的行为和意识形态(约1955)/200 16.在现代政治学的解释中“性格”的概念(195—?)/209 17.英国的民主(1957)/227 18.当前关于政府的意见(19597)/230 19.自由宪章(19597)/242 20.工作和游戏(约1960?)/244 21.在过去和将来之间(1961)/254 22.历史是什么(1961)/257 23.进入一所大学时(19617)/268 24.马克斯·伦兹的历史学(196—)/274 25.思想史的产生(1967)/277 26.大学教育的特点(1967)/300 27.何谓政治理论(1973)/315 28.作为一种历史探究题材的政治思想(1980)/325 29.法律(1980)/342 30.欧洲观念的出现(1981)/346 附录一 人名和地名译名索引/355 附录二 著作索引/368 译者后记/377
  • 历史知识理论

    作者:[德] 德罗伊森 著,耶尔恩·吕森,胡昌

    德罗伊森主张史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解”,认为历史学家的目的在于根据当时的需要和问题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他的历史理论代表了德国19世纪历史主义反思的高峰。 德罗伊森治史兼重史事考证与史学理论建构,1857年起,他曾十七次在大学里讲授过“历史知识理论”,除1868年出版的“大纲”部分之外,系统的讲稿先后有徐本芮的整理本(1937)和彼得•赖的考订本(1977)。彼得•赖考订版共三卷,本书系第一卷(即该书主体部分)的选译。原著包括三部分:德罗伊森讲授史学理论的手稿、大纲草稿、正式出版的《历史知识理论大纲》。本书以大纲的条文为骨干,将手稿中相关内容选出分别附录在条文之下,以此精炼地显出德罗伊森历史理论的要义。
  • 德国的历史观

    作者:[美国]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本书围绕对十九世纪到当代的德国历史观和德国民族史学思想传统的讨论,追溯了德国自由主义的悲剧性历史,考察了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反民主特征得以合法化的历史观。德国的历史研究绝非如德国历史学家们声称的那样科学和客观,而是受到了对德国民族性认同的深刻影响,这种“历史主义”虽不能说直接导向了纳粹主义,但在很重要的方面为1933年德国彻底抛弃民主制度和确立权威主义的恐怖统治扫清了道路。
  • 历史哲学导论

    作者:〔英〕沃尔什,W.H.Walsh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第一部分探讨历史思维的逻辑,亦即分析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的解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因果性等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思辨的历史哲学,也就是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解说,或者说,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其意义何在。在历史哲学的学术史上,沃尔什最早提出了分析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这一划分,而他本人的研究更为注重的是前者。可以说,沃尔什接续了布莱德雷、柯林武德的研究传统,将英国学者对于历史思维的哲学思考加以总结和提炼,正式奠定了历史哲学这一学术领域的基础。 沃尔什此书是继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之后,英国哲学界在历史哲学领域的又一部名作,自1950年代问世以来,多次修订再版或翻印。中译本参酌原作不同版本,在文字和内容方面,均做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 这部小书,……在英语学术界有关“历史思维的逻辑”的讨论中,可谓一部最好的简明论著。尽管这本书首先是写给哲学研究者,而不是写给历史研究者的,不过,所有学历史的人,假如想对他们的学科有关反思的话,应该人手一册。——小约翰•兰德尔(John Herman Randall, Jr.)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是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最好的一部总结之作。 ——威廉•德雷(William Dray)
  •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

    作者:(德)卡尔·洛维特

    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这决定了本书论述的范围。“历史哲学”这一用法,一般认为开始于伏尔泰和启蒙运动,伴随而起的,是近代的理性史学,它充满了摆脱束缚的愉悦,自以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神学史观的藩篱。启蒙哲人自豪地宣告,那个带着上帝的启示和末世的地狱景象的历史已经被抛进了垃圾堆,“新的历史”已经开始,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自由地构建心目中的历史图式。现在我们所说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从其本身的完整意义上讲,进入了自觉的形态。启蒙以降,众多历史哲学家如孔多塞,孔德,黑格尔,马克思,布克哈特,斯宾格勒接连粉墨登场,一台接着一台地唱着伏尔泰定下基调的老戏。 洛维特在书的开始就直指这种“历史哲学”的本质,即“以一个原则为导线,系统地解释世界历史,借助于这一原则,历史的事件和序列获得了关联,并且与一种终极意义联系起来”。进而他敏锐地指出,“如果这样理解,则一切历史哲学都毫无例外地依赖于神学,即依赖于把历史看作救赎历史的神学解释”,而这本书的目的则在于阐明“现代的历史哲学发源自《圣经》中对某种践履的信仰,终结于末世论典范的世俗化。”
  • 历史的真相

    作者:(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美)林恩·亨特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美国史学发展历程的反思。它不是像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罗列史学家和史学流派的教科书式的史学史,而是把史学史、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社会变迁结合起来。因此,在这部不太厚的书中,包含着美国史学史、美国(乃至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史和美国社会政治史的众多侧面,还包含着历史哲学的思考。
  • 那高尚的梦想

    作者:[美] 彼得•诺维克

    《那高尚的梦想》是一部“观念史”的著作,探讨了自19世纪后期美国历史学诞生至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客观性”这一神圣理想和核心规范所遭遇的命运,即其形成和衍变,受到的挑战和修正,如何得到捍卫,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观念的风起云涌,终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乱和解体。
  • 历史与记忆

    作者:(法) 勒高夫

    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本书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日人类创造的或日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最新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最新学术路径。
  • 多面的历史

    作者:[美] 唐纳德·R. 凯利

    唐纳德·R·凯利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史家之一。本书梳理、评点了西方自前古典时期至18世纪晚期的历史思想和历史著述,对其中一以贯之的众多主题和方法论详加考察,其议题举凡神话、民族起源、年代学、语言风格、文献形式、修辞、翻译、史学方法和史学批评、解释理论和解释实践、文化研究、历史哲学和“历史主义”等等。 凯利从分析希罗德和修昔底德入手,这两人作为希腊史学的开山鼻祖树立了双重传统:前者的模式是对文化和古物上下求索,这与后者立足当代的政治叙述和分析叙述形成鲜明对照。他接着考察由这个主题衍生、发展出来的众多变化,论域从希腊、罗马、犹太和基督教的古代,到中世纪的编年史,再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民族史学和修正史学,最终延伸到博学派史学的启蒙史学在17、18世纪的兴起。 “此书以激情和博学论述了一个真实而重大的主题,对西方史学传统做了新颖、深刻的概述。这是一本精心构造的学术杰作。
  • 新科学(全两册)

    作者:维柯

    《新科学(套装共2册)》其实是一幅伟大的幻景;前后文互相参照的线索所连接的其实是这幅幻景的各个组成部分,至于这部著作本身的各个部分,它们仅仅是作为次要成分被这条线索非常不完整地勉强连缀在一起;这幅幻景虽然在这里或那里和历史事实有松散的联系,其余的部分却都脱离了历史事实而飘浮在半空中,如果不说是完全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话;然而,纵使如此,就这幅幻景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却是符合于历史真实图景的。
  • 历史认识

    作者:陈新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地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本书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 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地思考。 . . . . 史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认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认识论方面的发展,那么史学研究的一切成就都只能表现在史料的量的方面的扩展。 西方近现代史学是在科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下兴起的,所以它在19世纪有一个辉煌的时代。但是,由科学而科学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的绝对化,结果使问题走向了反面。我们怎么认识这种必然的发展呢?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好的启发和有趣的说明。 ——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 . . 陈新的这部著作,除去必要的史学史的背景研究外,主要探讨的是后现代状况下的历史认识理论问题,诸如证据、历史事实、文献与第一手资料、历史客观与真实、史学作品、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家、历史学的目的等问题。 无论是同意他的观点,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首先需要明白这一观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观点又是在怎样的视域中提出来的?这就要求人们不能不思考相关问题。一部著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不容易,并不是每一部著作都可以做到的。 ——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反纯粹理性

    作者:【德】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

    本书按主题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性、语言和历史”,摘录收取了赫尔德《又一种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思想》、《论语言的起源》等著作的精华章节,也是为本书奠定基调的一些文字。而赫尔德关于神话、民族宗教、一般宗教哲学的重要思想,在第二部分“神话和宗教”中都有体现。第三部分“神与自然”中,收录了《人类最古老的文献》、《论神,对话数篇》等著作的重要片段,以及最能体现赫尔德宗教哲学思想的几篇书信。本书的第四部分“文学与《圣经》”,摘录了赫尔德的文学研究著作和《圣经》解经学著作,其中后者也可以归于他的一般神学和宗教学思想。第五部分“基督教和神学”,则更多的是作为牧师、教会中人和神学导师的赫尔德,对德国的宗教事务和神学学术状况发表议论。这五部分划分可以帮助 读者在赫尔德纷繁浩大的著述中把握几条主要线索。然而这几大领域在赫尔德那里是可以打通的。比如,他对人性、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的看法,需要融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他的文学和《圣经》研究著作,一方面是以他的整体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为基本解释框架,反过来又为他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提供经验佐证和学术支持。除了布克堡时期显得较为突兀,赫尔德一生的思想,虽有起起伏伏,也不乏杂乱矛盾、含混歧义之处,但总体的理路还是比较清楚的。他虽然不是一个体系哲学家,但是他思想整体的风格还是很一贯的。 一 人性、语言和历史 又一种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思想 论人的不朽 论语言的起源 二 神话和宗教 论各种宗教 论神话(片段) 历史哲学思想 论宗教、教义和礼法 论民族宗教,对话之一 三 神与自然 人类最古老的文献 爱与自我 致雅各比书 论神,对话数篇 四 文学与《圣经》 比较各民族古今诗歌之结论 莎士比亚 论希伯来诗歌的精神 诗篇 论福音书 福音书比较之原则 五 基督教和神学 论《圣经》的神性和使用 致讲道人:外省书信十五封 神学研究书信 致提奥芬书
  •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作者:海登・怀特

    语境之地平线 当今,后现代文化几乎成为一种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躲避的以太,任何一个关心思想的人都无法不在它的普遍淹含之中。按照利奥塔、詹姆逊、哈桑等人的描述,后现代意味着宏大历史话语的合法性受到了普遍的怀疑、经验深度的弥平导致意义的隐蚀、形而上学的追寻下降到充满悖论的反讽。 在以总体性为鹄的的单数历史被质疑之后,建构一套“元历史”是否可能?当在一个只有拼凑模仿、欣喜若狂和自我毁灭的“景观社会”中,历史也必须遭遇淡灭的命运;在事实的数据整理、事件的情节编排之后去追寻历史性――即历史话语的深层结构,岂不是西西弗斯式的痛苦劳作?在形而上学自我降格,“反讽”呈现出话语自我消费与自我毁灭的悖论深渊的处境之中,怎样去诠释那个狡计百出、身位变幻的历史“真实”? 就是在这样一种语境地平线上,怀特的理论探索显示了一种伦理关怀和政治抱负:重构被怀疑论的魔眼穿成千疮百孔的“元历史”,在神话和科学之间寻觅作为历史话语深层结构的诗性,在审美(叙事形式)、认识(阐释策略)和伦理(意识形态)的多重观念构造活动之中、在文化语境和文本的互动中获取历史的“真实”。 就历史学事业而论,从19世纪第一个十年起,“历史问题”,即历史的真实与纯净受到了主观的污染,意义成为问题,这总是让思想家不胜苦恼。历史,和人文科学一样,无法摆脱19世纪自然语言的约束,以致历史的书写无一例外地被创造性阐释左右。这一时代的历史大师采用自己所偏爱的模式撰写历史,选择特定的世界观作为立场来评价自己撰写的故事。这样,历史大师们就在一个难以走出的困局之中不可自拔:历史不可能是严格的科学,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既不是思想,也不是神话,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呢? 怀特通过对19世纪的欧洲展开历史想象,指出历史话语跌落到“反讽”,深刻地显布了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危机,也终结了19世纪的历史思维。那么,什么是“反讽”?反讽,是一种通过滥用语词来显示内在的裂变、荒唐和困局的修辞策略,其基本样式是在表面上用肯定的言辞含而不露地表示深层的否定意图。比如说,福柯的反讽在于,以“语言”为主角撰写一部断裂的历史――一部无人和无名的人文科学历史。渊源于19世纪的历史意识的危机,其最重要的表征是历史意识跌落到反讽之中。利奥・斯特劳斯警策地断言:“历史主义的顶峰就是虚无主义”。这与怀特的暗示几乎不谋而合,其中隐含着深长的意味――必须“拒绝这种反讽的视角,按照我们的意志从另一种反反讽的视角看待历史”。 超越这种反讽的历史观,海登・怀特在后现代语境地平线上设定了一种理想的精神风景……
  • 历史理性批判论集

    作者:何兆武

    本书主要收录作者历年发表的有关历史哲学以及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论文(或为译序),集中展现了作者多年思考历史哲学问题的思想成果、对历史与历史学的本性有深刻地反思。
  • 西方的历史观念

    作者:王晴佳

    本书力求简练、概括地勾画西方历史学的演变。同中国史学的源远流长相仿,西方史学自古代希腊以来,也有几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自成体系的悠久传统。这一传统经过不断改造、更新,自19世纪以降逐渐成为世界史学史中重要的一支,对其他国家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20世纪初年的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人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改造,就直接受到了西方史学家的启发。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史学内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文化。虽然其影响力已不及以前,但仍然充满活力,不断有新的探索。观察西方历史学的传统和新潮,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研究的功能,了解历史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 历史本体论

    作者:李泽厚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实用理性与吃饭哲学;巫史传统与两种道德;心理本体与乐感文化等。
  •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作者:H.李凯尔特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哲学家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1898年,李凯尔特在弗莱堡“文化科学协会”作了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讲演,讲演稿作为报告发表,成为此书。全书分为十四章,讨论了历史哲学中的重要的问题。其基本思想如下。 一、《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讨论学科的划分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讨论了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关系问题。李凯尔特认为,既可以从质料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也可以从形式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 二、从价值哲学出发,李凯尔特认为价值也是历史哲学的基本范畴。历史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价值是历史学家挑选材料时的标准。什么是“有意义的”、“本质的”和“重要的”?什么是“无意义的”“非本质的材料”?这要看它们与价值有没有联系,以及联系的如何。李凯尔特把这称为“价值联系原则”。不过,他把价值同评价区别开来,认为历史学重视的是价值,而不对历史事件作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价值是就对象本身的性质而言,评价则表现历史的倾向和态度。
  • 历史与阶级意识

    作者:[匈] 卢卡奇

    本书贯穿了必须恢复被第二国际的领袖们所遗忘和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哲学意义的思想。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表述并使“阶级意识问题”在本书中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