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世纪

  • 劫余录

    作者:[法]阿伯拉尔

    本书是中世纪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尔的回忆录,原文由拉丁文写成,写作时间推定为1132年或更晚,是中世纪最早的一批自传作品之一。为补充写作背景,并充实篇幅,成书时另选取了作者与爱人爱洛伊丝的往来书信,及英文版编者贝蒂•雷迪斯写作的《导言》,与正文。
  •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作者:J R R Tolkien

    A collection of three medieval English poems, translated by Tolkien for the modern-day reader and containing romance, tragedy, love, sex and honour.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nd Pearl are two poems by an unknown author written in about 1400. Sir Gawain is a romance, a fairy-tale for adults, full of life and colour; but it is also much more than this, being at the same time a powerful moral tale which examines religious and social values. Pearl is apparently an elegy on the death of a child, a poem pervaded with a sense of great personal loss: but, like Gawain it is also a sophisticated and moving debate on much less tangible matters. Sir Orfeo is a slighter romance, belonging to an earlier and different tradition. It was a special favourite of Tolkien's. The three translations represent the complete rhyme and alliterative schemes of the originals.
  • 神曲

    作者:但丁

    《神曲》全诗长14233行,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构成,是对但丁梦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诗人自叙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天,正当自己35岁的人生中途,一日,诗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正当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时,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的母豹、雄狮和母狼拦住去路。诗人惊慌不已,进退维谷。值此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突然出现,他受已成为天使的贝雅特丽齐之托,救但丁脱离险境,并游历地狱和炼狱。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但见阴风怒号,恶浪翻涌,其情可怖,其景惊心。地狱分9层,状如漏斗,越往下越小。居住于此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们的灵魂依罪孽之轻重,被安排在不同层面中受惩罚。这里有贪官污吏、伪君子、邪恶的教皇、买卖圣职者、盗贼、淫媒、诬告犯、高利贷者,也有贪色、贪吃、易怒的邪教徒。诗人最痛恨卖国贼和卖恩主之人,把他们放在第九层,冻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
  • 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

    作者:李赋宁,何其莘

    本书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之一,该书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英国文学史,以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为对象,分为五卷,每卷独立成书,各有重点,但又互相连贯,合起来组成整个英国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全景图。本套丛书以叙述文学事实为主,包括所有重要流派、作家、作品。尽量利用国内外新资料,表述注意可读性,结合形式分析内容,附有大量引文和译文。各卷的编撰人都是长期从事英国文学研究的学者,资料掌握详尽,研究透彻、到位,这使本丛书成为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扩展文学视野、加深文学理解的良师益友。
  •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作者:Borroff, Marie; Howe

    This long-awaited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presents the acclaimed scholarly translation with supporting materials not available elsewhere in a single volume. The text is accompanied by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 essay on the metrical form, the translator's note, marginal glosses and explanatory annotations to assist in the study of this canonical Arthurian romance.
  • 哥特艺术

    作者:迈克尔・卡米尔

    《古典与现代艺术书系》共计10册:《希腊艺术》、《罗马风艺术》、《哥特艺术》、《拜占庭艺术》、《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在罗马》、《文艺复兴在威尼斯》、《人体艺术》、《从格里柯到戈雅》、《印象主义》。《古典与现代艺术书系》涵盖了西方艺术史从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经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的多种艺术风格。《希腊艺术》、《罗马风艺术》追溯了西方艺术史辉煌的源头,《哥特艺术》向读者展示了万物濒于幽暗的中世纪时期神学艺术的光辉,《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在罗马》、《文艺复兴在威尼斯》则再次让读者重温伟大的人文时代—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史的那个巅峰时刻,《拜占庭艺术》则以基督教世界的眼光审视了来自拜占庭王国—这个基督教眼中的民教世界里艺术的神秘与幽微……。透过本书系营造的穿越时空的艺术隧道,您可以尽情领略西方艺术的迷人魅力。本书系沿着西方艺术史的主干脉络对世界艺术与建筑艺术进行了梳理,不仅对艺术风格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也对艺术与其他领域之精华相结合所产生的近代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均为世界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本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13~14世纪间哥特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广泛影响,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代表形式,所及范围从英伦到欧陆,从南部的西班牙到北部的斯堪德纳维亚。
  • 圆桌骑士

    作者:托马斯·马洛礼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欧洲流传了五百多年,它对欧洲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提供了冒险、爱情和宗教三大主题。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它开始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的滥觞。它反映的是理想化了的骑士生活,并富有神秘色彩,也可以说是欧洲第一次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 亚瑟王的故事歌颂正义、忠诚、勇敢和责任心,它以其生动曲折的情节、丰富完美的想像力,成为欧美同类故事中影响是深远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在西方家喻户晓,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故事集之一。 好莱坞曾根据此书故事拍过数十部电影和动画片,包括:《第一骑士》、《误闯亚瑟王宫》、《圆桌骑士》、《卡米洛特》等。
  • The Canterbury Tales

    作者:Geoffrey Chaucer

    This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includes the most admired of Chaucer's Canterbury Tales . Each is presented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with normalized spelling and substantial annotations for modern readers. Among the new added to the Second Edition are the much-requested "Merchant's Tale" and the "Tale of Sir Thopas." "Sources and Backgrounds" are included for the General Prologue and for most of the tales, enabl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anterbury Tales in light of relevant medieval ideas and attitudes and inviting comparison between Chaucer's work and his sources. "Criticism" includes nine essays, four of them new to this edition, by leading Chaucerians, among them F. R. H. DuBoulay, E. Talbot Donaldson, Barbara Nolani, and Lee Patterson. A Chronology and Selected Bibliography are also included. About the Series : No other series of classic texts equals the caliber of the Norton Critical Editions . Each volume combine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text available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edagogical apparatus necessary to appreciate the work fully. Careful editing, first-rate translation, and thorough explanatory annotations allow each text to meet the highest literary standards while remaining accessible to students. Each edition is printed on acid-free paper and every text in the series remains in print. Norton Critical Editions are the choice for excellence in scholarship for students at more than 2,000 universities worldwide.
  • 愚人船

    作者:(德)塞巴斯蒂安·勃兰特

    《愚人船》是一部诗文体裁的叙事作品,全诗共占7308行,俗称8千行诗。《愚人船》有自身的序和跋,然后再分成112个章节,而在第110章的后面又独辟蹊径,再列出110a和110b两章。112章诗篇全部独立成文,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过渡。《愚人船》的诗文组织比较严谨,诗行内容也比较完整,结构独具匠心。 《愚人船》面世以后立刻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文学成就。德国的许多城市,如纽伦堡、豪宇特林、奥格斯堡、吕贝克、罗斯托克,从南到北,不断地印刷出版这本书,甚至一版再版。《愚人船》的影响很快跨越了国界,进入法国、英国、荷兰,并在那些国家被译成他们的民族语言;而且在这些国家的文学界还出现了许多的模仿之作,兴起了一股愚人文学热。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愚人船》作为一部用德语著作的文学作品从此以后在德国文学史上同其他名著一道,浩浩荡荡,如同大江大河,风光旖旎,一路凯歌。 关于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愚人船》(代前言) 序 缘起 1 书籍成堆 收效甚微 2 善良劝告 有益建议 3 贪婪成性 不知满足 4 新颖款式 层出不穷 5 老年昏庸 愚人不绝 6 教育孩子 方法合适 7 搬弄是非 挑拨离间 8 不从良言 拒绝劝告 9 恶习累累 陋规不绝 10 真诚友谊 铭记不忘 11 蔑视圣经 不识天理 12 漫不经心 愚人蠢举 13 卖弄风情 床笫私通 14 狂妄放肆 冒犯神明 15 愚蠢笨拙 糊涂打算 16 暴饮暴食 挥霍浪费 17 财欲横流 徒然无益 18 一心两用 侍奉二主 19 喋喋不休 胡乱议论 20 捡拾财物 不予归还 21 谴责非难 自己动手 22 聪明智慧 学识渊博 23 过高估价 幸福康宁 24 惶恐不安 过分夸张 25 借贷赊欠 债台高筑 26 无益愿望 多余渴求 27 无益学习 浪费时间 28 不从圣言 违反天意 29 自以为是 一世愚人 30 肥缺繁多 油水横流 31 延期推诿 永远明天 32 心存疑虑 防范妻子 33 与人通奸 破坏婚姻 34 愚蠢到底 不分今昔 35 暴跳如雷 轻率浮躁 36 执迷不悟 任性顽固 37 一时之福 不测祸端 38 患病在身 不听医嘱 39 发号施令 编造怪诞 40 面对愚人 互相冲撞 41 后悔万千 从不介意 42 模仿鸟儿 耻笑不绝 43 永恒欢乐 不值一提 44 身入教堂 喧哗不已 45 故意戏弄 厄运不断 46 愚人权柄 不可一世 47 大路通天 幸福平安 48 行业伙伴 同舟共济 49 父亲母亲 上梁歪正 50 欢乐狂喜 放纵淫荡 51 众多秘密 严格保守 52 金钱撮合 缔结姻缘 53 妒忌攻心 仇恨满怀 54 批评指责 不愿忍受 55 糊弄医学 稀奇古怪 56 威武暴力 终止结局 57 神仙天意 疏而不漏 58 莫名其妙 忘乎所以 59 忘恩负义 不思感激 60 沾沾自喜 自鸣得意 61 交际舞蹈 翩翩而起 62 深更半夜 窗下殷勤 63 满街抛售 沿门求乞 64 恶毒女人 邪恶品性 65 观察天象 审视未来 66 探讨欲望 遍及万国 67 傻瓜笨蛋 无人愿当 68 玩笑戏谑 难以理解 69 恶毒处世 难逃惩罚 70 事后防范 为时已晚 71 纷争不已 法庭审理 72 粗鲁野蛮 愚蠢不堪 73 追逐神仙 仰慕僧侣 74 行围打猎 徒然无益 75 操弓射击 本领低下 76 声名鹊起 威风无比 77 斗牌赌博 走火入魔 78 愚人多多 沮丧颓废 79 强盗路劫 律师职业 80 递送书信 疯癫古怪 81 厨房料理 酒窖大师 82 农家挥霍 奢侈浪费 83 贫穷困苦 唾弃蔑视 84 善良正直 坚定不移 85 死亡之神 难以战胜 86 鄙薄仁慈 蔑视上帝 87 轻薄放荡 亵渎圣灵 88 惩罚折磨 天意难违 89 相互交换 笨拙愚蠢 90 尊敬父亲 尊敬母亲 91 圣坛重地 信口雌黄 92 骄傲自大 盛气凌人 93 重利盘剥 聚敛财富 94 梦想遗产 垂涎欲滴 95 坑蒙拐骗 虚度节日 96 赠送赐予 后悔不迭 97 迟钝懒散 游手好闲 98 异国他乡 愚人成群 99 宗教信仰 没落衰败 100 灰黄牡马 亲昵抚摩 101 搬弄是非 无端饶舌 102 伪造作假 舞弊诈骗 103 拒绝上帝 反对基督 104 混淆是非 隐瞒真相 105 阻止善良 妨碍好意 106 疏忽错失 良好事业 107 聪明智慧 惩罚报应 108 斯拉拉芬 愚人海船 109 怠慢厄运 轻视祸端 110 破坏名誉 诬蔑善良 110a 餐桌风俗 恶习连连 110b 狂欢节庆 愚人成群 111 诗人诚恳 申辩抱歉 112 正人君子 聪明智慧 抗诉 跋 人名地名一览表 木刻画解读 注释 译后记
  • 欧洲中世纪文学史

    作者:杨慧林,黄晋凯

    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影响,当属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最富人文学意味的题目之一。然而要在比较根本的层面上提出任何有效的论说,似需做两个方面的先期准备。其一是对基督教神学资源的把握;其二是对西方文学与基督教发生关联的最初形态——中世纪欧洲文学有所了解。中国学人关于西方的一切讨论,当然都无法离开中国自身的背景和经验,当然都会带有某种内在的比较研究之性质;但是与此同时,这又必须以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对方为前提,必须建基于持之有据的跨文化阅读。否则,除去空泛地强调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重要,除去针对以往的偏见、忽视或者其他假想敌进行批判,就很难再有所推进。 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研究在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文学方面的准备都还比较薄弱,因而确实需要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相互关联入手,对该时代的文学特征和神学信念进行双重的探讨。由此,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才能有比较实在的基础。同时,无论就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译介还是研究,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而有关问题的提出及其针对性,便也自然构成了可能的研究思路。 一、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独特样式、由来和发展,注定要使相关讨论成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 它之所以是跨文化的,不仅是因为基督教本身就体现着古代希腊与希伯来两大传统的融合,而且还在于“蛮族”文化、罗马文化对中世纪欧洲之语言、民俗及文学风格的深刻影响,在于中世纪欧洲所包纳的东方与西方之差异。这种复杂的多文化交融可以溯源于远古游牧民族的迁徙、早期希腊人的东扩和罗马帝国在纪元之初的巨大成功,然而最终是在中世纪得到重组和延续,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依托的基督教世界。这既是欧洲的基督教化过程,也是基督教的欧洲化过程。离开这一基本的跨文化考察,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理解乃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解说,应当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基础;进而才能根据基督教与希伯来传统、古希腊传统、“蛮族”传统、罗马—拜占庭传统的关系,寻求中世纪欧洲文化品格的总体定位。 它之所以是跨学科的,则是由于基督教观念对中世纪欧洲文学具有一种根本的规定性,由于中世纪欧洲文学格外鲜明地体现着宗教的动机和宗教热情。以最具“人文”性质、而似乎远离“神学”的中世纪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为例:这些“人文学科”为世俗作家排序(the list of authors)并研究其创作的形式或风格,其实是要为最后阅读《圣经》做准备;而罗马诗人维吉尔高居世俗作家的榜首,也是因为他的创作被认为最接近于神圣的文本。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74.由是观之,有论者以为维吉尔在《神曲》中的向导形象表达了但丁的“人文主义理想”,恐怕多少有些望文生义。又如欧洲中世纪的戏剧,从时间线索上看,它似乎应当承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传统,而实际上除去泰伦斯的几部剧作之外,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古代的作品传世;即使是泰伦斯的这几部作品,也基本上被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作家们视为有伤风化的闹剧而予以排斥。参阅Joseph Strayer, ed.,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3, vol. IV, 第315页。因此,中世纪戏剧几乎完全是派生于基督教圣餐仪式的一个独特的戏剧品种。对于这样一种文学现象,神学的梳理和历史的考察就不能仅仅作为一般的背景,而要与文学的分析互为表里。具体到中世纪欧洲文学史的研究,这应当体现为关于基督教宇宙观、《圣经》解释学、神学象征学说等方面的讨论。也许可以说,这些观念是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文学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点。 二、中世纪欧洲文学从“非国族化” 到“本土化”的特征  近代以来的文学史观念,大体上是以民族意识、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为内核,因而“国别”文学(或者“类别”文学)乃是文学史研究中的最普遍方法。但是至少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欧洲并没有条缕分明的“民族文学”之界限,却是体现着更大程度的跨民族性和跨文化性;因此它很难被后世的文学史观念简单地涵盖。这不仅是由于语系的相近而在不同语言之间留有相互影响的痕迹,甚至其题材也并非各自独立的。比如亚瑟王的故事、《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等等都是由多个民族共享的素材资源,研究者无法以它们分别代表英语文学、法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即使做“类别”研究,也只能将它们归入英格兰题材、不列颠题材、日耳曼题材、法兰西题材和罗马题材。参阅W. R. J. Barron: English Medieval Romance, London: Langman, 1987.国别文学史或类别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不仅无助于清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繁复头绪,反而恰好会淹没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和文化意蕴。关于这一点,“身在此山中”的西方学者显然更专注于中世纪欧洲各族群、各文类之间的差异;而中国学人从异质文化的立场反观之,也许更容易发现其中阡陌相通的大模样。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文学是“国际”的(international)而不是“国族”的(national)。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1页。 另一方面,“非国族化”的中世纪欧洲文学又始终是沿着“本土化”的方向进深。在罗马帝国崩溃、古代传统断裂、欧洲民族重组的过程中,基督教似乎只是在精神秩序方面取代了世俗的权威,却未曾有过统一文字的企图。相反,教会甚至以不同的形式鼓励传教士用各族俗语布道。基督教之所以能在欧洲立足、并且独为一尊,本身就得益于信仰传播方式的本土化。而统一的基督教信仰和不同的语言载体,或许从这时已经注定了西方世界“一体”而“多元”的基本格局。因此从“非国族化”到“本土化”的整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其实又是以语言为标志的族群意识和社会观念不断成熟、独立、最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发展史。其意味远不止限于狭义的文学研究。 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比较清晰的划分,并使它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意义,就必须突破“国别”文学或“类别”文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关注“非国族化”到“本土化”进程的潜在内涵。因此在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化与神学的讨论之基础上,似可从“质”的方面将其文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形成时期(5—10世纪),族群独立时期(11—13世纪),文学成熟与文化转型时期(14—15世纪)。贯穿这三个阶段的逻辑线索,实际上也标识出西方世界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通道。我们得以窥见的,应当是中世纪欧洲从民族俗语的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播、民族国家的独立,逐渐导向语言、观念和社会多元化的完整过程。这样,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阶段划分,也成为对其总体文化形态的一种界说。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与中世纪的美学和文学观念 包括西方的学术界本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对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视之为一片空白。O.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3页。 这显然也同我们通常的文学观念有关。中世纪的文学、文学批评乃至整个文化,都与后世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模式明显不同。而当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之后,它自然会变得越发难以界说。 与之相关的神学美学(Theological Aesthetics)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它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参见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 Glory of the Lord, 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trans. by Erasmo LeivaMerikakis,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982;Gerardus Van der Leeuw: Sacred and Profane Beauty, the Holy in Art, trans. by David E. Gree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3.究其原因,或许仍然要追溯到中世纪文化的独特个性。“美学”之称谓,始于鲍姆嘉通1750年的著作。其本来的希腊文词源意味着“感性学”,而神学美学的主要关注恰好不是感性。按照鲍桑葵的说法:中世纪的欧洲人所要颠覆的,正是古代希腊的道德主义、形而上学和审美主义三大原则;因而其艺术兴趣并不在于感性的规范、感性的摹仿和感性的形式,却在于超越肉身、通向彼岸的可能性。神学美学从“美学”的诞生开始就很难被一般意义上的“美学”所容纳,这至少是原因之一。 艺术创造中的宗教冲动和神学家们的美学关注,其实最集中地体现着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内在精神。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描述,就不能不讨论这种附着于神学理念的美学和文论思想。其中历时性线索的梳理,可以从亚历山大教理学派、伪狄奥尼修斯、中古人文学科、奥古斯丁所代表的教父神学家、加洛林王朝时代、经院主义及其代表托马斯·阿奎那,一直追踪到中世纪晚期的神秘主义。而共时性命题的归纳,则应当包括讽喻、象征、创造、超越、梦幻和冥契等。 从总体上说,中世纪神学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是要通过“象征”的桥梁在文学艺术与宗教诉求之间达成一种同构关系。即:二者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寻求精神对肉身的超越、有限向无限的延伸、必然向自由的趋近;质言之,这正是从“真实”(reality)对“终极真实”(ultimate reality)的追求。由此,神学美学进一步唤起人类通过“美”而观照“绝对”的期待,“美”成为“绝对”的“惟一可见之形式”。 通过康德的“自然之合目的性”以及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敬虔”施莱尔马赫:“关于……呈现在概念中的上帝……若少了情感,概念本身没有生命。”见其《宗教与敬虔》,谢扶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之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所体现的这一美学旨趣,分别从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信仰中的情感交托两个方面,对后世关于文学、艺术和美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中世纪的文学观念可以循着德国古典美学、浪漫派和20世纪的文化诗学,形成一条连贯的脉络。在这条脉络上,文学艺术的价值远远超出其自身,而对终极价值的体认也必然有赖于文学艺术的向度。这一点,是中世纪欧洲文学及其美学倾向所应留给我们的启示。 四、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资料依据与未来延伸 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通常会涉及英雄史诗、骑士叙事诗、民间传奇,以及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乔叟、维庸等中世纪后期的代表作家。但是除此之外,关于中世纪文化、神学、美学与文学批评的讨论,以及早期基督教文学、吟咏诗人、教会戏剧、俗语戏剧、民间诗歌、神秘主义文学等,对于中国读者可能是一块更大的阅读空白。弥补这一空白的资料检索工具,以1983年的英文版《中世纪研究文献编目》(Medieval Studie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edited by E. U. Crosby etc., Garland Publishing Co., 1983)较为完整和便捷。同时,本书也在附录部分介绍了一百十八种有关研究文献,其中包括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文版《中世纪读本》、《英语文学中的圣经传统》等。以这些资料作参考,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应当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依据。 而另一个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可以用详实的资料取代以往的空泛之论,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是否能够如同上文所描述的中世纪欧洲文学本身,具有文学之外的更深层意味?“中世纪”之“中”有如“后现代”之“后”,是以他时代为参照来界定自身的。当“中”的过渡性意义早已完成、甚至过渡之后的“现代”也已经被“后”所阻断时,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还有否延伸的可能? 通过中世纪欧洲的那些尚显原始、粗陋的文学文本,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近代西方的语言、文学、族群、社会的发轫和形成过程,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如何摸索到近代的门槛。然而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之所以格外重要,还是由于它浸润于基督教意识、又凝固着基督教意识,并最终使之成为西方文化方式的主导性特征。沿此推及当代人的学术思考,我们或许应该从中导引出三种相互关联的研究空间。 第一是神学诠释学的方向,即对“真”与“知”的追寻。其中从中世纪直到当代逐渐沉淀下来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承认认识的有限性、理性的有限性、诠释的有限性和真理的有限性之前提下,如何确认意义? 第二是神学伦理学的方向,即对“善”与“意”的界说。其最后的追问在于:在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片面性、相对性和自相矛盾性的同时,如何落实善的要求?如何使“道德正当”得到正义之信念的支撑? 第三则是上文谈及的神学美学之方向,也可以说是关于“美”与“情”的价值讨论。 从康德建立知、意、情的批判框架并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到哈贝马斯的“现代性”论说及其对操作领域与意义领域、“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判别,以上三者始终是西方人文学的基本维度。将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扩及于此,并非要以中世纪的或者基督教的价值解决后现代处境中的精神危机,更不意味着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可以重新主宰当今的世界。但是要使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对于当代经验显示意义,也许必须取道于上述三种人文学的延伸。
  • 尼贝龙根之歌

    作者:钱春绮 译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它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来,在一二零零年左右形成。全诗共9516六行,共二部,她以尼贝龙根宝物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凄惨的悲剧,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帮助勃艮等王恭太娶到冰岛女王布伦希德,而娶到恭太之妹克琳希德,后遭布伦希德残害。克琳希德为报夫之仇,而设计杀害兄长恭太,又被部属杀害,两个王国因而毁灭,尼贝龙根不知见向。这是德国乃至全世界脍炙人口的著名诗
  • 罗兰之歌

    作者:[法] 佚名

    《罗兰之歌》是法国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品,也是法国文学的开卷之作,一般认为产生时间在1066年到1096年之间,编写者是在诗歌最后一行中提到的杜洛杜斯。全诗共291节,4002行,叙述了查理大帝征战多年后班师回朝,由罗兰率领的后军因叛徒加纳隆的出卖而全军覆没,查理大帝为罗兰报仇并审判了加纳隆。作品塑造了忠诚的罗兰、睿智的奥里维、狡猾的加纳隆等一系列鲜明的形象,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虽然是中世纪的作品,但在今天看来依然卓越不凡。
  •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

    作者:C.S.刘易斯,沃尔特·胡珀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一书中收录了C.S.路易斯十三篇引人入胜的论文,其中一半是路易斯有生之年没有出版过的。书中前三篇论文对中世纪文学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其余转向研究渚如但丁(《神曲》)、马洛礼(《亚瑟王之死》)、斯宾塞(《仙后》)和弥尔顿(《科马斯》)等重要作家的作品。路易斯富有洞察力和亲切感的写作,足以吸引每位对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文学感兴趣的研究学者。
  • 世界之灰

    作者:dome

  • 中世纪爱的艺术

    作者:[美]迈克尔・卡米尔

    我们今日所理解的浪漫爱情实为中世纪之发明。 自12世纪以来,诗人与艺术家发展出关于爱的诸多观念,并确立了欲望中女人作为客体、男人作为主体的关系。本书呈现的150件珍贵且鲜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皆出自13世纪至15世纪晚期的欧洲。这些织物、牙雕、手绘饰物、首饰盒、珠宝和腰带,向当时的男人和女人传授爱的“艺术”。当其作为礼物和信物被赠予时,它们已和主人的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评析,作者对中世纪爱情的象征意蕴与社会背景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作为社会符码之核心的爱的神话与矛盾,探讨宗教式欲望对象所唤起的世俗情色欲念:从凝视、交谈、抚触、亲吻到最终的迷醉,中世纪的爱,在许多方面显得那样直接、热烈,超乎我们的想像。本书为读者了解中世纪情爱史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 特利斯当与伊瑟

    作者:贝迪耶,罗新璋

    本书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作品讲述了一个生相爱、死相随的动人故事,作品以骑士的冒险经历开头,主要表现主人公特利斯当对王后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和不避风险的追求。骑士这种“风雅之爱”,开创了对女性的诗意崇拜。
  • 新生

    作者:但丁

  • 亲吻神学

    作者:[德] 施皮茨莱 编

    书摘 因为他或者她意识到自己已被引导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以没有人感到自己远离上帝。相反,人之爱的经验就像一条直接通向上帝的跳板或者道路。对具体的你的渴望与对上帝的渴望融为一体,这在他们的书信中时时有所表露。这不难理解,因为事实上这是“肉身化”了的爱。于是,实现爱的具体形式便成为追随基督的一种形式。所以对具体的你之爱一变而成为基督成人这过程的继续,基督是作为圣父之爱的标志而成为人的,这并非为了通过爱去解救“人类”,而是为了去解救每一个个别的具体的人。上帝爱我们并非将我们当成普遍的人类的一部分,而是因为我们是位格,因为我们是具有具体和独特品格的个体。 当读者打开阿贝拉尔(Abaelard)与海萝丽丝(Helo-ise)的往来书信时,犹如被引入一幕无比美丽、无比丰富的戏剧,会看到一座空荡荡的舞台随着演员的出场而渐渐活跃起来。这些书信是伟大的爱情与友谊之独一无二的人性见证。海萝丽丝是一位——人们曾完全正确地评说——伟大的献身于爱的女性,她在某种程度上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纯洁的爱的本质就是如此,而且只能如此。阿贝拉尔写给海萝丽丝的信证明,他是一位致力实现基督之爱的崇高理想不知疲倦的斗土。他为此将他的整个生命孤注一掷,这一生命没有海萝丽丝是不可想象的。他使海萝丽丝也卷进了他那急风暴雨般的生活所掀起的大大小小的波涛之中。 在《旧约》和《新约》中,你会发现,死者复活之伟大奇迹仅有利于或者至少有利于女人,要么是为了女人,要么是在女人身上完成的。《旧约》向我们讲述了两个应母亲的请求令死者复活的故事,这便是以利亚及其门徒以利沙创造的奇迹。福音书只有三个有关主耶稣基督令死者复活的奇迹:这三个奇迹都是有利于妇女。事件本身就证实了上面援引保罗的话:“妇女通过复活重新得到死去的人。”在伯利恒城门耶稣唤醒了寡妇的儿子,因为寡妇的悲痛使耶稣无比感动,他将儿子还给了母亲。耶稣还接受了拉撒路的姐妹玛丽亚和马大的请求,使他的好朋友拉撒路复活。甚至一位会堂主管也请求耶稣,耶稣便给他的小女儿以同样的恩宠。这就证实了:“妇女通过复活重获她们死去的人。”因为睚鲁的小女儿在死亡之夜——犹如那些重新得到家庭成员的身体的人那样——立刻重新得到她自己的身体。然而所有这些生命复活都是应 少数人的请求发生的。 时代将使我的神父失去一些他所具有而我自己认为颇为神圣的坦诚性格;然而,正如魔鬼不愿人人都成为圣者那样,那些邪恶和狡猾的人(如我本人)也善于避免使你成为话柄的机会。我自己出于种种原因,虽然允许自己小心呵护我与你的交往,但并非所有的修女都能如此,正如并非所有的神父都具有我的神父那样的坦诚一样。即使上帝将这种宝贵性格赐予他们,你也不要认为他们会持有相同的意见。我告诉你,我真正担心的是那些人对你可能造成伤害,他们比魔鬼还要凶恶。姊妹也许会认为,她们可以做我曾做过的一切,她们这么认为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自从女儿将自己托付给我以来,我的行为极为谨慎。因为我必须考虑到,魔鬼可能会通过我去诱惑她们,因为我也不过是个罪人而已。感谢上帝,尽管我相信在我身上找不出什么严重过失,因为上帝无时不在地庇护我。但是,我要承认,我还得在女儿面前努力掩饰我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这类不完美之处很多,想必女儿早已有所察觉)。 属于这方面的还有我对我的保罗的爱和担心。我不得不常常提醒他,他对修会意味着什么,虽然我并不愿用这些批评来干扰他。 西笃会(拉丁文为Cistercium,意为“新修道院”,由此而产生“西笃会士”这个词)与1098年开始的本笃会的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小群修士在香槟隐修院(Chaim-pagne)院长罗伯特(Robert)率领下与一直主宰着克吕尼(Cluny)本笃会的修院生活方式决裂,重新回到圣本笃的原始规章,开始新的生活。 贝恩哈德体质孱弱——他患贫血病和胃病。尽管如此,西笃隐修院第三任院长哈丁(S.Harding,1060—1134)在他于修会任职三年后,即1115年,仍然派他带领12名修土去香槟地区创建克莱尔沃隐修院。贝恩哈德由此出发进行布道活动,很快便远近闻名,以致该隐修院的名字与他个人不可分割。他那博人好感而光彩照人的风度使他的活动更加有成效,克莱尔沃的修士数目急速上升,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许多分支隐修院。贝恩哈德个人就建立了64所。这些隐修院推行的基本路线介乎独处的欲望与通过完成各种使命而不断提高的要求之间。 贝恩哈德生性聪敏,这种品格容易接受神秘思想,但同时也具有领导才能。这些性格的特征在他那些当时看来十分频繁的通信中都有所表露。他是一位激进的斗土,为了宣扬西笃会士的理想、反对克吕尼的僧侣,他义无反顾地投入斗争。因此他于1129年应圣蒂耶里的威廉(Wilhelm von St.Thierry,约1080—1148)的请求,撰写了《护教学》一书。这大大提高了他在许多修会中的声望。 他经历了1130年至1145年间旷日持久的教会政治斗争。在此期间,教皇、主教、隐修院院长以及神学家有些视他为敌人,有些视他为朋友。 在他的所有著作和论辩文章中无不显示出一位非凡人物的独有魅力:充满对上帝之爱的激情,宽厚而又激进,脆弱而又坚强,积极主动而又善于沉思,先天的神秘主义倾向,无私因而往往不妥协,广交朋友而又对敌人毫不留情。他努力捍卫言论自由,力图在自己一生中实现他在布道和著作中所宣扬的东西。贝恩哈德的神学理论和宗教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大量的布道词、论文和对《圣经》各个篇章的阐释之中。 贝恩哈德对整个发端于西笃的修院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这一运动最明显的特点是文法与文献、哲学与文学、神学与艺术、思辨与冥想之间的紧密联系。所有这一切都来自贝恩哈德对《圣经》的深刻理解。这无疑是神学家兼作家的这位克莱尔沃的贝恩哈德给人印象最深的性格特征。他的86篇《雅歌诠释》即对《雅歌》三章1节之前各章节的诠释,是灵修神学的杰作,同时又是理解12世纪隐修院神学的钥匙。这是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作。他以基督和灵魂来解释爱着的男人与被爱的女人的关系。这表明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传统的辩论规则,寻求一种不平常的诠释途径。他的文风带有论战气味,但同时又显示出他高度的机敏和诗人天赋。 上帝之道成了肉身而达到人的得救这一论题,贯穿他的神学思想。这一论题的展开成为教理与过时的信仰、神学思想与神秘主义反思的结合。这一杰出的神学论述在后来影响了整个西笃会的唯灵论。所以,西笃会的改革正是由于贝恩哈德的努力才获得其内容上的和神学理论上的形式的。 正如下列选文所表现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爱在西笃会的神学理论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神学所缺乏的是思辨上有机性的品格;于是,一个新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Experi-entia,即上帝与人相遇的个人经验。在西笃会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11和12世纪那种宗教精神的亢奋状态,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在个人之爱的情感张力场内重新经验着人与上帝的关系。 西笃会的修士钟情于爱(amor)。对他们而言,一切精神性认识都与爱有密切联系,爱就是一条接近上帝、接近人的途径。他们认为,爱是一团无焰的火,它不断地燃烧起来,成为雅歌形式的新婚之爱,并诱使人完全将自己奉献给上帝。 在爱者及其以完美的爱爱着的人所喜欢的一切财富中,爱所爱的是共同拥有,它乐于共同拥有而不愿独自占有能够使两人欢乐的东西。但对于两人所不喜欢的东西,爱自身也宁可放弃,它不想拥有朋友不喜欢因而也不愿拥有的东西。 在证明可爱性时,爱关注的始终是激起它所爱的人产生爱,这样他才不至只是单方面地接受爱。如上所说,爱所爱的就是被爱。对于爱者而言,只要它没有感觉到爱中的共同性,它便不会仅仅满足于去爱某种共同的东西。 如果爱要将它所拥有的东西变成共同的占有物,那么,这东西首先就是爱本身。爱总是对他人怀有好感,它厌恶孤独。可以说,爱沉迷于对共同拥有物之爱,所以它不由自主地慷慨赠予,以便达到爱的共体。 那种将其所拥有者保留下来,为自己所用而不愿将之变成共同占有物的爱,会是怎样一种爱呢?反之,如果爱者自身不被人爱,而只是爱人,那么这爱者会得到怎样一种慰藉呢?“孤独者多么可怜!”(传4:10)孤独的爱将自己钉上了十字架,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仇恨自己,因为它根本不愿孤独而是想互为伙伴。它不可能被剥夺它的爱的冲动以及它的本性,因此它也不可能不爱共同拥有它的财富,不可能不爱爱本身的共同性。 所以,与我们心中的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者有两个东西:对共同拥有的爱与爱的共同性。二者缺一爱就算不上是幸福的爱。 爱在共同拥有中寻求善,在爱的共同性中所要寻求的不是别的,而是幸福。如果存在着某种人共同爱着而又缺少爱的共同性的东西,那么,这爱便缺少它自己想拥有的东西。反之,如果人共同爱着而又缺少人想要共同爱的东西,那么,这爱便缺少它自己不愿失去的东西。 这便是属于我们、存在我们心中、在我们中间的爱。怀有这种爱,我们还不算完全幸福。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占有能够使一切人完全得到满足的最高财富,只要一种共同的相互之爱将我们联结起来,只要借助这种爱达到不存在无共同性之物的境界,那么,我们将来会是非常幸福的。 ……
  • 查理大帝传

    作者:艾因哈德,圣高尔修道院僧侣(佚名)

    《查理大帝传》包括两种查理的传记。一种为艾因哈德所撰,另一种为圣高尔修道院某佚名僧侣所撰。两种传记均撰写于九世纪,是关于查理大帝的最早的史料。内容包括:他在国内外的事业、私生活和性格、他对教会的虔诚和护持、战争和功业等。
  • 纹章插图百科

    作者:斯蒂芬·斯莱特

    本套丛书涵盖音乐、神话、符号等多领域的内容。其中《象征符号插图百科》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来自不同种族的重要文字和图形符号,客观简明地以图文对照的形式解释出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纹章插图百科》一书中,作者梳理和追溯了始于中世纪的各类纹章,读者在阅读中可以发现符号用外在形式承载着或来自历史或内涵深刻的内容;《旗帜插图百科》则讲述了旗帜和人类历史的故事。本套丛书立足人类学、文化学的角度,内容专业而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