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博物馆

  • 在大英博物馆读古罗马

    作者:南希·H·拉梅奇,安德鲁·拉梅奇

  • 藏着的中国

    作者:余秋雨

    《藏着的中国》讲述了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且情节是根据同名电视片的解说词改写而成,具有较高的参考及翻阅价值。没有比"藏着的中国"更能妥帖地表达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感受:中国其实一直在这里,在玻璃展柜后,在聚光灯下,在汉画像的线条里,在六朝人的笑容上,在唐塑的色彩和宋瓷釉面上冰片般的裂纹中……
  • 博物馆起源

    作者:(美) Hugh H.Genoways

    《博物馆起源》是一部关于早期博物馆历史和博物馆理念的重要历史文献。全书收录50篇来自“博物馆开拓者与大师们”的文章,记录并串联起了博物馆学史上智者与先驱们关于“什么是博物馆”最原始、最根本的思考。 这些涉猎广泛的文章介绍了博物馆起源和理念,以及一些教育和展览方面的理论,既可以用作教材,也可以给那些对博物馆丰富历史感兴趣的学者带来一些启发。
  • 伟大的欧洲小博物馆

    作者:詹姆斯·斯图尔顿

    《伟大的欧洲小博物馆》为最佳地展现这些卓越的珍品配备了超过350张彩图以飨读者。从巴黎的马莫坦博物馆到克拉科夫的塞尔脱瑞斯基王子博物馆,从哥本哈根的胡姆勒拜克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到伦敦的达尔维奇美术馆,那些原本不那么为人所知的镇馆之宝,经过作者对其辗转过程的娓娓道来而变得昭然于世。这些灿若繁星的纯艺术和装饰艺术收藏,来自于王室、贵族、统治阶层、中产阶级,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学术机构、艺术家故居、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二十世纪成立的基金会。
  • 卢浮宫私人词典

    作者:[法]皮埃尔•罗森伯格

    《卢浮宫私人词典》是卢浮宫原馆长、法兰西学术院院士罗森伯格先生编撰的一部关于卢浮宫的私人词典。该词典编撰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依据个人喜好和主观意愿来决定词条的取舍和分类,故而,收录其中的词条并不局限于卢浮宫藏品本身,而是包含了与卢浮宫相关的、牵动作者情感的一切。 由此,在这部私人词典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编撰者对卢浮宫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展馆陈列、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从而掌握大量的实用信息和历史资料;同时也可以从编撰者笔下获悉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趣闻轶事、那些被岁月时光掩埋的秘密往事以及那些隐藏在一座古老博物馆背后的动人故事。 可以说,这部《卢浮宫私人词典》兼具了娱乐、趣味与教益的多重功能,饱含了编撰者本人对于卢浮宫的挚爱与深情,体现了私人词典的独特风格与无穷魅力。
  •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

    作者:(日)出口保夫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内容简介:十八世纪,陶制工艺品之父Wedgewood因它得到创作灵感,发现南极大陆的库克船长为它带回一级文物; 十九世纪,狄更斯和达尔文在此思索,拜伦、济慈和雪莱因它写下不朽名作; 二十世纪,马克斯和列宁在此阅读,甘地、泰戈尔,还有落难的孙中山,陆续来访,叶慈、萧伯纳、夏目漱石……连阿拉伯的劳伦斯都来了,这里是二十世纪人类历史文明的孕育地。 这里,充满知性和智慧,却也充满神秘; 这里,洋溢永恒的美,但抢夺文物的争议也始终不断。 大英博物馆从创立以来,为何坚持参观免费? 有人在阅览室读了整整三十年书,他在阅读什么? 十八世纪文坛祭酒的约翰生博士,为何死也不踏入? 电影《窈窕淑女》和大英博物馆的关系密切? 埃及文物中的木乃伊引发一连串死亡事件,连铁达尼号都因此沉没?
  • 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

    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

    任何一部世界史的著作都不可能绕过古希腊,它被誉为西方文明的肇端。古希腊人在历史、哲学、政治、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留有余绪。本书通过国内学者的多角度阐释与国外相关博物馆的专题解读,以及数百幅高质量图片,丰富呈现古希腊文明的多维性。 本书是上海博物馆重点项目“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系列”问世的第一卷,该系列旨在从世界博物馆藏展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元视角,诠释与传播人类文明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搭建世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和文物研究的国际平台,促进世界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将计划出版十余卷,涵盖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中世纪、两河流域、古印度、中南美洲等。
  •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编)

    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的中国最大的民营博物聚落,他以抗战、文革为主题。樊先生集毕生收集,在此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建川博物馆是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创始人樊建川先生耗时二十年,收集了两万多件文物,在川西安仁镇上,建立起了庞大而震人心魄的博物馆聚落。 本书除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樊建川也特别增设了这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作为一本对博物馆介绍的馆书而言,这本书的主题及设计形式均富有挑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而这种新概念的馆书的出版,也使国内的博物馆类图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作者:Neil MacGregor

    I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Neal MacGregor, director of the British Museum, takes readers on a tour of the world by way of its material goods. From everyday items such as pots, utensils, and money to valuables such as art and jewelry, MacGregor shows that the things humans have left behind are often as rich and informative as written texts. Whether it's a strange and unique object like a throne made of rifles from Mozambique or a medieval German crystal, or a familiar one like a sculpture of the head of Augustus or Hokusai's painting The Great Wave, MacGregor skillfully weaves each one into the fabric of the society that it came from. In that sense, the book is much more than a museum catalog: it's a hundred keyhole views into a hundred different societ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roughout history.
  • 让木乃伊跳舞

    作者:(美)托马斯·霍文

    《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内容简介: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样——也从未有人像托马斯•霍文那样对它进行管理,进行变革:从“诱捕”重要的捐赠人,到跨越国界偷运古代珍宝;从与世界上最有势力的古董商达成秘密协议,到与对手周旋;从举办“图坦卡蒙王”等大展,到赢得委拉斯开兹的惊世杰作。在担任馆长的10年间,霍文使大都会博物馆从睡梦中惊醒,将其转变成美国最有活力的文化机构。
  • MoMA亮点

    作者:The Museum of Modern

    这本重新修订并重新设计的《MoMA亮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选作品350件》,呈现的是从本博物馆无与伦比的现代、当代艺术收藏品中重新精选的作品。每件作品均配有精美的图片和信息丰富的文字,其中有115件作品是首次出现在《亮点》中。很多近年的收藏反映了本博物馆对于我们时代艺术的一贯专注。
  • 陕西博物馆

    作者:陈健,钱晓艳,张辉,吴莘

    自蓝田人、半坡人始,周文王、武王,秦皇、汉武,隋文帝、唐太宗就这里驰骋,以致陕西遍地文物,号称文物大省。本书带领您在陕西省的164家博物馆间畅游。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半坡博物馆以及周边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华清池、仙游寺……在关中,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汉代的阳陵和茂陵、唐代的乾陵、法门寺博物馆、周原遗址……在陕北,耀州窑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钟山石窟、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人到陕西,稍加留意,就会感受到中华古老文明的伟大。
  • 温迪嬷嬷的艺术之旅

    作者:温迪嬷嬷

    温迪·贝克特嬷嬷被她所见到的奇迹所点燃,《温迪嬷嬷的艺术之旅》这一节目为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画作带来了焕然的生机。作为“自克拉克勋爵为我们写作《文明》一书以来最出色的艺评人”,温迪嬷嬷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对读者来说,她的天赋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由知识、欢乐与智慧组成的混合之物。“自克拉克勋爵为我们写作《文明》一书以来最出色的艺评人。”                      —威廉·斯各特《每日电讯报》“很少有人具有这种观看或教导的天赋”                     —尼葛拉·洛森《泰晤士报》“(温迪嬷嬷具有)一种为众多世故且少创意的艺术鉴赏家所罕有的清新与诚实”                            —弗朗切斯卡·特纳《卫报》
  • 无墙的博物馆

    作者:[法] 安德烈·马尔罗

    《无墙的博物馆》描述了自中世纪以来,绘画和雕塑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同时说明了现代考古学、现代摄影术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在我们艺术知识的丰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者通过对艺术的深层阐释,把一些观众看来“无法理喻”的艺术品变成一幅幅清晰的图像,使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成为可能。
  • 爱上博物馆

    作者:桂雅文

    什么是博物馆?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出现博物馆这样的机构?为什么在许多文明先进的国家里,都有一些历史悠久、让各国引以为傲的博物馆?博物馆究竟有怎样的功能?要如何参观博物馆比较有收获?这些可能都是喜欢逛博物馆的人心中有时会浮现的问题。在本书开场的几篇文章里。作者以简洁的文章,为我们辅陈了一个了解博物馆的知识背景。
    桂雅文,中国台北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社区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
  • 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

    作者:姜松

    初到博物馆,大家最常见的反应就是:这破瓶烂罐断壁残垣的,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呀!或者:名画里的老几位不是穿太多就是什么都不穿,这都谁是谁呀?每到此时,“为了捍卫人类文明的尊严”,我都不得不跳出来“嘚啵”几句,尽可能地在大家丧失好奇心和耐心之前,解释博物馆之美。什么历史背景、艺术家生平、风格流派……甩开了招呼。渐渐地我发现,这貌似高冷的博物馆背后,真真地隐藏了无数的“彩蛋”“包袱”和“密码”,令人抑制不住地想“说话”,也让我的“听众朋友们”真正爱上了游博物馆,品味到了艺术经典带来的美好和乐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本书里,我总结了西方博物馆、画廊内的一些“神叨事儿”和“花花事儿”与大家分享,希望您“爱听”。 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诸仙,还是《新约》《旧约》中的圣人先知,他们的故事都是西方艺术最主要的灵感源泉和表现对象。这不仅因为这些传说本身富含并能进一步激发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因为它们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虔诚的信仰。用艺术以教化,这便是博物馆收藏顶级艺术品的宗旨,也是我们趣游博物馆的目的之一。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千百年前的艺术珍宝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会找到比教化更有趣的发现……
  • 大英博物馆日记

    作者:陈平原

    伦敦一月,最让我得意的是住处临近大英博物馆,因而得以从容观察这个已有二百五十年历史、绝对享誉全球的“知识的海洋”。走过不少国家,见识过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怦然心动、流连忘返的,非大英博物馆莫属。这一判断,牵涉到时间、金钱、个人心境以及知识储备等,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 博物馆书

    作者:赵玫

    深情引领 与博物馆的灵魂相约 最奇妙的纸上文化之旅 博物馆奇妙夜 之 纸上文化之旅 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赵清 倾情打造 最先锋设计 冲奖 2013“世界最美丽的书”! 这是一本关于域外博物馆的书籍。是作家赵玫近二十年间在全球各国参观各类博物馆的结集。其中不单单介绍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更多的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尤其每个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沧桑和独特气质,以及渗透其中的或感人、或忧伤的人物和故事,都将就成读者奇妙的纸上文化之旅。
  • 唯“物”主义

    作者:周佩红

    《唯“物”主义:我的博物馆之旅》本书包括:皇家马车、战船沉没、写作超人、一看就明白、请按快门、在花车上迎接春天等篇目。
  • 博物馆笔记

    作者:毛樱桃

    在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埃及展厅和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来回转悠。看看古埃及手艺人的人像雕塑,也瞧瞧伪装成兰花的螳螂。既了解到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的执着,也得知软体动物的宝贵之处。 博物馆之旅果然可以轻松有趣,所以和作者一起“长进”吧。 作者毛樱桃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爱看与自己专业没关系的闲书,爱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