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城市
-
城市漂流
西雅图 SEATTLE 摇滚乐博物馆/弗兰克・盖里 盖里能勇于率先脱离钢与玻璃有如金箍圈般长久以来对技术与美学的限制,使现代建筑得以从几乎已经令人动弹不得的某种当代美学限制里豁然脱身,让建筑美学思考的可能开了一扇大窗,的确是功德无量令人敬佩。至于营造技术在形成建筑美学时显现出来的笨拙、不合理与昂贵,究竟是不是建筑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与责任?或足本就是属于营造方法与新材料、技术发明者赶不上时代脚步的错,根本就是与设计者无关的呢? 贝利夫美术馆/斯蒂文・霍尔 霍尔可能是现代建筑史上最善利用自然光线的几位建筑师之一,他称阳光的丰富性有如交响乐般层次丰饶,我们实应善用并借着它来显现空间的优美品质。但是和另一位也同样善用阳光的建筑师路易斯・康所不同的是,康多半是以阳光深重的强烈明暗对比,来显露空间中崇高得近乎宗教的个性,霍尔则惯常在接以阳光在空间里的直射、折射与反射亮面的效果(而非阴影),来陈述他对空间模糊暖昧诗意的捕捉,也往往能同时显示出一种相较之下更有人性的仿宗教性性格来。 纽约 NEW YORK “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很清楚她并不是在为所有的人设计服装,她是为那些敢与她同样走在时代最前端的人设计衣服的,而如何维持住自己永远是浪潮中最前端的水波,是她工作中动力的来源与挑战。这种挑战(也是近了叛逆的自毁)精神,在她的作品中屡屡可见,例如70年代时她大胆选用当时的禁色“黑”为主色,当时在一场名为“Red is Black”的发布会中,她以《圣经》中对“惧怕”的感觉为构想主轴,以7种不同的黑色来展现她对服装美的看法,并同时来挑战禁忌所能达到的极致。 莱赫曼・墨水画廊/雷姆・库哈斯 库哈斯基本上是20世纪现代建筑长期以来少见的能以诚实无惧态度面对社会真实现状的嘹亮新声音;在他之前的现代主义诸大将面对现实社会时显得有些清高离世,似乎有红尘不染的洁癖姿态,而随后的后现代主义群雄,虽然决定跃身与现实对舞相呼应,却选择了以历史糖衣包装商品的不痛不痒的手法,令人对其究竟是在卖笑或是卖身混淆难分,也自然难于给予任何诚恳的敬意了。 库哈斯对于现实环境的不拒不离,甚至勇于投身去改造的态度,使他有着迥异于前人的身姿;以他对资本主义架构下的商业形态为例,他虽未必赞同这样的价值系统,却也一样保持着勇于投身尝试的态度……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屈米 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这个设计案,从一开始就备受期待与瞩目,一方面是因为基地所在是作为美国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另外则是建筑界也以好奇的目光,等待屈米推出另一代表性建筑作品,他在这样的压力下,似乎就显得有些进退失据,甚至显现出有些过度理性与感性飘逸迷人魅力的不足了。 芝加哥CHICAGO 罗比住宅/赖特 赖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虽然是他最为人所讨论并引为称誉之所在,但事实上他的建筑手法在整个20世纪对后继者的影响力,是远远比不上其他欧陆的现代主义大师的。赖特真正的价值,可能反而是他的建筑具有一种本分性格,他真实地显现出一个建筑师如何以自身所熟悉并具真实生命力的材料,在依循机能的需求下、反映出当下环境的现实性与这样现实性中的美感可能,并在其中寻求生命个体与宇宙自然和谐关系的坚持态度。 …… 在赖特的理念中,早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土地、空气和阳光,使人的价值能在其与自然的互动中重新建立,不至于使人成为都市中一个失去价值意义的符码。 -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仍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现”(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总之,早期著作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的建筑观点来认识建筑,目前我仍以为这种目的是最重要的事。今天许多混乱的产生是由于一些人在谈论建筑时东拉西扯所造成的。因此我将反映出建筑的信念: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感动大众”的东西(如拉普普(A.Rapoport)所言)。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
城市地理求索
《城市地理求索:周一星自选集》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进展,更反映了作者从事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治学经验、研究轨迹和心路历程。作为作者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城市地理学》的姊妹篇,《城市地理求索:周一星自选集》可供从事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
城市和区域规划
《城市和区域规划》是《城市和区域规划》经典理论读本2002年面世的第四版,它以对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其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的介绍为楔子,用全书的主要篇幅历史性地回顾了20世纪英国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比了西欧和美国这些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在所有必要的历史概貌的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程序以及包含在这个过程各个阶段中的某些较为重要的技术。《城市和区域规划》作者彼得·霍尔爵士是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学者、专家,他已发表关于城市和区域规划方面的著作三十余本。《城市和区域规划》可以作为我国的广大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研究工作者们了解欧美,尤其是英国规划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教学参考书。 -
说扬州
《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一书在2006年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2005年度“列文森奖”,该奖项是为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该书以明清时期扬州的徽州盐商之兴衰,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核心线索,以细腻的笔触详细再现了18世纪中国最富庶的城市——扬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了城市与腹地、土著与移民、经济与政治、商人与士人、盐政与水利,以及徽州与扬州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该书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有新鲜的阐释和推进,比如关于盐商赞助文学活动之性质、盐商与士大夫交往之社会学意义,以及清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和士、商边界的模糊问题等,在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了何炳棣等权威学者的观点。本书为国外明清史、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方面的新近力作,其研究视角和方法反映了国外新文化史学的最新趋势,全书的结构和文笔又很好地体现了史学叙事的传统魅力。 -
汉口
本书以坚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对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进行研究,并着重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同时作者证明了马克斯·韦伯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误解。作者两部研究中国城市的著作被视为研究中国新城市史和社会史的代表作,奠定了作者在学术界的地位。作者高屋建瓴的视野,严谨认真的工作,将确保本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不朽地位。 -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Aldo Rossi, a practicing architect and leader of the Italian architectural movement La Tendenza,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ists writing toda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is his major work of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theory. In part a protest against functionalism and the Modern Movement, in part an attempt to restore the craft of architecture to its position as the only valid object of architectural study, and in part an analysis of the rules and forms of the city's construction, the book has become immensely popular among architects and design students.An Oppositions Book.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本书是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教材。它不偏重于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本书不仅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重要著作与教材,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 作者保罗?诺克斯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问题与规划系的著名教授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院长,史蒂文?平奇则在南安普敦大学地理系任职。 第一章 社会地理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1.1 地理学中的不同方法 1.1.1 数量方法 1.1.2 行为方法 1.1.3 结构主义方法 1.1.4 后结构主义方法 1.1.5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含义 1.2 社会空间辩证法 1.3 城市空间:一些基本的特征 1.4 宏观地理背景 1.4.1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1.4.2 经济变化和城市重构 1.4.3 人口变化的烙印 1.4.4 城市与文化变迁 1.4.5 政治变化和社会空间辨证法 第二章 变化中的城市经济背景 2.1 前资本主义、前工业化城市 2.2 工业城市的增长 2.2.1 工业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早期模型 2.2.2 马克思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 现代城市 2.3.1 福特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2 走向后福特主义城市 2.4 后工业化城市 2.4.1 全球化 2.4.2 知识经济和信息城市 2.5 结论 第三章 城市的文化 3.1 什么是文化? 3.2 后殖民地理论和城市 3.3 空间、权力和文化 3.4 后现代主义和城市 3.4.1 洛杉矾和“加利福尼亚学派” 3.5 结论 第四章 社会空间分异模式 4.1 城市形态学和城市的物质结构 4.1.1 房屋类型、建筑用地和街道布局 4.1.2 形态形成 4.1.3 环境质量 4.1.4 城镇景观和建成环境的地方风格 4.1.5 城市区域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实地观察法 4.2 差异与不平等: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模式 4.2.1 因子生态研究 4.2.2 社会福利模式 第五章 空间和制度框架:公民、国家与市民社会 5.1 公共制度与私人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5.1.1 市民身份、父权制与种族主义 5.1.2 法律与市民社会 5.1.3 城市治理的变化特性 5.2 法律意义的城市空间 5.2.1 大都市区分化及其空间上的后果 5.2.2 财政失衡与社会空间不公平 5.2.3 财政重商主义 5.2.4 市政月服务分配和社会空间不平等 5.3 民主政治及其空间架构 5.3.1 城市治理中关键人物的空间性:选举产生的官员和城市官僚 5.4 社区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5.4.1 当代城市的政治经济 5.4.2 地方政府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5.5 城市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第六章 住房供给的构成与城市环境的社会生产 6.1 住房子市场 6.1.1 私有住房的增长 6.1.2 私人租房的衰退 6.1.3 公共住宅的发展 6.1.4 自愿部门:住房供应的“第三只手” 6.2 建成环境的社会生产中的主要行为者 6.2.1 土地所有者与城市形态形成 6.2.2 建筑商、发展商与利益追求 6.2.3 设计带来的歧视:建筑师与规划师 6.2.4 抵押金融商:基于商业利益的社会与空间偏向 6.2.5 房地产代理商:操纵和强化邻里单元模式 6.2.6 公共住房管理者:分类与评分 第七章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社会性 7.1 西方文化中的城市生活 7.2 城市生活方式与社会理论 7.2.1 城市生活中的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 7.2.2 自我意识: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中的认同与经历 7.3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网络 7.3.1 关于社会互动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作用和结果 7.3.2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 第八章 隔离与集聚 8.1 社会封闭、种族主义和歧视 8.2 少数群体的空间隔离 8.2.1 定义和测度问题 8.2.2 外部因素:歧视和结构作用 8.2.3 集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8.2.4 侨民区、少数群体飞地和特殊人群聚居区 第九章 邻里、社区以及地方的社会结构 9.1 邻里和社区 9.1.1 团结性的脆弱 9.1.2 郊区邻里:社区变迁 9.1.3 社区与邻里:定义及分类 9.2 城市地方的社会建构 9.2.1 城市生活世界:时空惯常化和相互主观性 9.2.2 结构化和地方的“成形” 9.2.3 通过空间实践的地方建构 9.2.4 地方、消费和文化政治 9.3 建成环境的社会意义 9.3.1 空间和地方的利用:符号主义和编码的意义 9.3.2 建筑、审美及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十章 城市中的环境与行为 10.1 越轨行为的有关理论 10.1.1 决定论 10.1.2 拥挤理论 10.1.3 异化 10.1.4 合成理论 10.1.5 亚文化理论 10.1.6 结构主义理论 10.1.7 多因素解释:违法犯罪的例子 10.2 认知和感知 10.2.1 城市意象的指示性方面 10.2.2 城市意象的评价性方面 第十一章 身体、性取向和城市 11.1 性别、异性恋父权制和城市的具化表现 11.2 性取向与城市 11.2.1 卖淫与城市 11.2.2 同性恋与城市 11.3 残疾人与城市 第十二章 居住迁移与社区变化 12.1 家庭迁移模式 12.1.1 迁入模式 12.1.2 城市内部迁居 12.1.3 居住迁移的决定因素 12.1.4 迁居决策 12.1.5 寻找新住房 12.2 居住迁移与邻里变化 12.2.1 高社会地位的迁移、过滤和空房链 第十三章 城市变化与冲突 13.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可达性 13.1.1 医疗服务的可达性 13.1.2 可达性的聚集模式:以俄克拉何马市为例 13.1.3 集聚模式的集聚效应 13.2 城市重构:不平等和冲突 13.2.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分散化和可达性 13.2.2 再开发与更新 13.2.3 服务部门重构 13.2.4 社会极化 13.2.5 非正式城市经济 13.2.6 城市社会的可持续性 专业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译 后 记 地理学的人文化和社会化,是当今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其研究重点正在从人—地关系研究转向人—社会关系研究。长期以来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重视自然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人文地理学已经开始走向以人文主义为主导的、重视社会人与社会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横跨地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社会地理学,正在成为地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社会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基本功能的空间组织形态与空间结构形成过程的学科。二战后,社会地理学在德、美、英、日等国发展很快,现已形成乡村社会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地理学两大分支。其中,城市社会地理学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中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城市地理学对社会问题的日益关注,其二是社会地理学对城市问题的日益关注。因此,与其说城市社会地理学是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不如说它已成为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核心。尽管如此,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的著作并不多。 本书是国际上出版最早的最为地道的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入门教材。第一版于1982年由朗文出版社出版,接着在1987年和1995年出了第二版与第三版,在欧美获得很高的评价,连续成为朗文地理学系列中的最畅销书之一。本书为2000年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第四版。可以说,它是城市社会地理学最新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教材。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偏重于描述方法、计量方法、行为方法、结构方法、人文方法等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它不仅成为地理学科的重要著作,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行为模型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 作为商务印书馆“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大学教材系列”中的一本,本书无疑将成为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之作。众所周知,中国的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课程开设不多,更缺乏系统性的教材。因此,本书的出版不仅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而且将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全面开展。令人可喜的是,近年国内城市社会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渐成气候,有关大学的相关专业也在陆续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相关研究课题也在增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方兴未艾。 本书的译校工作由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心的柴彦威、刘志林、龚华、刘璇、翁桂兰、尚嫣然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的张景秋、孙颖共同承担。详细分工如下: 第一章,翁桂兰、柴彦威译,张景秋校; 第二章,尚嫣然、柴彦威译,张景秋校; 第三章,翁桂兰、柴彦威译,张景秋校; 第四章,孙颖、张景秋译,柴彦威校; 第五章,孙颖、张景秋译,柴彦威校; 第六章,龚华译,张景秋校; 第七章,龚华译,张景秋校; 第八章,尚嫣然译,张景秋校; 第九章,刘璇译,柴彦威校; 第十章,刘璇译,柴彦威校; 第十一章,刘志林译,柴彦威校; 第十二章,刘志林译,柴彦威校; 第十三章,翁桂兰译,张景秋校; 专业术语汇编,尚嫣然、翁桂兰译,柴彦威校。 在本书翻译出版的过程中,商务印书馆的李平、田文祝、朱竞梅博士给予了诸多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心 柴彦威 第二十个教师节于北大燕园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引导我们从地理学角度理解城市社会。 ——北京大学教授 周一星 只有理解了日益复杂的城市世界,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社会。对此,本书是开阔我们眼界的广角镜。 ——中山大学教授 许学强 本书融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与研究参考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宁越敏 这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解说城市社会的优秀教材,同时也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南京大学教授 顾朝林 -
拼贴城市
在以城市为背景对象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拼贴城市》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在建筑学与城市研究向后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地位。《拼贴城市》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内的高度关注,许多著名学府将其选为必读教材。本书所涉足的范围很广,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学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史等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以此来谈论现代建筑与城市。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总结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著作。按照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为序共分十章,在概要介绍各个时代西方社会总体发展背景与社会主体思潮的基础上,系统而简要地阐明了西方城市规划二千五百多年来所形成、演替的基本思想与主流精神,从而梳理出基本的规划思想史脉络,并对城市规划思想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对西方城市发展各时期的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规划理论以及重大规划实践等进行了全国、系统的总结,内容上既重客观的陈述,更重深入的分析与评述,并努力提炼出各个时期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理念。全书以案例配合理论的阐述,图文并茂。 -
梁陈方案与北京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所包含的正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梁、陈两位先生对新中国的首都作了科学的规划,一方面,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建议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避免大规模拆迁的发生,降低经济成本,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众所周知的原因,“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 “梁陈方案”是一份历史文件,今天,它存在的价值,是告诉我们五十多年前,老北京曾经获得过一种“完整保护”的选择,新北京也是一度面对可能与北京伟大历史遗存并肩发展而相映和生辉的前景。梁思成先生当年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如今,五十年已经逝去,新老北京仍在你争我夺的悲剧中不能自拔,由此带来的城市问题已波及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看看身边的北京,我们似乎就生活在“梁陈方案”的“谶语”里面。今天,我们要真诚地向先贤们说一句,历史与现实已成为你们当年的奋斗写下了注脚,对那面历史的省思,正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姿态。 “梁陈方案”已是一份永远不能再实施的文件,历史已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先贤们虽命运多舛,却获得了与一个伟大城市共命运的意义。 -
城記
世界上每座城市終有其興衰,然而,一個偉大的城市,卻會永遠活在人們的故事裡。北京、台北都失去了過去的城牆,也都建起了現代的高塔,但城市的未來呢?誰來構築可以世代流傳的城市故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城市,如北京城這般,擁有這樣大氣魄的建築總佈局。 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日令人唏噓的「看不見的北京城」? 是歷史的滄桑與無奈,還是人為的偶然與必然?從古至今,無數的故事在北京城上演, 但都不如梁思成、林徽因、陳占祥、華攬洪......等人來得勇敢、悲切。 他們幾乎扭轉了今日北京城的風貌, 他們的知識良心與道德勇氣,代表了中國知識份子一貫的風骨與堅韌, 而這份使命感是中國歷經朝代更迭,文化仍綿延存續的根源所在。「城記」是一部精采深刻的歷史文獻、人文典範、建築講義, 也是城市文明史的滄桑縮影。 身為知識份子,不可不讀! -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A direct and fundamentally optimistic indictment of the short-sightedness and intellectual arrogance that has characterized much of urban planning in this century,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has,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1961, become the standard against which all endeavors in that field are measured. In prose of outstanding immediacy, Jane Jacobs writes about what makes streets safe or unsafe; about what constitutes a neighborhood, and what function it serves within the larger organism of the city; about why some neighborhoods remain impoverished while others regenerate themselves. She writes about the salutary role of funeral parlors and tenement windows, the dangers of too much development money and too little diversity. Compassionate, bracingly indignant, and always keenly detailed, Jane Jacobs's monumental work provides an essenti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vitality of all cities. -
城市规划寻路
作者从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术积累,根据保存的文字材料,精选从未发表过的、主要在各种规划评审会和相关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少量颇有价值的材料,反映作者在实践中的学术思考、信仰与坚持——学者的求真精神。 全书共47篇文章,时间跨度为1978-2011年。每篇文章均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文前有简短的“题注”,为背景介绍或心得体会,与正文彼此呼应,是本书最精彩之处。作者是国内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敢于说真话的学者”,本书对中青年学者、学生、实际工作者的“治学”、“求真”、“求实”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
城市里的陌生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后毛时代(post-Mao era)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
深圳自然笔记
由深圳本土作家南兆旭撰写的第一本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深圳自然笔记》,作者耗费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他通过本书与大家一起发现和分享深圳的自然生态之美,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分享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感受,进而呵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试图通过该书为深圳建一份“自然档案”:他从10余万张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图片中精选了1800多张图片,标注内容、时间和地点。在南兆旭看来,一个城市的历史不仅仅蕴含在博物馆、档案馆或历史书中,同时还蕴含在河流、海岸、田野、岩石、动物与植物当中,大自然给我们讲述的深圳历史,更生动,更接近真相。 该书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倾力打造,著名设计师韩湛宁设计,获得了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资助出版。 -
巴黎城记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但它却是在“第二帝国”时期才摇身成为我们今日所知的现代性样板。在1848到1871年两次失败的革命之间,巴黎经历了一场惊人的转变,俗称“巴黎大改造”。奥斯曼男爵,传奇的巴黎首长,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观,以今日巴黎四处可见的林荫大道,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纪城市面貌,成就了今日如梦如幻的巴黎。这段时期也兴起了以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为主体的新资本主义形式,以及现代的大众消费文化。城市外貌及社会景观的剧变,带来崭新的现代主义文化,同时也导致巴黎沿着阶级的界线断裂,结果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以及随后的血腥镇压。哈维的全景式观照与戏剧式的叙述,使得阅读本书一直充满着张力。本书堪与卡尔•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媲美,是研究现代都市兴起的历史杰作。 推荐—— 当你阅读奥斯曼的、巴尔扎克的,以及哈维的巴黎的时候,你可能会忽然意识到自己身边发生的类似情景。或许,你自己的城市,也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受着:痛苦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本雅明用意象蒙太奇重构了“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让我们置身于闲逛者、“波希米亚人”、拾荒者、妓女之中,行走在拱廊、林荫大道乃至街垒之间。大卫·哈维给出的是更冷峻的分析和论证:“巴黎,现代性之都”与其说是现代人间天城蓝图的实现,不如说是帝国和资本的联手杰作。从本雅明到哈维,我们看到了西方左翼的巴黎研究从文化批评到政治经济分析的深化。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哈维的巴黎是对本雅明的巴黎的补充,而不是一种对抗。本雅明的巴黎,看上去像是美学;而哈维的巴黎,是政治经济学。本雅明的拱廊计划无法效仿,而哈维的研究可以说是历史地理学的完美一课。本雅明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天才,哈维则是一个能让众人学习的典范。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持续十七年的巴黎大改造,将贫苦的老巴黎人驱赶至郊区,换来一个光鲜的“现代性之都”,随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二者有何内在联系?当贫困在郊区被“世袭”下来,2005年巴黎北郊的穷孩子走上街头焚烧富人的汽车,2007年郊区青年再次暴动,甚至端起了猎枪——“巴黎骚乱”,这场现代巴黎的“样板戏”一次次上演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次大改造的影子。一百多年前,让老巴黎天翻地覆的铁铲,所制造的贫富分区等“遗产”,对今日之城市动荡,负有怎样的责任?我想在这本书中找到的答案。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