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

  • 近代笔记过眼录

    作者:徐一士

    《近代笔记过眼录》介绍评述了近代十一位学者、名所著的笔记原著、版本、流变,这些笔记包括毓盈的《述德笔记》、卓从乾的《杏轩偶录》、高照煦的《闲谈笔记》、江庸的《趋庭随笔》、史念祖的《弢园随笔》等。《近代笔记过眼录》摘录了大量的原文精华,公之于世。其中许多笔记已不传世,幸而被徐一士所录入,得以保持至今。如,书中记载了江庸所著《趋庭随笔》,并选十七则,其中有“理学家李如松之卑劣”一则,揭露了晚清著名的理学家李如松的丑恶面孔。 本书主要内容有:中国现代警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内幕,晚清教育制度和教官生涯的写实,学部留学生的考试,书吏的贪污腐败情况;慈禧太后深宫祷雨和内廷召对的细节,官府断案的谬误,史念祖、英果敏、僧格林沁的军事生涯;咸同年间江南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厘税制度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以及科举中的大挑以貌取人、八股与策论并考的趣谈,官场失态的笑料,等等。这些内容对是作者的亲闻亲历,是不易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而徐一士在移录评述之时,经常加记与之相关的资料,更增加了此书的价值。
  • 不确定的遗产

    作者:余英时,章开沅,柯伟林,周言

    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ISBN:9787510814785,作者:余英时 等 著
  • 逝去的大学

    作者:陈远编

    蔡元培说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也”,斯乃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五四”新文化发展源地的北大。   竺可桢说大学就是“求是”之地,“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正德厚生利用,还要有“真理的蕲求”与“但知是非不计利害”的作人原则,“君子盖有兴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矣,岂以一时毁誉而动其心哉,此为我校求是精神之精义”,斯乃有“东南民放堡垒”之誉的渐大。   张析苓说:“教育之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就人才,三育并进而不偏废”,这才有涌也周恩来的南开。   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才有水木清华大师如林的场面,这才有“通才教育”的有力支撑。   这些话,睽违已久了,大概是背时的迂腐话了,可怎的新世纪的今天听起来却沁人心脾,让人缅想不已?今天的大学,楞曾再有如是的磅礴大气?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大学与校长”选取当时名胜一时的大学中最著名的校长,或叙述他们创建学校之时的艰辛,或叙述他们在大学生存环境发生转变之际的境遇以及选择。不仅记“其迹”,而且记“所以迹”。蔡元培、竺可桢、梅贻琦、张伯苓、司徒雷登、唐文治……这一串名单,可以作为过去大学校长的一个缩影,从中当可窥探出过去大学的发展史。第二辑“大学往事”,选取了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云南大学等过去少为人提起的大学,这些大学至今多已不复存在,看看发生在过去这些校园里的故事,当知大学之以为大学的所在。第三辑“大学理念”是近年来时贤对于过去大学留下来的资源的一种梳理,可以看作是对当下教育的谏言。
  • 多余的话

    作者:瞿秋白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作者:胡绳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但是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而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超过三十年的时候,按社会性质来划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看来是更加适当的。这本书没有采用《中国近代史》这样的书名,不但因为避免雷同,而且因为这只是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历史。
  • 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作者:(美)科尔顿,(美)帕尔默,(美)克雷默

    《近现代世界史(上册)(第10版英文影印版)》讲述的是从中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的近现代世界的历史。作者以其深刻的历史洞见和巧妙的叙述技巧,为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揭示出了历史变迁中的演变之迹。在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世界史教科书中,《近现代世界史(上册)(第10版英文影印版)》是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畅销近六十年,修订十版。 影印版依据最新的英文第十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1815年前,下册1815年后)。
  • 猛回头

    作者:陈天华 邹容,郅志 选注

    中国启蒙思想文库; 16
  • 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京华烟云》原名为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也是林语堂先生最负盛名的恢弘巨著。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系统讲述了曾、姚、牛三大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恨纠葛,全景再现了现代中国50年来的生活画卷,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 本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对田园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庄哲学境界的追求,是迄今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史诗巨著。
  • 劝学篇

    作者:(清)张之洞

    《劝学篇》,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同年发表,美国传教Samuel Wood Bridge将之译为英文,题曰The Only Hope of China。书二十四篇,分内篇、外篇。 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 吕碧城词笺注

    作者:吕碧城

    吕碧城是近代杰出之女词人。其词作才气深得樊增祥、吴宓、钱仲联、龙榆生等名家的推崇。好为人旷放,行踪遍及英、美、法、德、意诸国,所作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中词坛别开生面。本书以最称完备之《晓珠词》为底本,复校以英敛之《吕氏三姊妹集》等多种版本,详加笺注。笺注者披阅近代诗文别集及各类报刊杂志数百种,历时十余个,用力甚勤。书末,附录了有关大量资料及笺注者所撰《吕碧城年谱》填补了晚清民国词苑研究的一个重
  • 漫游随录图记

    作者:王韬

    本书作者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清道光年间生于书香门第。毕读群经,博学多才,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著书四十馀种,如《弢园文录外编》。《漫游随录》、《法国志略》、《普法战纪》、《蘅华馆诗录》等。《漫游随录》是王韬的一部游记集。以时间为序,追忆一生游踪,既有在乡里时的雅集游观,又有赴昆山县试时的登山,赴金陵乡试时的冶游,篇幅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是他的欧洲之行。他从香港南下,经新加坡、槟榔屿、锡兰,入红海亚丁湾,至苏伊士运河,然后乘火车至埃及、意大利、法国,在英国居住了两年。每至一地,他总要“览其山川之诡异,察其民俗之醇漓,识其国势之盛衰,稔其兵力之强弱”。他当时就将自己的见闻观感笔录下来,十几年后再整理成《漫游随录》。本书详细记载了他的欧洲之行,真实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且行文生动,描摹细致。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今重印《漫游随录图记》。影印点石斋本原图五十幅;以点石斋本为底本,参校钞稿本和《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标点排印全书文字,并据钞稿本补入《屡开盛宴》一篇。以窥全貌。
  • 晚明与晚清

    作者:陈平原,王德威,商伟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ISBN:9787535131546,作者: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
  • 东风与西风

    作者:罗志田,葛小佳

    本书之所以名为“东风与西风”,并不是觉得其中一篇以此命名的文章特别好,而主要是因为多数文章的内容或涉及中国文化,或涉及西方文化,有时更兼及两者的异同。我们都是学中国历史出身,后来又多少受过一些西方的教育;深感不仅西方对中国有许多误解,在我们已经尊西崇新一百多年的中国,国人对西方文化学术的了解仍可说仅及皮毛(包括《读书》在内的一些尚有地位的刊物,近年刊发的有些论及西学的文章,便时有“背塔说相轮”的情形)。更为不幸的是,同样由于百多年的尊西崇新,到我们的上一代人就已对中国传统甚感模糊,以后更是每下愈况,结果造成今日一些有影响的学者拿西方文化作我们的“传统”、而我们的“国学”家“后学”家也依稀难辨的严重错位现象。 本世纪初胡适在欲为中国“再造文明”的同时也鼓吹“充分的世界化”,那是受了“天下一家”的传统思想影响(或者也因为他所学的专业是意在高远的哲学),总希望有一个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大同世界的存在。近百年以及前此数千年的人类历史经验提示,这样的理想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恐怕仍只能是个名副其实的理想(亨廷顿将此说破,最为与胡适心态相近的中国人所不乐闻)。谁都希望下个世纪的世界是个冲突更少的世界,但努力的方向也许不是人们常说的求同存异(人类诚有共性,同者自同,原不必求;而人类各文化族群亦自有其个性,求也未必能同),倒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庄子主张的“以不齐为齐”更适合于不同文化的族群共处,也更有实现的可能。
  • 寒云日记

    作者:袁克文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书法,能演唱昆曲,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民国年间,袁克文、张学良、张伯驹、傅侗人称“四大公子”,袁克文性豪放,见到宋元刻本,必设法购得。藏书多为清廷内府藏本,价值最高的有29种、116册。他对收藏的宋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8种,尤为喜爱,辟“八经室”贮之。元人绘佛像巨帧13幅为罕见之珍品。他收购文物挥金如土,但兴尽后就转让。袁世凯死后,他长期客居上海,以变卖字画为生。撰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洰土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种类很多,晚年因生计窘迫,大部变卖。
  • 马一浮全集

    作者:馬一浮 著,吴光 主編

    此次整理點校《馬一浮全集》,在浙江古籍出版社與浙江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虞萬里、丁敬涵、馬鏡泉、樓達人等校點的《馬一浮集》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版基礎上重新編輯校點,在遺著分類、分卷方面作了較大的改進,收集的馬氏遺著較前集增加了約三十萬字,並增補了五十餘萬字的附録。參校有台灣廣文書局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版《馬一浮先生遺稿初編》、同社一九九八年二月版《馬一浮先生遺稿續編》、二〇〇二年二月版《馬一浮先生遺稿三編》、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版劉夢溪主編、馬鏡泉編校的《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馬一浮卷》。 本書按馬一浮著作性質分為語録、文集、詩集、雜著、輯佚五大類,編為五册,並搜輯評論馬一浮生平、著述與思想成就的論著編為“附録”一册,合爲六册。其中第五册《輯佚》,收録有以往從未刊行的馬一浮手抄彙輯《越緯》《馬紀》《馬氏藝略》《馬氏遺文》《馬家詩傳》《馬藏》《馬氏稽靈淵》等遺文佚作十一卷以及佚文補遺一卷。
  • 辜鸿铭文集(上下)

    作者:辜鸿铭

    辜鸿铭文集,ISBN:9787806174111,作者: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
  •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

    作者:高拜石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特,颇多鲜为人知和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垦,王公大臣,以至义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异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锁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 宋美龄画传

    作者:师永刚,林博文

    《宋美龄画传》主要内容:跨越3个世纪的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见。非仅凭恃其出众的才华和超卓的智能,更重要的是“妻以夫贵”的幸运。蒋宋的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外历史上最突出的一场政治婚姻,权力与财势的结盟。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奥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她是一个”不世出“的政治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行事标准;她知道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重,却不忘袒护孔宋家族营私误国与外戚干政:她以爱心关照战争军人遗族与孤儿,自己亦乐享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
  • 1911年中国大革命

    作者:马勇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 执拗的低音

    作者:王汎森

    王汎森编著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丛书”之一,以作者的讲演稿为基础加工而成。主要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现象,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阶段,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思想者们被甩出主流视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