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秦汉史

  • 秦崩

    作者:李開元

    秦始皇建立了亙古未有的大帝國崩潰了!他一手營造的長城、馳道、阿房宮炫人心目,但僅僅十五年,秦帝國就轟然一聲,徹底崩潰了。帝國傾危的裂痕從趙高、李斯、胡亥等主演的王位繼承鬥爭中肇端,胡亥登基後更不惜民力展開巡遊、修宮室、築皇陵,終而在陳勝、吳廣造反的聲浪中,爆裂成全面性的崩潰。整個中國彷彿回到了戰國時代的分裂局面。 在那個時代,從中央的宮廷鬥爭到地方上揭竿而反的群雄,人人唯利是圖,個個爾虞我詐、生死相搏。李開元形容:「那是唯利無恥的英雄時代。」看看氣吞山河的項羽個性上有什麼樣的弱點,成就了霸業卻終歸失敗;地痞流氓般的劉邦又如何攏絡人心,如何在鴻門宴中死裡逃生,終而成就帝業…… 讀史的人常慨嘆,如果扶蘇留在始皇身邊,這一切是否會改觀?秦始皇流放親生的大兒子扶蘇,真的是要剝奪他繼承人的資格,還是有意磨練?如果扶蘇聽從蒙恬的勸告,不輕易自殺,秦代的歷史是否會是另一番景象? 讓我們跟隨作者穿越兩千年的時空,神遊於金戈鐵馬的歷史現場,感受這「秦崩」之後,「後戰國時代」的風雲變幻與時代人物的詭譎命運。
  • 天下一家

    作者:邢义田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内容简介:秦汉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如何出现?又如何运作?和世界其它古代文明相较,这套体制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经验中的一大特色。过往学者每每从春秋战国这“天地间一大变局”的角度出发,强调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剧变。注意变化,有时不免会忽略了其中的不变,或变化不是那么剧烈的部分。这些部分有的反而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更根本的“底色”。《天下一家》和《治国安邦》两本著作主要关注的就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特质和统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官僚人才的来源与训练、官僚体制运作的特色和官僚士人的价值观。 过去一个世纪,中国史学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以时代、课题,或以材料区分,有所谓的断代史、专史,又有出土文献学、简帛学、敦煌学等等;中国史和外国史更是楚河汉界,互不相通的两大营垒。这样的专业分工造成研究上“囿于一隅”的现象,课题和视野都为之割裂、窄化和浅化。作者在长期对秦汉史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致力学习秦汉的简帛和图像资料,除了步武前辈,也试图探究新的课题,利用新的方法或工具,摸索新的可能。《地不爱宝》和《画为心声》?要收录的就是这两方面的论文。
  • 秦汉名物丛考

    作者:王子今

    本书是作者对古代文献中有关名物多年研究之成果的汇集。 研究对象以秦汉时代为主,包括社会物质生活中所见饮品(如“清酒”“薄酒”“浓酒”“麴”“乳”“马湩”等)、食品(如“盐菜”“酱”“豉”“枣脯”“膏饼”“黄豆”等)、饮食器(如“筩”“合卺杯”“犀角杯”等)、日常器用(如“蒋席”“皮席”“葌席”“胶”“人鱼膏”等)、住居形式(如“复壁”“椽头饰”等)、服饰(如“赤帻”“行縢”“偪胫”等)、儿童玩具(如“鸠车”“竹马”等)、兵器战具(如“连弩”“马甲”等)、交通器物(如“行囊”“行橐”“流马方囊”等)。这一成果,将有益于推进秦汉社会生产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认识。
  • 秦汉史

    作者:吕思勉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本书于1947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下部分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本次《秦汉史》的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 求古编

    作者:许倬云

    人类群体组织,不论是在哪一个层次,小而社团,大而文化系统,都有盛衰,未见稳定不变的群体,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涵盖了人类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的离合悲欢。自古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其实都在致力叙述千类万绪的变化。“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不少前辈曾提出不同的解释,以说明人类历史如此多变。我们若从系统结构的内在性质观之,或也町以作为解释历史变化的一个角度。本书诸篇论文,有的是讨论国家制度,有的是叙述文化现象,不论是有关封建体系、文官制度、国家权力,或文化兴衰,大致都是该一层次的复杂系统,其旱现的结构,只是稳定状态当有的情形。接之历史,这些系统都无不时时在变动之中,冈此而各有其衰退、败坏,甚至崩解塌陷。 目录 新版序 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若干特性(代序) 试拟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论点 中国古代民族的融合 关于《商王庙号新考》一文的几点意见 《殷历谱》气朔新证举例 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 周东迁始末 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 两周农作技术 两周的物理天文与工艺 周代的衣食住行 周礼中的兵制 从《周礼》中推测远古的妇女工作 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 春秋政制略述 战国的统治机构与治术 先秦诸子对天的看法 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 秦汉知识分子 汉代家庭的大小 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 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 说史德 一位20世纪的史学家——比兰 沈、赵合编《中华农业史论集》前言 跋居延出土的寇恩爰书 社会学与史学 在史学领域漫步
  • 两汉纪

    作者:荀悦/袁宏

  • 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

    作者:陈苏镇

    本书所收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主要作品,内容涉及两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讨论较为集中的是汉代《春秋》学、东汉政治、西汉王国和侯国制度、南北朝散官制度等问题。作者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领域,既重史实层面的发掘考证,也努力探求各领域间的深层关联。故其文章不仅在观点和结论上有新意,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 汉代农业

    作者:许倬云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汉代农业的分析:政府解决人口与土地问题的措施,土地成为被追逐的财富,农民的生计,农业资源,耕种方法与技术,农作之外的选择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汉代农业相关文献的辑录及其学术性注释、相关地图、数据和各种表格,并附有详尽的参考书目和索引等。 《汉代农业》虽研究之作,而实忧民之书也。全书充盈着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厚敬意,而对汉代遥远之农业的学理探究则折射出作者的赤子之心和入世之意。
  • 旧史舆地文录

    作者:辛德勇

    本书是辛德勇教授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5篇,从传统文献出发,于细节处中发现问题,在梳理古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理学知识,独辟蹊径,为前人聚讼不已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 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作者:(日本)西嶋定生

    本书作者通过对二十等爵制的研究,论述了秦汉政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探考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统一封建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历史奥秘,开拓了中国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国际影响。作者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汉简,对二十等爵制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对它在秦汉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全面、深入、严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阐明二十等爵制是封建大一统帝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盘和框架,是中央皇帝与广大庶民间的政治维系与精神纽带,是当时中国社会上层建筑中特色的事物.
  • 《春秋》与“汉道”

    作者:陈苏镇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苏镇先生潜心研究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的力作。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汉道”,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
  • 东汉的豪族

    作者:杨联陞

    《东汉的豪族》一书是著名史学家杨联陞的论文集,以历史类为主,而历史类中又以其最擅长的经济史为主。其中《东汉的豪族》作为其早期代表作,此次收入为1949年后在内地首次再刊。杨联陞曾师从陈寅恪,又在美国学习并长期任教,其治学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所长。他的著述既注重宏观,又关注微观,以小窥大,以点观面,读后经常带给读者学术思路上和现实观察上的诸多启发。本书除了收入历史论文外,还收入了杨联陞语言学方面的多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学术造诣。此外,杨联陞的书评素为圈内外所称道,本书此次也收入了他的一些书评。
  • 建元与改元

    作者:辛德勇

    《中华学术文库·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是研究西汉、新莽时期年号的专著,共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对汉武帝时期年号纪年的启用、汉宣帝地节改元以及汉、新莽之际的年号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年号是皇帝神圣权威的象征,《中华学术文库·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对西汉、新莽时期年号使用情况进行了扎实的考辨和深入的分析,不仅是年代学中的力作,还触及当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
  •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作者:刘跃进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内容包括:霸道与王道的嬗变、秦汉文化分区的依据、秦汉文化的八个区域、秦汉区域文化的载记、秦汉文学地理、三辅地区文学、统一王朝向三辅地区的移民政策及其意义、从秦汉兴衰看《吕氏春秋》的价值、三辅地区儒法道三家并兴的历史背景、三辅地区文人群体的形成、三辅地区文风的变迁等。
  • 七纬(附论语谶)

    作者:[清] 赵在翰 辑,钟肇鹏,萧文郁 点校

    纬书盛行于两汉时期,其内容主要是依托经学,以纬配经,歪曲经学原义,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纬书中包含丰富的有价值的内容,如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魏晋以后,纬书屡遭禁毁,逐渐亡佚。明代以降,始有学者开始重视对纬书的辑佚钩沉,孙瑴的《古微书》筚路蓝缕,启纬书辑佚之风,赵在翰之《七纬》承其绪,是谶纬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辑佚学著作。 是书由《易纬》、《诗纬》、《书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等七部分构成,末附录有《论语谶》,重要的纬书典籍基本囊括。赵在翰在对纬书文字进行勘对的同时,对章句义理亦有阐释,以案语形式附于相应句末。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或下案语,或引郑玄、宋均、杨应阶等人注释,对读者理解其微言大义有所帮助。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钟肇鹏先生、四川教育学院萧文郁先生潜心数年整理,以嘉庆十四年侯官赵氏小积石山房刊本为底本,收入中华书局的《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中。
  • 秦始皇石刻

    作者:[美]柯马丁

    秦始皇石刻是中华帝国史上第一个十年间留下来的最为实在的官方文件。本书的研究以译注这七篇石刻文为发端。作者试图将石刻文所使用的表述纳入周代的文学传统之中,同时致力于这些石刻文的宗教仪式语境,在此基础上试图详论周代宗教仪式传统的方方面面,这一传统恰恰融于立刻石于高山之巅的行动之中。
  • 四民月令校注

    作者:【漢】崔寔,石聲漢校注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四民月令校注》以北周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引文为主要根据。校勘所用参考材料,最重要的是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其次,引用了隋末到宋初的几部大型类书,并和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崔寔的《四民月令》,及近人唐鸿学辑《四民月令》两种辑本对过。另外 ,注释时参考了晋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从顾野王《玉篇》起到唐慧琳《一切经音义》等几部字书。
  • 史记会注考证

    作者:[汉]司马迁 撰,[日]泷川资言 考

  • 画为心声

    作者:邢义田

    本书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邢义田先生的论文集之一。共收录作者相关论文十七篇。
  • 石室賸言

    作者:辛德勇

    本书是辛德勇教授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碑刻文献和出土文献、器物铭文的学术论文集。“石室”表示以正史为核心的基本传世典籍,而“賸言”是指基本史籍弃而未取的碑刻和其他各类出土文献。本书在把握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碑刻、出土文献进行考证,从中获得基本史料中看不到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