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史
-
音乐的故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整地再现了人类自最初的声音发展而来的音乐之美妙,并以一个个专题的形式,叙述了从早期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的各种风格、流派以及各种发现形式。 本书涉猎广泛、内容丰富,但文笔流畅,浅显易懂,是一本音乐爱好者的普及性读物。 -
板桥题画
目录 总序 郑板桥的题画诗艺术 画竹 画兰 画石 画兰竹石 杂画 题他人画 -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ISBN:9787030086471,作者:杨泓著 -
作为艺术家
本书的研究对象不是艺术作品而是它们的作者。同时,这本书也与创作心理学无关,因为我们并没有将这些作者作为拥有动力和天赋的个体进行研究,而是将他们首先作为一个类别中的个体来研究:一方面,这一类别可以决定他们的地位,另一方面,某些艺术家又促进了对类别的定义以及类别的转化。 事实上,艺术家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不是永恒变化的。因为它的变化是有阶段性的,人们可以找出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哪怕只是几个主要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本书并没有详尽地绘制出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家地位变化的图表,也没有详细地描绘出包括最黑暗的和最边缘的在内的所有的艺术环境。本书介绍的是艺术的重大时刻、主要的转折点,并且将重点放在具有革新意义的运动以及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的载体上。同样,在对艺术家地位的代表性的选择上,我们主要选择了那些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换句话说就是选择那些“共同点”——不论这些共同点是想象出来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理想化了的,而没有选择那些不典型的或者较为特殊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更接近于人们所创造的事物的一面。 -
艺术家通信
本书摘录了塞尚、凡・高、高更与友人和家人的部分通信或通信片断,并对他们的通信内容作了总结和概括。在通信中,他们阐释了对于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的看法、思考,并结合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创作实践。文字精练,图片精美,可以从中了解这三位印象派艺术大师的艺术思想和传世名作。 -
艺术史上的七次谈话
《艺术史上的七次谈话》内容简介:演讲是雷诺兹的理论基础,也是英国学院派的经典,是反浪漫主义的理性思想的体现。他的演讲中包含了许多当代艺术评论的准则。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道德的增进,因此,伟大的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追求庄严与崇高的题材,避开卑下和不体面的内容。雷诺兹的一生为英国学院派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英国绘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的理论有其偏颇和谬误之处,这导致同时代及以后的一些艺术家抵制他的观点。 -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内容简介: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由著名中国美术史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薛永年教授主编。书中以丰富的图例展示了中国绘画历史的辉煌与神韵,作者以流畅优美的文字分析了各种绘画名作的独特技艺和丰富生动的意象中蕴藉的精神情感,深刻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质。 -
艺术与文明
本书是一部西欧文明的发展简史。 在这本以“文明”为题的书中,作者没有对历史作完整的记录,也避开了空洞的概念和定义,而是抓住文明进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期,引领着读者从古罗马的废墟一直漫游到了今天,让读者在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穿越历史的时空,亲历文明的脚步。中世纪的建筑与雕刻,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与绘画,古典主义的绘画与建筑,工业革命以后的建筑与工程,以及与它们同时发展的文学与戏剧,诗歌与音乐,宗教与 -
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志》仅限于典故、人名、年号及僻字,偶有艰深难解的地方,也略加注释,借省读者翻检之劳。书前加一"导言",提出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书后附录版本、著录,及《四库提要》、《书画书录解题》中有关的评述文字,以便为读者进一步研究的帮助。 -
设计真言
《设计真言》是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书中收录了《装饰的文法》、《一部现代家具设计和构造的篇章》、《句法的毁灭——无拘无束的想象——话语的自由之境》、《1914年工业联盟大会陈述》、《装饰性设计的原则》等文章。 《设计真言》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新艺术史批评导论
《新艺术史批评导论》围绕重要的当代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的核心文本进行考察论述,这些学者包括:T.J.克拉克、弗雷德·奥顿、格里塞达·波洛克、阿尔伯特·布瓦姆、艾伦·沃勒克和劳拉·马尔维等。书中的每一章讨论艺术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并追朔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的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相互作用。西方艺术史的机制与实践在最近的三十年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艺术史批评导论》对这一变化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分析与评述。乔纳森‘哈里斯考察并论述了集结在“新艺术史”这个术语下的学者群体在艺术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梳理和区分出这些理论与早先的“激进的”或“批判的”分析形式之间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其他相关学科与艺代史传统的影响,并且将艺术史的观念和价值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 -
身体艺术手册
它是一部身体文化的图像手册。我们从中不仅可以读到美术史,也能欣赏到身体之美。本书从西方美术发展史上的裸体绘画和雕刻中,精选出重要的裸体艺术名作300多件,依据不同的主题、内涵与表现风格编排,配上相关的“身体”艺术论述,让我们通过文字与图像,阅读欣赏裸体之美。 -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繁体竖排版)》主要内容简介:《丹阳县志》二酉先生传甚简略,仅言以祖礼部尚书姜宝之荫官南京工部郎中,明亡后黄冠自废,放浪山水,著书论艺以终。按,稽之《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二酉天启二年尝游广陵,崇祯五年因袭荫北赴燕都,盘桓至次年,与董玄宰相遇从,九年又至燕都,同.年参南中府军事,十年暮秋与友人有灵谷寺之游,十五年仕为南工部郎。 -
雅債
文徵明(1470–1559)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藝術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員留名畫史,向來備受尊崇。本書以一個嶄新的研究取向,拓展了我們對文徵明這位偉大人物的瞭解。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文徵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者於本書中特別關注作品的製作情境,例如時機與場合,盡可能地利用文徵明當時的文獻材料(特別是其詩文)與作品,並參照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和藝術史學的研究成果與方法,自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的生平與作品,探索文徵明如何在各種活動場域中建構主體與自我。 本書共有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種場域、某一組特定的關係類型作為參考架構,這兩者不僅定義了文徵明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是他據以待人接物的出發點。第一部分的三章處理了與文徵明前半生有關的場域,包括家族、師長、同儕;第二部分是透過官場與地緣檢視其社交關係,援引的資料橫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則著重處理他後半生的場域,包括顧客與弟子。最後一章檢視在文徵明死後如何凝聚出一個一貫且鮮明的「偉大藝術家」形象。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 教授是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1974年曾前往北京學習中文,後分別於劍橋大學東方研究院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學士(1977)與博士學位(1983)。曾擔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長達十五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任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他不僅博學多聞,對於中國傳統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詣,同時經常關照西方文化史、人類學、社會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將兩者結合而提出新穎有洞察力的學術論述,學術成就廣受國際學界的讚譽。 著作豐富,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地位》(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2004])、《大「明」帝國: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1368–1644》(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書。其中《長物志》更是有關明代晚期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劉宇珍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目前正在柯律格教授的指導下撰寫博士論文。翻譯本書第4、5、7章、及後記,並審閱修訂全書譯稿。 邱士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目前於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修讀博士課程。翻譯本書前言、第1至3章。 胡□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曾於柯律格教授任教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時,取得碩士學位。翻譯本書第6、8章。 第Ⅰ部分 1 家族 2 「友」、師生、庇主 3 「友」、同儕、同輩 第Ⅱ部分 4 官場 5 「吾吳」與在地人的義務 第Ⅲ部分 6 「友」、請託人、顧客 7 弟子、幫手、僕役 8 藝術家、聲望、商品 -
另一种古史
作者跨越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四大学科,在探索青铜纹饰、图形文字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继而讨论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礼仪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书并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编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仅仅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的专著。作者不厌其烦地全面梳理考古发现、视觉艺术实例、铭刻资料和文献信息,并对一些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其苦心所在,凝缩于对中国古代社会关键问题所产生的感悟之中。从某种角度讲,这些感悟实际上是对早期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的概括性总结,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创和形成进程中来自多方的贡献、错综复杂的形态与别具一格的特性。 -
仰观垂象
本书以史料文本和图式为研究视角,结合考古学、天文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采用二重考据法探寻了中国山水图式起源于宇宙观的关系,详细考察了中国山水画体的初始形态,试图勾勒出中国山水画由古至今的演变轨迹,并揭示了其形式变迁的图式根源。 -
書畫裝池之美
裱褙,古代又稱作「裝池」,是中國用來美化和保護書畫的一項專門技藝。早在紀元前三世紀的戰國時代,即已略具卷軸形式的雛型,但裝池技術真正發展純熟,則必須晚至唐朝以後。北宋晚期,宮廷裡甚至設置專司裱褙的機構,並訂定書畫裝裱規格,影響所及,到明、清兩代,猶持續被沿用。本「書畫裝池之美」圖錄的設計,圖版均以全幅形式來印刷,有別於只印畫心的編排方式。陳述重點,亦聚焦於解析手卷、立軸、冊頁、成扇等不同裝池形式的特色。書末附錄,並羅列裝裱書畫常用的工具與材料,用供參考。 The mounting, or backing, not only preserves a work of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it can also enhance its beauty. As early as the third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e finds an early prototype of the modern scroll form, but it was not later until the T’ang dynasty and afterwards that the art of mounting truly matured. In the lat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imperial court even established a workshop for mounting along with a set method for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at would influence this craft for ages, well into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he design of this catalogue features images of the works in their entirety, not just the artworks themselves.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main points as well as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handscroll, hanging scroll, album leaf, and fan mounting formats. In addition, this catalogue also includes a reference appendix of tools and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