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艺术史
-
流动的图像
唐小兵教授长期在国外从事中国现代版画研究,并从版画史研究转向当代版画艺术的搜集、策展与阐释,在该领域发出了权威的声音。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中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影响与审美价值,涉及当代电影、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在西方语境下,与西方媒体及中国研究的主流观点进行了有益多元的对话。这是一部值得我们重视的学术著作。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一部极具野心和洞察力的作品,不仅抽丝剥茧地解读了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且把这些视觉秩序与新中国创造新文化的宏伟规划联系起来。作者在批判性地反思美国观者对当代中国视觉文本的“文化偏见”的同时,尝试建立一种历史化地阅读新中国版画、电影、先锋艺术等视觉媒介的“观看之道”。这对更加辩证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史及其海外传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当代中国纷繁的艺术创新和视觉环境,蕴涵着怎样的历史经验和逻辑?“视觉文化”这个概念,能让我们看到什么?《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以富于同情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追溯多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和历史语境,呈现出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丰富多彩与鲜活可观。书中所展开的“再解读”,不仅是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可以是当代中国读者在自身文化经验中收获认同与震撼的“再发现”。
-
中世纪音乐
本书是“诺顿音乐断代史”系列之一,亦属于美国研究生中世纪音乐课程的必修教材之列。大多数关于中世纪音乐的教材内容都颇为乏味,但此书的内容却妙趣横生。著作第一章是对从罗马帝国结束至公元1000年的一段充满趣味的历史导论,第二章则是关于同时期基督教礼拜仪式的描述。后续章节包括对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详细论述。该书是一部既适于学术研究又适于扩展阅读的学术专著。原作者理查德霍平,这部专著长期以来是西方音乐学界(尤其是英语世界)有关欧洲中世纪音乐的标准论著,资料丰富、条理清晰、叙述详赡,基本上概括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全貌。
-
中正之笔
在《中正之笔》中,作者倪雅梅认为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她论证了颜真卿的重要地位是由11世纪几位有权势的文人人为制造出来的,他们希望通过与颜真卿正直的声名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将书品等同于人品,并且大力弘扬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以便把自己装扮成和颜真卿一样的人物。《中正之笔》讲述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将这种阐释作为达成自己政治意图的手段。
-
图像证史
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事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面对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历史学家也就面对着惊人的宝藏,但宝藏下面,也隐藏着难以觉察的陷阱。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的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危险。
-
另类叙事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研究古典艺术的深厚功底和现代艺术史的崭新视野,反思和挖掘长久以来西方艺术史学中被忽视的一种另类叙事——表现主义的故事。
作者强调“艺术是诗,更是美”,系统梳理一种不同于再现和体制化古典主义的艺术史学传统,从而强调“视觉”人文主义的发展线索。该书尝试在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现实关切之下,直指西方艺术史学史研究和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洗练和重塑这段被遮蔽的历史,确认其在图像和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和知识批判的价值与意义,评析深入,视角独特,资料丰富。
-
汉代神兽图像研究
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
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了分类与形态研究,发现汉代神兽图像形态与意义的产生方式主要为: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新创与剔除三种,其基础均为汉人特有的精神信仰与审美需求;总体来看,汉代神兽图像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形态写实,但细节或图像背景被丰富、改造出更多神异化特征,如翼、角、云气,或符瑞化明显的多足、多角、多头、连体、半人半兽等;且诸神兽图像母题并非同步出现与演进,在两汉间出现过四次关键时间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动、主流思想信仰的演变等密切关联。
其次对由神兽母题组成的汉代典型图像场景进行分类解读,归纳出天文、神仙信仰、辟邪、谶纬祥瑞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最终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纵向视角出发,梳理了神兽图像从原始社会至汉代的发展脉络,以此发现汉代各类神兽母题及图像系统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汉代社会信仰为背景,横向总结出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之关系、及它们与汉代社会信仰间的互动关联。
-
顔真卿:王羲之を超えた名筆
東京国立博物館で2019年1月16日より2月24日まで開催する特別展「顔真卿 王羲之を超えた名筆」の公式図録です。
中国の歴史上、東晋時代(317-420)と唐時代(618-907)は書法が最高潮に到達しました。書聖・王羲之(303-361)が活躍した東晋時代に続いて、唐時代には虞世南、欧陽詢、褚遂良ら初唐の三大家が楷書の典型を完成させました。そして顔真卿(709-785)は三大家の伝統を継承しながら、顔法と称される特異な筆法を創出します。王羲之や初唐の三大家とは異なる美意識のもとにつちかわれた顔真卿の書は、後世にきわめて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ました。
特別展「顔真卿 王羲之を超えた名筆」は、書の普遍的な美しさを法則化した唐時代に焦点をあて、顔真卿の人物や書の本質に迫ります。また、後世や日本に与えた影響にも目を向け、唐時代の書の果たした役割を検証します。
全372ページ、判型はA4変型(225×297mm)
激情の書「祭姪文稿」を原寸大で収録。
「祭姪文稿」「自叙帖」現代語訳収録。
全作品釈文収録。
北宋の文人・李公麟の名画「五馬図巻」を全図掲載。
-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
罗越(Max Loehr,1903–1988)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其1953年的名文《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事实上预测到了中国考古学家将要做出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推翻了罗越的著名论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的理论,后者对青铜器的分类和统计看似科学,曾长期统治着西方的青铜器研究。作者罗伯特·贝格利在本书重探了这一由于考古发现的介入而结束的学术争论,剖析了其背后的重大方法论意义。他从细读高本汉的文章着手,以生物分类学作比厘清了方法论的问题,辨析了科学与科学表象的区别。作者然后讨论了罗越的研究,为他所从事的艺术史提供了逻辑根据,指出他最关注的乃是重建一部有意义的发明创新史,把艺术设计者和资助者的意图看作风格变化的背后动力。作者在最后一章分析了风格这一概念,得出结论认为,艺术史学家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风格并非艺术品的固有属性,方才制造出了诸多混淆是非的典型理论。本书以罗越的青铜器研究为个案来探索艺术史学科的中心问题,其读者群并不限于中国艺术史学者,而是包括了所有关心视觉材料分析的研究者。
******
中文版序
我在写这本关于我的老师罗越(Max Loehr,1903–1988)的书时有两个目的。我想阐释罗越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还想描述和分析他对其最钟爱的商代青铜器所做的研究。我希望这两个话题能引起中文读者的兴趣,并想在此感谢那些使本书得以忠于英文原著的面貌出版的朋友。首先要衷心感谢王海城精确流畅的翻译,中文读者可以确信他们所读到的译文与我的本意分毫不差。接下来我要对浙江大学的缪哲教授深表感激,他盛情邀请并安排我们通过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海城教授的译文。殷尧编辑和他的同事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为拙著能在此出版而深感荣幸。中译本的排版与设计紧随英文版的样式,由美国仓颉公司的David Goodrich(顾道伟)炉火纯青地完成。最后,我要感谢出版英文原著的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系列惠允发行中译本,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的Barr Ferree出版基金慷慨资助图版及相关费用,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承担出版发行任务。
贝格利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
******
译序
本书是我的老师贝格利先生为他自己的老师罗越写的一部思想传记,集三十年教学研究所思所感,遣词造句精心推敲,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他对恩师的钦敬和思念。如今他本人业已退休,而我辈无能,不知如何撰文介绍他在艺术史、考古学、科技史、古文字学和音乐史等诸多学科的独到见解,只能暂且先把他的著作择要翻译成中文,希望借此机会消除中西方一些学人对他的曲解和误解。耐心的读者看了他对高本汉、雷德侯等西方汉学界知名人物的批评之后,可能就不会再相信他是一个有种族偏见的民粹主义者,而他对考古类型学和艺术史风格的剖析也会让读者不再把他当成信奉后过程主义的考古理论家。
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先有精准的翻译,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我的诸位同门师友想必都还保留着先生在我们大大小小的习作上用各色钢笔和铅笔所写的小字批注,从标点的正确使用到逻辑的严密推理都条列清楚,而这也是他对待自己写作的一贯态度。他最好的朋友是他书房里的废纸篓,每篇文章都要经过几十上百次的反复修订。他对文学的热爱也给他的翻译者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既要应对狄更斯式的庞大词汇量,又要推敲契柯夫式的精炼行文。他和这些文学巨匠共有的幽默感偶尔会在文章中流露出来,而这就更让译者在会心一笑之后陷入无限的苦恼之中。
因此,我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博物馆缪哲先生的翻译邀请。如若没有他的鼎力支持和他发表在《读书》杂志上的中肯书评,本书的中译本就不会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贝格利老师耐心详细地解答了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我相信没有很多译者能像我这样直接便利地探究原作者的文意(也要感谢电子邮件的发明!)。我的同门学弟李建深博士对初稿做了全面细致的校读,指出了很多令我汗颜的疏漏之处,并提供了无数精当的修改意见。美国Birdtrack Press的David Goodrich为本书的出版设计来回修改十多次,让中译本有了和英文原著同样优美的版面。我在此对他们深表谢意。
王海城谨识于西雅图自偏居
2015年夏
-
圖像與裝飾
近二十年來的考古新發現,為北朝美術研究揭示出嶄新而開闊的前景,其中以北魏平城時期與北朝晚期粟特人墓葬最值得注意。北魏對於當今如何深化北朝,乃至於中古時期墓葬圖像的研究尤其具有關鍵性。本書即以北魏墓葬材料為主體,考察圖像與裝飾在形式與意義上的交互作用,並將此作用置於北朝史的進程中來加以理解,嘗試建立具有裝飾史觀的墓葬圖像論。
作者由四個層面考察北朝墓葬圖像中所牽涉的生死表象,分別是「圖像製作」、「空間結構」、「喪葬禮儀」、「政治社會脈絡」。架構則包含上編「墓葬」與下編「葬具」兩部分。上編有三章,由圖像、裝飾、佛教因素三個角度來考察以北魏平城時期為主的墓葬圖像。下編三章則是以石牀圍屏為主體的系列研究。葬具在北朝墓葬中形成一相對獨立的範疇,別具時代特點。藉由考察葬具圖像,可有效掌握粟特人與北魏墓葬文化之間的承繼關係,進而認識北朝墓葬文化的動態變遷。本書為迄今所見,最為宏觀、有系統的北朝墓葬圖像研究。
-
书艺东坡
作者使用其首创的“文图学”(Text and Image Studies)视角。上卷选择《天际乌云帖》、《黄州寒食帖》、《李白仙诗卷》、《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合卷及《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等五种颇具特色的苏东坡书迹,着重探讨其生成机缘、文本内涵。下卷从使用场景、流传脉络、和接受影响等角度,进行了时空的延展,以“寿苏会”为核心,讲述苏东坡对后世及周边国家的辐射影响。
-
大明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
中国汉阙全集
张孜江、高文主编的《中国汉阙全集》收录了全国现存的全部汉阙,并集全国汉文化研究学者,对汉阙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汇集成本书,相信本书是研究汉阙的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专著,填补了我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对提高我国建筑界了解,研究汉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
阴影
1995年,为了向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的故事》和《世界小史》作者E. H. 贡布里希爵士致敬,英国国家美术馆特别邀请他来策划一次展览。贡布里希将此次展览的主题锁定在艺术史中非常有趣的一个议题:阴影。而且,在此次展览中,他尤其关注阴影中的一个类别:投影。本书即是贡布里希亲自为此次展览所写的导览。在其一贯具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精彩文笔引领下,我们可漫步踏入西方艺术史中“投影”这一较少为人窥察的区域。恰如作者所说,这部导览主要是为了“能够鼓励参观者制订自己的观展路线”,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认知。在这一点上,此书“起着引导宏大主题的宝贵作用”。同时,本书配有71幅高清画质精美插图,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亲自作序推荐。
-
艺术小料:文艺复兴大咖列传
“杉全流”爆笑艺术史绘本第一卷,以“插画+图解+作品原画”全方位呈现文艺复兴时期多位极富个性的艺术巨匠,详解整个文艺复兴发展进程。一部很不严肃但很靠谱的文艺复兴史,给高冷的艺术加点小料!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很不严肃,但是很靠谱的文艺复兴史。日本人气插画家杉全美帆子,用插画加图解的形式,详细解读了“文艺复兴”这一发生于14-17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文化运动全过程,并根据乔治•瓦萨里撰写的欧洲第一部艺术史巨著《艺术家列传》,360°无死角呈现达•芬奇等诸位艺术巨匠与众不同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相爱相杀的复杂关系。满满的“爆料+笑料”,没想到他们竟然是这样的大咖!
16世纪的伟大艺术家乔治•瓦萨里,曾撰写了一部名为《艺术家列传》的鸿篇巨著。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先使用了“文艺复兴”一词,并记载了许多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的趣闻逸事,是欧洲第一部艺术史,也是有史以来描绘当时艺术家生活的最生动作品。在这部鸿篇巨著中,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三巨匠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大人物。恃才傲物天才建筑师的布鲁内列斯基,对绘画“远近法”走火入魔的乌切洛,身为修士却跟修女私奔的菲利普•利皮……虽然逸事传说不见得完全属实,但在日本插画家杉全美帆子的笔下,这些“古代的超级大咖”们被还原成为跟你我一样,有着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不再高冷而遥不可及。
一部特别的文艺复兴史,让你分分钟看懂文艺复兴,认识文艺复兴史上的大师巨匠。
-----------------------
【编辑推荐】
▶原来艺术史还能这么写!
——插画、图解、笔记、小报……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日本插画家杉全美帆子,带来艺术史与插画的完美融合。这是一部既不严肃也不高冷,简明有趣又靠谱的文艺复兴史!
▶除了文艺复兴三杰,你还认识谁?
——文艺复兴的创始人是谁?架起佛罗伦萨的地标——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天才建筑师是谁?颠覆了绘画史却又英年早逝的又是哪位?心地纯洁如天使,连佛罗伦萨大主教一职都要让贤的艺术家姓甚名谁?……了解了这些个性十足又才华横溢的人,才会明白为什么文艺复兴是一场如此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更多小料给你爆!
艺术小料系列第二卷《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圈》同步出版上市,更多小料给你爆!
-----------------------
【读者评论】
边看边笑
这本书跟那种艰深的美术史书和一般的旅游手册都不太一样,如果是想简单了解文艺复兴的巨匠及其代表作,这本书完全可以达到目的。读起来特别顺畅,一点都不艰深,那些伟人们的逸闻趣事真是超好笑……对文艺复兴的兴趣越来越浓。如果是想去佛罗伦萨旅游,看过这本书再去,一定会觉得超有趣。
——日本亚马逊读者burin
对文艺复兴美术兴趣大增
这本书里介绍的各路大咖,之前我只知道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这些是人都听过的几位,其他诸如乔托、布鲁内列斯基等人完全不知道。但是书里既有全彩的作品照片,又有很多逸闻趣事,让人一下子特别感兴趣。而且在图解中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是杰、哪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人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而且超级想去欧洲亲眼看看这些艺术杰作啊!
——日本亚马逊读者多明戈
大咖们真是萌萌哒
高不可攀如在云端的艺术巨匠,竟然这么鲜活又可爱,仿佛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一边看一边仿佛置身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亲历那一场场杰作背后的人生戏剧。
——日本亚马逊读者aamu
-
艺术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通俗的有关艺术的大众读物,分绘画、雕塑、建筑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从“起初”讲起,介绍其“成长”脉络,评述各个“成长”时期的名家名作,浅显而系统地勾勒出绘画、雕塑、建筑这三个主要艺术形式的发展轨迹,使读者有一个概貌的了解。该书文字朴白、生动、有趣,似讲故事,适合儿童(中小学生)乃至对艺术感兴趣的成人读者阅读。
本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艺术启蒙读本,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分别讲述绘画、雕塑、建筑这3个主要艺术门类的发展脉络以及代表人物。即便对于一般读者,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个人艺术素养提高的读本。
-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
本书以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其他多本不同时代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包括台北故宫本、杜堇款本、唐寅本、仇英本等),进行图像学分析与细节比对,研究不同图本图像上所反映出的差异,揭示出了其中所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 本书对《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名画的年代,给出创制于南宋时期的结论;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解读了画面要素及其背后反映出的审美风尚之变;提出并充分实践了以中国古代绘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作为古画断代标准的方法论,综合运用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构图模式来考察《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总结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凭借粉本绘图的三种方式,从而论证了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是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新图的;考察了服饰和妆扮、家具和器皿、装饰与图案等图像的发展演变,并将之运用于绘画史研究中;总结概括了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历史及特点:是对传世古画的探索性的图像志研究。
-
最美中国画100幅
2014年9月4日,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携手Google全球艺术计划,推出“100幅最美中国画”艺术项目。距离线上展览发布两年后,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与人民美术出版社联手,将这些优质的内容以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新书《最美中国画100幅》现已正式发售。
本书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甄选出100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具代表性的艺术杰作,更是中华文明各个历史时期人文风貌的视觉化呈现。从第一件作品战国时代的漆画,至最后一件作品1963年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
本书中的每件作品均配以精心撰写的说明文字。以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为核心的作者团队,由目前活跃于美术史各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组成。鲜活、深入的作品解读,体现了最新的学术视野和成果。
《最美中国画100幅》小巧的身材便于携带,柔软的纸张便于翻阅。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别致小窗,通过《最美中国画100幅》,串联起一部简明直观的中国绘画史,尽管不能遍览全貌,但可借助学者们对作品深入专业的解读,把握各阶段中国绘画的精粹,品读经典杰作之美。
本书已被评选为“2016年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十种好书”之一。
-
被误诊的艺术史
火爆知乎的专栏作家 法国马塞大学艺术史高才生
美女艺术侦探董悠悠 带你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
◆继《小顾聊神话》后,铁葫芦·艺术馆再度发力,火爆知乎的艺术专栏美女作者董悠悠首部“艺术入门红宝书”,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一本书教你看清美术名作鲜为人知的真相,这一次,你不要再误读艺术了。
◆独创侦探视角,全新诠释看画技巧。看懂一幅画的关键是?细节,细节,还是细节!一幅画就是一个案发现场,每一幅画都暗含一个秘密。学会像侦探一样观看细节,掌握独特的艺术入门之道,轻松搞定貌似不平凡的美术名作,看清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大艺术家。
◆首部将侦探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史作品。18起艺术史“悬案”+18个名画“案发现场”+18场看画实战演练。还原你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错知的“被误诊的艺术史”。
◆18幅高清名画完美呈现,数十幅关联作品串点成线。
◆首创凡客体另类画家生平,精辟剖析画家内心世界。
◆裸背锁线+封面模切+红黑主色调,打造精美观感的高格调、高品位艺术入门书。
◆部分案情提要
·都是真胸惹的祸:壮怀激烈闹革命,女神为何要露胸?
·玫瑰花杀人事件:一场玫瑰花的沐浴享乐,一次完美的杀人游戏?
·女神堕落始末考:骂人不吐脏、留图不打码,女神如何沦为绿茶婊?
·高富帅壁咚案:关上房间一道门,撬开姑娘心中锁,他和她,谁入地狱?
·亲爸爸的剪刀手:喜当爹的中年大叔怎样被隔壁老王戴上了绿帽子?
-
风格问题
李格尔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理论探索,卓有的建树,被当代西方艺术史学泰斗贡布里希誉为“我们学科中最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李格尔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写作方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为艺术中史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的里程碑。以他的三本名著《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和《荷兰团体肖像画》为线索,评述其主要学术思想以及与西方学术传统的联系,概括了他的理论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史的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对他的著名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作了初步的批判。
-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系列讲座采用 “全球美术史”的视点,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把全球美术看做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即独立又互动的地区性美术传统,每个地区传统都对人类美术的整体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二是这些地区性的贡献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人类美术的无比丰富。
讲座的核心问题因此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对这个问题的注视点不一定一样,回答也不必相同。本系列讲座的关注点是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类似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区美术传统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国美术中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