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济
-
外贸七日通
外贸七日通,ISBN:9787801653970,作者:黄海涛 著 -
全球新舞台
不愧是1980年代就预言全球化经济出现的高人,大前研一的《全球新舞台》并没有重复全球市场已经出现的老调调,而是在此基础上引领你深入理解新经济的模式。这本书今天下午刚过买来,所读的两章内容(“经济学的终结”和“挣脱锁链”)已经让我分外兴奋了,相信这本书的其余部分也会让我的兴奋延续。想找到理解今日世界经济的钥匙的读者,尤其是赶到传统经济学已经遇到解释力局限的读者,应该会非常喜欢这本书。这书甚至告诉你如何选择股票,具体的就不透露了,自己去看吧。 -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家里晒衣物的竹竿恐怕五年也不用换一根,竹竿的价格那么便宜,替换率又很低,那么沿街叫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闭昵?本书从“数十年如一日的沿街叫卖”、“开在冷门地点的天价法国餐厅”、“货物堆积如山的绿色食品店”、“货品销售一空售货员反被店长骂”、“打麻将到最后一圈必胡庄家”、”聚餐总有人抢着先替大家付钱”等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引发思考,帮你迅速掌握会计最重要的精髓,教你经营和理财的正确方法,轻松享受会计的无穷妙用!书中既没有枯燥的理论,也看不到各种财务报表、专业术语,从日常疑问中体验会计观念,轻松让会计成为你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 -
中國的未來
这是一本书的序言,是一本专栏文章的结集。不是百鸟归巢那种,而是刻意地在专栏写一系列有连贯性的文章,然后结集成书。二十多年前我有两本这样以一个大题材写一系列文章而结集的书:《中国的前途》与《再论中国》——文章是先在《信报》发表的。都很成功:自己满意,畅销,认真读的人多,有些北京朋友甚至认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起了点作用。其后一九九三年,要带佛利民到北京会见江总书记,那里的朋友要求我写一系列评论中国经改的文章,带到北京去。我于是写了《中国的经济革命》那系列,文章不多。这本小书价格相宜,销量高,但因为迫着动笔,时间不够,文章的重量就比不上此前的两本了。 《中国的未来》是今年三月底起在《南窗集》发表的关于中国的一个大题材的系列文章的结集。动笔前就有这样打算,但不敢肯定,因为文章不易写,没有信心可以写出一个可读的整体。毕竟写完了,而考虑到题材的困难,自己满意。原来共十八篇,但隔了一期发表《扶农大纲说》,认为有关而重要,于是编为十八,原来的十八改为十九。此外,这结集加了一个附录,是二○○四年一月初写好、二月十六日在《信报》发表的《还不是修宪的时候》。这篇长文重要,因为有先见之明,首先提到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独步天下。 我为解释这地区竞争制度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而终于得到完整的解释,要靠两个因素。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朋友有问必答,绝不隐瞒,有关的文件有求必供。其二是自己在经济学上作过研究的学问,刚好与今天的中国地区制度有关。没有作过类同的研究,我不可能成功地解释这制度。 在「中国未来」这系列中,有五篇是解释上述的地区制度的。不厌其详,用不同的角度反复申述。侯运辉与萧满章等懂经济学的朋友投诉有不明之处,高斯也要求我再解释。高斯不懂中文,他的助手译了一篇给他看,他认为重要,要求我详述。其后他两次要求我用英文写出来。七十岁还能解通中国的达文西密码,宝刀未老,上述朋友的投入有助焉。 说过多次,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妙绝天下。读到北京提出的改革地区的一些建议,感受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制度是那么优越。以五篇文章解释,最后一篇写得萧满章说完全明白,于是心安理得。解释得清楚,北京当局应该知道哪方面可以改进,哪方面不要动,算是作出贡献了。至于北京的朋友读不读我的文章,或听不听我的解释,则不能顾及。不应该顾及:北京要怎样做是他们的决定,书生之见只是书生之见而已。 不是书生之见那么简单。是科学之见。经济是一门科学,可以解释现象。解释现象的发生——即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与推断或推测现象的发生是同一回事。说过了,预测与推测不同。前者要靠水晶球,或看风水,后者则要指明在怎样的情况下某些现象会出现。简言之,这里说的「情况」就是经济学说的局限条件了。科学逻辑称「验证条件」,经济逻辑称「局限条件」。 我坚守的从史密斯传统发展下来的经济学,指定局限条件的转变是推断现象发生必需的。很困难,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局限条件的变化多而复杂,不容易简化,更不容易拿得准。其二是局限条件的转变要与真实世界发生着的大致吻合,不可以子虚乌有地作出来。不容易,但如果掌握到真实世界的局限转变的重点,基础理论——主要是需求定律——运用得宜,经济解释或现象推测可以很准确。原则上可以万无一失——实证科学应该这样——但面对世界的复杂,拿不准局限转变的要点,理论掌握不足,失误频频似等闲也。我自己是幸运的。过于高举自己是人之常情,在经济现象的推断上,我对自己的准绳有点自豪。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命中率高。对需求定律的掌握自成一家,前无古人,而对真实世界的局限变化的观察,不遗余力近五十年了。 一九八一年我推断中国会走市场经济的路,反对的行内朋友屈指难算。最亲近的巴赛尔也反对,但认为我的理论天衣无缝,半点错漏也没有(见拙作《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的第三章)。问题是当时我对中国的局限转变是否看得准。一天晚上,无意间,我把中国改革制度的交易费用一分为二:知道市场运作的讯息费用与说服既得利益接受改革的费用。一九八一年,看得清楚,这二者正在下降,没有理由不继续下降。 重读当年对中国改革的推断,给自己打一百分。可惜当时不同意的师友那么多,自己不敢推断细节。话虽如此,当时我写下,中国改革最困难之处,是有垄断权的国营企业。 今天看中国未来,远比二十五年前复杂了。形势好,发展动力九十分。然而,明显地,一两步大错会败下阵来。地区制度可以小修,但不要大改。这方面我有信心。货币制度大致上要坚守朱镕基划定下来的,千万不要改走欧美的制度。这是说,人民币要坚守一个固定的锚(虽然我认为以一篮子外币为锚不是最佳的选择),不能让人民币大幅升值。这方面,虽然支持升值的言论多(包括北京的智囊),我也有信心。写了数十篇文章解释,北京不可能不知道,人民币大幅升值,农民的生活不容易搞起来。改善农民生活是今天北京政策的重点。说过了,这方向不可能错。不能大搞福利经济:小搞可以,大搞完蛋。这方面也不会是大问题:在目前的制度下,大搞福利,地区不会接受。 国际政治不论,战争或恐怖活动我是门外汉。我不同意佛利民不久前说的:中国不搞政改,早晚会有大动乱。佛老没有跟进这些年中国地区的政制改革。改了很多,有好有坏,好多于坏,我不是专家,不敢多说。要说的是外人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永远只看北京,是大错。权力下放了那么多,很多方面北京要管也管不着。说过了,中国的制度自成一家,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的「民主」眼镜看。 今天最头痛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这个通胀低(约年率百分之二)的经济「过热」的头痛,除了中国,历史没有出现过,其它国家求之不得也。我不知何谓经济过热,但北京的处理手法多而常变。老实说,他们的经济专家(好些是朋友,一些跟过我这位大师)的分析与言论难以恭维。有点搞笑,有点发神经。会另文跟他们搞笑一下,与这结集无关。有关的是北京的宏观调控会不会把中国的发展杀下马来。机会不高,因为北京不会那样蠢,见势头不对还要调控下去。问题是一不小心,「调控」过度,把经济搞垮,翻身不易。另一方面,动不动就宏观调控,调来调去,对投资者的意图与信心肯定有不良影响。这是影响了投资者的前景预期,对经济可以有很大的杀伤力。困难是预期的形成,经济学到今天还没有掌握到解释。如果北京的宏观调控重复又重复,甚或变本加厉,促成了无可救药的不良预期,经济一蹶不振,翻不得身,会是见笑天下的大悲剧。经济逻辑说可以发生,虽然历史没有出现过。 为恐读者不买《中国的未来》这本书,书内的重要推断,这里不谈为上也。 -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收集的,大部分是我1995年回国到北大任教以后为报章杂志陆续写下的文章。回头一看,时间过得很快。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收在“另眼看垄断”栏目下的文章,其实差不多都是我参加水工研究的“副产品”。作为一个“电信经济问题专家”我是1998年秋“卷入”电信开放市场的论战的,大部分有关文章已经收入了三联书店出版的《数网竞争》一书:我对网络产业经济问题的认识全部来自“I水工”。更一般而论,大凡在所谓“自然垄断”、“规模经济”之上加上了“国家行政垄断”的行为,经济逻辑如出一辙。《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的一些文章,放胆去“碰”教育、邮政、股市,分析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只是各业的具体约束不同,“碰”起来多彩多姿,各有各的意思。 -
房价与泡沫经济
本书作者根据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场状况,结合其他发生过房地产泡沫的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分析了中国当前的房价以及中国当前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经济。作者还对中国目前与房地产业有关的问题,如经济适用房、房价成本的不透明性提出了有益的解决思路及相应对策。 -
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生活中的经济学》共有三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体制。第一篇微观经济学触及到搬家、超级市场、旅游环境、能源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的方面。第二篇宏观经济学中触及到银行、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美国社会的宏观方面。第三篇经济体制中联系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 -
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 的专著。此书的论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 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 他在书中把冷战与全球化作了对比。他认为: 如果冷战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相扑;如果全球化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100米冲刺一次,又一次,不断冲刺。 冷战的标志是,它隔开了每一个人;全球化的标志是因特网,它将每一个人连接在一起。 冷战体系的界定是根据条约,全球化体系是界定根据交易。 如果冷战时期最明显的不安是在固定和稳定的世界里,被你十分了解的敌人所击败,那么在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不安,就是害怕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且感觉不到的敌人所带来的迅速变化,你的生活会在任何时候被无形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所改变。 在冷战时期,我们有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热线,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被分开了,但至少两个超级大国还负责任。在全球化时期,我们有因特网——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都连为一体,但没有负责。 在冷战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导弹有多大?”在全球化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调制解调器有多快?” -
干掉一切对手
《干掉一切对手:看高盛如何算赢世界》:为什么仅仅六个月,雷曼兄弟的负债就激增至6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万亿元),不得不宣布破产?为什么美国的次债危机会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国际油价从每桶145美元暴跌至每桶40美元?为什么你不知道奥巴马背后有大财团的秘密支持?为什么迪拜会深陷债务危机?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难道真的有人在操纵石油价格?难道美国大选背后另有隐情?难道金融危机是被策划的?这是一种惊人的逆转,高盛广为人知的那些美德,诸如盈利能力、谨慎作风、以及与政府的亲密关系等,难道都成了谋取商业利益、干掉商业对手的秘密武器?高盛用它贪婪的眼睛盯着这个世界,不管是人还是其他财富,它总是能从丝丝血腥味中闻到商机,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资本世界就是黑涩会,这次,高盛做了这个星球上的王者! 这位国际金融大亨早已悄悄地在中国设下了赌局,当年中国石油石化的格局就有高盛的影子。高盛是怎么布局的,又酝酿着什么样的阴谋?中航油、深南电、中国远洋、中国国航等中国企业的命运又将怎样?…… -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以熊妈妈的小面包店为载体,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语言,把经营企业必须掌握的会计知识娓娓道来,使人受益匪浅。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突出的管理才能中不能不包括相关的会计知识。即使开一间街头小店,也要对自己的会计明细了然于心:明白自己的资产和负债,了解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秘密,懂得存货是如何影响利润的。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知道怎样赚钱。 -
Too Big to Fail
Andrew Ross Sorkin delivers the first true behind-the-scenes, moment-by-moment, account of how the greatest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developed into a global tsunami. From inside the corner office at Lehman Brothers to secret meetings in South Korea, Russia and the corridors of Washington, "Too Big to Fail" is the definitive story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and women in finance and politics grappling with success and failure, ego, greed, and, ultimately, the fate of the world's economy. 'We've got to get some foam down on the runway!' a sleepless Timothy Geithner, the presiden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of New York would tell Henry M.Paulson, the Treasury Secretary about the catastrophic crash of the world's financial system would experience. Through unprecendented access to the players involved, "Too Big to Fail" recreates all the drama and turmoil, revealing never-disclosed details and elucidating how decisions made on Wall Street over the past decade sowed the seeds of the debacle. This true story is not just a look at banks that were 'too big to fail', it is a real-life thriller about a cast of bold-faced names who themselves thought they were 'too big to fail'.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大而不倒 -
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物》用无数证据捍卫了古典自由主义,是让那些大政府、保姆政府的最后辩护士们闭嘴的令人振奋的一击。大卫·鲍兹用平和的语调,揭示了深藏于美国最深处的理想,以及对个人自由的显而易见的尊崇。 ——威廉·维尔德 美国这个国家由无数从内心深处信仰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的人组成。本书把人们这种内心深处的信仰用语言表达了出来。美国也是一个到处都是政客、学者和自以为是的精英的国家,这些人打心底里不相信自由和责任。本书狠狠踢了这些人的屁股。 ——P.J.欧鲁克 在这个年代里,政客们口口声声说,大政府时代结束了,却以此为借口来追求一个更大更糟糕的政府。这时有人能够写一本书,回顾我们传统的每个方面,对古典自EB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描述,并且可读性强,信息丰富,的确是一件让人耳目一新的事情。大卫·鲍兹的这本入门读物将历史、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结合在一起,杂以各种逸闻掌故,恢复了美国政治思想中的一个关键传统,并把它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件值得赞誉的事情。 ——理查德·爱泼斯坦 大家公认“大政府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政府无法履行其承诺的时代,尽管它一如既往地规模庞大。哪里出问题了?关于人性在政治中表现的哪些基本假设出错了?读一读《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物》你会找到答案。” ——芝加哥先驱报 出版前言: 《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物》在中国的出版象征着两个激动人心的进程:一是世界人民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二是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战争与国家主义的肆虐之后,和平与自由的理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也许看上去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时机并不凑巧。目前,从法国总统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在宣称“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完了”。一个美国中左派知识分子甚至欣喜若狂地说:“古典自由主义完蛋了”。这些批评家们是短视的。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古典自由主义的理念——法治下的自由。 对于始于2008年末的这场经济危机,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它,搞清楚它的起因。这是一次由政府管制、政府补贴和政府干预引起的危机,自然不可能用更多的管制、补贴和干预来治愈。克利斯托夫•希钦斯在他的文章中说:“次贷与衍生金融工具的恐慌摧毁了我们对信用的信念,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其起因是每个人都被许诺可以得到一切,而结果是每个人都上了民粹主义的当”。 -
财富预言
《财富预言:全国顶级分析师的投资预测(2009年末~2010年)》汇集了来自中国冠军分析师的投资分析,就职于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投证券、国金证券等研究所的冠军分析师们深度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从宏观经济论述整体投资策略同时对27个行业进行了深度分析,推荐行业板块中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真正破解股价运行密码,揭开币场底牌。实现牛市挖机会、熊市避风险的安全投资目标,是股民们不可错过的证券投资指南。 -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教你逛超市就能学会的价格经济学!下班学点经济学,聪明赚钱聪明花!无论钱多钱少,价格才决定你的购买力!不懂价格,钱越多,越可能变成“冤大头”!为什么鸡蛋降价能扩大就业市场?为什么地震后涨价的超市反而最公平?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不要接受薪水最高的工作?房价、油价、金价起起落落,扣人心弦,谁是背后的指挥? 你知道吗?价格不仅仅能保护你不受贪心卖家的坑害,甚至还能决定你的幸福! 这一次,作者将亚当·斯密请到超市里,让你边购物边学习有关价格的经济学知识。妙趣横生的经济学小说,为你揭开身边的价格秘密。 -
中国大趋势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如今中国经济的崛起深深吸引着这个未来学家,无论是中国的GDP、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还是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约翰·奈斯比特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描绘着中国的未来,他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强力推荐: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柳斌杰署长在央视小崔说事栏目中向崔永元推荐《中国大趋势》,并赠送给崔永元: -
绝情华尔街
《绝情华尔街》主要讲述了:王雨航在华尔街第三大投行——洛克证券如鱼得水,似乎他那个睿智的头脑就是为华尔街而生的。绿卡、高薪、成就感、社会地位……华尔街赐给他一个真实的“美国梦”,然而,他亲见了上司被衍生产品逼死,红颜知己被黑势力无情摧残,他知道,也许这样的事情很快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不断更新换代的衍生产品是华尔街炙手可热的印钞机,金融大鳄籍此翻云覆雨,投行买办趁机中饱私囊。华尔街一派歌舞升平之下潜藏着摧枯拉朽的暗潮……十五年的打拼,王雨航躲过了生死劫,看透了华尔街,他终于明白自己究竟情归何处。 -
地产霸权
香港,华人世界最富裕社会,自由经济的天堂,曾经最推崇“勤劳致富”的地方,却被持续飚升的楼价,弄得怨声载道。中产阶层财富流失,草根民众生计艰难。相形之下,大地产商却富者更富,富可敌国。香港的今天,出现了很严重的仇富心理。 原因何在?本书作者潘慧娴,曾任新鸿基地产集团创办人郭得胜的私人助理达八年,其后加入嘉里建设,负责土地及物业的估价与收购。藉其从事地产发展业的专业经验,配合详尽的数据和理性叙述,深入解析香港地产业的运作与结构,缕述香港地产在数十年来的发展中,如何沦入被大地产财团垄断的现状。 作者更从地产业延伸,认为“地产霸权”已扩展至公用事业及零售服务业,成为香港贫富悬殊、民怨沸腾的罪魁祸首。作者支持自由市场,在书中建议特区政府应立即改善政策,以保障市场公平,不应再纵容地产财团垄断各大行业,阻碍香港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文版《地产霸权》经作者重新修订内容,加入2010年香港地产行业的最新动态,帮助读者透彻掌握香港当前的政经局面。 地产霸权,会在内地重演吗?无法预知,没有答案,但我们似乎看到,地产霸权在香港上空的阴影,正向我们漂移而来…… -
西方的衰落
《西方的衰落》是基于尼尔•弗格森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四台里斯讲座系列(Reith Lectures)创作整理而成,该系列播出时题为“法治与其敌人”。早有人预言到西方社会的衰落。如今,这些衰落的迹象看似无处不在: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处?尼尔•弗格森认为是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是制度正在导致社会的繁荣或衰败,制度就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框架体系。 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而非地理或气候上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现如今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 我们的民主制度打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的市场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后者其实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法治也业已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人们只是出于惰性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 《西方的衰落》一书振聋发聩,也会引发争论,它是对这个自鸣得意和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时代的迎头一击。当阿拉伯世界正在为民主而奋斗时,当中国努力从经济自由化迈向法治社会时,欧美社会却在挥霍几百年来制度优势的积淀。弗格森提出这样的警告,若要遏制西方社会一度称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势头,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领导力,并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海报: -
品牌洗脑
全球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有一天突然对品牌感到厌倦,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毒”——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是,在坚持了6个月之后,他失败了。懊悔之余,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全面批露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马丁拉上窗帘,向我们 揭示了广告商和品牌是如何让我们觉得“如果不买新的产品,我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愚蠢或跟不上时代了”;展示了营销者们为了让我们掏钱而使用的最卑劣的策略和诡计,包括从众心理、激起并不存在的幼年回忆、性暗示、健康谎言等等。马丁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分享他和广告界、营销界高管以及业内人士对话,并且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 马丁惊人地揭露了营销者、广告商、零售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借助复杂的新工具和科技,追踪和分析我们留下的种种“电子足迹”:包括在商店刷会员卡、用信用卡购物或在网上查看商品,通过复杂的算法预测出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可能会购买的东西,然后为我们提供适合于个人独特心理特点的商品,对于“我们应该买什么”产生看不见又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马丁发现,我们在被“洗脑”的同时也在给别人“洗脑”,并且提出了他的终极营销秘诀。 -
直觉
无论超市、麦当劳,还是婚姻介绍所,似乎都能满足我们现代人渴望自由选择的虚荣——在这些地方,你可以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架中或者在一幅幅美女帅哥的资料中,挑选你最喜欢的商品或者最爱的人。 但是,在这些地方做“买卖”的时候,常常是买的不如卖的精。那些深知我们常根据直觉做出选择的卖家们,他们会绞尽脑汁诱惑你,让你挑选的不是健康食品而是容易增大腰围的甜点,让你不是把钱花在健身锻炼上而是满足吸烟的快感。而且,这些卖家还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由的买卖能让你的收益最大化,亚当•斯密及其门徒们不就这么认为的吗? 不过,不断增大的腰围和持续恶化的肺部疾病显然没让我们的生活更为美满。自由的选择并不一定带来最大的收益,因为自由的选择也给了我们做出错误决定的自由。人类不是精密的机器,我们的原始脑让自己的行为常常只是凭直觉或者情绪行事,因此我们无节制地在胃里填塞垃圾食品,在肺部填塞尼古丁,而我们在贷款被人耍了时还自以为占了便宜,沾沾自喜。 抛开现代人虚伪的自尊,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都是需要别人管管的孩子。我们需要一个温和的“家长”式的爱人、朋友、上司或者是政府,当我们根据直觉做出不合理选择,沉迷于甜食、网游、烟瘾的时候,他能用温和的方式提醒我们,而不是要么让我们恣意放纵,要么禁锢我们的自由。 在这本奇妙无比的书中,人类非理性的直觉判断遇上了自由市场。 ——麻省理工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怪诞行为学》作者 丹•艾瑞里 一本令人着迷的新书,乌比尔让我们看到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怎样以及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无形的拳头”——然后建议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的杰作。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撞上快乐》作者 丹尼尔•吉尔伯特 的确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这位美国人(彼得•乌比尔)吸引了大西洋两岸读者的目光。 ——《泰晤士报》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