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日关系
-
新政革命与日本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便将焦点聚集于此,对这种文化模仿、组织平移等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作者任达教授精通中文和日文。他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以中日文化关系为切入点,对1898—1912年这一时期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流行语汇以及教育制度、军事体制、司法体制等作了细致的源流考证和“组织移植”的对比研究。这对我们了解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以及这种历史的未来向度,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庞大的中华帝国在甲午之战中败给“蕞尔岛国”日本后,它不得不面对现实,派遣大量留学生东渡扶桑,探求日本的富强之道;同时又聘请大量的日本专家来华,作为晚清新政的顾问。在这种社会转型、组织创新的时期,日本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大家01·中日之间
关于《大家》MOOK 《大家》MOOK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和“腾讯•大家”合作推出,志在为读者提供“价值、常识、人文、美感”的阅读内容。 第一本《大 家》MOOK的主题是“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邻居间是熟悉友好的,但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从近代开始就冲突不断,是彼此的误 解太多才造成理解上的错位?这次,《大家》邀请了长期生活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人、媒体人,以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来看现在的中日。 李长声先生,资深日本华侨、真正的日本通、知日派作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整个华语文化圈,都可算是知日最深的人。《两千年友好的神话》,李长声先生从历史梳理了中日千年以来的交往,多少能帮读者看清了历史上的中日之间。 汤祯兆先生,著述日本出名的中生代香港作家,这次以《谁又误解了谁》来解读“日本社会内部的错位逻辑”。 茂吕美耶女士,是梦枕貘大师最依赖的中文代言人,她始终都普罗大众,关注庶民的文化生活,谈吃饭、洗澡、歌谣、传说、怪谈,展示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日本人与猫》,让喵星人与猫奴,有了国际交流。 刘柠先生,以《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夺得《大家•星期ONE》首期万元大奖,原子弹——核武器,当今世界军事平衡的砝码之一,1945年是如何落到 广岛和长崎的呢?刘柠先生的这篇文章解答了疑问,也是《大家》专栏文章的典范——“聚合最有价值的作者,产生最有价值的内容”。 可以举的例子还很多,俞天任、姜建强、野岛刚、饮冰等,《菊与刀》过去是经典但今天还以此了解日本吗?日本AV问答是否能解去读者对这岛国产业的粉红色幻 想?石原慎太郎是毛泽东粉丝、靖国神社的前世今生……与其说是中日之间,不如说是《大家》的作者为读者立体解构了现代日本——而非中国人想象中的日本。 如腾讯微博总编辑李方先生在卷首语中所言:“如果我们不能够让事情更好一点,就让它有趣一点吧!”正是这期主题意义之所在。 -
以谁为师?
日本80后青年才俊加藤嘉—留学北京大学5年,在全球重要媒体频频发表对世界主要国家时政的见解2008年加藤嘉—首次以专著形式坦率表达一个日本青年“知华派”对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认真思考中国人近代以来一直以日为师,面对侵略,救亡图存;日本人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心情如何?他们要向中国学习什么?中国人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领悟到什么?两个邻国到底如何相处? 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反映了一位智慧过人的年轻人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而且体现了他与关心中日关系的众多中外青年进行深入而频繁的交流的成果。 -
100个理由
中国知识界对中日关系最富激情、理性和震撼力的思考 战争是各种关系最为激烈而又集中的呈现。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邻邦国家,在近二百年间,日本却数次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害,都使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为什么?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直面中日关系,深刻反思历史,全面剖析了战争的深层原因——一百个理由——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百个或者更多的理由!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央视的一系列节目,都使我们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战争的伤痛和残忍之上。 胡平的书却引领我们进一步深入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民族性、中日文化差异等深层结构之中,一起去探求人类悲剧出现的深层原因。”(著名经济学家 赵晓)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庆典的讲话中说到那样“回忆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对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罪性,避免悲剧的发生是更加重要的。” 《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将使我们更加 接 近 真 相 ! 这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在文化和地缘上相亲相近的两个国家长达千年的交往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走向,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众多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全面揭示了日本文化的复杂面貌,一方面,日本的侵略、扩张意识、武士道精神、残暴、偏执、心理阴暗是一种全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是一种民族性;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忠诚、隐忍、坚韧、勤劳、自信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无比热爱。作者由此也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日本,甚至被日本侵略的深刻原因,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皇权造就的封闭、狭隘严重影响了变革与发展,这使得虽然中国和日本差不多同时进行"维新运动",但日本明治维新一下就将日本带入现代化的轨道,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无法避免地失败,随后的"辛亥革命"也没有取得成功;另外一方面,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国家观念的缺失也使得日本入侵中国长达十几年。日本侵华期间,虽然,中国组织了大规模的抵抗,但"伪军"、"汉奸"多如牛毛,日本在中国先后扶持了五个比较大的"伪政权":伪满洲国、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德王蒙疆政权和伪汪精卫政权,组织了治安军、兴亚同盟军、蒙古军、剿共军、皇协军、防共军、绥靖自治军、联防救国军、和平建国军、绥蒙联军等等,甚至出现了像汪精卫、周作人这样的"卖国贼"。 作者由此深入分析了至今日本仍然对其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闪烁其辞的深刻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抗战的宣传与评价,以及相应的对日本侵华罪行的调查与清算,总显得有些低调与游移"。"中国从来没有对日本在华战争罪行进行过系统、全面、彻底的调查,以致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日军暴行未被曝光,许多暴行虽有记载也不够详尽确凿。中国人也从未像犹太人对纳粹那样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中国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和日本兽行的残暴有效地曝露于世界面前。"书中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至今死亡人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在西方的一些有关"二战"的著作中,很少提及这场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屠杀,更谈不上对相关的资料和整个日本侵华的历史进行全面的清算。正因为这样,"便为日本的右翼势力日后不断地跳出来否定侵略战争提供了某种口实"。在相关的纪念活动上,"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像法国在去年6月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像俄罗斯今年5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那样,请来世界有关各国元首参加恢宏气势的纪念活动,并隆重宣传我们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周年",大张旗鼓地对国民进行"胜利教育";也没有像犹太民族一样,从"二战"结束迄今,一刻都未曾停止过对纳粹德国罪行的揭露、控诉、索赔以及对纳粹罪犯的追缉。 作者还就中日关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针对国内发生的"抵制日货"和一些过激的游行活动,作者指出,真正的爱国,不是或不仅仅是网上、街头的激愤的宣泄,更应是冷静地将国内的事情做得更好,作者痛陈这些偏激的爱国主义情绪实际上是一种"伪悲情",并称他们为"爱国贼"。作者认为,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和日本都必须跨过对方这道门槛,所以"中国能找到100个理由谴责日本,中国更能找到100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 本书得到了思想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评价本书"既充满激愤,又富有理性,是理性与激情的'完美组合'。"《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评价本书为我们找到"接近日本真相的一把钥匙"。著名的经济学家赵晓认为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对战争的伤痛和残忍的展示,而是"深入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民族性、中日文化差异等深层结构之中,一起去探求人类悲剧出现的最深层的原因"。"这对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罪性,避免悲剧的重演是更加重要的。" 本书作者胡平为知名作家,曾有报告文学《中国的眸子》《千年沉重》和《禅机:苦难的祭坛》等作品较有影响,其写作以思辩性、思想性见长。现居南昌。 来源:搜狐读书 -
铁与犁
在近代国际关系及历史的框架下,余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上梳理了中日关系一百年来的恩怨情仇,并辨析了这种关系纠缠中的历史基因。语言酣畅淋漓,并有着深沉的历史问题意识和沉厚的民族文化关怀。余杰先后访问了十多个日本城市,采访了包括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普通民众在内的近百位日本人。深入而广泛地接触了日本社会…… -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全书上起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下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浅近平易的语言叙述六十年间的中日外交关系(实际涉及东北亚、中俄、中美等更广泛的外交关系),其中包含大量故宫博物院(尤其是清季外交史编印处)和北平各图书馆的珍贵档案史料。作者还走访了历史界和外交界前辈,许多学者和当时在世的外交家、前清遗老也提供了很多资料。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内容,不仅涉及中日两国关系,而且以六十年来远东关系为经,以中日两国关系为纬,以原始记载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分析比较,探清真相,找出结论,展现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 -
左手中国人右手日本人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方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性”这个话题曾引起了数次学术界及民间的激烈论战。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还将“民族性”作为 “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 本书选材独特,从剖析民族性、劣根性、精神性的角度出发,精心选取中外大家的经典篇章,有些出自鲁迅、林语堂、钱钟书等大家之手,有些是李敖及柏杨等人狂傲尖锐又不失深刻之作,有些是现当代作家对民族社会的最新剖析和认识,还有早期来华的英美法等国传教士的观察记录,更有日本名家对日本民族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这些都是关于中国和日本民族性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百十年来,争鸣声赞同声不断,见仁见智,经久不衰。 随文还配以数百幅生动形象的老照片、漫画及日本浮世绘作品,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中日两国民族性的过去,更可以远瞻未来。 -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为止的中日关系进行了总结,针对今后的两国关系,提出了关系理性化、首脑进行定期接触、针对双方存在问题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妥善解决历史问题、推进政府间的共同国家事业、建立东亚共同体等建议。中日两国有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也有近代的战争与交恶。近年来,中日两国交往中出现的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之争、反日游行等引人注目的事件,引起了中日两国相关学者的关注。超越偏激和狭隘,正确认识对方,是建立健全中日关系的基础。
-
谁主东洋
本书是一部通俗史论,探讨的主题为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之产生、发展和重塑辉煌的问题。学术依据来源于东西文明比较研究中的史料。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文明的新生;成为区域直至世界的文明中心,是一个民族崛起的最高标志。当一个民族曾经的辉煌化成历史,那么她的文明体系也一定先行衰落。在公元后的两千年里,中华汉唐帝国、罗马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轮番扮演东西方世界历史舞台上文明的主角。然而,就像花朵最艳丽的时刻也就预示着它即将枯萎一样,文明之花似乎也遵循着某种神秘的季节开放、凋零。 追寻世界主体文明演变历程,可见“文明中心移动”的神秘轨迹。从“东洋史就是中国史”到“东洋成为日本代名词”,过去东方世界经历了怎样一番“文明中心”大挪移?今日被西方视为“无脊椎”东方,“经济崛起”的中国与“迈向正常化国家”的日本,谁能修成正果、重鼎“东方文明中心”?谁又能超越美国、使世界文明中心由西方移回东方? 本书以独特的视野,还原一段跌宕起伏的东洋变迁史,揭开东方文明起落谜团,在世界主体文明演进大势及东洋古之未有之大变局中,探寻东方文明的新生之路——以“汉魂、汉才、仁道”为核心的华夏文明能否再盛、重回东方乃至世界文明中心。 一段跌宕起伏的东洋变迁史,事关海权,事关日本,但贯穿始终的,却是“汉魂与汉才”的荣辱兴衰,中心思想是为华夏文明的新生找到正确答案……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