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

  • 玄思风流

    作者:周满江

    该书以魏晋清谈名士作为论述话题,以扎实的史料,运用生动流畅的笔法,对其进行多元观照和文化透视,评论从传统儒生里生成的清谈名士的新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那种特具的双重性和不断嬗变,以人生启迪。
  • 中古文人风采

    作者:何满子

    中国的中古时代是有名的专制、混乱、黑暗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文人来说,是危险的,绝望的;无论才华和生命都无足轻重。然而,地狱开出了“恶之花”。像嵇康、阮籍一流人物,即以他们不同的抵抗方式,或者积极,或者消极,显示了各自独立的存在。
  • 人物志译注

    作者:刘邵 著,伏俊琏 译注

    《人物志》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人的才能、个性及政治作为的著作。作者刘邵是汉魏时人,历仕四朝,有丰富的用人和从政经验。他总结了汉末清议与魏晋时期人才品评的理论,以及当时统治者选拔使用人才的经验,撰写了此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有开创之功。五凉时期敦煌人刘昞为本书作注。近代以来,研究本书者很多,但好的本子难觅。伏俊琏先生长期从事《人物志》研究,他吸收了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人物志》重新作了校订,纠正了原书传刻过程中产生的讹误。为帮助读者理解原书,作者又作了注释和今译,并在每章的首尾撰有题解和评析,提纲挈领,辨析阐释,大大降低了阅读此书的难度。欲读《人物志》者,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 魏晋清谈

    作者:唐翼明

    唐翼明,湖南衡阳人。先后任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政治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著有《古典今论》等。:本书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清谈
  • 兰亭

    作者:上海博物馆

    兰亭为何? 其为名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其为故迹,兴废几度,佳境尤存。 其为风物,形神相因,不即不离。 其为集诗,言意玄远,词约理丰。 其为异文,性灵所钟,悲欣交集。 其为逸事,高绝千古,慕者如云。 其为公案,聚讼纷纭,千年未决。 何为兰亭?欲辨已忘言。 吾谁与归?兰亭羲之也。 本书收入书法、书画鉴定、历史地理、考古、中文、哲学等学科的学者,撰写的从诸多角度解读《兰亭》以至魏晋时代的文章,不仅深入解读了《兰亭序》及王羲之书法,也展现了从竹林七贤到二王的广阔文化天地。 附录部分收入王羲之书迹的所有唐摹本。全为从摹本所在博物馆购买的精品大图,颇具收 藏价值。
  • 魏晋清玄

    作者:李春青

    《魏晋清玄》内容简介: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子等为筋骨,形塑了一幕幕精神高华、感性绚烂的人生样态和艺术世界。从秦汉的青铜车马、弦歌斧钺,到魏晋的羁旅宴游、清谈品茗,无不气韵深长,情思丰茂。从唐宋的诗文唱酬、山水风物,到明清的残阳晚景、伏流奔莽,无不生气盎然,历历如绘。五千年的文化旅程渗透出的雅风美俗,拥之入怀,化之于心,俯仰之间,风华尽览。
  • 西晋风云(上卷)

    作者:孙峰

    《西晋风云(上卷)》以魏晋时期司马家族逐步登上政坛为线索,讲述了司马懿亲帅大军伐蜀、灭吴,逐渐掌握了军权:继而又成为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这为日后司马家族的掌权奠定了基础。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并最终由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魏而代之,建立西晋,历经数十载的潜伏,司马家族如何与曹魏势力进行权谋的角逐?影响深远的正始玄学、流传至今的“竹林七贤”又为何在如此黑暗动荡的年代产生?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作者:柳春新

    本书探讨了汉末王纲解纽到西晋重归统一这一历史时段的政治,具体地说,上限起自董卓之乱发生的公元189年,下限止于晋武帝去世的公元290年,前后恰好一个世纪,跨越三个朝代。全书分作上、下两篇,每篇包含若干专题。上篇主要讲汉末曹操集团的构成及其内部的矛盾斗争,曹操的治国方略和他的政治经营;下篇涵盖曹魏和西晋两个王朝,主要包括曹魏文、明二帝的治国之道,曹魏后期曹氏、司马氏两大集团的斗争,以及晋武帝的治国方略。勾画出汉末晋初之际政治运动的基本线索和面貌,揭示了这个时期政治演变的特征。
  • 三国两晋史

    作者:田余庆//周一良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的3万余名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其中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名家巨匠。这些名家所撰写的各类条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甚至许多名家的文学已成为时代的绝响。这些名家所撰写的知识主题涉及各个领域,他们以精当简洁的文字,系统概括了一门学科的全貌,虽然篇幅短小,但充满深厚的学识积淀。 本书是其中的《三国两晋史》。 《三国两晋史》由田余庆、周一良编著。
  • 从司马到司马

    作者:孙立群

    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司马邺等与西晋的兴亡均有直接的关系。本书以这几个重要人物为主要线索,分十八讲,结合其他重要人物和事件,讲述了西晋历史上人们熟知的“三马同槽”、竹林七贤、魏晋风度、士族门阀、白痴皇帝、贾南风干政、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刘渊后汉,奴仆皇帝等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分析了西晋兴衰的主要原因,兼具“大众口味,学术品味”的特征。
  • 荆棘铜驼

    作者:罗宏曾

    对于西晋王朝的败亡,学者们曾经议论纷坛。略而言之有二,一为大封宗室诸王所致,二为州镇拥兵太重。本书试图通过对“八王之乱”史事的叙述,寻求西晋王朝倾覆的真正原因。作者认为:西晋乱亡固然咎在八王,而其肇端则起于晋武帝。
  • 八王乱

    作者:张璟琳

    秦汉以来,中华大地上崛起又覆灭过十个一大统王朝,西晋厕身其列,不过它是最不讨后人喜欢的一个。 西晋承接三国乱世,但是人们还没来得及从消弥战乱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随即又落入另一个更大的乱世深渊。西晋覆灭得如此之快,兴衰转换如此之剧烈,让后人觉得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过渡乱世,设下镜花水月般繁华安逸的骗局,然后把人们引向灾难与死亡。 西晋皇帝谱系上传了四任,实质上是二世而亡。西晋从第二任皇帝开始就大权旁落,第三、第四任皇帝都是在天下大乱、国土沦丧的大背景之下仓皇登基,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自已的帝王生涯,然后又都在强敌围城、粮尽无援的绝境之下黯然出降,最后以俘虏的身份饱受侮辱,凄惨死去。 本来中国历史上二世而亡的王朝并不鲜见,前有秦朝后有隋朝,但是秦末与隋末的乱世全都适可而止,时间跨度在十年左右,这些乱世就像社会动了一场大手术,血流遍地,然而伤口愈合之后,崛起了“汉”与“唐”两位不可仰视的巨人。 西晋则不然,它亡得不仅快,而且还亡得很彻底;不仅亡了国,而且还亡了天下。西晋末年,胡人的铁骑在中原大地上往来践踏,世居于此的华夏子孙在屠刀下呻吟号哭。西晋的都城,也就是东汉的都城洛阳,被匈奴人占领;不久之后,西汉的都城,那个号称有“百二雄关、金城千里”的天朝上都长安,也落入匈奴人的手中。胡人军队从极北苦寒之地一路向南,径穿黄河流域,踏过淮河,史上第一次染指长江流域。 两汉以来的赫赫武功扫地无遗了,世无陈汤霍去病,“犯我强汉者,虽然必诛!”成为笑谈痴语。残存的晋宗王公心惊胆裂,龟缩到江南一隅,依仗长江天险偏安苟活,罔顾江北生灵涂炭家园尽毁。 这个残局,后人拾掇了三百多年才重新拾掇出一个完整的王朝。其间有多少人受戮于战场,有多少人枉死于暴政,又有多少人瘐毙于颠簸流离?这已经无法计量,但是肯定数不胜数。 晋朝由治转衰的转折点就是“八王之乱”。 晋朝的第二任皇帝就是有名的晋惠帝司马衷,据传他是一个痴障。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已经不容易证实,但是很明显司马衷无法行使皇帝的职能。这个荒谬的现实诱发了那些觎觊权力者的野心,他们相互争夺嘶咬,丑陋血腥的一幕幕组合而成“八王之乱”。这场血腥的闹剧将持续十六年,贯穿晋惠帝一朝的始终。 一开始,这只是历朝历代都不鲜见的宫廷政变。受命辅政的外戚杨骏因为贪权独揽,引起了宗室的不满,试图参政的皇后贾氏因为受到杨骏的阻挠,也对杨骏充满怨恨。于是贾皇后就与宗室成员楚王司马玮等人联手发动政变,消灭杨氏,改立宗室元老汝南王司马亮为执政。但是没过多久,汝南王与楚王之间的矛盾激化,贾皇后在幕后推波助澜,先利用楚王杀死汝南王,随后又以“矫诏擅杀大臣”的罪名治楚王以死罪。 二王殒命之后,政权落入贾皇后手中,她重用名臣张华、裴頠来主持朝政,在贾、张、裴等人的努力之下,晋朝天下勉力维持了九年的和平。 可惜这和平是脆弱不堪的,九年之后贾皇后冒天下之大不韪,害死了被武帝寄以厚望的太子。宗室趁机发难,赵王司马伦与齐王司马冏发动兵变废黜并诛杀了贾皇后,赵王司马伦成为新的执政者。 “八王之乱”发展至此,依然没有离开宫廷政变的范畴,它发生在最高权力层,对于普通的晋朝百姓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是不久之后,权欲熏心的赵王司马伦逼迫惠帝禅让,自已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愚蠢的举动招来全天下的反对,赵王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篡臣贼子,一时间风起云涌,手握重兵的各地方都督纷纷起兵勤王,整个中原变成了战场。“八王之乱”从此由宫廷政变升级成为大规模的战争。 勤王讨伐赵王的主力是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在交战两个月牺牲了近十万士兵之后,他们攻入洛阳,处死了赵王,齐王成为新的执政。这是西晋历史上第一次地方势力战胜中枢,并且入主京城,齐王的成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八王之乱”彻底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齐王的执政时间并不长久,仅仅一年之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领着关中大军挥师东向,进攻洛阳讨伐齐王,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在腑肘之间发难,生擒齐王并将其杀死;长沙王成为新的执政,与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共同主持朝政; 这种共同理政的局面只维持了十个月,成都王嫌长沙王碍手碍脚,想除去而后快,同时河间王上次发兵讨伐齐王,却替长沙王做了嫁衣,心中也愤愤不平。于是成都王、河间王二王联手,从东西两个方向夹攻洛阳,成都王的军队被长沙王击退,河间王的军队则攻进了洛阳,长沙王被左右出卖,成为河间王的俘虏,最后长沙王被河间王手下的将领张方活活烧死。 长沙王死后,成都王在邺城遥控朝政。长沙王虽死,但是他在洛阳的势力并没有被肃清,长沙王的故将上官巳等联合对成都王不满的东海王司马越等人,挟持惠帝亲征邺城,讨伐成都王。东海王等人与成都王的军队在荡阴展开决战,成都王大胜,连皇帝都成为他的俘虏,失败了的东海王逃回自已的封地,谋图卷土重来。 擒获了皇帝的成都王并没有能够得意很久,东海王的兄长、镇守并州的东嬴公司马腾,联合镇守幽州的安北将军王浚进攻邺城。为了增加胜算,王浚向北方鲜卑借来凶残强悍的鲜卑骑兵,成都王抵抗不住二人的强劲攻势,只好放弃邺城,带着惠帝逃到洛阳。当时驻守洛阳的是张方,张方于是挟迫惠帝退入关内,成都王兵败被废黜,河间王成为执政。 张方强迫惠帝入关,给蛰伏的东海王提供了借口。东海王宣称“张方劫迁车驾”,与豫州范阳王司马虓、幽州的安北将军王浚、荆州的镇南大将军刘弘等人结盟,被推举为盟主,再次集结大军,进攻关中。 关东诸军来势凶猛连战皆捷,河间王大为恐慌,他杀张方向东海王谢罪,请求与东海王分陕而治,但是被东海王拒绝。最后,关东诸军攻破关中,占领长安,河间王单骑逃入太白山中,成都王则向南方逃窜,试图逃回封地成都国。成都王在途中被擒,被缢死在邺城;河间王在山中躲了几天,他的故将重新占领了长安,迎回河间王,但此时的河间王已是强弩之末,朝政大权尽数落入东海王的手中。 东海王让皇帝下诏,任命河间王为司徒,河间王日暮途穷,明知这可能是个陷阱,也只有起程去洛阳赴任。东海王的兄弟南阳王司马保派人半路截获河间王,将河间王及其三个儿子扼死在车中。 随着河间王的死亡,“八王之乱”落下了帷幕,东海王笑到了最后。但是东海王赢得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持续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中枢的力量,激化了原本潜伏在社会表皮之下的各种矛盾。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建立政权,羯人石勒往来纵横于兖、冀、豫、青、徐诸州,巴氐李氏割据了蜀中,流民充斥荆州、司州,叛臣陈敏在扬州发动叛乱...... 天下无处不起硝烟,国家濒临土崩瓦解,紧随“八王之乱”而来的是永嘉乱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乱世之一,它开启了五胡乱华三百余年的分裂战乱之门。
  •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作者:唐长孺

    本书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论文13篇,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详加论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95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1978年重印时曾做了一些修改。此次收入《唐长孺文集》,除进行了核校外,部分内容恢复了55年版文字。
  • 魏晋南北朝史(全二册)

    作者: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作集》之一种。作者据唯物史观研究分析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重视总结历史治乱兴衰经验的同时,对经济、文化、少数民族、中外交流方面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全书体例严谨,资料丰富,是魏晋南北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自初版以来。多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广大专业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备之书。此次据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收入本著作集。
  • 世说新语.八周刊-卷贰

    作者:猪乐桃 编

    《知音漫客丛书•绘心坊系列:世说新语•八周刊(卷2)》让你在漫画中了解国学,当正史遇上八卦,当古人遭遇时尚,欢乐爆笑,JQ满满,著名漫画家猪乐桃带你领略魏晋基风潮雨。这是你不可不看的“魏晋那些事儿”,在欢快的气氛下学习知识。
  • 玄学与魏晋文学

    作者:皮元珍

    本书从魏晋玄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文化背景着眼,对于玄学与魏晋文学的各种文体创作、文学批评、审美风貌等进行研究。
  • 魏晋风流十讲

    作者:刘强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美容之风、服药之风、饮酒之风、任诞之风、隐逸之风、品鉴之风、清议之风、清谈之风、奢侈之风、艺术之风——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竹林七贤

    作者:刘强

    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 风尚

    作者:李修建

    《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内容简介:魏晋名士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集政治、经济、文化特权于一身。社会背景的混乱,儒家思想的式微,魏晋玄学的兴起,道佛两教的影响,凡此种种,塑造了魏晋名士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命意识,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特有的生活风貌。作为名士,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意义,常常引领着社会的风尚潮流。《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即围绕着风行于魏晋名士之间的文化活动展开,包括人物品藻、服饰、清谈、饮酒、服药、赏竹、弈棋、文学艺术等。这些活动具有浓厚的美学情韵,构成中国文化史上…段流光溢彩的生活美学。
  • 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

    作者:史卫

    《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辉煌时代》内容简介:《文史中国》丛书首批共3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为读者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文明。 “辉煌时代”系列共10本,选择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十个辉煌的时代,作横断面的介绍与分析,以显示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主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