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文化
-
战争的试炼
当下英语世界最权威一卷本十字军史著作
融最新史料、双重视角、荡气回肠的史诗叙事为一体
廓清中世纪持续200年的东西方大战所笼罩的重重迷雾
◎ 编辑推荐
☆当下英语世界最权威、最流行的一卷本十字军史著作
☆摒弃以往英语世界中或过度吹捧十字军或极力贬低十字军的观点,从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双重视角叙述事件进程,尽量做到客观公允
☆努力还原历史真相,让读者明白今天很多以十字军东征这段历史为借口引发的冲突,都是在对这段历史的误用和滥用
◎ 内容简介
11世纪时,在教皇的召唤下,一大支基督教军队闯入了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世界,占领了两种信仰都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这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200多年间,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为争夺圣地的统治权而争斗,双方都坚信他们在为自己的神服务。
书中不仅描述了各次十字军东征的大量军事细节,作者托马斯·阿斯布里奇还从政治、社会、宗教动机和人物入手,全面剖析了这段超过两个世纪的冲突。尤其是,他从基督徒和穆斯林双方的视角讲述这段史诗般的斗争,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军史著作中还是头一次。
在作者激情洋溢的讲述下,我们被带入一个满是传奇英雄的世界,但他也不忘揭露充斥在那个时代的令人惊骇的暴力杀戮,并且清点了后世对这段往事的误用和滥用。
◎ 媒体推荐
阿斯布里奇讲述了一个令人难忘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现在也很有教益。——海伦·卡斯特,《卫报》
充满了只有中世纪才有的绚丽多彩的逸闻。阿斯布里奇彻底而成功地脱离了传统的写法,精彩地展示了穆斯林的战略和动机。——《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这部检视从11世纪到13世纪的中世纪十字军活动的学术著作中,阿斯布里奇小心谨慎地赋予了穆斯林视角和基督徒视角同等的重要性。——伊恩‧芬利森,《泰晤士报》
十字军运动在今天是过于时髦的话题,尽管据阿斯布里奇的观察,这些话题大多数都出于错误的原因。他说,十字军运动是有趣的,但它们属于过去。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既令人激动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本书属于最优秀的叙述性历史著作。——《苏格兰人报》
通过对十字军东征背后的宗教动机做出的富有洞察力的评论,以及来自同时代穆斯林史料的视角,阿斯布里奇写出了一部全面、精致、充满扣人心弦的分析的叙述性历史著作,能够满足各种水平的读者。——《书单》
◎ 名人推荐
才华横溢、权威性强、平易近人,一部 “必读之书”。阿斯布里奇在无懈可击的学术与令人投入的说书人天赋之间做到了平衡。——约翰 ‧ L.埃斯波西托教授,《伊斯兰的未来》作者
-
铁壁之围
沃尔夫森历史奖、古根海姆-莱尔曼奖军事史奖、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2015年英国陆军年度军事图书、2014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2014年《新政治家》年度图书
以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视角看向第一次世界大战
◎ 编辑推荐
☆以一战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角度呈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普通民众在这场战争中的体验
☆将可靠的资料与生动的描述相互结合,将政治、外交、军事历史与社会历史融为一体
☆在字里行间展现中欧社会经历的变迁,引人思考一战的有害遗产
◎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同盟国认为己方有望轻松获胜。但是,随着德国对法作战计划战败,奥匈帝国的军队蒙受沉重损失,速胜的希望很快落空了。对于同盟国来说,这场战争现在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包围战。英国实施了无情的封锁包围。德国和奥匈帝国无法获得军需物资和食品,他们的士兵面对着武备更好的敌军,两国平民面临着饥馑。征服和劫掠、陆上攻势、潜艇战都无法对抗或打破封锁包围。同盟国陷入了协约国构筑的不断收紧的铁壁之围当中。
◎ 媒体推荐
这本书为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盎格鲁-撒克逊学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原创性视角。
——马克斯·黑斯廷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亚历山大·沃森这部非凡的一战史前所未有地清楚展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了中欧的各个社会的,特别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P. D. 史密斯,《卫报》
英国历史学家通常倾向于主要从协约国的角度来看待这场世界大战。沃森从同盟国的角度审视了这些熟悉的事件,从而为我们的认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沃森的视角转变提供了启发性的侧面信息……在关于德国发起潜艇战这个灾难性决定的精彩章节中,沃森的平衡作用是最有效的。但是,是流离失所的东欧难民群体,在这本杰出著作的巨幅画布上留下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图景。
——米兰达·西摩,《每日电讯报》
一份真正不可或缺的贡献……选取熟悉的题材并对其进行新的解释,这是历史学家的才华的一个标志。沃森的书就是这项技能的绝佳例证……《铁壁之围》既是一部政治史或外交史,也是一部关于由苦难和战争引发的情绪的历史……沃森成功地将他密集的自下而上的描述与战争关键决策时刻的宏大叙事结合在一起。
——亚当·图兹,《华尔街日报》
-
中国现代史 上册
由王桧林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史》 -
图说日本史
《历史看得见:图说日本史》记录的是日本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历史,是以这个时间段内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中心的历史概论。《历史看得见:图说日本史》分为四篇,共17章,将日本历史分为早期统治时期、武士夺权时期、近代扩张时期和战后发展时期四部分,从日本列岛出现人类踪迹讲述到民主党执政、东日本发生大地震。 -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的第五卷,它以广阔的视野和新的内涵展示了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80年代以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成果。 -
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剖析帝国的自杀之路:“历史其实是有大限的。大限一至,机会全无。” 《帝国的终结》(2014增订版)是易中天教授最看重的作品。本书以辛辣幽默的笔调,生动详实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制度背后的政界博弈、权力角逐,抽丝剥茧、入木三分。读者可以从既严谨又恣意的文字中,感受易中天教授的学者魅力,习得来自古人的智慧和谋略。 “帝国是自己把自己杀死的。帝国制度被废除后,我们民族并没有立即走向共和,而是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要反省的还不仅是大秦王朝或大清王朝,而是整个帝国制度,是帝国的逻辑与命运。当然,事情还得从大秦帝国的建立说起。” 大秦帝国诞生,中国进入权力社会。 大清王朝倒下,帝国制度退出舞台。 帝国看似强悍,实则脆弱。 它既会因内忧外患而灭亡,也会因繁荣富强而腐朽。 整个帝国制度,是帝国的逻辑命运。 两千一百三十二年间,这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是怎样导致了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就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 -
梦话录
“当下中国需要讲什么,我能讲什么”,面对经济的崛起、民族主义的高涨、消费主义的漫延、各类思潮的悖谬,钱理群先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沉潜在社会深处,观察当下,思索未来,分析我们正面临的大转折。他提出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生活建设等四大主张,正是今日中国的刚性需要,显现了一个人文思想家的深刻洞识与全局性关怀。钱先生从校园到社会,从书斋到企业,从大陆到台湾,每次登台演讲,都融合了专业发现与现实省思,主张一以贯之,震撼了无数的听众。这部讲演录,与其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毋宁说是一个当下社会人生的最切实的指引。 -
张鸣说历史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是张鸣创作的历史文化随笔。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调点评历史人物及事件,嬉笑怒骂,激扬文字。 本书讲述历代帝王妃嫔、文臣武将的生前身后事,评点改革变法、军事征战、朝堂斗争的利弊得失。作者文笔老练,叙述流畅,点评恰到好处,从历史中提炼对现代的借鉴意义,引人深思。 张鸣说史,总能化繁为简,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吴思 张鸣的文笔是恣肆汪洋的、带评夹叙的。——梁文道 张鸣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易中天 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李零 现在有学者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这些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鸣做的工作,就很重要。——陈丹青 -
什刹海梦忆
《什刹海梦忆》作者朱家溍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涉及学科既广且深,解决院内外文物、历史等疑难问题,硕果累累,堪称大师。 -
北大授课
余秋雨先生曾用一年时间,为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讲授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出版后在两岸大受欢迎。2012年,这部中华文化史由余先生全新增订并题名为《北大授课》。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北大学生、台大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一来 一往之间,干脆、痛快、幽默,充满阅读愉悦。后半部分,则为扎实的四十七堂文化史课程,书中保留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生之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绵延新生的魅力。 这是一场回溯中华文化的激荡之旅,也是一场诚挚有趣的智慧对谈。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 ●“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余秋雨) ●轰动海峡两岸、三年畅销百万册。马英九巡视台北书市首购之书。 余秋雨心中唯一中华文化史定本。 全新增订,珍藏首选。 ●走进北大,跟随余秋雨,开始激荡人心的中华文化之旅。 最才思敏捷的课堂讨论,最诚恳的生命应答,最难以忘怀的47堂课。 愿你的心中也永远有这样一个教室,有所热爱、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
明治维新生活史
《明治维新生活史》原名为《明治大正史•世相篇》,成书于1930年,距离1870年代明治维新已经一甲子的时光,日本社会在经济、文化、习俗、语言、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正是为了详尽记录、解析日本社会在这数十年中如何激烈变化而编篡的,其着眼处绝无空泛,而是直接将当时日本人身边所亲身接触的人、事、物拿来解析。 如首章论述社会上的新生事物,解析对象便是新潮的衣物材料、染色以及鞋子等,先讲述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的木棉衣物、植物染色以及穿着木屐,再讲日本人是如何一步步学会制作现代纺料衣物、化学染料等。其后每一章基本都是如此,食物的变化、建筑的变化、对环境的改造、交通的进步、酒对社会的影响、对恋爱婚姻的态度、家庭制度的演化、劳动制度的演化、对贫穷病害的对应等,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凡有赞有贬之处,均以实在的证据加以佐证,即对日本过往数十年中所取得的进步加以自豪的褒扬,同时也对日本人的某些民族性格弱点、社会上不公之事加以温和的批评,乃至于自嘲。 本书绝无高高在上之感,所用语言亦通俗易解,其问世即是为了将当时的日本社会状态、发展进程加以记录留存,其读者便是广大日本普通民众。本书是对过往岁月的记录,我们可借此知晓现代日本从何处来,思考日本及我们这个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又往何处去。 -
绝版李鸿章
1840年后的晚清,在国人的记忆里,耻辱之迹遍地,而李鸿章却成了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 李鸿章一生操办洋务,半辈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说到大清国总绕不开他。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见报,可说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庚子事变,李鸿章以一人当十一围,更是成为各国报纸版面的头条。 本书作者张社生先生因为投身干他所热衷的历史纪录片,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100多年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还有《纽约时报》、《伦敦新闻图片报》、《哈珀周刊》等西洋老报刊上的“时闻”。这些“时间”一股以细节见长,比较写实,报道以“白描手法”为多。作者从中选取近500幅图片,其中200幅为首次发表,引用60多段“时闻”报道,均为首次披露的“绝版”史料,编撰了“绝版晚清系列”的第一本《绝版李鸿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李鸿章的另一半面影。 “绝版晚清系列”还将聚焦以下五位人物:光绪、恭亲王、袁世凯、梁启超、赫德,作者仍将以绝版的陈年老照片,多国的视野,鲜为人知的段子和鲜活的叙事风格,还原那段风雨飘摇的晚清岁月。 -
八大胡同捌章
《八大胡同捌章》简介: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名词,位于今天的前门外大栅栏附近,清末民初因妓馆密集而成一大销金窟,并因其曾是赛金花和小凤仙一系列传奇故事的发生地,至今仍常被人提及。八大胡同在当时并非简单的风月场所,在某种程度上也近似于公共空间,同时也是那段政局动荡、暗中酝酿着变革力量的时代的小小缩影。清末民初,政客、文人、商贾以及妓女,各色人频繁出入于八大胡同,上演过一幕幕悲欣交集的剧情。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八大胡同,不仅仅是销金窟,风流地,它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一面凹凸镜。要想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哪里能够迈过它?”随着近年日渐加快的城市改建步伐,这片独具特色的历史区域将会逐渐消失。正因此,肖复兴一次次前往实地,访问健在的老妓女及见证过八大胡同兴衰的老人,去档案馆查阅当时的档案资料,拍摄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在作者极具个性的文字和影像描绘中,强大的政治变革力与无名妓女寒微的生命力时时纠结在一起,八大胡同的几次历史浮沉、以及曾行走其间的人物命运,读来颇令人感慨动容。 -
帝国政界往事
目录 1、努尔哈赤速写 2、李成梁,唉,李成梁 3、战争真的开始了 4、夺取广宁 5、袁崇焕,在迷局中脱颖而出 6、遗产与剑 7、走向智慧之宫 8、炮轰皇太极 9、博弈:只有一次机会 10、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1、松锦之战:洪承畴的悲喜剧 12、皇太极:在权力的祭坛上 与前两部书一样,作者在《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中,继续用他充满现代情怀与人文精神且极度个性化的解读方式,从“人”的角度去诠释至高无上的帝王,诠释那些权重位高的王公大臣,并透过他们去诠释历史上那些大时代、大变局,就此展现给读者一幅幅生动、鲜活、起伏跌宕、荡气回肠,读罢让人掩卷唏嘘的历史画卷,从而使人“无法拒绝阅读的快感和诱惑”。不过,与前两部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分为《前清秘史——入主中原之路》和《前清秘史——在历史的拐角处》两部姊妹篇。 《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讲述了明末清初,即从所谓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到雍正王朝近一百五十年间起伏跌宕的历史风云,展现了努尔哈来、皇太极、袁崇焕、洪承畴、多尔衮、孝庄、康熙、吴三桂等众多历史人物的悲喜人生。历史还是这段历史,人物还是那些人物,所引用的史料也基本大同小异,但是,通过自己深入的分析、独特的解读,李亚平呈现给我们的结论,却与当前权威专家的观点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譬如,北京满学会会长、著有《正说清朝十二帝》、《努尔哈赤传》、《明亡清兴六十年》等书的著名学者阎崇年先生就对努尔哈赤推崇备至,认为努尔哈赤是“中华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是堪与“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比肩的“伟大的君主”。对于皇太极继承汗位,阎崇年基本持“阴谋夺位”之说,认为皇太极曾“施一箭双雕之计”,“离间了努尔哈赤与代善的父子之情,为他后来夺取汗位准备了重要条件”。 而李亚平在列举了大量史实、展现了努尔哈赤一生的所作所为后指出,努尔哈赤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伟人,他只是一个“嗜血成性的军事抢劫集团的首领”,与开创了新王朝的刘邦、朱元璋等相比远为逊色,“如果一定要找出努尔哈赤究竟有什么长处的话,大约只能说,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因此,李亚平认为努尔哈赤“至死也没有完成从一个部落酋长到一位政治家的转变。更遑论伟大的政治家了”。反之,李亚平对皇太极却评价极高,认为其文治武功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帝王,其继承汗位是游牧渔猎部落贵族共和制下的必然选择,“阴谋夺位”说过于牵强,所以才会有后世史书对其“圣矣哉”的评价,这个“圣”字,是后一个朝代学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康熙皇帝被他儿子加封“圣祖”的谥号,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李亚平创作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作者在其著述中运用了大量历史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人性与文化的层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背景、心态和文化传承,从而揭示历史事件的可能形态。譬如对于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和劝降洪承畴的传闻,传统史学和权威专家对此或讳莫如深,或不屑一提。李亚平通过他的研究认为,在实行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多夫一妻,外婚制,对偶制,嫂婚制等多种婚姻形态的游牧渔猎部族中,父亲死后,儿子娶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哥哥死后,弟弟娶嫂子,弟弟死后,哥哥娶弟妹为妻的现象十分正常,也是富有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同样,在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族中,如果一位女性能够把一个英雄收服过来的话,不但不会受到族人的鄙视,相反,她也会像英雄一样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因此,在孝庄与多尔衮、洪承畴的关系中,并没有什么龌龊和见不得人的地方。倒是被孔孟之道的纲常伦理强力阉割过的汉族士大夫们对此完全无法想象,只能极尽掩饰和篡改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变得七扭八歪、迷雾重重。李亚平的这种分析或解读入情入理,入丝入扣,加上他那通俗、生动的叙述语言,使他的书读来既趣味盎然,又让人对历史的种种吊诡之处一唱三叹,掩卷不能释怀。 -
西方将主宰多久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的却是哥伦布? 为什么中国、日本没有发明蒸汽机、纺纱机? 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西方越来越敢于冒险? 为什么康熙大帝、张居正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 为什么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似乎陷入了静止状态?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甚至盲目的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而没有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本书将各个学科的最新发现联系起来,并独创“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伊恩•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使现在变得更明朗。本书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千年悖论
十五年前,文学青年张宏杰将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投入邮筒,这是张宏杰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此后的作品,大都保持着此文所确立的纵横捭阖、杂交各种文体的“合金体写作”特色。 2000年1月,张宏杰出版了第一本书《千年悖论》。本书是《千年悖论》的大幅增补版。除了原有的“合金体”散文,如写曾国藩、慈禧、袁世凯、朱元璋、柳如是、顾眉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张宏杰还敞开心扉,回顾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悟,畅叙对自我、欲望、爱情、记忆等的看法,同时披露了数枚此前从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学青年时期的照片。 -
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理念三千年前就有吗?为什么说周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翻开本书,探索中华的文化系统起点,中国人的智慧本源。本书与《易中天中华史:祖先》(史前文化系统)《易中天中华史:国家》(世界文明系统)共同构建了中华历史的坐标。 -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
梦游者
1914年6月28日早晨,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霍泰克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时,欧洲还是一派和平的景象。然而,37天之后,这里却燃起了战火。由此引发的战争让1500万生灵化为枯骨,三大帝国被摧毁,世界历史由此被永远地改变了。 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人能说清“一战”是 如何开始的。“一战”导火索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会引起世界大战?巴尔干地区是如何成为如此重量级事件的中心的?欧洲国家是如何迅速分裂成相互敌对的联盟的?这些国家是如何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错误决策引发“一战”?为了避免战争,欧洲各国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宣称他们是被逼无奈,被卷入了战争?为何危机会在短短数周内升级为世界大战?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一点一滴地追本溯源,再现了在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巴黎、伦敦以及贝尔格莱德这些决策中心地所发生的事情。但他匠心独运,只是将发生在“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之前的结盟状况及一系列危机作为背景,重点放在了因为冒险而犯下错误、导致“一战”爆发的那些人身上。克拉克聚焦“一战”爆发前的10年里的欧洲外交界的每一位重量级人物,包括德皇、沙皇、奥匈帝国皇帝等,鞭辟入里地分析他们的人物性格、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对外部地缘政治的认知及其动机。 他最终得出结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而非一桩罪行。不能将这场灾难归咎于某个特定国家。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领导人、外交官、将军都在“一战”一触即发之前,莽撞自负、懦弱多变,他们不是狂徒,也不是谋杀犯,而是一群懵懵懂懂、不知未来去向的“梦游者”。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同时还通过深入研究1914年以前几十年的历史,揭示了纠缠欧洲已久的痼疾:每个国家都注意到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它们各自有着特殊且矛盾的、属于各自的利益关注点;每条政策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很难被预估;各国甚至还尝试利用普遍性危机,争取自己的利益。克拉克提醒我们,在21世纪,世界渐趋多极,国际关系日益错综复杂,与“一战”前的欧洲颇为相似,那段历史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如今的欧债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