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琴
-
西麓堂琴统
《西麓堂琴谱》:明代琴谱。编者汪芝。汪芝住在歙县自筑的西麓堂。其琴论又大部分录自南宋许理的《琴统》,故称《西麓堂琴统》。汪芝,字时瑞,号支风山人,安徽歙县人。自幼爱好音乐,尤其弹琴与音律之学,他博采诸家,搜集、整理古琴谱,历时三十年,终于编成此书。此书成书于嘉靖乙酉(一五二五)年。共二十五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它人的论文、杂说。后二十卷收录自宋至明琴曲一百七十曲,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它琴谱所未收。其中除注明抄自宋本外,大部分是极为罕见的远古遗响,如《广陵散》、《神人畅》、《风云游》与宋人所作的《宋玉悲秋》等。在明代的琴谱中,这是一部收入传统琴曲最多的琴谱,这些古曲对于研究汉魏六朝以来琴曲创作的艺术成就及作为鉴定琴曲创作时代的依据,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除刊登大量古琴曲谱外,还鞒有“节奏要诀”、“琴经须知”等理论文章 -
琴学入门
《琴学入门(套装共3册)》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琴,下卷为琴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所收琴谱中,有十曲在指法减字谱的旁边注有工尺谱字,其中又有五曲另备所谓音节谱,即在工尺字旁用贴拍的方法记写琴曲的节奏。以往古琴的减字谱祗记音位、指法,不记音高、节奏,这种合参谱式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古琴发展以及古曲的傅承颇为重要。 -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艺术》是易存国博士的新著。拜读了这部充满理性思辨、研究视野开阔的琴学著作,感到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琴学理论的优良传统,又传达出作者从现代文化视角对琴学进行的深邃思考,令人耳目一新。《中国古琴艺术》是现代琴学理论的可喜成果。与历代琴家撰写理论不同的是,这部著作是出自一位涉足古琴音乐圈的美学和艺术学学者的手笔。 -
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
《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是上一代上海著名琴家姚丙炎先生遺著,他將明代蔣克謙所輯《琴書大全》中之《唐陳拙指法》篇從新整理編排,並加標點句讀及注釋而成。原文為議論古琴指法之著,資料豐富,自成體系,為古指法珍貴資料,經整理注釋之後,更具學術與研究價值。 全書由姚氏以小楷親筆抄寫,字體蒼勁秀麗,注釋部分由其後人姚公敬補抄,姚公白寫《編前語》,本書可說是兩琴代人心血結晶。 -
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
在线阅读:http://www.chineseculture.net/guqin/newsletters/lixiangtingtangbookfullversion_files/lixiangtingtangbookfullversion.htm 序㈠ 在我国的音乐史料中,有关於乐器方面的文献为数甚多,其中又以古琴音乐的史料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古琴是文人雅士的乐器,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高雅的音乐型态,与「士无故不撤琴瑟」的文风乐教息息相关。 汉代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说:「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是故我国自古就把琴视为表徵道德的乐器,用以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进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在历代长期不断的传扬发展过程中,有关琴史、琴谱的搜集整理,琴弦、琴律的改革考究,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琴发现保存,成果辉煌,使古琴的艺术生命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李祥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琴学家,在古琴演奏和学术研究方面,均有其独特造诣。民国七十九年(西元一九九O年)自英国返台,向本会提出「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一文之撰写计画,次年五月签约撰稿,越年四月底完成。李先生在本文中所叙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的阐发,见解卓越,有独到之处,深具琴学研究参考价值;所选与古琴有关的诗词文章,内蕴繁茂,丰硕可观,除富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外,兼含音乐、哲学、思想、情趣的寄寓,无不言外有音,美不胜收。学者诵读之余,启发必多,在此谨向李先生申致敬意与贺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申学庸 序㈡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难以胜数的伟大成果,古琴艺术则是其中尚未被人们充份认识的宝贵的一项。古琴艺术产生至今已三千年左右,是人类文化中唯一活着的最古老的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有着丰富的很高水准的古代音乐作品、美学文献,以及精美的古代乐器保留到今天。这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峰,而古琴艺术是突出的部分。琴曲之王「广陵散」完成於此时,今天所见的经典之作「幽兰」谱的写本抄於此时。名曲「梅花三弄」作於此时;周详的记谱法产生於此时并且沿用到今天。现存於世的精美绝伦的唐代制做的古琴「九霄环佩」「飞泉」「玉玲陇」「春雷」「万壑松涛」仍发出绝妙的声韵。而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亦有着精譬深刻的观点。 历来以琴、棋、书、画称为文房四艺,而琴居其首。但是现在有关唐代文化著述多着眼於文学和美术。在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著述中也少论及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因此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的研究是一个很为重要的课题。笔者於一九九一年五月开始了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 为了对唐代古琴艺术研究的准确性,除直接采取唐代文献,包括诗、词、文及琴谱「幽兰」之外,仅是采用了最接近唐代的有关材料四种:宋人朱长文的「琴史」、後晋修撰的「旧唐书」、宋代修撰的「新唐书」以及明代宁王朱权编篡的「神奇秘谱」中的琴曲「广陵散」谱。「旧唐书」去唐最近,「新唐书」是宋代所修正史,去唐未远,皆应可以凭信。朱长文生於一O三八年卒於一O九八年,与「新唐书」修撰年代的一O四四至一O六O年同期。而且朱长文家藏书二万卷,十九岁得中进士後,因伤脚,居家二十年,读书著述,成就甚多。其後曾任秘书省枢密院编修等职。他著「琴史」专在记琴人之事,其可信程度当与正史同。朱权为朱元璋之子,封为藩王,又酷好古琴。以其心之切,其位之贵,寻求得古代皇家秘谱完全可能。而且他记述「广陵散」谱流传之脉胳清楚肯定,当也有所据,亦可凭信。 为尽可能正确认识唐代古琴艺术,取材宁可过苛而不敢稍宽。所幸者,唐代文化果然不愧为中国文化高峰、诗歌王国。「全唐诗」四万八干多首中与古琴有关者,竟寻得多达一千零七十多首。此外寻得与古琴有关的词十六阕,文三十六篇。所包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广泛。一些著名诗人写出为数可观的有关古琴的诗篇,其中二十一位写有十三篇以上。伟大诗人李白所写最多,达四十四首。白居易次之,有三十三首。诗圣杜甫也有十六首之多。 经过一年的研究,对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形成的总体认识,在演奏美学方面概括出十三象:一日雄、二日骤、三日急、四日亮、五日粲、六日奇、七日广、八日切、九日清、十日淡、十一日和、十二日恬、十三日慢。在古琴音乐思想方面基本分为两种,一为艺术琴,一为文人琴。在文人琴的音乐思想中,归纳为七类:一欣然类、二深情类、三清高类、四旷逸类、五艺术类、六圣贤类、七仙家类。 本书所提出的研究命题虽然已进行完毕,但对唐代古琴艺术的研究和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笔者在此对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对郭前主任委员为藩 、余处长玉照、周顾问维屏、利专门委员明勋、游素凰小姐的关心和协助,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得到上述各位及海内外琴入学者的指正。 李祥霆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於伦敦琴窗 气象万千的唐代古琴演奏艺术 演奏美学是音乐思想的体现,它所达成的音乐实际乃更深入影响演奏者和欣赏者的感觉与思想。唐代诗、词、文及其它文献中有关古琴的作品,在古琴演奏美学方面有着生动而丰富的反映。可以令我们有一个广阔而深入的认识。迄今为止,关於古琴演奏美学,成为独立篇章之系统理论的,唯有清人徐青山「溪山琴况」十四则。此外只是散见於一些琴谱中的叙述而已。因之此命题尤需关注。 总观已得到的唐代有关古琴文献材料,可以发现唐人在古琴演奏美学方面虽然没有形成一篇独立著述,但在这些文献对古琴的表述中,已经甚为明确而具体。现在可以归纳出十三题,试名之为「琴声十三象」。一曰雄、二曰骤、三曰急、四曰亮、五曰粲、六曰奇、七曰广、八曰切、九曰清、十曰淡、十一曰和、十二曰恬、十三曰慢。这十三象可以解之为十三种现象,也可以解之为十三种类型。但不只是外表现象,而是艺术内涵的表现与传达。薛易简有「琴诀」一篇,提出琴有七种可以达到的艺术境界,同时它也是对古琴演奏艺术的七种要求。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演奏美学理论。他所提的是原则式的概念,可惜没有像「溪山琴况」那样作进一步的解说或论述。他又提出弹琴有「七病」,是直接从演奏实际中提出的法则。在唐代一些琴家的传略中尚保存一些他们的演奏美学材料,放在「琴声十三象」之外加以综述。 -
《谿山琴况》探赜
《谿山琴况》作于崇祯十四年。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约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卒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并与严征交往,后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之风格,并兼收各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之一,时人誉为 “今世之伯牙”。本书对《谿山琴况》进行了解注介绍,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的这本小书中,在理论研究的各个部分,分别使用了上述的方法。研究方法一节,介绍了结构主义方法让文本自己说话的原理和具体内容。这种方法在文献研究中是普遍有效的,通过对字、词、句、段、章各个部分的结构分析,历时性的陈述转换为共时性的陈列,古人的音乐审美思维结构逐一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定性分析一节,学习了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的非理性主义研究方法,对乐论史中各个时期出现的审美鉴赏的概念进行差异质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其实在20世纪初的比较学中大量被使用,但是福柯却特别强调了人类经验的知识性、体系性。因此,通过异质比较,中国音乐审美思维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以审美概念的提出为一阶段;概念群的出现,体现出国人的探索精神和趣味的多样化和层次性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为概念定性和体系化;第四阶段便出现了徐上瀛的《豁山琴况》文本。通过结构分析,《谿山琴况》文本提出的二十四况有着一些基本构成,作为类概念的审美范畴属性可以自明。在琴论部分,作者再次沿用福柯的方法,发现了被认为处在衰退中过程中的琴学其实是处在前进中,甚至可以说是引领了过去某些时代的潮流。譬如唐代,雅乐普遍不被看好,而当时古琴的减字谱却被曹柔发明了出来,而这种字谱有一种潜在价值,这就是它可能与雕版印刷术结合。这种例子对传统的观念有一种颠复性,到底如何评价唐代的琴乐?能否以受众面的多寡作为评价尺度?因而,被指责为孤芳自赏的清高的文人行径,众人皆醉作者独醒的文人精神,它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步清晰了起来。结语介绍了研究《谿山琴况》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变审美鉴赏的无序状态,而且对于认同文人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是不可或缺的。 -
习琴精要
《习琴精要》内容简介:可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年龄的古琴爱好者,他们迫切地希望去了解更多的古琴文化知识,同时,他们也对古琴现状和一些现象产生疑问与怀疑。为尽早绘古琴爱好者提供一本有益的读本,於是,我们决定把一些相对成熟的资料先整理出来汇集成册,就成为现在这本《习琴精要》。其中“古琴制度阐释”是编者根据王鹏先生多年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众多的精彩讲座中整理而来。“琴曲鉴赏”、“习琴十二鉴”、“琴谱解秘”、“经典琴论品读”这些文字来自陈逸墨先生近年来的研究心得及发表於《中国古琴》报专栏中的部分内容。这样看来,这本习琴读本的内容又是厚积而成的。 -
琴曲集成
《琴曲集成》琴谱目录 第一册 碣石调幽兰 白石道人歌曲 事林广记 太古遗音 新刊太音大全集 神奇秘谱 五声琴谱 浙音释字琴谱 谢琳太古遗音 黄士达太古遗音 新刊发明琴谱 梧冈琴谱 第二册 风宣玄品 琴谱正传 第三册 西麓堂琴统 步虚仙琴谱 杏庄太音补遗 杏庄太音续谱 第四册 太音传习 五音琴谱 重修真传琴谱 第五册 琴书大全 第六册 玉梧琴谱 三教同声 文会堂琴谱 藏春坞琴谱 三才图会续集 第七册 绿绮新声 真传正宗琴谱 太古遗音(又本) 伯牙心法(又本) 阳春堂琴经 阳春堂琴谱 第八册 琴适 松弦馆琴谱 新传理性元雅 乐仙琴谱 第九册 四齐堂琴谱 太音希声 古音正宗 中洲草堂遗集 义轩琴经 陶氏琴谱 第一〇册 徽言秘旨 徽言秘旨订 大还阁琴谱 第一一册 愧庵琴谱 臣卉堂琴谱 友声社琴谱 琴苑心传全编 第一二册 琴学心声谐谱 和文注音琴谱 明和本东皋琴谱 太原止郎本东皋琴谱 松风阁琴谱 抒怀操 松声操 松风阁琴瑟谱 德音堂琴谱 第一三册 琴瑟合璧 琴谱析微 蓼怀堂琴谱 诚一堂琴谱 一峰园琴谱 第一四册 琴学正声 响山堂琴谱 澄鉴堂琴谱 五知斋琴谱 第一五册 卧云楼琴谱 东园琴谱 存古堂琴谱 光裕堂琴谱 琴书千古 第一六册 颖阳琴谱 兰田馆琴谱 大乐元音 研露楼琴谱 第一七册 琴香堂琴谱 自远堂琴谱 第一八册 立雪斋琴谱 琴学练要 春草堂琴谱 敏亭琴剑合谱 龙吟阁秘本琴谱 桐园草堂阳关三叠 酣古斋琴谱 第一九册 太和正音琴谱 裛露轩琴谱 响雪山房琴谱 小兰琴谱 第二〇册 萧立礼琴说 虞山李氏琴谱 琴谱谐声 指法汇参确解 峰抱楼琴谱 琴学参变 琴学轫端 第二一册 邻鹤斋琴谱 天籁阁琴谱 律话 第二二册 梅花仙馆琴谱 一经庐琴学 律音汇考 悟雪山房琴谱 第二三册 乐山堂琴谱 琴谱正律 二香琴谱 行有恒堂录存琴谱 张鞠田琴谱 槐荫书屋琴谱 稚云琴谱 第二四册 师白山房琴谱 荻灰馆琴谱 钱寿占琴谱十操 秋水斋琴谱 钱塘诸氏琴谱 琴学尊闻 琴学入门 青箱斋琴谱 白菡萏香馆琴谱 第二五册 天闻阁琴谱 第二六册 蕉庵琴谱 琴瑟合谱 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 希韶阁琴谱集成 希韶阁琴瑟合谱 第二七册 枕经葄史山房杂抄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养性堂琴谱 绿绮清韵 友石山房琴谱 第二八册 枯木禅琴谱 鄂公祠说琴 琴学初津 第二九册 十一弦馆琴谱 琴学摘要 梅盦琴谱 琴学管见 琴学易知 琴学秘诀 沙堰琴编 第三〇册 琴学丛书 -
古琴弹奏经典歌曲三十首
目录 影视经典 1.渔光曲(电影《渔光曲》插曲) 2.送 别(电影《城南旧事》插曲) 3.相思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插曲) 4.婚 誓(电影《芦笙恋歌》插曲) 5.牧羊曲(电影《少林寺》插曲) 6.沧海一声笑(电影《笑傲江湖》插曲) 7.月朦胧 鸟朦胧(电影《月朦胧 鸟朦胧》插曲) 8.小城故事(电影《小城故事》插曲) 9.佳人曲(电影《十面埋伏》插曲) 10.越人歌(电影《夜宴》插曲) 11.菊花台(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插曲) 12.在水一方(电视剧《在水一方》主题曲) 13.四张机(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插曲) 14.长相守(电视剧《大明宫词》插曲) 15.有所思(电视剧《笑傲江湖》插曲) 16.枉凝眉(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17.女儿情(电视剧《西游记》插曲) 18.卧龙吟(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古风神韵 19.花非花 20.化 蝶 21.天仙子 22.青花瓷 民族风情 23.知道不知道 24.摇篮曲 25.嘎达梅林 2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7.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28.牧羊姑娘 29.小河淌水 30.樱 花 -
琴与诗书同行
《琴与诗书同行》内容简介:汉字的创造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主要的语言符号,在已发现的实物上有8000年的历史。汉字从初期的刻符、陶文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持续不断地创新、完善,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汉字是意音文字,既表意也表音。汉字具有文字的一般属性:形、音、义,其中字形是汉字的根本。 《说文解字》把汉字的造字法分为六类:指事、会意、象形、形声、假借、转注。汉字字形呈平面结构,汉字字形结构是按上下中左右等方位安排笔画及偏旁部首的。汉文的书写排序规则以汉字从上到下书写为纵列,然后从右至左横向排列。这种书写规则从已出土的实物上证实延续了3600多年。现在,为方便书写,我们采用从左到右的横列顺序。我国台湾地区还多采用旧式的纵列书写顺序。 汉字“六书”造字法、字形结构以及草书抽象表达和韵书的编写体例衍生出中国琴谱的独特记谱方式——减字谱记谱法。 目前已知的古琴记谱法有两种:文字谱记谱法和减字谱记谱法。 目前已知最早的古琴文字谱是南朝琴谱,该谱的唐摹本实物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古琴文字谱是将古琴弹奏中左右手指法以及音位(弦位和徽位的交汇点)用汉字详细描述的记谱法。其优点是记谱准确,缺点是字数过多,烦琐,影响读谱。 古琴减字谱创立于唐朝,是将指法、弦位、徽位等诸要素用其对应汉字的局部笔画,按汉字上下中左右结构法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复合汉字来记谱。减字谱的优点是简明、准确。 文字谱或减字谱都是以对指法、音位的表述为中转进而完美、准确地展现琴曲旋律和音韵的记谱方式。从唐代曹柔创建减字谱记谱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古琴减字谱传承的唯一性在于琴器本身的独特构造、古琴乐律的取音倾向以及中国音乐的特质。琴器上可弹奏出多个同律音,古琴的按音可以在琴弦的任何位置取音,弹奏中常有工尺谱和五线谱、简谱不能表达的音、韵,只有减字谱的记述方可完成对琴曲旋律、音韵的表达。 -
斫琴法式
《斫琴法式(套装共2册)》为套装书,共2册。分别是《乾集》和《坤集》。《斫琴法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实录当代南、北两位斫琴名匠的古琴制作过程和一位丝弦制作师的丝弦制作工艺,并对古琴琴式、选材、斫琴工具、试音、髹漆、制弦、上弦法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
触摸琴史
作为一个特殊的时代,近现代上承古代,下启当代。其间对古今、中西、雅俗等问题的探讨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近现代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历史,更可以吸取教训。找出出路,为当代音乐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古琴,作为中国古老的乐器,历千年而不辍,成为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励志修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的相关文献、曲目积累、乐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以及在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然自明清以降,文人士大夫逐渐丧失了优越的生活,宫廷中专职的琴人也逐步减少。特别是西方音乐的大量流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导致了士大夫阶层的逐步瓦解,使古琴面临着濒危的境况。由于古琴在音乐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对古琴前途的困惑、考量、反思以及琴人所作的努力,对当今古琴的发展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1900年至1976年之间的古琴历史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若干重要的事件来构建历史,包括琴人、琴社、琴事采访方面。全书共分十章:《绪论》、《名园与雅会:“怡园琴会”纪事》、《扶大雅之论轮: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王露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20世纪上半叶的今虞琴社》、《从“自得”到“打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古琴打谱》、《中国民间、古典音乐巡回演出》、《空前抑或绝后:1956年古琴采访》、《为工农兵服务:古琴改革》以及《结语》。 -
杨氏琴学丛书
《杨氏琴学丛书》编者杨宗稷。共四十三卷,约七十万言,收录资料颇多。在《琴话》、《琴粹》部分提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并分析这种反映“不外象形、谐声、会意三端”。提出民间曲调对琴曲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认为一意追摹古调则“难为听者”。所录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谱。对《幽兰》、《广陵散》等久已绝响的传统名曲作了点拍的尝试。本书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研习琴学琴艺的资料。 -
琴道与美学
古琴艺术在中国文化的人文价值里,它不止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文人生命境界的表征,诚如高罗佩所言:It is a way,a path of wisdom,Tao.(琴乐是一条道路,通往智能之路——“道”)因此,弹琴的目的,并非在演奏,而是在于“养心”,藉着琴乐的渐浸熏习以变化气质,成就自我的人格生命。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
尺八古琴考
此书收集了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对尺八、古琴这两门乐器的研究成果,其内容涵盖尺八的源流演变、中日尺八的传承关系和比较、尺八与其他同类乐器的比较、日本尺八的现状和将来,中日两国的古琴琴乐、琴谱、琴调、琴徽、古琴流派等。该文集不仅是尺八古琴研究的成果体现,也为学人从事其他乐器研究提供了视角和方法的参照。 -
绝世清音
《绝世清音》作者吴钊先生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也是古琴研究学者。《绝世清音》从琴器、琴谱、琴曲、琴论、琴人入手,对古琴衍变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古琴艺术的整体面貌,作了简明而又系统的阐述,相信《绝世清音》在带给你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