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俗学

  • 图腾崇拜

    作者:Д.E.海通

    什么是图腾崇拜,它包含什么内容,实质是什么?图腾崇拜都分布在哪些地方,都有哪些形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源于何时,以怎样的方式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图腾研究都有哪些理论和方法,它们的优势劣势何在? 海通教授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与细致严谨的逻辑推演、理论评述,为我们提供了最基础也最完美的图腾研究文本。
  • 心理学与民俗学

    作者:[英]R. R. 马雷特

  • 中国古代神秘文化

    作者:李冬生

    神秘文化这一领域,已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古代神秘文化》追溯了中国神秘文化的源头,对以往被斥之为“封建迷信”的神秘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剖析,弄清它们的开龙去脉,综合排比,梳理抉剔,辨别是非,去伪存真。使人们在了解的这些神秘文化现象的性质、起源、内容、发展脉络以及历史的实践后,能够由迷惑而清醒,由笃信而不信。其中还包括一些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被淘太的神秘文化,但作一种曾经存在过的文化现象,作者也进行了介绍。《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神秘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
  • “恶所”民俗志

    作者:[日] 沖浦和光

  • 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

    作者:罗运兵

    《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立足于猪骨遗存本身,运用动物考古学和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借助相关学科的手段和成果,侧重量化分析,对中国古代猪类遗存进行了多维视角的系统研究。家猪判断标准、中国猪类驯化、家猪饲养的早期发展和猪牲仪式性使用四个方面是《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资料翔实,新意迭出,全面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动物考古学中有关猪类综合研究的尝试与进展。 《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可供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科技考古、畜牧史、经济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中华全国风俗志(上下)

    作者:胡朴安

    《教科文行动·馆藏拂尘: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编,上编引述大量历史资料介绍了有史以来各地的风土人情、乡俚民风,下编则是作者对当时各地风俗的记录。关于《教科文行动·馆藏拂尘: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榆林张炽章为之作序时说,“盖风俗乃历史产物,乡间习俗,皆有渊源,一事一物,俱关文化,故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一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科文行动·馆藏拂尘: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成书于1922年,书中的各地称谓、地域划分与今有很大不同,为了保持原书风格,出版时没有对照标出。书中关于风土人情、信仰习俗的介绍,既出史籍,也有当时各地风俗的介绍,许多说法与今颇有不同,有些说法也有不妥,出版时做了删改,但基本上维持原貌,为的是供学者研究之用。
  • 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

    作者:郝苏民

    《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傩舞仪式萨满崇拜变迁》内容简介:“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是由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完成的。课题始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第二年,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牵头执行,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西部地区各院校的许多学者共同参与。有关“人文资源”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课题立项时提出来的。他指出:“人文资源是人类从最早的文明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地延续和建造起来的。它是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化、人类的艺术,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人文资源虽然包括很广,但概括起来可以这么说: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就叫人文资源。”也就是说,人文资源是人类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它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是自古就有的。但将其作为资源来认识,却是今天才有的。资源并非完全客观的存在,当某种存在物没有同一定社会活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是远离人类活动的自在之物,并非我们所论述的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人类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只是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博物馆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联系时,其只能称为遗产,不能称为资源,只有当它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后,才能被称为资源。
  • 倡立一门新学科

    作者:施爱东

    本书以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生、发展、中落的早期历史为中心,着重讨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倡立与学术转型,及其派生的宣传策略、学术论争,以及人事纠纷。 早期民俗学者在极其艰苦的物质和人事条件下,为理想而奔波,凭热情而工作,为经费而斗争,但最终还是因学术论争、人事矛盾而分道扬镳。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侣建、学术转型、以及中道没落,涉及胡适、鲁迅、周作人、顾颉刚、傅斯年、钟敬文、容肇祖、董作宾、刘半农、辛树帜、史禄国、江绍原、杨成志等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的个性风格与学术分歧在特定学术制度下的不同表演,典型地折射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行业生态,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出个案。
  • 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

    作者:吉野裕子

  • 《荆楚岁时记》研究

    作者:萧放

    《荆楚岁时记》是中国的第一部岁时民俗志,它成书于公元六世纪,作者宗懔为南朝梁人。本文以《荆楚岁时记》为文本,研究它在中国民俗学史、中国民俗史上的独特贡献,以及它在记录中国民众时间观念演变史上的重要价值。 本论文围绕着《荆楚岁时记》成书的时代背景与其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从五个方面予以论述:一、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荆楚岁时记》的作者、注者及版本情况作系统的考订;本书写成于宗懔被俘往北朝之后,是作者对故乡岁时生活的追忆之作,从而开创了忆旧的民俗记述传统。二、将本书放在历史时间与地域空间的确定位置上,进行文化考察,探讨了本书出现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认为在秦汉帝国崩溃之后,六朝民众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民众注重个体情味,地方文化观念凸现,民间著述兴起,《荆楚岁时记》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私人著述。三、本文将《荆楚岁时记》视作民众时间观念的文本,认为中国一向有时间记述的传统,古代的《月令》是时间进程的政令性叙述,六朝时期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统的政令性时间叙述中断,传统月令被新兴的地方岁时记代替。岁时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记述了地方民众的时空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时间叙述性质,从王官之时到百姓日用之时,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四、《荆楚岁时记》作为中国第一部岁时民俗志,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具有发凡起例的开创意义。中国民众有着很强的时令观念,岁时民俗丰富多彩,岁时记的著述体例为岁时民俗的记录提供了适用的记述方式。从《荆楚岁时记》的著述体例与记述原则中,提出关于传统民俗志的若干认识。五、六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代,作为地域民众岁时实录的《荆楚岁时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民众生活的真实图景;因此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料,从中发现民间社会的文化观念与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本文还拟研究民俗文献与民俗活态传承扩布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时间的局限,此项内容暂时搁置,容后日补足。
  •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二册)

    作者:周星主编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的主题为“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旨在较为集中地介绍中国及各主要国家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的学术概念和理论、学术传统和流派、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等。编者假定的读者群为爱好民俗学的本科生,尤其是刚刚跨人专业门槛的民俗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课程研究生、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及特别关心民俗文化问题和中国民俗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编者期待《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能有幸成为民俗学专业基础性的中文读本。 中国民俗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现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园地的“显学”之一。近些年,与中国民俗学有关的各类理论著述、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究、民俗志和田野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成果及通俗类读物陆续问世,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及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内不少大学的院系也相继在本科教学中设置了不少民俗学类课程,拥有民俗学及同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大学研究生院也正在迅速增加。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社会明显和持续地出现了重新认识并进而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动向。不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社会都出现了对于民俗和民俗学知识的需求。《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正是为对应此种专业教育和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编辑出版的。 尽管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一直以来颇为活跃,国际学术界共享的民俗学理念也颇为众多,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民俗学基本上是在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成长轨迹和学术传统的流脉毕竟各有特色,故《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拟以五组论文分别介绍中国、日本、韩国、北美和德国的民俗学。
  • 灰暗的想象

    作者:刘黎明

    《灰暗的想象: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巫术信仰研究(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包括難以清除的巫術;關注一般民眾的知識與思想;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反思傳統;西學的啟蒙;理論束縛與個案研究;多重視角與田野考察;巫術的定義及其原理;巫術的分類等。
  • 《旧约》中的民间传说

    作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James Ge

  • 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比较研究

    作者:张文安

    《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比较研究》内容为:作者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发展的差异,目的在于揭示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的事实,反思20世纪西方进化论对中国神话学的影响,探索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新思路。在中国神话方面作者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著名神话的形成时代和演变过程做了全新的解释,得出许多不同于传统的结论;在两河流域神话方面,作者吸收国际近东学界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和神话的发展面貌,比较了两大古老文明民族神话发展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神话差异的文化成因。全书涉及中国史、世界史、人类学、古典学等学科范围,因而是跨文化比较的一次尝试。
  • 亦神亦祖

    作者:贺喜

    本书从超越地方史的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一带呈现的亦神亦祖的祭祀现象。作者认为,神与祖先的形象与拜祭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的礼仪来塑造国家形象与表达自身认同。这个问题,既牵涉明清时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演变,也深受文字运用、科仪专家参与、建筑形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评

    作者:路遥

    “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它涉及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五个学科。该书吸纳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如:1、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2、民间信仰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民间社会的群体构成,士民社会与民间社会群体的关系;3、民间信仰在数千年的传统中的表现形态;4、中国民间信仰目为迷信始于何时等等。
  • 巫与祭司

    作者:宋兆麟

    说起巫觋、萨满,现代人很自然地把他们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对他们的真实地位已经不知其详了。其实,他们也有过辉煌,只是被埋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了。事实上,它也有产生、发展、没落的历史过程,而且它与人类的早期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为了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童年,研究人类的文明起源,就有必要认真地讨论巫觋的问题,给它以历史的正确评论。
  • 头目哈古

    作者:赵刚

    台湾卑南族Kasavakan部落第六十九代头目哈古既是一位真正的部族领袖,也是著名的木雕艺术家,还是一个口述历史者。作者以一个社会学家的身份闯入了长期以来被人类学所占据的原住民领域,和头目哈古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日常交往和丰富对话,并以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录了哈古睿智的言行、原住民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困窘、无奈和坚持。   本书既是一篇人物传记,也是一本族群历史,更是一部独特的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由哈古对部族传统和历史的敬重、自信与承担,可以领略一个真正“领袖”的内在力量;同时,通过哈古这个既独特又边缘的人物,读者也许会拓展并加深对台湾的历史及现实的认识。
  • 《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

    作者:[日]伊藤清司

    本书作者从古代文明世界与野蛮空间的对立与依赖关系中,查找古人民俗生活的踪迹,体会先民求生艰难,避祸之切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