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俗学

  • 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

    作者:顾颉刚

    本书为顾颉刚民俗文学研究的代表作。众所周知,顾颉刚对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研究,有卓越的贡献。他自述研究民俗文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研究之辅助”,具体而言就是“从戏剧和歌谣中得到研究古史的方法”,“想用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解释古代的各种史话的意义”。本书收录顾颉刚民俗学研究的经典论文,涉及孟姜女、妙峰山、民歌等内容。
  • 中國妖怪大圖鑑

    作者:王存立 撰文,金炫辰,金炯均 绘图

  • 中国中世纪的鬼节

    作者:[美]太史文

    本书展示了一位当代美国学者对这个古老中国之节庆的理解,以局外人的角度隔岸观火,为读者勾勒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画面。该书连导语、结语共分八部分,概括了全书主要内容及分析框架,综述了鬼节的主要活动、在中国及东亚流行情况及其多重意义,并将宗教分为“制度型”和“扩散型”,以此来修订鬼节的定位。随后几章探讨了佛道两教流行前的鬼节风俗,及包括盂兰盆经在内的多种古典文献。
  • 18-19世纪羊城风物

    作者:刘明倩,刘志伟 主编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院”),座落在伦敦西南的南肯盛顿区,占地79,373平方米。她的成立,与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有密切关系。当时大不列颠国国强民富,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伯特亲王酷爱艺术,他在伦敦海德公园以大幅玻璃和铁枝盖了一幢临时展览厅,邀请全球各国将他们优良的产品送展。博览会在5月开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或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在展柜间流连忘返。到10月博览会闭幕时,参观人数已超过600万。入场费的收益,扣除一切开支后还有可观的盈余。大会主办人决定用那笔钱建一所博物馆。经过6年的筹划和建设,“南肯盛顿博物院”于1857年落成启用,1862-1897年间又扩建了数次,1899年改名为“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到今天已有146年历史。其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 1860年,维院购入第一批中国外销画。“外销画”是1949年后美术史家开始使用的名词。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间,虽然中国画工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卖给洋人的,但买家则没有将中国画分为“外销”或“内销”的习惯。欧洲人买中国画,是因为他们对这遥远的国家充满好奇。在摄影术未发明以前,图画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事物的最佳媒介。事实上,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他们贸易的地方购买一些富有当地色彩的图画,不以中国为限,维院珍藏中就有不少印度水彩画和日本版画。中国外销画的历史不超过200年,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为美术史家和历史家研究的对象,得归功于广州的一群优秀画工。他们技术精湛、头脑灵活,善于迎合顾客口味。中国外销画不独题材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因而得以大量输往欧美各地。当年广州画工为“榲两餐”而绘制的图画,其中部分进了博物馆,成为今日研究晚清风貌的重要资料,这应是画工们万万料想不到的。
  • 客家传统社会(上下编)(附光盘1张)

    作者:[法]劳格文 编

    《客家传统社会》是一部对我国福建、广东、江西等省的多个客家聚居区域的历史渊源、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经济以及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宗教信仰 、民风民俗、岁时节庆等的调查研究之作,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记录客家地区社会生活传统的学术著作。 《客家传统社会》由法国著名人类学者劳格文(John Lagerwey)主编,所收22篇文章,作者除部分海内外专业研究人员外,大多数为客家当地老人。材料的来源,或者是对客家老人们的深入采访和充分的社会调查,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所亲历的记忆,因此,文章内容丰富多彩,翔实厚重,可作信史。同时,文章的语言也颇具地方特色和口语性。 书中的两篇长“序”(劳格文撰),除就本书的学术框架作分析外,还特别阐述了对全球化冲击下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民俗传统的理论意见;书后的长篇“后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教授董晓萍撰),就本书所涉及的学术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劳格文小组的研究方法等作了深入探讨。这几篇论文颇具分量,富于思辨性和创见性,无疑在正文原有基础上,更提高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作者:苑利 主编

    全八卷
  • 北平風俗類徵(上、下)

    作者:李家瑞 (编),李誠 (整理),董潔 (

    《北平风俗类征》成书于1937年,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为详细而系统地搜集北京民间风俗的类书,由现代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李家瑞编纂。 作为一部类书,《北平风俗类征》在“岁时”“婚丧”“职业”“饮食”等13个类别下,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囊括了史传、笔记、文集、诗词曲乃至报刊等各类史料,涵盖了自先秦至民国三千年历史,包含了北京各阶层人士的衣食住行、文化观念,不仅丰富全面,而且其中不乏“百本张”抄本俗曲、民社《北平指南》等稀见史料。 《北平风俗类征》自1937年成书至今,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几种影印本。此次《北平风俗类征》首度整理排印,修正了原书的一些文字讹误。本书收入《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特请著名文物鉴定家、书法家金运昌先生题写书名,装帧艺术家姜寻装帧设计,篆刻家祝小兵为《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篆刻印章,更增添了本书的文化韵味和收藏价值。
  • 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

    作者:方燕

    妇女史和巫术史是近年来史学研究中颇为活跃的两大领域。本书以宋代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巫文化视野下加以检视,从女性对巫术所持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女性婚育中的巫术意识与行为、巫术活动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观、妇科疾病的巫术疗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力图通过巫术这面古老的、神奇的文化魔镜反观女性自身,进而揭示巫术与宋代女性人生和宋代社会的关系状况。
  • 东亚的时间

    作者:刘晓峰

    本书收入了作者十几年来从事东亚时间体系和岁时节日研究的部分论文,是立足于比较文化的立场对中国古代岁时文化所作的综合研究。全书主要分为:岁时文化的综合研究、比较文化视野的东亚岁时研究、中国古代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三部分内容。
  • 京都叫卖图

    作者:塞缪尔·维克多·康斯坦特

    《京都叫卖图》文笔通俗流畅,幽默风趣,大量典故考证翔实;书中插图系参考原图和有关资料,用白描重新认真绘制,并附有部分珍贵的历史照片;每种叫卖均有具体声调,有的还用五线谱录下了当时这种特殊的曲调。总之,本书以图、文、声并茂,再现了清末民初北京街头的风土人情,当读者展开这部历史风俗画卷时,似乎能聆听到当时这种京味京韵、亲切动人的叫卖之声。
  • 中国巫傩史

    作者:林河

    世界史记载的世界,是一个不完全的世界,二十四史记载的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中国。 就像花卉中有野花和家花一样,人类文化也是有“野性”与“驯性”之分的。二十四史记载的基本上是在温室效应下豢养长大的、以封建礼制为代表的“驯性文化”,而那些在风霜雨雪下挣扎成长的、以巫傩文化为代表的“野性文化”,则被湮没在野草荒烟之中了。中国人长期把“驯性文化”当作了中华文明之源,孰不知这是完全违背历史规律的。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说过:“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状态”。这“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就是人类文明的文化基因。 林河先生写这本书完全受益于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理论”:驯化稻之所以无法再增产,完全是驯化过度的结果,要想进一步增产,就必须在驯化稻中注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获得远缘杂交优势、形成良性组合,恢复它的野性活力。这一科学论断自发了林河先生:人类文明不也是如此么?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进步,都是人类文化基因良性组合的结果,反之亦然。 探讨人类文明的文化基因,对探讨人类的和平进步将产生巨大的催化作用,对正确地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起到振聋启聩的影响。本书关于“野性文化”的阐述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存在于野性文化之中”、“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万年”、“中华文明之源不在黄河而在长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等论点,将使你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总之,这是一部中国人及世界华人不可不读的奇书,是一部全人类都值得一读的奇书。
  • 扶箕迷信的研究

    作者:许地山

    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进展没有充分的知识,每借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止。但是自然征兆不能常见,必得用人工来考验,于是占卜的方法便产生出来。占卜是借外界事物的动静与常变向非人的灵体询问所要知道的事物。它与说预言不同,每每用两可的回答使占者去猜。由古至今虽然有许多人不信占卜为真;但到现在,在最文明的人群中间还有对它深信不疑的。   占卜是拟科学的一门。它的构成是由于原始的推理的错误。原始人的推理力和孩童的一样,每把几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络起来,构成对于某事物的一个概念,如打个喷嚏同时又听见鸦啼,就把那两件事来与明日的旅行联络起来,断定在旅途中会遇见不吉利的事情。预兆是自然的,用人工产生朕兆就是占卜,所以它也可以被看为交感巫术的一种。占卜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门:第一是象,第二是占。象是征象的本身已显示出事物将来的情形,它是属于自动的。占是占者须求神灵的启示,把预期的朕兆求神灵选择出来指示他,最简单的如掷珓杯、看采头之类。不过象与占有时不能断然分得很清楚,要把占卜分类还是依所用的方法比较好些。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本书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32则故事,较详尽地记述了扶箕的起源,扶箕的形式以及古人通过扶箕所欲达到的目的,最后又分析了扶箕这一迷信活动在人们心理上的解释,逐步揭开了扶箕的神秘的面纱,正确地得出“扶箕并不是什么神灵的降示,只是自己心灵的作怪而已”的结论,并揭露了操持扶箕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本书于1946年出版,现在再版,对读者认识扶箕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仍有其阅读价值。
  • 老北京杂吧地

    作者:岳永逸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老北京天桥的文化生态,作者对这一“杂吧地”独特的民俗与文化进行了十多年的走访调查,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前人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作者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曾亲身在天桥撂摊卖艺的老人,还包括当年的观众、老天桥艺人的后人或传人,以及一些有心的资料收集者和研究者。这些资料经过作者整理,不仅有研究价值,而且通俗易读,活现其时的“杂吧地”风貌。在开篇的“绪论”中,作者简单回顾了“北京”和“天桥”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天桥的阐释及其理念与方法,然后提出了自己研究天桥的独特思路——“眼睛向上看”、“平视”。“上编 养穷人:口述的天桥”是十四个人的口述内容, “下编 杂吧地:学术写作中的天桥”是本书的核心,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其访谈调查的心路历程,接着就提出了其精彩的理论——将天桥象征性地比拟为北京的“下体”,从而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城市生理学”的概念。作者阐释了这块穷途没落的“下体”所在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文化特质,并分析了天桥人群的来源与构成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认同。进一步,作者通过对相声这一产生于天桥的曲艺形式的追索,建立了旗人——八角鼓——天桥撂地相声的联系,推导出老天桥及其滋生的草根艺术被“污名化”的过程,以及一种由旗人开创的闲适文化灭亡的事实。
  • 到民间去

    作者:[美]洪长泰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 “鬼”之来路

    作者:(日)广田律子

    本书记述了傩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并通过在中国各地的调查报告介绍对这些带有所谓鬼的形象的鬼神的祭祀、信仰、及在文娱表演时出场的形态,寻找日中之鬼神比较研究的线索。她指出,傩祭的中国的鬼(即作为傩祭对象的戴假面的鬼神扮演者以及戴假面的傩戏角色的表演者)不仅单纯表示死者和祖先,并且按其性格而化分为作祟之鬼及作为鬼神为民祓除灾难之鬼。后者作为神被祭祀时,为赋与他们能够战胜灾害的形象而将其风貌表现得狰狞恐怖。
  • 北平风物

    作者:陈鸿年

    本书是一部回忆老北京风物的专题之作。作者久居燕京之广博见闻与别具风格之妙笔,堪称字字珠玑,妙语天成,深情动人。本书可供今人了解民国时期老北京的生活细节,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业态、民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编辑推荐: 民国北京城的长篇风俗画卷 《故都风物》简体字本大陆首次出版 了解老北京的一部指南手册 著名学者赵珩先生作序推荐 去趟民国,触摸北平的灵魂 精彩书评: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记录了老北京的风情、业态、市肆、庙会、货声、习俗、游乐、饮食等诸多方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因多为社会中下层,故而内容平实,没有丝毫的考据、雕琢之感。 陈鸿年先生此书的最大特色当属其文字的生动,对事物、人情的描述可称入木三分,如历其境。如果没有长期在北京生活的经历是绝对不可企及的……关于市井生活的描述,应该说是本书的又一特色,陈先生以最平实的白描笔法,写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生活场景;也以动态的摹写叙述了一天从早到晚,雨雪晴阴的四时风光。 ——赵珩
  • 《旧约》中的民俗

    作者:[英] 弗雷泽

    《旧约中的民俗》共27章,第4章“大洪水”已经很长,但由于其中没有提到中国重要的洪水传说,故译者特地从三卷本里编译了一段有关内容,作为“附录一”放在正文后面,以资参考。此外,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旧约中的民俗》和核对《圣经》,译者尝试加了一些注释。《旧约中的民俗》据英文本翻译,书中有些地名、国名和民族称呼等留有旧时痕迹,未便改动。译文、注释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 古代世界的巫术

    作者:[瑞士] 弗里茨·格拉夫,Fritz G

    在古典时期,巫术活动无处不在,很多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被指控施行巫术,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却忽视了对于古代巫术的研究。《古代世界的巫术》在细致梳理前人对于古代巫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回顾古希腊罗马的巫术活动,既对巫术、巫师等术语的源流进行了仔细考辨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深入浅出地呈现并分析了古人对于巫术所持的态度,从多个侧面揭示了巫术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在古代世界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 汉代婚丧礼俗考

    作者: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本书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