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史

  • 比经推例

    作者:马楠

    《比经推例》内容简介:经乃先秦王官之书,汉代经学则由政治学逐渐转变为经学文献学。治经方法也渐由师说家法、章句授受之“因承”,转而为比经推例、群经相明之“推证”。何休、杜预最为简洁地揭示了春秋学的“大义”:《春秋》非射覆之书,褒贬寓于经文之中,更藉由经文与经文的关系呈现。同样,由于训诂材料的缺乏,三礼注释也必须凭借经文上下前后、轻重隆杀的关系做出推论。汉晋经注文本本身也存在彼此发明、前后照应的关系。清人注疏或者纠正了他们的缺漏讹误,但完全秉承了他们的治经方法:比经推例。比经推例最大限度的通联了同类型、同时代的文献,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文本内在条理,几乎必然地成为了经学文献学的核心方法。这是否与经文自身的结构、书写方式有关?比经推例又存在着什么天然的漏洞,会怎样影响经学的阐释?
  •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

    作者:陈来

    本书是陈来先生近十多年来,在其专著之外撰写的有关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史论文的汇集。其中先秦的部分以荀子为主,近世的部分则以朱子学与阳明学为主,都是相关学术领域有代表性的论文,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十駕齋養新錄箋注

    作者:錢大昕,程羽黑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素为学林所重,近人至推为清人学术笔记**,惜其书虽经数校,迄无注本,本论力图填此空缺,为此书之前十卷经史部份作一笺注。笺注之义例,分为“明其源”,“纠其谬”,“补其缺”,“解其惑”,“申其正”,“探其理”,“衡其情”七种。明其源者,探寻钱说之论据也。纠其谬者,订正钱说之谬误也。补其缺者,补充钱说之不周也。解其惑者,解释钱说之疑惑也。申其正者,钱说为正解而他说非则申明其正确也。探其理者,钱说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探其所以然也。衡其情者,诸说皆无确证则衡量其情理也。
  • 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全二册)

    作者:张耕华,李永圻

    吕思勉是现当代著名的史学家,对现代学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学界对吕思勉先生的了解和研究,张耕华先生积数十年爬梳之功,纂成《吕思勉年谱长编》,首次以年谱的形式,对吕思勉先生一生的事迹做了详尽的总结和研究,必将奠定吕思勉研究的新基础。 作者充分利用日记、书信、著作、论文、时论、诗文、札记、随笔等资料,按照年月编排。对于吕思勉先生的著述,除介绍主要内容、写作经过和学术影响外,还节录部分重要段落或者章节编目,以使读者 明白其概要。
  • 朱希祖日记

    作者:朱希祖 著,朱元曙、朱乐川 整理

    朱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逷先、迪先,浙江海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藏书家。早年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为“章门五王”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长、中国史学会主席、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考试院考选委员会考选委员等职。朱希祖治学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赡,在国语运动、提倡白话文、倡导新文化、建构史学教育体系、建立学术团体、历史档案整理、历史遗迹调查及史馆修史、南明史研究等方面,贡献巨大。《朱希祖日记》现存有:1906年、1908年留学日本日记, 1913年2月5日至4月15日、1929年1月1日至3月25日、1932年10月5日至1933年9月23日、1934年2月21日至1937年5月8日、1937年6月9日至12月30日、1938年1月1日至1943年8月4日等日记,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史料。书后附录朱希祖之女朱倩、朱倓的日记,这些资料正好补朱希祖日记之缺。
  • “新宋学”之建构

    作者:侯宏堂

    《"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内容简介:余英时先生,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史研究大家,他从史学的立场去认识与诠释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民族特色、内在变迁与现代价值,试图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更新与重建奠定历史与思想的基础。余英时先生在宋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儒家思想文化研究等领域都成就卓越,在中国人文学术界已经并将继续产生越来越深广的影响。余英时学术,富于独立与自由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承当精神,以中国传统学术为立足点,在承传先辈学术的基础上超越发展,又具有历史的视野与世界的眼光,走出了一条融贯中西、化传统为现代的人文学术研究之路。余英时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而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余英时学术以其现代的精神而为中国现代学术之发展树立了典范。
  • 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

    作者:(英) 伟烈亚力 (Alexander

    《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主要内容:宗旨确定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荦荦大者有二:一是传记原著本身的不足。有的传教士很有名,但却没有人为他们写传记,如傅兰雅,如伟烈亚力,都是19世纪来华的鼎鼎大名的学者,而且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但在西方至今未有一本传记问世。傅兰雅,还有人为其做了一本类似年谱长编的未出版的稿本,而关于伟烈亚力,则只有一些纪念性文章而已,颇令人感到遗憾。二是难译。难译主要不体现在文的艰深,而是复原的难度。中国的人名、地名、职官名与其他专用名词从西文回译到中文,有时要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丁韪良在《花甲忆记》里头提到某天总理衙门的三位值班大臣时,说他们分别姓xu(阳平)、xu(上声)、xu(去声),乍一看,会以为丁是为了说明汉字四声读音之难而编出来的,未必真有其事,而且前两个音可以复原为“徐”与“许”,第三个拼音则颇费踌躇,后来查了当时的文献,才知道确有其人其事,第三位是蒙古族,其名字头一字是“续”。这查核文献之工夫有时比翻译本文的时间还要费得多。所以译者不但要精于西文,而且要熟悉中国史文献与历史事实,才能使传教士传记达到杰出的翻译水平。
  • 国学与近代经学的解体

    作者:陈壁生

    《国学与近代经学的解体》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思想、学科。第一部分是“思想”,主要内容为近代经学研究的学者,在历史大转变中,对经学的态度的转变。第二部分是“学科”,主要分几个点:一是古文经学的历史化,二是从今文经学到古史辨派,三是宋学的哲学化,四是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学科进行反思。由此整理出一条经学现代迁变的线索,并证明:现代以来的学术分科方式,无法真正囊括传统经学的精义,我们有必要回到经学研究中,去全面探讨传统经学的精神。
  • 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

    作者:陈其泰(主编),张京华(主编)

    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1949-2000,ISBN:9787806005590,作者:陈其泰,张京华主编
  • 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

    作者:盧建榮

    陳寅恪是民國以來的首席史學大師,他的作品影響至少包括四個學術世代,至今猶不知止於何時。可知其魅力驚人,無與倫比。實際上,在陳生前其成就已為台灣三位後浪所超越,他們是孫同勛、許悼雲,以及毛漢光。這三位後輩已組構出新的史學文化及其學術文化資源,本書即在發掘這三位學者的潛德幽光。其次,孫許毛所形成的學術文化資源於縱橫台灣史壇三十年後,又有另一針對陳大師的新學術文化資源出現。那就是由盧建榮所引進的,以「新文化史」的新學術裝備去研治中古史。當中國大陸史壇仍以繼承陳大師學統為傲之時,台灣史壇已出現超越「陳學」兩波新史學文化。第三,本書更指出「陳學 J 的致命傷,乃在於無法令史著文本匯流到人類出版史上「文化性書物」的汪洋大海中,使得民國新史學的出版品全都淪為小眾讀物,幾乎讓史著創作在力挺中文當代文化上微不足道。第四,步陳後塵的中古史家,在與當代文化脈絡互動上產生了迷途於史學津樑的集體心靈,再者,史學創作能力的貧弱和對學術累積倫理的棄守,在在形成台灣史學社群內部的存在危機。
  • 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

    作者:近代史研究所編輯委員會

    本書以中國近代史(十七至二十世紀)的研究成果為檢討範圍,以民國十七年以來六十年間中外學者所有出版成品為對象;在類別方面分為總論、政治史、外交史、財經史、社會史、文化思想史、區域史、專題等八大項,其下再分為五十多個子題........
  • 倡立一门新学科

    作者:施爱东

    本书以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生、发展、中落的早期历史为中心,着重讨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倡立与学术转型,及其派生的宣传策略、学术论争,以及人事纠纷。 早期民俗学者在极其艰苦的物质和人事条件下,为理想而奔波,凭热情而工作,为经费而斗争,但最终还是因学术论争、人事矛盾而分道扬镳。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侣建、学术转型、以及中道没落,涉及胡适、鲁迅、周作人、顾颉刚、傅斯年、钟敬文、容肇祖、董作宾、刘半农、辛树帜、史禄国、江绍原、杨成志等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的个性风格与学术分歧在特定学术制度下的不同表演,典型地折射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行业生态,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出个案。
  • 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

    作者:张京华

    《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内容简介:全书对19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古史辨派的重要学术论著,作有逐节的细致分析,以此为基础,展开若干专题研究。指出:以顾刚颉、钱玄同、童书业、杨宽等人为主体的“古史辨派”,经历了由实验主义到今文家言、由经学到史料学、再由史料学到神话学的衍变过程。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和“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说”,其着眼点为先秦两汉学术史问题,依循晚期今文经学康有为、崔适之说,重点坐实刘歆助莽篡汉及遍伪先秦典籍,特别是伪窜《周礼》和《左传》,从而将“古史辨派”的治学精神演绎为辨伪之学,将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演绎为“造伪”与“辨伪”两大主线。这一结果改变了胡适所倡导的“假设”与“求证”两步走的实验主义原则,将假设直接判定为结论,最终导致了顾颉刚与胡适的学术分歧,也导致了顾颉刚与钱穆的学术分歧。古史辨派的潜在影响至今仍在。其思想主张不仅“对二千年之中国传统史学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走向。
  • 两汉三国学案

    作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

    本书以资料汇编的形式,较为客观地描述了两汉、三国时代经学发展的概况。编排以经书为序,每经之下,按学派排列:一派之内,又据时代先后或师承关系排出经学家的位次。对于每位经学家,先以摘自史籍的传记资料作正文;继而摘录其经说,并加以按语,作为附录。此书取材广泛,资料丰富,脉络清晰,对于了解两汉、三国时代的学术状况很有参考价值。
  •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作者:王汎森 编

    張灝院士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等文章中指出:1895至1925年是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在思想知識的傳播媒介或是思想內容方面,皆有突破性的劇變。就前者而言,報刊雜誌、新式學校、學會等制度性的傳播媒介大量湧現,同時新的社群媒體──「知識階層」(intelligentsia)出現了。在思想內容方面,除了有文化取向危機,同時也產生新的思想論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本書是從上述的框架及議題出發,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就個別論題進行探討,希望比較全面地呈現近代思想轉型期的複雜風貌。
  • 推十书

    作者:刘咸炘

    此书,乃英年矢逝的天才学者刘铿泉先生 的重要遗著,中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及其他名著之总集。藉以一生所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自博大。以合御分之微旨. 《推十书》是英年早逝的天才学者刘咸炘,字鉴泉先生(成都双流人)之重要遗著,《推十书》内容涉猎面广且深。包括经、史、子、集、旁及西学。刘先生20岁开始著述,到36岁归道山的16年内,其著作已雕版印刷及石印、排印计36种。按其自订类目分别编为: 甲、纲旨;乙、知言(子学);丙、论世(史学);丁、校雠;戊、文学;己、授徒书;庚、祝史学;辛、杂作;壬、札记。共九类。其它杂著总集,都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 《推十书》内容涉猎宽,学术价值高,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校雠、版本、目录、民俗、宗教、方志学、文字学、语言学、佛学、道学的研究均极有建树。尤精于史学,校雠学。上海图书馆编入《中国丛书综录》内《推十书》的子目仅12种,尚缺57种。现已影印出版其中的65种。 1926年—1937年间陆续刊行其著述六十九种,总名《推十书》。 所谓“推十”是刘咸炘先生书斋的名称。兹将《推十书》主要部分分述于下: 总絮纲旨的有《两纪》、《中书》。 辨天人之微,析中西之异的有《内书》、《外书》,《左书》知言,如《孟子章类》、《子疏》、《学变图赞》、《诵老私记》、《庄子释滞》、《吕氏春秋发微》都属此类,这是先生研究诸子学的著作; 《右书》论世,如《太史公书知意》、《后汉书知意》、《三国志知意》、《史学述林》、《学史散篇》、《繙史记》、《蜀诵》、《先河录》都属此类,这是先生的史学著作。 关于校雠目录之学,则有《续校雠通义》、《目录学》、《校雠述林》、《校雠丛录》、《内楼检书记》、《旧书录》、《旧书别录》等, 关于文学的著作,则有《文心雕龙阐说》、《诵文选记》、《文学述林》、《文式》、《文说林》、《言学三举》、《子篇撰要》、《古文要删》,《文篇约品》、《简摩集》、《理文百一录》、《诗评综》、《诗本教》、《诗人表》、《一饱集》、《从吾集》、《风骨集》、《风骨续集》、《三秀集》、《三真集》、《长短言读》、《词学肄言》、《读曲录》等; 书法专著有《弄翰馀渖》;论说治学门径的著作有《学略》、《浅书》、《书原》、《论学韵语》、《治记绪论》、《治史绪论》等。以上所列书籍,尤其是文学选集,多为排印、油印本,没有刻入《推十书》中。
  •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作者:周予同,朱維錚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

    作者:路新生

    《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之演进”立题,对近三百年间的疑古思想及疑古运动作了全面考察。全书所谓上起明末清初,下迄抗战前后,按历史顺序,从清初疑古思潮切入,延及乾嘉间的经学、崔述的疑古学、近代及现代疑古思潮,对三百年间这一思想运动的勃兴、发展及其消歇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并对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问题作出了个人独到的阐释。对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考古学、近代政治社会及文化史的学者专家将有较大参考价值。
  • 中国学术思想史

    作者:邝士元

    《中国学术思想史》是国内首部全面论述中国学术和思想史的专著,作者以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自先秦至清末的学术发展和思想脉络,对于每一个朝代、每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学派、思想家,以及重大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产生、发展的经过,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论述,昭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辉煌的人文精神。
  • 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士人学术

    作者:刘仲华

    本书以清代京籍士人治学为线索,梳理了清初至嘉庆、道光之际北京学术发展的时代脉络和特色。作为区域学术史研究,全书不仅在空间范围上具有“区域性”特色,而且在学术理论的探讨上也具有“微观化”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地方性资料的发现与整理上,而且还表现在“地方性知识”的展现上。全书认为学术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内在学术理路,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政治社会风气的影响,它甚至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更决定着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