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运动
-
极权主义的起源
《极权主义的起源》的主要分析对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政治大灾难——极权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的大肃反。极权主义(totalitaf-ianism)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25年,一般认为是意大利法西斯党人的创造,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 -
胸懷祖國
本書包含了兩個「熱門」題目:一是關於「六七暴動」,另一則是有關「左派」工會。葉健民所寫的「六七暴動的罪與罰」,乃以收藏於香港及倫敦的檔案文件為研究材料,重新瞭解當年抗爭的暴力程度,並反思殖民政府那種寧枉勿縱的處理手法。 梁寶霖和梁寶龍寫「愛國工會:香港工會聯合會」,是從社會政治生態的環境來看工聯會的發展歷程。 在這兩個較為「熱門」的題目以外,我們選取了幾個較少人研究的界別和團體。這很大程度上是呼應前文所提到「左派」作為一個社會系統的觀點。在體育界,趙永佳、呂大樂和梁懿剛以愉園足球會為例以說明,這類社會團體在香港戰後歷史扮演的角色。在文學界,張詠梅以《文匯報》中一個「長壽」小說專欄《港Q正傳》來勾畫「左派」如何「想像」戰後香港的殖民與資本主義。而李少恩更以「南國粵劇團」和「左派」工人的業餘劇團運動來描述文藝活動對戰後「左派」運動開展、團結群眾的重要性。 -
二二八事件研究
台湾光复初期,社会剧烈转型,两个疏离了五十年的群体,走到一起,碰撞难以避免。在政治权利与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官与民的斗争,沿着省籍边界展开。二二八事件是台湾民众自发的省政改革运动,是近现代全中国城市市民运动的典型案例。由于客观阶级、主观阶级、行动阶级的差异性,决定了在二二八事件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参加者主要是台籍日军退伍兵、社会闲散人员、青年学生。二二八事件是阶级冲突,而非省籍冲突,却开战后台湾省籍矛盾的先河。 -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
本书是新政治经济学译丛系列。本书对民主化与纷争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前言 第1章 抗争与民主 第2章 政体及其抗争 第3章 欧洲的非民主抗争(1650-1850年) 第4章 法国 第5章 不列颠群岛 第6章 作为特例的瑞士 第7章 1815-2000年欧洲的民主与其他政体 第8章 欧洲与其他地方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大学出版社中规模最大的社,出版物种类众多,尤以辞典工具书、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材、高端学术期刊与著述的出版闻名于世。近10年来,该社组织著名历史学家编写的一套牛津历史丛书,冠以“Oxford History”标记,如The Oxford History of Greece and the Hellenistic World(《牛津古希腊与希腊化世界史》),集中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走与剑桥历史丛书不同的路线,面向普通读者。由于各书编著者均为欧美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功力深厚,史料扎实严谨,观点相对客观,叙述深入浅出,具有经典、扎实、权威的史书色彩。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与征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形塑新人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手典型,塑造「新人」;傳播「新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實踐黨國至上、集體為重、勞動光榮和男女平等諸多觀 念。蘇聯經驗是毛澤東時代中共施政的重要參照座標;但隨著中蘇關係從蜜月到反目的翻轉,中共宣傳「新人」的重點也隨之產生變化。全書藉由比較與對照中蘇風俗習慣、國家發展,以及領袖觀念與價值偏好,分析蘇聯經驗在中國發生變化的背後成因,進而討論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毛澤東不斷強化階級鬥爭的觀點和政策,是對斯大林模式的重大修正。此外,研究中共所宣傳的新人觀,也有助於了解紅衛兵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養成教育,以及毛澤東政權的本質。毛時代中共對「新人」的宣傳,造成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其影響至今猶見。 -
寻求正义
在仍然受家庭、家族和地方观念束缚着的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1905年抵制美货那样同仇敌忾的爱国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本书作者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市场联系的扩展、信息传播的近代化以及各种市民团体的出现——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有理由认为,《寻求正义》以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运动理论的运用,为中国近代民众运动研究开辟了新路向。责任编辑审读了原稿,按编辑规范做了必要的加工。将书中的一些港台语言改为大陆通用的语言,并仔细核对了注释,重新编排译注的序号。 -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Margins
Mao Zedong envisioned a great struggle to "wreak havoc under the heaven" when he launch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1966. But as radicalized Chinese youth rose up against Party officials, events quickly slipped from the government's grasp, and rebellion took on a life of its own. Turmoil became a reality in a way the Great Leader had not foresee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Margins recaptures these formative mo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enfranchised and disobedient rebels Mao unleashed and later betray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gan as a "revolution from above," and Mao had only a tenu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d Guard students and workers who responded to his call. Yet it was these young rebels at the grassroots who advanc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 more radical possibilities, Yiching Wu argues, and who not only acted for themselves but also transgressed Maoism by critically reflecting on broader issues concerning Chinese socialism. As China's state machinery broke down and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the PRC were threatened, Mao resolved to suppress the crisis. Leaving out in the cold the very activists who had taken its transformative promise seriousl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evoured its children and exhausted its political energy. The mass demobilizations of 1968-69, Wu shows, we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series of crisis-coping maneuvers to contain and neutralize dissent, producing immense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a decade later. -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并在16、17世纪之后催生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就此论题,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基 于作者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探讨了前现代中西历史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论问题。 ----精彩观点---- 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 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 -
激变良民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
集体暴力的政治
本书在广泛吸收有关论争政治的各种理论和经验资源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三件事:1、建立了思考集体暴力的方法,并说明集体暴力的种类和变化;2、辨别促使集体暴力发生和变化的机制与过程;3、披露各国有代表性的集体暴力事件来详细说明作者的观点。集体暴力行为是危险的,但是又是难于避免的,本书可供研究集体暴力的学者借鉴,也给非暴力政治斗争倡导者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
我等就来唱山歌
本书收录钟永丰回忆性质的散文二十余篇,述及其个人成长中的思想文化资源脉络、作者获台湾金曲奖专辑《我等就来唱山歌》的创作过程、台湾客家文化的源流传承及台湾当代社会的变迁。有评论认为作者"连散文的行文中都充满了诗歌语言的冲击力"。本书还收录了他的词作若干。 -
社会运动,1768—2004
《社会运动(1768-2004)》展现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运动正在如何变化——涵盖了新技术和全球化的影响,磨砺了人们对于上述影响是否为“新”以及怎样为“新”的认识;追溯了社会运动的创建与演进历程,伴之以对社会运动何以丧失活力的检讨;探索了诸如“民主化何以真正发生?”等根本性的问题;考察了社会运动与身份、公民权及资本的关系,并对社会运动能否生存于威杈主义国家进行了思考。 -
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
本书作者为研究国家体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学者提供一种不同于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精英视角,为解释资本主义产生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正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本书涉及欧洲转型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及争论。作者首先重新分析西欧变革之前的社会结构,而后展现封建主义因素的重组如何创造了新的资产阶级团体和国家,以及那些更理性的意识形态和实践的信奉者又如何获得了特权。作者观点的每一部分都涉及某些有关欧洲转型的争论,并以英国、法国、尼德兰、西班牙、意大利的精英斗争为例来解释资产阶级产生与经济转型的不由自主。本书适合政治学献研究索引工具之用深度阅读。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本书在批判地介绍和分析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对社会运动(集体运动、社会运动、革命)的解释与解读之后,提炼出了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之产生和发展的三要素:变迁(各种社会变化)、结构(国家与社会)、话语(被社会运动所认可的)。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对社会运动比较强的制度化能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亟待提升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能力。 -
国家与社会革命
在本书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国家结构、国际力量和阶级关系这三种要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社会革命转型的起源与成就。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到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社会革命虽然很少发生,但却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国家与社会革命》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框架,以分析这种革命的原因、冲突和后果。而且、该书对三个主要的案例进行了深入而严肃的比较历史分析,这三个案例是:从1787年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革命、从1917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革命和从1911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革命。作者认为,现有的革命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革命的实际历史模式。因此,作者力促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她主张进行结构性论而非意志论的分析,强调跨国性世界——历史背景对国内政治冲突的重要作用。首先,她坚持认为,国家应该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强制组织、在阶级控制和阶级利益面前具有潜在的自主性,因此,在解释社会革命时,必须把国家置于核心地位。为了解释法国、俄国、和中国旧制度的导向革命性政治危机的内在矛盾,斯考切波主要集中考察了国家在两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一方面是国家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与国际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国家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与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在解释革命的后果时,她着重关注的是,在阶级冲突和反革命军事威胁的背景下,革命领导集团建立新国家组织的方式。在革命政权得以巩固之后,她强调的是国家权力被用来改造社会的方式。在社会革命转型的模式方面,法国、俄国和中国被当成是基本类似的案例。对那些把法国革命当成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是把俄国革命基本上看成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家而言,作者的这种观点必然会引出激烈的争论。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第一节 结构性视角 第二节 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第三节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第四节 比较历史方法 第五节 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第一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机中的旧制度国家 第一节 旧制度法国:波旁绝对主义的矛盾 第二节 清帝国:从天朝帝国到帝制垮台 第三节 帝制俄国:一个落后的大国 第四节 作为反例的日本与普鲁士 第三章 农村结构与农民起义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期间农民反抗领主的斗争 第二节 村社革命:俄国农民的激进主义 第三节 两个反例:没有农民造的英国和德国革命 第四节 中国农的软弱与士绅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后果 第四章 变革的内容与路径:聚焦国家建设 第一节 政治领导集团 第二节 革命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章 法国“现代国家大厦”的诞生 第一节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1789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战争、雅各宾派与拿破仑 第四节 新制度 第六章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出现 第一节 1917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为掌权而斗争 第三节 斯大林主义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节 新制度 第七章 中国大众动员型政党国家的兴起 第一节 1911年之后的社会革命形势 第二节 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党的盛衰 第三节 共产党与农民 第四节 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书表格与图形 表格 地图 -
抗争政治
查尔斯·蒂利和西德尼·塔罗在本书中讨论了抗争政治的各种形式,包括革命、社会运动、宗教和伦理冲突、民族主义和公民权利以及跨国界运动等。它还为各种不同抗争的研究、比较和解释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和程序,阐释了抗争剧目和抗争表演的关系。作者还分析了历史上和当前的许多案例,包括二战后的波兰、巴以冲突、本·拉登问题和苏丹内战。他们向读者提供了一种社会和政治分析的清晰范式。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