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世界史
-
英国史Ⅴ
《英国史5》起自詹姆斯一世登基,结束于查理一世死于断头台。这段时间是英格兰和全世界历史最关键的时期,塑造了近代世界的面貌和路径。僻处一隅的英格兰击败了地跨三洲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威震欧洲、方兴未艾。詹姆斯以苏格兰国王身份入主英格兰,结束了两国数百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给两国带来惨重的损失,还断送了历代君主专心对外的机会。最后,内战构成唯一可行的仲裁手段。伦敦市的财政势力、清教徒的宗教狂热和国会的制海权使得保王党一开始就处于劣势。随着苏格兰人倒向国会一方,保王党败局已定;但查理国王的正统原则和殉道仍然激励保王党人继续抵抗,而国会自己组织的军队开始反噬国会。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一代奸雄克伦威尔就要乘机崛起、劫取政权。伊丽莎白留下的重臣和名士(伯利和培根)认为:都铎王权膨胀,苏格兰贵族权重。二者的联合可以产生更恰到好处的混合政体。詹姆斯为人温厚而寡断,不会成为强势君主。然而,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愈演愈烈的财政危机和宗教冲突。 -
新全球史(第五版)
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有赖于《全球通史》等一代名著的推动,“全球通史”不仅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世界史框架,甚而也超越了跨国贸易、商业网络、比较政治等“跨国境”的初步研究,终于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关联”与“互动”的强调。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所追求的,不仅是描述“全球史”的面貌,更进而努力追问“全球史”何以呈现今天的面貌。他们以“传承”与“交流”两大主题,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既关注各文明社会独有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与文明成就,更倾注心力于它们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以及由此萌芽和蔓延的色彩斑斓的文明网络,以系统、清晰、生动而具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鸟瞰式全景。 《新全球史》把全球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在每个时段,既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也描绘作为社会纹理的个人命运,从而成就了一种大小毕现的阅读感受。本卷讲述自公元1750年至今的历史,将这一时期分为“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与“当代全球重组”两大历史阶段。 《新全球史》着力于说明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各个文明的变型。作者富有创意的观点得到全球史学界的广泛认同,并因此跻身当代全球史代表人物之列。本书也被视为将全球史观运用于通史编纂的成功尝试之一。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 像杰里•本特利这个讲得这么好的“全球史”故事,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通过以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互动来阐释人类文明的一切发展,这部“全球史”既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又以空前的力度凸显了世界历史知识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因此有望成为推动我国史学进步和国家健康发展的一股“正能量”。 ——高毅(北京大学) 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展现了他对历史材料过人的组织和表述能力。这本书的视角很让人喜欢,我的学生们也很欣赏书中使用的地图、插图等视觉资料。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世界史的把握和处理恰到好处,内容全面综合而又不失结构的平衡。 ——Keith Pacholl(State 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 《新全球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本特利和齐格勒深入浅出的文笔。全书视野广阔,论述内容纷繁,但叙述清晰简明,在完整呈现复杂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并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的负累。两大主题是它的亮点,尤其是“交流”这一观念颇具特色,读者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Sherri West(Brookdale Community College) 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一本世界史。 ——Bruce Castleman(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
拜占庭史研究入门
《拜占庭史研究入门》为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入门指导,在简述拜占庭历史的基本脉络与主要线索的同时,侧重于提供全面、实用的工具性指南。除了系统介绍文献、文物等可资利用的重要史料外,还对拜占庭研究的发展史、研究现状和当前的重点问题有深入的讲解与分析。附录的学术资源、关键词(中英对照)和推荐阅读文献,则为读者进一步学习拜占庭历史提供了参考。 -
文艺复兴/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 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杜威说,这是一套很有用的书。季羡林说,这是一套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本书为该系列之《文艺复兴》分册。 -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年)》是近年来关于中世纪世界最准确的总体介绍的第三部分。书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大量相关的地图和图表,并提供了学术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成果。《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年)》译自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版,英文版译自法语原文,英文版为英语读者做了全面修改。 第三卷涉及中世纪的结束、危机时代、瘟疫、饥荒、国内冲突,并且在最后几个章节论及欧洲强有力的经济和殖民扩张、文化复兴和宗教改革。《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年)》不仅涉及西欧,也兼及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而且配有彩图来展示它们的艺术遗产。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学生、教师和学者,书后附加的参考书目都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的研究。 另两卷简体中文版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和《剑桥插图中世纪史950~1250年》已经出版。至此,三卷本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已全部出版完毕。 编者和主要撰稿人罗伯特·福西耶是巴黎第一大学中世纪史教授。 -
现代世界的诞生
《现代世界的诞生 1780-1914年》是近年颇受好评的一部历史学著作。2004 年由布莱克威尔出版社首次发行。它研究的时段是从中古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或称“早期现代时期”。它从全球史的立场出发,提出这样的观点:世界日益走向全球化,导致封闭的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过渡。全书不仅涉及全球各个地区,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现为重要的是,除了历史叙述和分析外,作者还就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的过渡,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模式,从而使本书不同于一般历史著作,其自身更具理论意义。 -
古埃及
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拉姆西斯大帝、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与恺撒大帝间缠绵悱恻的爱情等等,这些埃及人物和片段在本书中被串联起来了,一个完整的古埃及发展脉络呈现在了面前,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门,使世界更加广阔了。 -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这里讲的是欧洲战争的历史,也说明历史可以解释战争,战争更可以解释历史。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的战争似乎从未中断过。穿盔甲的骑士之战在当时是一种贵族生活方式,骑士对神职人员的模仿使之具有神秘性;待有了王权的诸侯之后,独立的最高权威们有了雇佣军,便有了雇佣军之战;欧洲的宗教之争导致财富之争这使欧洲人氏要冒险向海外扩张,抵达目的地后便要以武力征服之,一时间,战争,探险、贸易几成互换的字眼,这便有了商业战争。…… -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为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的一册,它以广阔的视野和新的内涵展示了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80年代以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成果。 -
世界史百科
《世界史百科(1-2)(版)》内容简介: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历史工具书,《dtv世界史百科》整合了图解、地图、系谱以及详细的编年史,对爱好历史的读者而言,等于手中握有一样利器,可以迅速找到历史进程的详细资讯。一目了然的图表与地图,加上内文的诠释,彼此对照,相得益彰。两者形成一个单元,相互补充与完善。 《世界史百科(1-2)(版)》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避免一般以欧洲为重心的缺点。 《dtv世界史百科》包含大量资讯,是学习、研究与授课的实用工具书。“dtv-Atlas图解”系列是“德国口袋书出版社”(dtv,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扛鼎之作,出版宗旨在于以精炼的文句、易懂的图像、独特的表述形式来诠解各门学科,从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到哲学、历史、文学、音乐,方便案头翻阅、携带查询,是家庭百科首选。自1964年问世以来,译为20种语言,销售突破20,000,000册。 最聪明的世界史图解百科,中文世界唯一的编年体世界全史,研读历史必备案头书。 2009年全新增订第40版,中文版与德文版同步发行。299幅图解和历史地图。 上冊共分11部:史前时代与远古时代、早期帝国、古典时代-希腊、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古典时代-罗马、中古时代早期、中古时代中期、中古时代晚期、转型的时代、信仰分裂的时代、理性时代。 下冊共分9部:大革命时代、拿破仑时代、复辟与革命的时代、民族国家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战间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 -
18世纪美洲和欧洲的革命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被一些西方史学家称为“民主革命的时代”、“大西洋革命”的时代,而法国大革命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事件。但是,上述说法虽然概括而凝练,但未免忽略了欧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革命运动的独特性。而雅克•索雷的《18世纪美洲和欧洲的革命》的一个主旨就是要揭示当时欧美历次革命运动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如果说民主革命的时代、大西洋革命之类的论点突出了各个革命之间的横向联系,那么索雷的论述则在关照横向联系的同时,又把每次革命运动置于其由以发生的独特的民族历史的纵向背景中。这样我们就清晰地看到普加乔夫起义的保守性抗议的本质,看到莱茵地区抵制法国大革命时宗教因素、民族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看到拉美革命独特的宗教文化特质。 也许正是要突出其他革命的原创性,并表明自己摆脱“法国中心论”的意向,索雷没有以专章介绍法国大革命,但他并没有忽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特别它是对英国激进运动、西欧革命运动和海地革命的推动。作为一个深受英国史学传统影响的史学家,索雷没有对这个革命时代作太多的宏观评论,而是注重对历次革命运动的各种维度作经验式的描写,通过事实引出评论,在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历史细节的同时引发读者去思考。 目录: 引言 北美的经验:一次成功的革命 英属殖民地的反叛及其与伦敦的决裂 1、 决裂的深层原因 2、 从政治冲突到战争爆发 3、 独立宣言之旅 独立战争及1783年美国被正式承认 1、 华盛顿军队最初的胜利以及法国参战 2、 爱国者的内外胜利 1787年宪法及其最初的实施 尼德兰的经验: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兴起和失败 巴达维亚爱国者的反叛 尼德兰革命被扼杀 1795年巴达维亚革命者的再度崛起 巴达维亚共和国(1795-1802) 加勒比的经验及海地的诞生 1791年种植园社会的危机 1、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安的列斯社会 2、1789-1791年法属安的列斯的社会和政治动荡 1794年之前的奴隶反叛 1、 1791年的圣多明各起义 2、 圣多明各起义的发展:1793年年初之前 3、 法国废除奴隶制和杜桑•卢维杜尔的入场 1804年之前奴隶捍卫自由的斗争 东欧和中欧的经验 俄国的经验 1、一次失败的革命? 1、 一场保守性的反叛 2、 知识分子的反抗 捷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经验 波兰的经验 西欧大陆的经验: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和消极抵制 比利时的经验 莱茵河地区的经验 革命的法国兼并莱茵河左岸地区 1、 莱茵居民对革命制度的抵制 2、 莱茵知识分子对法国政策的敌视 3、 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和消极抵抗 瑞士的经验218 意大利和希腊的经验 1、 1799年之前意大利的启蒙,法国的影响和革命 2、 意大利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后果 3、 希腊的希望和幻灭 不列颠的经验:民主的尝试 1773-1789年不列颠诸岛的政治和社会骚动 1、1780年之前的宪法之争 2、爱尔兰的骚动 3、1780年代大不列颠的骚动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英国民主运动 1、 起源 2、 阶段和形式 3、 遗产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爱尔兰起义 拉丁美洲的经验:抵抗的传统 发抗西班牙统治之传统的形成 西班牙开明专制主义的进攻和反抗精神的发展 西属美洲独立运动中的社会文化矛盾 巴西的状况 文献导读 简明大事年表 -
人类的演变
作为当代人,该如何理解诸如民众加入纳粹组织、白人贩卖黑奴、原始社会的暴力残杀,亦或是其他现在看来不合理,但在当时确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历史事件?伊恩·莫里斯在他的新作《人类的演变》中,从宏观视角,选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重要阶段:以狩猎觅食为生的采集者社会、以农耕为生的农业社会,以及使用化石燃料的工业社会。通过分析这三种社会形态,以及分别带来的人的生存状况与价值观念,结合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历史学,从数万年历史中提炼出了一幅人类演变的大图景,并告诉我们为什么过去与现在的想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历史。 -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五卷)
全六卷本简体中文版《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纵横一千三百年。全书涵盖三大特点:一是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社会生活,帝国扩张与防卫、内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权力拔河,二是蛮族入侵与其间之重大战争,三是基督教的发展,政教之争,回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颂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彩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颂。 -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1976年,巴勒克拉夫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主要趋势》丛书撰写“历史学”部分。历时两年,用英文、法文同时出版。后以“Main Trends in History”为题,出版单行本。 本书问世后,成为西方大学生研习史学史的必读参考书。 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学术思潮译丛”出版该书的中译本。此次北大出版社的新版,由译者重新对全书做了校订,并且附录了原书长达数十页的参考书目。 -
世界文明史(全11卷)
世界文明史(全11卷)》包括: ◎《东方的遗产》 ◎《伏尔泰时代》 ◎《恺撒与基督》 ◎《理性开始的时代》 ◎《路易十四时代》 ◎《宗教改革》 ◎《希腊的生活》 ◎《文艺复兴》 ◎《卢梭与大革命(上下册)》 ◎《拿破仑时代(上下册)》 ◎《信仰的时代(上下册)》 《世界文明史(全11卷)》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 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杜威说,这是一套很有用的书。季羡林说,这是一套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
统治史(卷三):早期现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从民族国家到工业革命
20世纪西方政治学领军人物芬纳的传世巨著,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亲为中译本作序,甘阳、张维为、刘军宁、汪晖倾力推荐! 甘阳:一部《资治通鉴》式的政治史。 张维为:本书揭示了代议制民主成为当代政治神话的偶然性,也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对人类社会的 巨大贡献。 汪晖:鉴前世政体之兴衰,考当今统治之得失。 刘军宁:《统治史》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来我首次读到如此详细研究古今中外政体的史书。 赵鼎新:《经济学家》杂志说如果政治学有诺贝尔奖的话,芬纳的三部曲就肯定会赢得此殊荣。我个人认为这一评价仍然低估了芬纳的卓越工作。 作为西方政治学领军人物塞缪尔•E•芬纳的三卷本《统治史》是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传世巨著。《统治史》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历史中政府形态的发展,以各个国家的政府形态、统治方式和国家社会关系为核心,大致依照时间顺序,先把我们带入世界文明中最为古老的苏美尔城邦,述及萨尔贡、埃及、亚述、犹太、波斯、希腊、中国、罗马、印度、拜占庭、阿拉伯、中世纪欧洲、日本、奥斯曼帝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史,然后把焦点转入文艺复兴和新教运动后的欧洲各国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最后,集中讨论影响当代世界的三大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及工业革命)以及这些革命给世界政治、政府形态和国家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统治史》第三卷《早期现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从民族国家到工业革命》以日本德川时期为开端,接着评述中国清朝、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以及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民族国家和代议制的兴起,随后考察文艺复兴和新教运动后欧洲各国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最后对三大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工业革命)影响下的“现代国家路径”进行了概要性评述。 -
法兰西的特性2
在本书第二编《人与物》中,我之所以从人口学和经济学两方面来描绘我国历史的基本框架,这是因为人口和经济是历史深层运动中最明显的和最易于把握的征兆……人口究竟有多少?物产怎样使人的生存繁衍成为可能?或者,它们以怎样迫使人向前迈进,脱离开这条或那条路线,放弃这种或那种既得阵地?安德烈·皮亚蒂埃称人口为“人力资源”,吉·波瓦2则过一步认为,人口是首要的“指示数据”,是“最少随意性的标准”。有鉴于此,本编前两章所要探讨的乃是人口问题,即“从史前时期到公元1000年期间的法国人口数量及其长周期波动”和“公元1000年以来的法国人口数量及其长周期演变”;第三章和第四章将着重论述经济问题,标题分别是“直至20世纪的农民经济——基础结构”与“直至20世纪的农民经济——上层建筑”。 -
帖木兒之後
榮獲2007年Wolfson史學獎, 唯一貫穿中西的帝國通史! 這一筆歷史帳,你不能不知道! 首創「歐亞革命」帝國史觀,顛覆了歷史課本的西歐視角, 全方位俯瞰六世紀(1405~2000年)的世界舞台: 江南和英國條件相仿,為什麼工業革命只發生在後者? 清朝平定新疆,其意義相當於歐洲征服美洲? 日本鎖國時,江戶繁榮無比,一城人口數就超越當時歐洲各國? 俄國1812年擊退拿破崙,二戰還成為打倒希特勒的主力? 帝國究竟是個人的野心霸業,還是歷史的常態? 為什麼1405年帖木兒死後,世界上再無全球帝國?! 一改傳統西歐觀點,放大時空格局, 深入追索在政經文化的交互影響下, 東、西方勢力如何展演出今日世界的全貌! 《帖木兒之後》將世界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用真正的全球視野、全方位視角,為人類現代史提供了嶄新(但平衡可靠)的觀點。歷來史學名著與此鉅作相比,都顯得有所侷限;日後我們也很難期待再有超越之作。 帖木兒是史上最後一位「世界征服者」。他的部隊燒殺劫掠,征討範圍西達地中海濱,東抵中國邊境,似乎再過不久,就能恢復其祖先成吉思汗時期的帝國版圖。然而,當他於一四○五年去世,一統天下的帝國也從此告終,至今再不復見。 接下來的歷史書寫,傳統上都以歐洲帝國的擴張作為世界舞台的焦點,卻忽視了伊斯蘭世界和東亞偉大文明的並存,在當時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勢形勢。直到歐亞世界發生一場革命,才使這均勢發生改變,但也從未徹底翻轉過。 從帖木兒去世到二十世紀結束,這六百年之間,亞洲的幾大帝國並未受到歐洲入侵者的深刻撼動。中華帝國歷經種種內憂外患,至今屹立不搖,反倒是曾經「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走向了滅亡,而納粹帝國更在竄起後不旋踵間,就遭擊潰。 帝國的興衰或屹立,其背後的原因仍是世界史領域極耐人尋味的謎題。 《帖木兒之後》以嶄新的觀點看待全球歷史: 在「視角」上,摒除以西歐為中心的偏見,採360度全舞台的視野,將遠東、中東、中亞乃至西伯利亞一併納入觀看鏡頭中; 在「面向」上,從經濟、文化、地緣政治到常民生活,進行全面而深化的探討;在「論述」上,廣納各方學者門派,從布勞岱爾到霍布斯邦,從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到薩依德……等等,詳述各家論點,再一一檢視討論;在「方法」上,以時間為切片,跨越空間來綜覽全局,追索各方勢力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作者透過由此得出的歷史視野,探討過去六百年間歐亞歷史上最著名、最撼動人心的事件,使那些事件再度鮮活呈現於今日,讓我們不僅再度感到驚奇,也更清楚認識今日「全球化」世界最顯著的特色--亞洲的偉大復興。我們如欲掌握未來走向,就必須深刻梳理這段至為關鍵的歐亞世界史。 本書特色 1. 探討的時間長達六世紀,空間橫跨三大洲,以帝國的興衰,來說明後世權力版圖如何分配。 2. 獨創「歐亞革命」(The Eurasian Revolution)觀點:認為亞洲帝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無論就空間上還是影響的深遠度上,比歐洲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主張這段期間歐洲的重要性有被過度誇大之嫌。 3. 難得一見的全面性世界通史,不只是記述流水帳:作者吸收法國年鑑學派學說,消化大量經濟史、文化史資料,融會貫通古今六百年歷史,近距離檢視歷史細節,寫出觀點最全面客觀、時空縱深最廣袤的世界通史。推翻歷史歷本上歐洲中心論的版本,還原客觀史實。 4. 解釋了許多棘手的歷史疑點:自帖木兒死後,中央帝國消失,人類歷史從陸地轉移到海洋的演變,不是「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這等簡化觀點就能解釋的;同時期中國、印度與日本的成就,用這套觀點也無法解釋;那麼,歐洲的優勢又是如何產生的?作者抽絲剝繭,細緻地從客觀的地緣政治、文化、經濟的交互影響下,演繹出當時各國錯綜複雜的消長變化。 5. 帖木兒之後,歷史又翻新了一頁,回不去以前的大一統帝國,出現東西分流的現象,最後至今日又回到帖木兒死時的均勢、合流狀態。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人類不願接受單一制度、單一統治者或單單一套規範。由此來看,我們仍活在帖木兒的陰影裡,或者更貼切地說,仍活在他失敗的陰影裡。 -
法国通史
《法国通史》是一部由众多法国史专家合力撰写,全面、翔实的法国通史。对上起史前时代,下讫当代的法国历史进行了系统完备、论述详明的介绍。以政治发展为主线,依次介绍了高卢时期、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加佩王朝……直至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历史,涵盖了法国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也给予相当关注。 《法国通史》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多次修订再版。此次出版补充了第五共和国的部分内容,使全书得以反映法国历史的较近发展,同时也对插图做了相应调整,使之更具可读性。 -
世界文明史(上下)
世界文明史(上下册),ISBN:9787301077078,作者:马克垚主编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