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再登巴比伦塔

    作者:董小英

    再登巴比伦塔 一一巴赫金与对话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是当代语言学、 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的 重要跨学科命题, 引起多方争议和解释。 作者针对此题作出较为系统的阐明分析, 参照结构主义叙事学和 接受美学等不同观点, 提出了清晰而新颖的见解, 试图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 文学对话理论, 并结合一些西方现代派作品的释读, 体现了该理论的操作可能。 这是一篇视野开阔、 思路严整, 具有一定说服力和启发性的佳作, 标志着我国巴赫金研究的进步。 ――赵一凡
  • 故事的歌手

    作者:[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阿尔伯特・洛德的经典力作《故事的歌手》出版40周年后得到再版,……洛德和他的老师帕里搜集整理并研究了活态的口头传统,他们的目的是要回答古老的荷马问题:在欧洲文学传统发轫之初,《伊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两部伟大史诗的。《故事的歌手》凝结着帕里和他的学生洛德的不朽贡献。该书的主旨便是揭示和证明口头诗歌是一种创作和表演相互结合的过程。这部影响广泛的著作现在被重新刊行,附有《新版序言》,增加了珍贵的音像材料,本书因为注入新的内容而大大丰富了,充分保证了它对每一个爱好艺术和口头技法的人,具有持久的魅力。
  •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作者:陈佳勇,韩寒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1-3珍藏版AB卷)》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的精选,和以前的获奖作品选一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1-3珍藏版AB卷)》只附有少量的鉴赏性评点文字,不作过多技巧分析,可作收藏,亦可随手翻翻,孩子们的灵气,会通过这些文字滋润你的生活。
  • 红楼梦性爱解码

    作者:聂鑫森

    这是一本专门论析《红楼梦》中的“性爱”的小书。文学家们似乎对这个问题来得更为敏感,爱情一直是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即使是“性”也千方百计地予以涉及,当然,诗词歌赋中也多写男女之间的性意识性心理,但系统地艺术地描写“性爱”,大概要首推《金瓶梅》和《红楼梦》了。《红楼梦》所描写的“性爱”,含蓄,高雅,但并不“道学”,表现了曹雪芹对“性爱”的种种见解,若用现代的心理学、生物学、性科学来予以观照,会惊叹于曹氏的体察入微和博学渊识。正因为其博学渊识,以及描写的含蓄与高雅,《红楼梦》在“性爱”方面便留下许多让人探寻的地方,研究者必须依照那隐隐约约的“草蛇灰线”,去勾勒曹氏关于“性爱”方面的题旨。加之“性爱”这个题旨历来讳莫如深,谁都怕染上“诲淫诲盗”的名声,或避而不说,或说得“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的限度,故关于《红楼梦》中的“性爱”至今论析得并不深入与广泛。对于《红楼梦》中的爱情倒是谈者不少,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清代的一些达官贵人,如梁恭辰、陈其元、余治、丁日昌等,皆责骂此书为“淫书”,“盖描写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戈也”(陈其元《唐闲斋笔记周。若从反面理解,那就是《红楼梦》毕竟具有许多“性爱”的内容,使道学家们视之为洪水猛兽。汪精卫则持“家庭感化”说,“因为家庭组织虽亦是专制的,然其元素,却是由情意相结。既以情意结,还得以情意感化他……做我不能不大大有望于《红楼梦》了”(汪精卫《红楼梦新评》)。他承认书中的那个“情意结”,企图将其作为一种感化力量,来稳定专制家庭的结构。到了俞平怕先生手上,他的著名论点之一是“钗黛合一”,致使宝玉选择的困惑,“岂以独钟之情遂移并秀之实乎”?王蒙先生在近年的一篇文章中,则认为宝圾和黛玉是文人心目中的两种独特而美丽的格调,这两种格调绝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女性身上,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故于千古遗憾中塑造了这两个不同的形象。周扬、何其芳、蒋和森诸先生则对该书的“男女恋爱主题”予以阐发,“爱情这个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先把它提到理性的高度,并把它充满了政治性的内容,却只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蒋和森《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论点并不止于这些,但大都从大处落笔来剖析该书的情爱,曹氏在许多细微之处流露出的性文化内涵,似乎提及不多。这本小书,就从这些细微之处入手,来探测《红楼梦》中的“性爱”密码。
  •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

    作者:丰子恺

    春晖中学以教育爱国、民主的号角召集了如此诸多的饱学硕儒汇聚于白马湖畔,不仅对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教育当局的保守、落后和反动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在教育革命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也有颇为丰厚的收获,形成了朴实无华、恬淡清新、自然流畅、意蕴深远的白马湖特色的作品群和作家群。这些创作于七八十年前的文学作品,至今读来还是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
  • 泰戈尔诗选

    作者:罗.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本书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翻译的泰翁的部分代表作,名家名篇配名译,堪称联璧合、传世佳作。 从本书精选的书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出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员,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了提灯顶罐,巾帔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们似乎听得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作者:唐弢 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的主要内容是: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在对象与方法上长期存在严重的缺陷。现当代文学史和戏剧史无视本土戏剧的存在、成就和影响,使中国戏剧史出现一条巨大裂痕。本文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为例,指出国剧在20世纪戏剧与文学史中遭遇的“有意识的忽视”,其理论根源在于将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片面理解成话剧的引进与发展的过程,把剧种的分野当成现代性的分野,将本土戏剧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在方法论层面上解决三个问题:不能以新文学史代替现代文学史、不能以剧种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文学史观念应该有民族视野。这样才能使20世纪中国戏剧史在对象上更为完整、在方法上更为科学。
  • 诺贝尔奖提名文选

    作者:李敖

    一般人只会庆祝成功,我固然也庆祝成功,但也庆祝失败。 像我这样肯把失败当成功一样庆祝的人,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我能从失败中看到它的好处,并且愿意这样看结果,我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一面,从不幸中看到幸福的一面。 很少人知道,在有比赛的情形下,比赛下来,胜利者往往有两个,就是胜利者和躺在地上吹口哨的失败者。在没有比赛的情形下,一个快乐的失败者,本人就是一个胜利者。
  • 文学理论讲演录

    作者:王一川

    作者从修辞论诗学新视野去透视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及其他具体的文艺现象,联系中国当代的文艺实践(文学创作、影视创作等)来谈理论建设与理论把握,就全球化、视觉凸现性美学、后情感时代、杂体互渗、感兴修辞、语言轮转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创性见解,洋溢着讲课现场特有的激情、风趣以及师生对话景观。 作者特别注意在讲课过程中分析诗歌、小说、电影等文艺个案,竭力寻求师生共赏艺术的那种现场效应。作者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具体文艺作者的实践能力,追求的是在体验中学习理论、在分析中增强实践素质的目标。 全书体例新颖,贴近现代和当代,个案丰富,表达浅易,使阅读变成了一种惬意的享受。
  • 罗兰小语(第一辑)

    作者:罗兰

    乐圣贝多芬一生寂寞孤独,可是他却说:“当我 最孤独的时候,也就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因为他 在寂寞孤独之中,才更不得不去把情怀寄托在领略大 自然的美妙上,才更有机会去整理他那不平凡的思想 和灵感。他的音乐决不是繁华热闹场中的产物。 许多有名的诗句也得力于作者当时心情上的寂 寞。常被引用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当时 如没有深切的寂寞孤独之感,决写不出这样的佳句。 又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也深深刻划出作者当时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的寂寞之情。 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一诗,在隐逸中,又是何等的悲凉寂 寞! 每一个人都有在灵魂上痛感寂寞的时候。我们时 常会感到满腹辛酸,却觉家人亲友之中,竟无一人可 与之一吐积郁。尤其是当我们发现并且证明了人们多 数喜欢看你春风得意时的笑脸,而不喜欢听你秋扇见 捐时的牢骚;当你一腔心事方待倾诉,却见你生平好 友婉谢约谈,离席辞去,那时,你心中又是什么感 觉? 但如你够豁达,你就应该了悟,人与人间只能在 笑语喧腾的时候,显得亲热,或在一方可以施舍善 意,博得慷慨之名的时候,显得仁慈;舍此而外,没 有谁真正会分担你心灵上的寂寞。 因此,我们在这漫长而又孤零的人生道上,只有 勇敢地承担起这与生俱来的寂寞,用自己的力量发出 一点光和热,冀望这点光和热也可以成为漆黑夜空中 的一二星点,在漫漫无际的永恒中,发出一点光辉。 西哲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 人。”又说,“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 完成他的使命。”如要成为强者,即不可避免寂寞, 而惟有那够坚强,能面对寂寞的人,才有力量使他的 天赋才华不致被寂寞孤独所吞噬,反而因磨炼而生热 发光。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伟人。
  • 秉烛后谈

    作者:周作人

    作者所面对的便是整个文明史,对此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在文字狱中,作者特别看重"以思想杀人"一类,"若以思想杀人的文字狱则罪在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一般人觉得仿佛都被反对在内,皆欲得而甘心,是不但暴君欲杀,暴民亦附议者也。"
  • 长舌男

    作者:贾平凹

    本书精选了贾平凹幽默散文四十余篇,幽默小说数篇,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解剖社会及社会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形态,探索人性在传统文化桎梏下的抗争和人性的复杂性。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充满了机智和诙谐。这是贾平凹作品又一个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
  • 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

    作者:(美)布鲁姆

    本书是布鲁姆特的著作精粹,也是“最大胆最有创见的一套文学理论”。本书收录了人民的宗教:上帝之国、约瑟夫・史密斯创造宗教的想象力、死者的施洗,未来者的精神、无可逃避的坡、爱默生:交叉的力量、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事实性的悲哀等十四篇论文,基本上大体反映了布鲁姆的批评风格和理论特色。
  • 文学的周边

    作者:陈平原

    本书为北大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在北大及其它文化活动中所做演讲的精华集。演讲内容主要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时配上现场照片和图片。
  • 百年百篇经典散文(1901-2000)

    作者:王剑冰

    写在前面的话 一 与妻书 二 少年中国说 三 往事(节选) 四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五 故乡的野菜 六 记念刘和珍君 七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八 我所知道的康桥 九 海燕 十 荷塘月色 十一 那个城 十二 北游漫笔 十三 菱荡 十四 西湖的雪景 ……
  • 激动的舌头

    作者:王开岭

    王开岭是一位刚浮出地表的地下作家,《激动的舌头》被知名批评家摩罗誉为中国20世纪末的《地下室手记》,文笔峭拔犀利,感情激越飞扬。作者挤出灵魂的胆汁,诉说着深刻的痛苦、不屈的尊严、浩瀚的激情,表达着生命的血性和高贵。文章一出,四方震惊,余杰引为同道,大加赞赏;摩罗先生欣然为之作一长序。
  • 第六只手指

    作者:白先勇

    白先勇回来了。六月底回来的。他只是回来玩。文艺的公开聚会根本见不到他的影子。耕莘文教院举办的暑期写作班请他讲两堂课,这位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的讲师一再叫苦:“讲些什么呢?我从没用中文讲过课――非讲不可吗?”余光中拍拍他肩膀:“在台北,作家演讲是常事。你再待上三个月,电视、电台通通会找你来了!”但白先勇不会待那么久。九月初,他就要回中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上课去了。
  • 雅典娜神殿断片集

    作者:(德)施勒格尔

    这里选译的施氏三部《断片集》,论神话的对话及四篇书评,是施勒格尔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从中可以了解他本人及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基本思想,和他们在欧洲文化长河中的地位。《断片集》写作于1797—1800年间,代表了浪漫派在鼎盛时期的追求和理想。“神话”论则作于1800年,比《断片集》更深入一步,探讨世界和艺术和象征理解,是施氏后期哲学美学观的集中体现。四篇书评从历史、政治、诗学多种角度以实例印证作者的思想。这几部作品基本上勾勒出了施勒格尔思想的轮廓。
  • 秉烛谈

    作者: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