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顾城

    作者:江晓敏

    本书立足于对人类世界的意义追问,立足于对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感知与思考、思考与探求的触摸与采掘。而又不以冷眼旁观,淡然嬉笑的态度,潜住了对现存社会真正的人文关怀。从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可以看出他观察社会的敏锐力和洞察力、形而上的思辩力以及丰富广博的文化知识、沉着老到的文字功夫,都远胜于现今许多所谓的文化名流或大学教授。
  • 雅舍小品(精裝合訂本)

    作者:梁實秋

    梁實秋對中國文壇具有多方面的貢獻,包括對英國文學的學術研究、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以及推廣英語教學;其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暢銷數十載,歷久不衰。梁實秋先入清華大學,之後赴美留學的經歷,使其具有學貫中西的背景。他的文風上承唐宋,下擷晚明,旁取英國小品文的從容灑脫,使《雅舍小品》篇篇讀來,幽默風趣,不僅可見作者的廣博見識與文筆功力,其莊諧並作的風格更能見其真情、創意與豁達。「雅舍」實為一室一廳之「陋室」,梁實秋俯仰起居其間,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觀照;將狗、豬、鳥等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動物,及下棋、散步、理髮等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妙趣橫生。
  • 我的快樂天堂

    作者:三毛

    三毛全集第二十五本 《我的快乐天堂》 1993年1月初版
  • 一首詩的完成

    作者:楊牧

    此書為楊牧對詩的理念思考之整體展現,採書信體,原題「給青年詩人的信」,共十八篇,論詩的的定義和方法,分析詩的形式和內容,指出意象、色彩、音樂的藝術要求,並廣泛探討詩人和現實社會,乃至於歷史傳統和傳統和文學經籍與一首詩之所以完成的關係,以冷靜的筆調檢查美學和人生的和諧與矛盾,可以為習詩創作者參詳,為實際批評方法的借鏡,也可以為楊牧自剖文學心靈的散文集。
  • K

    作者:虹影

    關於虹影的『K』:(88.04.28聯合報副刊)『K』是虹影繼(飢餓的女兒)後又一最新的長篇小說,以民國二十三、四年新月派詩人的時代為場景,男主角朱立安為英國人,執教於武漢大學文學院,與文學院程院長夫人林發生感情。朱力安是普希金式的人物,女友如雲。『K』是朱力安為林取的編號。虹影寫這部小說,無非是要打破外國人對中國的一些僵化印象。中國人懂得生活的藝術,即使是性愛,東方人也有一套令西洋人目迷神眩的養生哲學。全書共十四章 世界的眼睛注目在她的身上 如果你到國外旅行,無論遠至瑞典、芬蘭、挪威或西班牙,大國如美、英、德、法、義或東方的日本,虹影的書都放在老外的書店裡,醒目的展示著,她可不是經過什麼自己國家的基金會的補助,才得以中書外譯,她是確確實實,自自然然的走進了國際書籍的舞台,(飢餓的女兒)如此,『K』亦是如此。 作者簡介 虹影 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詩人。被大陸權威媒體評?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評?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稱為「脂粉陣裡的英雄」;被新浪網等評?2002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1962年生於重慶,代表作有長篇《上海王》、《饑餓的女兒》、《英國情人》、《阿難》、《孔雀的叫喊》。現居北京倫敦兩地。 曾獲「英國華人詩歌一等獎」、臺灣《聯合報》短篇小說獎新詩獎、紐約《特爾菲卡》雜誌「中國最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部長篇被譯成25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出版。
  • 文學種籽

    作者:王鼎鈞

    本書從語言、字句、意象、題材、散文、小說、詩……等十七個角度,再加上八篇附錄短文,來探訪文學的觀念,反芻寫作上一些寶貴的經驗,把艱難的理論通俗化,實用且耐人尋味,是一本讓你從教室到文壇的橋樑。 人我三段論 王鼎鈞 寫作,我的第一個階段是寫自己。 醉心寫作的人,他最初的動機,大半是為了寫自己。人最關心的是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生活中的事物,書桌上「瓶花力盡無風墜」,比遠方的一座大樓倒塌更難忘記;遠方遊子擊念「我家門前有小河,背後有山坡」,超過異國名勝。因此,拿起筆來寫自己,最專注,靈感最多,容易情文並茂,興味盎然。 我曾寫過一句話,大意說,如果寫不出文章來,只消提筆在作文簿上寫下一個「我」,就是良好的開始。兩年後我在一部國語片的台詞裡聽見這句話,我想我仍然有使用那句話的權利。「我」,是文學的種子,也是文學的果子。 有人說,每一個作家的靈感都發源自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是他初戀的情人。說這話的是個男人,又是在男權社會裡發言,當然不夠「圓滿究竟」,可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修改,因為我也是個男人。換一句話,「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傳」,也許就比較容易說得過去了吧。文學,往往是作者貪戀塵緣,溫習自我,對自己小世界的構築裝修。 可是,「唯我」的作家長於內省,拙於觀察,視野狹窄,甚至對外的大世界木然無覺,題材的礦層究竟很薄,禁不起大量開採,很可能成為「一書作家」。這個名詞的涵義是,只寫過一本書,或者只有最初一本書寫得不錯,以後就重複自己業已做過的,了無新意。 我在「寫自己」的路上走,直到窮途,就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寫別人。 那時我接觸到寫實主義的理論,知道作家能夠以局外人的身分,使用觀察、採訪、閱讀等手段,從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取材,永遠不會「寫不出文章來」。寫實主義的倡導人說,文學作品可以像科學製品一樣,其中沒有作者的「人格」。 由於想像和體驗都受到限制,這些作品大半只能摹擬表象,不易進入人物的內心。「誠於中,形於外」,你只能寫出「形於外」的部份。作家在這方面受到限制和造成的損失,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紀曉嵐批評《聊齋誌異》,認為男女在密室裡的情話和親暱斷不會告訴別人,作者怎麼能知道?所以,他寫《閱微草堂筆記》,敘述描寫儘量不超出作者的能見度,似乎頗具「寫實」的精神,至於生動微妙,淋漓盡致,到底遜色多了。 「寫別人」寫多了,總覺得有些荒涼,有些膚淺,對世相常用冷眼旁觀,自己也寂寞。內心的世界,超自然的世界,無聲無色的世界,豈是那樣容易割捨!有人說,寫實主義從無一人能完全實踐自己的理論,我相信這句話。「樹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那又怎樣?論興奮快樂,遠不如我們發現了一群相同的人:都是神的兒女,都是神的一口氣! 然後,我知道文學作品最好能夠我中有人、人中有我。作品豈能無我?何必無我?這個「我」,可以在「人」中顯現;「人」無窮,「我」也就無窮。「我」有情,「人」也就有情。 說一個笑話:國文課堂上,老師出了個作文題目:「我家的狗」,學生中有兩弟兄同班讀書,弟弟偷懶,就拿哥哥的作文照抄一遍。幾天後,老師發還作文簿,責問弟弟:「你寫的怎麼和你哥哥寫的完全一樣?」弟弟惶急的說:「我家只有一隻狗啊!」 家中只有一隻狗,哥哥寫這隻狗,狗裡有哥哥,弟弟寫這隻狗,狗裡有弟弟,這狗應該是兩隻不同的狗。推而論之,二十個作家寫同一隻狗,這隻狗將會二十副模樣。 成熟的作家「我即眾生,眾生即我」,我,有「人」的投影,人,有「我」的轉化。豈僅是人?我們又豈能完全精細的、客觀的描述一隻康熙瓷瓶?那恐怕是古董推銷商的事情。到到了文學裡,瓷瓶暗寓作家經歷的滄桑,作品也沾帶了古瓷的雅緻貴重。 這一步,不僅僅是寫作技巧的增進。這時,寫作乃是「愛人如己」的操練,也是「冤親平等」的紙上作業。作家的同情心擴大了,壓傷的蘆葦他也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也不吹滅。作品的內涵也豐富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回頭看前面,是否第一步、第二步的功夫白費了呢?沒有,那是第三階段寫作的基礎。是否可以一開始就從「人中有我、我中有人」下手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並非人人都能做到。
  • 手卷

    作者:西西

    此書係西西新撰短篇小說的結集,收十一篇,內容主題千變萬化,筆觸風格則維持作者一貫融合知性和感性的特徵,熱心裡點出冷靜,平淡中不乏激情,早已是西西作品最感人的一面,生動自然,毫不靦腆。西西的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等曾英譯成書在海外發行,她的詩也饒富詩意,不落窠臼。 目次: 羊皮筏子(代序) 浮城志異 猥的二二事 奖品 这是畢罗素 名字阿扎利亞 瑪麗个案 肥土镇灰记 虎地 手卷 贵子弟 雪发
  • 文茜咏欢调

    作者:陈文茜

    议论时政,陈文茜多麽犀利而不留情面;谈情说爱她却线条柔和。 如果政治大环境不是这样,此刻的她会拨出心境角落的一块,回眸自己温柔的那一面吗?文茜用一种回首的姿态,向过去告别。 本书收录陈文茜的情书,旅行的所见所思,温州街的趣闻逸事,人生的感怀,她的慧黠与浪漫都化为一篇篇咏叹,柔软却也感伤。
  • 讀者時代

    作者:唐諾

    唐諾去年出版《文字的故事》贏得各界近年來罕見的一致好評,囊括三大好書獎,展現其深厚的閱讀根柢,表面上隨筆式的東拉西扯,內在隱含了唐諾對閱讀此一文明肌理的熟稔,令人佩服。這些年唐諾以「專業的讀書人」自居,有別於學院教授汲汲學術流行的身姿,也不同於文學創作者求難求變的創作欲,一篇篇導讀讓內行讀者叫好,字裡行間更有滋味無窮的個人閱讀體驗,為大師如林的書海提供「見林更見樹」的細緻。 這本《讀者時代》正是專業讀者唐諾作為一名閱讀獵人所繳交的獵物清單:馬奎斯、卡爾維諾、格雷安•葛林、海明威、阿城,與福克納等12位名家,唐諾解讀這些偉大的說故事者,也解讀閱讀這件事,可說是普通讀者經典閱讀前必備的第一本書。
  • Invisible Cities

    作者:Italo Calvino

    In "Invisible Cities" Marco Polo conjures up cities of magical times for his host, the Chinese ruler Kublai Khan, but gradually it becomes clear that he is actually describing one city: Venice. As Gore Vidal wrote 'of all tasks, describing the contents of a book i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in the case of a marvelous invention like "Invisible Cities", perfectly irrelevant'.
  • 点一盏心灯

    作者:(美)刘墉

    本书大部分都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故事,很亲切、很平易,那里面天真的小徒弟、健忘的老先生、做梦的少女、历经风霜的老兵和艰苦奋斗的商人,以及作为一般人代称的老张、老王、小王,可以被替换为每一位读者,仿佛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事。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禅玄趣味的对话,乃至令人莞尔的幽默小品。本书适于十岁的孩子到八十岁的老人,人人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趣味和结论。 本书前言
  • 汉赋史略新证

    作者:朱晓海

    这本集子收录了十一篇读书报告。其中六篇曾以《习赋椎论记》为名,于1999年3月在臺北、由臺湾学生书局出版。其中除了 及其相关问题>于此次出版时增补幾个字词疏释、稍事修订第六节,除者幾乎率仍舊贯,仅改正某此明顯疏误,儘量将洲解格式画一。承璇琮先生惠薦,得在大陆面世,非常感激。   因为这本集子所及作品的时代限制,雖上涉先秦,下迨晉、宋,但碻以汉赋为研讨焦点,名從實定,因此谨遵前辈学人的意见,以汉赋署题。需要解释的乃为什么叫史略。纂辑講求的是網殆盡,很多常谙 曾面的材料也不得不涉及,但章学诚曾说过:真正的著述不是纂辑,要有别谙心裁,至少在取材上要畸轻畸重,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作者:徐雁平

    徐雁平的研究始终立足于对原始文献的深入发掘和细致解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他的论述常有独特的视角和穿透力。通过他的细致梳理,清代文学史呈现出它的某些常态,即由具体的人物和活动方式构成文学史的原生态。这是前代文学史研究很少能做到的,只有文献无比丰富的清代才有条件,徐雁平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条件,所还原的历史细节不仅充实了我们的文学史知识,也展现了历史研究的真正魅力。 ——蒋 寅
  • 迷路的云

    作者:林清玄

    林清玄同时荣获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及“国家文艺奖”的名作! 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开启现实智慧!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 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秋天的云是一种如何的美呢? 它是那种繁华落尽见真淳,是无情荒地有情天,是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是诗歌里轻轻的惊叹号,是碧蓝大海里的小舟。 但那样的美,有时也会让人落下泪来。 他每天在地下铁里看着拥挤着涌向出口奔走的行人,好像自己就埋在五百万的人潮中,流着流着流着,不知道要流往何处——那感觉还是看云,天空是潭,云是无向的舟,应风而动,有的朝左流动,有的向右奔跑,有的则在原来的地方画着圆弧。 ——林清玄
  • 我相信

    作者:(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我相信》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富恩特斯以二十六个字母排列组合,从A到Z选出四十一个单词作为标题,细诉他七十四载人生所悟。四十一篇散文,夹叙夹议,关怀思索,由“爱”出发,透过“友谊”、“电影”、“全球化”“儿女”、“左派”、“读书”、“苏黎世”等主题勾勒世界,同时记载作家的个人私密和学思历程。
  • 他是那唯一还在低声清唱的人

    作者:陈爵

    本次首刊出版的,是辑自作者写于1979至1990年间的部分“杂诗”。它们以时而粗鄙、时而高贵,时而残忍、时而悲悯,时而戏谑、时而庄严,时而血腥、时而圣洁……有些甚至以大大越出汉语“诗”可容忍尺度、诸多意象极其凶残但却是惊人赤诚的强烈文字,居然在让“诗”,让“诗”所必赴或是鲜至的罪与苦、问与痴、梦与死、恕与忍等等危险水域的精神沉溺,让那些如梦悬浮于时间与空间中的世态与心迹,让沉湎和挣扎于意象中的灵魂沉思,让面对存在本真或是生命虚妄时那种来自于“诗”的探查与公示,释放出巨大、庞杂和惊人“残酷”的力量与美。
  • 雲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九月法蘭克福,晴朗,溫暖,許多大型展覽,激奮而安詳地鋪張著。清潔的石子路,擺開桌椅,三三兩兩的男女,啤酒在陽光下閃著柔潤的光,隨處可見一人獨坐者。 坐在楓樹下的木頭長凳上,喝微甜的蘋果酒,將香香的臘腸送入口中,我決意在此結束這本詩稿,並題名為「雲雀叫了一整天」。 來一杯野生辛香的淡苦啤╱金色可愛,以配前菜╱來一杯成熟果味的白啤╱陪伴海鮮,細嚼慢嚥╱接著,一杯葡萄馨息的黑啤╱侍奉你的炭火燒烤╱或者含辣的赤褐啤扈擁燉鍋╱如果外面飛雪,添一杯野櫻桃熱啤╱啤酒起源於中世紀歐陸修道院╱修士們擅長調配種種藥草以製酒╱偶然的一個機緣中誕生了啤酒╱就像偶然的一個機緣中我發現了你──〈加拿大魁北克有一家餐廳〉 《雲雀叫了一整天》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為短詩,木心的精神化身為前人、西人,他記下在時空中漫遊的屐痕與心緒:伏爾加河、西西里島、伊斯坦堡、日本國、爪哇國、德國、荷蘭、古希臘、托爾斯泰的謝肉節清晨、北京……;寫異域人情,有酒有肉;寫彼時中國地貌,有海澱有江南;寫歲月歎青春,有紅有綠;寫各國美饌:加拿大魁北克的餐廳、慕尼黑市政府廣場的餐館、路菜、麵包。文筆時而非常白話時而古文舊詞,用詞雕琢基調多是感歎,但那氣息、那色彩、那畫面,就是那麼地躍然紙上。 下輯全為短句,木心既能汪洋恣肆又能細巧精緻,多為偶感而作的語句,異彩紛呈。這些句子又似俳句又似格言,誠如木心所言:俳句結集,大有火樹銀花之感。
  • 禁欲时期的爱情

    作者:祝勇

    《禁欲时期的爱情》收录祝勇的27篇文章,可概况为四个主题,第一是知识分子研究,知识分子在欲望、苦难、英雄主义、荣誉等面前所体现出的一些特征;第二是对文学对出版甚至对世界杯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品评;第三是作者主编过一些丛书的序以及他策划之初对某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以及因此结交的某些作家;第四则是作者近年所作关于“辛亥革命”的小说和纪录片的访谈,涉及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探索。
  • 无灯无月两心知

    作者:刘聪 著辑

    《无灯无月两心知:周炼霞其人与其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过作者所收集的周炼霞相关资料,对这个民国时期具有传奇色彩的的女画家和女诗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周炼霞的生平事迹、轶闻、交游、婚姻、文学成就等多方面展示她不平凡的艺术与人生。下编为周炼霞诗词作品的首次公开整理,共分六卷,收诗词六百一十三首,创作时间自上世纪二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累计六十余年。作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辑录之余,也对部分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交往稍作笺释,以便于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无灯无月两心知:周炼霞其人与其诗》可谓真实见证了周炼霞一生的心路历程并展现了她在诗词创作上不凡的艺术成就。
  • 偽所羅門書

    作者:木心

    以所羅門的名義,而留傳的箴言和詩篇,想來都是假藉的。喬托、但丁、培根、麥爾維爾、馬克.吐溫,相繼追索了所羅門,於是愈加迷離惝恍,難為舉證。最後令人羡慕的是他有一條魔毯,坐著飛來飛去--比之箴言和詩篇,那當然是魔毯好,如果將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結為「詩」句,從魔毯上揮灑下來,豈非更其樂得什麼似的。 每日向晚遙觀紅日緩緩沉下平線 悲壯無言,生命如浪花,而我還活著 我是兩度海灘的倖存者,深明海的啟示 愛海要在陸地上愛,登高山,瞭望大海 愛人亦然,萬全處,方可率性狂戀--摘自〈與米什萊談海〉 《偽所羅門書--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可說是木心半個世紀廣闊的成長史,他擷取世界文學大師的文句、意象,種種瞬間片段,構造無以倫比的紙上奇美旅程,成此書。 全書多以地名:黎巴嫩、匈牙利、開羅、瑞士、黑海、在保加利亞;或人名:艾倫、屠格涅夫;或物名,汗斯酒店、兩瓶敏托夫卡、六百萬馬克,此三類為篇名,關乎人生的篇章較少。這是木心尋著成長的軌跡,一點點回到過去的「點」,又從「點」擴大到具體的「面」,沒有太多關於自己的筆墨,沒有人與事的評論,卻是一個個具體的事件,流連光景惜朱顏,盡情滿足感官之欲,千迴百轉,交織出一幅幅旖旎風光。風雅、幽默、多情的異國風情,貪婪地走進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