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作者:周作人

    张一渠君是我在本省第五中学教书时候的同学。那时是民国二年至六年,六年春季我来北京,以后没有回去过,其时张君早已毕业出去了。十九年冬忽然接到张君来信,说现在上海创办儿童书局,专出儿童一切用书,叫我给他帮忙。这事是我很愿意做的,因为供给儿童读物是现今很切要的工作,我也曾想染指过的,但是教书的职业实在是忙似闲,口头答应了好久,手里老是没有成绩,老实说,实在还未起手。看看二十年便将完了,觉得这样迁延终不是事,便决心来先编一小册子聊以塞责,待过了年再计划别的工作。写信告诉张君,他也答应了,结果是这一册《儿童文学小论》。 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童话略论》与《研究》写成后没有地方发表,商务印书馆那时出有几册世界童话,我略加以批评,心想那边是未必要的,于是寄给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信里说明是奉送的,只希望他送报一年,大约定价是一块半大洋罢。过了若干天,原稿退回来了,说是不合用。恰巧北京教育部编纂处办一种月刊,便白送给他刊登了事,也就恕不续做了。后来县教育会要出刊物,由我编辑,写了两篇讲童话儿歌的论文,预备补白,不到一年又复改组,我的沉闷的文章不大适合,于是趁此收摊,沉默了有六七年。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我讲演,才又来饶舌了一番,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以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注意起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比我这宗“三脚猫”的把戏要强得多,所以以后就不写下去了。今年《东方杂志》的友人来索稿,我写了几篇《苦茶随笔》,其中第六则是介绍安特路阑(Andrew Lang)的小文,题名《习俗与神话》,预计登在三月号的《东方》之后再收到这小册里去,不意上海变作,闸北毁于兵火,好几篇随笔都不存稿,也无从追录,只好就是这样算了。 我所写的这些文章里缺点很多,这理由是很简单明显的,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而我于此差不多是一个白丁,乡土语称作白术的就是,怎么能行呢?两年前我曾介绍自己说,“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时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所以这些东西就是那么一回事,本没有什么结集的价值,夫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这个道理我未尝不知道。然而中国的事情有许多是出于意外的。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度,主张不定,反覆循环,在提倡儿童本位的文学之后会有读经——把某派经典装进儿歌童谣里去的运动发生,这与私塾读《大学》《中庸》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相信这册小书即在现今也还有他的用处,我敢真诚地供献给真实地顾虑儿童的福利之父师们。这是我汇刊此书的主要目的,至于敝帚自珍,以及应酬张君索稿的雅意,那实在还是其次了。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序于北平。
  • 诗话总龟(上、下册)

    作者:阮阅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诗话总龟(共2册)》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种。阮阅字宏休,自号散翁,亦号松菊道人,舒城人。元丰八年(一0八五)中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后来以户部郎官出为巢县知县。宣和中做郴州知州(依诗总序及郴江百咏序,始官为宣和二年,郴州志秩官表「知军」作政和七年「由朝散大夫任」),曾用七绝作郴江百咏(四库著录,实存九十二首)。因为擅长绝句,所以有阮绝句之称。南宋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中奉大夫作袁州知州,致仕后定居宜春。明抄本「绍兴辛巳(一一六一)长至日散翁序」说「戊辰(一一四八)春余宦游闽川」,就阮阅生平、仕历观察,序文显系伪托。阮阅的著作有松菊集五卷(今佚),郴江百咏,诗总十卷(即诗话总龟之前身),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见皕宋楼藏书志),全宋词存词六首。正德本袁州志有重修郡城记无讼堂诗序及宣风道上题春波亭两首七绝。诗话总龟后集的阮户部诗,疑即阮阅,所引仅七绝一首。
  • 扬州瘦马

    作者:林语堂

  • 语文影及其他

    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在这部杂文集里,主要谈论了日常用语的运用和日常伦理规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先生用流畅风趣的文笔,勾勒出这些生活现象所体现出的普通百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读之令人会心一笑。 序 大概因为做了多年国文教师,后来又读了瑞恰慈先生的一些书,自己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发生了浓厚的兴味。十几二十年前曾经写过一篇《说话》,又写过一篇《沉默》,都可以说是关于意义的。还有两三篇发表在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将稿子留在家里,不知道怎样丢了,现在连题目都记不起了。这两三篇东西,有一位先生曾经当面向我说:“好像都不大好了,”我自己也觉得吃力不讨好,因此丢就丢了,也懒得托人向报馆或自己去图书馆在旧报里查一下。抗战后又试写这一类题目,第一篇是《是喽嘛》,原题《是勒吗》,还写了一个副题《语文影》之一。《语文影》是自己拟的一个书名,打算写得多了,集成这么一本书。 这篇文章却挨了云南人的骂,因为里面说“是勒吗”这句话是强调,有些不客气。那时云南人和外省人间的了解不够,所以我会觉得这句话本质上有些不客气,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已经不是强调,平常说着并不带着不客气。当时云南人却觉着我不客气,纷纷的骂我;有些位读过我的文章来骂我,有些位似乎并没有读到我的文章,只是响应骂我的文章来骂我,这种骂更骂得厉害些。我却感谢一位署名“西”字的先生的一篇短短的平心静气的讨论,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指出了我的错误,说这句话应该写成“是喽嘛”才对,他是对的。这回我编辑书本,参照他的意见和材料将这篇文改写了一部分,题目里跟本文里的“勒吗”也都改过了。 《是喽嘛》之后,我又陆续的写了一些。曾经打算写得很多,《语文影》之外,还要出《语文续影》、《语文三影》。但是这些文章里不免夹带着玩世的气氛,后来渐渐不喜欢这种气氛了,就搁了笔。后来却又想写些只关于日常的说话的短文,用比较严肃的态度写出,书名也拟了一个,叫做“话的话”。但是也只写出《人话》和《论废话》两篇,觉得不满意,就没有写下去,当时拟的一些题目里有一个是昆明骂人的话,“老鸦啄的!”念作“老哇抓的!”比“杀千刀的!”有意思得多,我现在还感着趣味。《人话》的稿子在复员中丢了,最近承萧望卿同学托熊剑英先生辗转抄来,极为感谢!现在将这仅有的两篇跟《说话》等篇合在一起,按性质排比,就成了本书《语文影之辑》,《语文影》也就成了书名的一半儿。 书名的另一半《及其他》,指的是《人生的一角之辑》,《人生的一角》也是计划了而没完成的一部书。我没有发表过这个书名,只跟一两位朋友谈起过。这一类文章应该说是从《论诚意》起头,本来打算叫做《世情书》,“世情”是“世故人情”的意思。后来恐怕有人误解“世情”为“炎凉”的“世态”,而且“世情书”的名字也似乎太大,自己配不上,就改了《人生的一角》。“一角”就是“一斑”,我说的种种话只算是“管见”;一方面我只是站在“一角”上冷眼看人生,并不曾跑到人生的中心去。这个冷眼,又玩世的味儿。《正义》一篇,写在二十五年前,也沾着这个味儿,是这回编书,忽然想到,就将它一起排比进去。 这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承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玩世主义盛行的时候,也正是作者的青年时代,作者大概很受了些《语丝》的影响。但是三十年代渐渐的变了,四十年代更大变了,时代越来越沉重,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哪里还会再有什么闲情逸致呢!我计划的两部书终于都在半路上“打住”了。这儿这本拼凑起来的小书,只算是留下的一段“路影子”罢了。 1948年3月,北平清华园。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作者:卢梭

    卢梭的文学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被公认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录》中表现得比在他的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这部作品是他跟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的产物,是对自己的心灵的分析和解剖。
  •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作者:陈子展

    本书辑取了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开创性作品为论据,全面细致地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发展、变迁。本书理论丰富,观点独到,学术价值极高,对广大文学爱好者大有裨益。
  • 鲁迅杂文选集

    作者:鲁迅

  • 巴黎读书记

    作者:卢岚

    《巴黎读书记(修订版)》是旅法女作家卢岚最新的读书随笔、游记散文作品集,既追寻巴尔扎克、凡尔纳、普鲁斯特等文学大师的遗踪,又展现法国当代文坛的轶闻趣事,引领读者游弋于文学、艺术、自然和社会之间,领略法兰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黎读书记(修订版)》: 塞纳河·桥·旧书摊 一粟对沧海 茫茫天数此中求 大仲马和基度山古堡 特洛伊寻踪 巴士底的误会 毕加索的创造与破坏 米罗画梦 从书斋走上月亮
  • 元代文学史

    作者:邓绍基

    元代文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自宋代开始明显的俗文学和雅文学的分裂局面继续发展;二是雅文学即传统的诗文领域内出现新变现象。这两个基本特点又以前者最为重要,作为俗文学的元杂剧的产生、完备和盛行,不仅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诗词歌赋文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成就。 和元杂剧同时流行的散曲,其格式、体制一同杂剧中的剧曲,它很快便被文士们采用,被看作是“新乐府”,又由于宫廷朝会大合乐时采用散曲,并且由翰苑人物撰词,皇帝嘉赏,散曲地 位越发提高。这一情况与词的发生、发展情况相类似。但它总的成就比不上杂剧。宋代产生的南戏,入元以后,继续流行,但就总体上看,元代南戏未能象杂剧那样,产生大量著名作家、作品并在文学领域中造成巨大的声势,因此它的成就不如杂剧。
  •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作者:罗宗强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是一本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专著。魏晋时期战乱不断动荡不安,这也是个思想异常活跃、精神空间开阔、文化环境宽松的时期,杰出的极富个性的人物辈出,文学成就也极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详尽勾勒了这近四百余年间文学思想的发展脉胳,点明各时期的特征,力求描述文学思想发展的真实面貌,凸显出发展的总趋势。作者治学严谨,评价客观公正,读来有如沐春风之感。
  • 搜神记全译

    作者:干宝

  •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

    作者:黄昱宁

    在黄昱宁笔下,西方的前卫妖冶和东方的古典中庸亲密无间地熔为一炉。其实这两者之间本来是有一堵墙的,她虽然不能说推倒了墙,但是穿越自如,好像没有墙。这个小女子,功力不能小看。 黄昱宁是自信的,因为她通过本书、电影里的人,已经活了好几辈子。在她的作品中,你会觉得她如此富有人生经验,如此洞察世态人心,简直老辣,又不失分寸感。只在偶尔的字里行间,你会发现女孩子精致的淘气,灵光一闪。那个时候,让人忍不住微微一笑。
  • 燕山夜话

    作者:邓拓

  • 花边文学

    作者:鲁迅

  • 我与文学及其他

    作者:朱光潜

    全书各篇谈说的方面广泛,以诗或诗论为中心,穿插对王国维、柏拉图、阿诺德等中外美学家思想的精彩评述,对文艺理论进行细致地疏解。
  • 我读我看

    作者:王安忆

    《我读我看》是王安忆的读书笔记,其中包括一些戏剧方面的见解,故书名为《我读我看》。王安忆的阅读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她特有的阅读方式;宽容的心境、敏锐的洞察、理性的思考;而且还向读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即作者是如何在阅读中为艰辛的写作完成其知识和学养的准备的,这些准备并非是刻意的,但确是人们能不断地、欣喜地阅读到像《长恨歌》那样优秀的作品的重要原因。
  •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

    作者:张新颖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ISBN:9787108016065,作者:张新颖著
  • 辛弃疾词选

    作者:朱德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辛弃疾一生之中半生抗金卫国,半生归隐闲赋,他善诗文,但以词闻名于世。其《稼轩长短句》共计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堪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本词选精选了百余首辛词加以详细注释,信手翻来,词香扑鼻。
  • 心灵的探寻

    作者:钱理群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评价不管是在鲁迅生前生后,亦不管是在鲁迅受人批评或受人敬仰的时代,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鲁迅生前,到40,50,60年代,进而到80年代,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未停止过对鲁迅的研究。对此,钱理群教授在《心灵的探寻》中做出了解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经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也正是在各代人广泛参与的过程中,‘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钱理群的思考,正是从鲁迅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 书城黄昏即事

    作者:董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