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学
-
英雄与恶徒
这个故事的主角,与此前许多的童话主角一样,必须离开家,踏上一段危险的自我发现之旅。故事的背景是世界遭受核战争的重创,人类社会重归中世纪的模样。双眸清冷的少女玛丽安与父亲等教授们住在白塔里,白塔是文明的象征和堡垒,而她却深深厌恶这里的生活,心生逃离。白塔之外是黑暗神秘的森林,草木蔓生,野兽横行,有以掠夺、狩猎为生的野蛮人,还有行如僵尸的变异人。越出藩篱,等待她的是一座衰落的天堂,一位身覆刺青的野蛮青年珠儿,部落的精神领袖、疯狂的巫师多纳利……在文明与野蛮的撕扯中,没有什么让她畏惧,她唯一惧怕的是失去自由……
-
我从哪里来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评价】
萨沙以丰盈的想象将小说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以极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现了历史的样貌。——德国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我从哪里来》书写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属于全欧洲的故事。萨沙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镜》周刊
如果说德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黄金一代,萨沙·斯坦尼西奇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德国《世界报》
在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撼动欧洲之际,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是读萨沙·斯坦尼西奇的作品。——《南德意志报》
斯坦尼西奇笔下的每件事都在回答“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这个美妙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机趣而优雅的方式展开他的想象和经验,并探索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南德意志报》
萨沙·斯坦尼西奇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现代民谣歌手——《我从哪里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滚石》杂志
机智,扣人心弦,疯狂。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打开看看,绝对值得!——北德广播公司
斯坦尼西奇以浓墨重彩绘出了祖先的肖像画和自己的生平——没有半点陈词滥调,而是以艺术家的绚烂手笔。——北德广播公司
《我从哪里来》塑造了全新的叙述形式:交织漫游的故事、游戏攻略式写法,令人感动、惊叹、目不暇接。——《法兰克福汇报》
-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
中唐时期的地理学发展是如何进入当时文学世界的空间想象的?这一跨领域的联系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与地理学两大领域又意味着什么?本书通过对不同文类文本的讨论,揭示了当时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李贺的《梦天》、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张祜运用大图视野欣赏古老画卷的诗歌、元稹和白 居易富有地理信息的唱和诗等,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中唐文学大师们,以其对地理学的稔熟与兴趣,使得不同地点、相互区隔的人群以及旅行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学者评价:
安史之乱导致的族群、人口和生活的大变动,在中唐时期引发了有关“中国”地理空间再发现和再定义,在这个变动时代,诗人如何呈现他们对这种地理空间变化的惊讶、喜悦或困惑?通过对中唐地理学、地图学与文学的综合考察,王敖给我们提供了阅读唐诗的一个新途径。让我感慨的是,王敖有两张面孔和两副笔墨,写诗的时候他是个充满激情的诗人,在写书的时候他却是言必有据的学者。
——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中唐时期是中国文学传统发生激荡变化和强力创新的时期。王敖的新书,兼具批判的眼光和诗性的敏感,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体式,对中唐文学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新见解。 该书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是对中国的中古文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田晓菲(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着眼于中唐地理与文学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材料处理得当。在分析这些文本的过程中,他将文学、艺术、地理、地图学、生态学、哲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一部丰富的知识分子探索的文化史。本书对中唐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钱南秀(美国莱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这本书对唐代中期地理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有新意和挑战性的研究。本书使用的材料广泛,其中许多无论是地理学史家还是文学研究者都鲜有研究。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许多最杰出的中唐文人如何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重新想象他们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以产生新的空间想象。
——田安(Anna M. Shields,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研究,每一个研究前现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读一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通过这种视角,传统中国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创作与地理--地图和知识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这是一项有重大贡献的研究。
——何瞻(James M. Hargett,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
龙的呼吸阀
※中国本土科幻的一次有趣探索,山川、风物、民俗,用科幻的视角进行全新的想象。
※科幻不止着眼于科学与未来,还要思考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身份,这本书是难得的一次实地踏访科幻创作。
※刘慈欣、韩松诚意推荐!
------
《龙的呼吸阀》聚集了中国科幻小说界名家,如江波、赵垒、 梁清散、糖匪、苏莞雯、昼温、靓灵等,他们去贵州实地踏访、亲身体验,以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为蓝本,涉及 “稻花魂”、“七姑娘”、“锦鸡舞”等传说,苗族蜡染、古法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七个风格迥异、天马行空的中国科幻故事,让传统文化和科幻擦出新的火花。
科幻是关于宇宙星空,人类命运的艺术,但不同地方民族的人类,他们所理解的宇宙星空,所经历的历史命运,其实并不一样。——刘慈欣
用科幻来描写边远地区人民的独特文化,以及他们摆脱贫穷,并远征星辰大海的历史,无可比拟的作品。——韩松
------
华夏科幻系列是聚焦中国地理人文的科幻小说选集系列,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发掘、体验当地特有的地理景观、人文历史和民俗技艺,以此为灵感和素材,创作出内涵丰富的科幻文学作品。
-
零度分离
一份赛博时代的罪案调查报告
23世纪“生物朋克”启示录
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科幻诗人”伊格言
阔别七年后的最新作品,两岸同步出版
对于伊格言宇宙来说,这只是个开始……
————————————
【内容简介】
零度分离。即生即灭,量子泡沫般的短暂交会。
每一次的对视,都堪称一次难以重现的奇遇。
公元2154年,人类联邦政府最高法院颁布《种性净化基本法》,正式赋予人类唯一优先物种之权利。然而,在“类神经生物”技术发达,生化人、AI与其他“类人物种”泛滥的年代,该法律频频受到挑战。
调查记者Adelia Seyfried,分别深入探访了六桩轰动一时的伦理公案:AI反人类叛变、梦境治疗师杀人事件、能与鲸鱼对话的科学家、虚拟偶像诈骗案、邪教“地球觉知”大屠杀、影后人间蒸发之谜——于2284年集结成书出版。
而Adelia自己的身份亦是扑朔迷离,有证据显示,她似乎已经存活了超过两百年的时间……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设定于23世纪的近未来科幻作品。调查记者Adelia Seyfried身份成谜,她只身涉入谜团,企图窥见时代真相。六篇深度报道,既是Adelia的时代速写,也是伊格言的大胆预言。
★《黑镜》×《盗梦空间》×《赛博朋克2077》,科幻文学对下个世代的最新想象!
★当虎鲸拥有自己的语言,科学家为何成为全民公敌?用来播放梦境的设备,何以犯下反人类的终极罪行?温和友善的小镇暖男,如何变身施行屠杀的邪教教主?家庭事业美满的中年女人,因何堕入虚拟偶像诈骗的陷阱?当梦境成了处方药,缘何医生对患者起了杀心?万众瞩目的国际影后,怎能做到旦夕之内人间蒸发?
★全书如同一部第一人称视角的浸没式RPG,每个读者都能经历一番穿越至未来解谜的快感,同时悟出作者对当下时事议题的精准讽刺。
————————————
【名人推荐】
蒋勋、马家辉、焦元溥、徐则臣、胡晴舫、张凯婷联袂推荐
伊格言的大哉问,一面质疑、解构人的存在与意义,但同时又指向一种古典的关怀。“未竟的梦想,无法付出的爱”正是人类创伤的起源。就在那一刻,电光石火,夜海轰鸣,死亡与生命接轨,幸福与幸福的终结无分轩轾。爱是神迹么?抑或是一场虚拟梦境的完美高潮?
——王德威(学者)
21世纪现代人的困惑和焦虑,在23世纪未来人的故事里复调而显现。《零度分离》作为一部虚构性作品,却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施行性力量。它仿佛正在为我们所处的迷惘时代而领航,同时也是一份早先到来的未来人类警示书:在那条道路上,我们将会有诸多与深渊不期而遇的时刻。
——阎连科(作家)
《零度分离》这部小说的时空太广大了,伊格言站在全球的视角,并不停流转。人物的身份也是世界性的。这是一部关于人类的小说,文学性和思想性都很了不起。
——韩松(作家)
每个故事都说不出地好看......如果有同为写小说的顶尖对手问我,我最“平凡人”的回答,就是“厉害!”“真是厉害!”对我而言,这已经不是“天才”或“才华”的层次,而是另一种新的智能人种抢走了古老的卖梦人、食梦貘,或仅属于幻影(与毒品对大脑作用无异)的旧一套VR的IP公司,这些人的古老行当。
——骆以军(作家)
这是继《噬梦人》之后的野心之作。私心认为,入选“2019年年度小说选”的书中首章《再说一次我爱你》是台湾当年最好的短篇小说……《零度分离》最后,那位神秘的Adelia Seyfried像一个埋伏暗处已久的杀手,身份揭露时,几乎给了我致命一击。我知道这本书还有后续,如此,更令人拭目以待了。
——张贵兴(作家)
从《噬梦人》到《零度分离》,伊格言依然以梦为刀,切剖人性。这本新的作品层叠式的结构,一如文学对现实的摹写,也是小说家对生活的戏拟与致敬。从这个角度上说,《零度分离》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这个大时代的预言与寓言。
——葛亮(作家)
伊格言是台湾最重要、最前卫的作家之一。我几次见到他,他都仿佛在修行,沉静地待在一边。具体说就是对外在世界的活动反应迟缓,整个脸都因为内心在想什么而微微颤栗。当时我想他或许有些抑郁。现在看来,他是在像炼金一样,锻造一个脱离现实的空间。啊,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本书。它如此危险而美丽,真像是拍一个巴掌就会震碎的精致的水晶宫。
——阿乙(作家)
伊格言有一种迷人的说服力。这些猜不透原因和动机的故事,这些“零度分离”的人物,他们无法达成一致的对话,以及没有被回答的追问,都能让读者感动不已。
——小白(作家)
虚构中的虚构,迷狂中的迷狂。伊格言以骇人想象与磅礴笔力构建出未来历史篇章,在那样的一个未来,人类不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现实与梦境也不再泾渭分明。
——陈楸帆(作家)
伊格言的《零度分离》将科幻投入叙事的迷宫,思想上的实验走在深渊的边沿。六个属于未来的故事闪烁着巴洛克的璀璨光芒,点燃后人类技术时代的情感迷狂——“再说一次我爱你”,人与非人的区隔已然倒塌。这是关于未来最出人意料的预言,这是关于我们时代最深不可测的寓言。
——宋明炜(学者)
伊格言的作品其实多年以来一直都相信一件事:人类文明必然会衰败的。在这部作品里,他试着以两百年后的人们的视角去描绘这种衰败,以及,试图追问这种衰落对于文明的意义。什么是未竟的梦想,什么是未付出的爱?他是中国科幻文学独特而浪漫的一支力量。
——笛安(作家)
在科技世界中注入感性,一方面暖化柔化科技的冰冷,另一方面又让情爱显得凉薄虚幻,是伊格言从《噬梦人》以来的独特笔触,新作《零度分离》尤其发挥极致,温柔旖旎又绝望。未来世界的荒芜莫过如斯。伊格言在科技航道中探情,冷冽中透着少许迷离、一丝忧伤、些许浪漫,堪称是科幻小说的抒情诗人。
——范铭如(学者)
什么力量能打破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六度分离成为零度分离呢?从六到零的距离,是不是就是一整个宇宙?还是其实,只是我们意识的幻象?伊格言在《零度分离》一书中,实现的就是这样的,创造的力量。此书终将在历史留名。
──黄健玮(演员)
-
无爱的世界
西餐馆学徒藤丸阳太爱慕着植物学研究员本村纱英,但纱英对植物的兴趣远超美食和人……在纱英周围,还有一群像纱英一样的“阿宅怪胎”:外表像杀手的教授、研究木薯的老教授、不小心将仙人掌巨大化的学弟。他们看似不通社会人情,却因为对植物的热情比任何人都更加敬畏生命。备受鼓舞与感动的阳太似乎更加懂得了眼前的女孩为什么“奇怪”又可爱……所以,他的情敌居然是杂草?!
他们倾注热情,只为解开每个生命体的生死之谜,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与光芒。这是一本超级好读又有趣,又宅又燃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神秘的植物学家的“正常”生活,让每个人感受到生命的敬重与伟大。
-
马利亚的自白
★ 爱尔兰文学大师科尔姆·托宾三度入围布克奖的惊人之作
★ 给圣母马利亚,这位在十字架下沉默的妇人一次发声的机会
★ 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献声录制有声书
★ 同名戏剧在纽约、伦敦、都柏林、芝加哥等地巡演,入围托尼奖最佳编剧奖
圣母马利亚的形象透过西方绘 画和雕塑深入人心,可是除了《圣经》里的只字片语和一些宗教研究著述,几乎没有作品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刻画过这位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母亲。
科尔姆•托宾通过小说《马利亚的自白》,把想象力投向最神圣却又最神秘的母子——马利亚和耶稣。他直接通过马利亚之口,让一向以沉默温婉形象示人的圣母发出自己的声音。
耶稣殉难数年后,马利亚独自在以弗所生活。在恐惧和悲伤中,她回忆起儿子罹难前后的过程。她觉得,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的儿子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他周围的那些人都不值得信任。
马利亚努力说出她所理解的真相。一个性格饱满、令人难忘的马利亚形象,在托宾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中,深入读者的心中。
-
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它像钻石一样密实。它既像一座西班牙的圣母哀子像那样悲哀,但也完全颠覆正统……托宾没有采用多年来形成的关于马利亚的种种神话,却维护了马利亚的尊严。
——埃德蒙•怀特,《爱尔兰时报》
一部优美而大胆的作品……它出乎意料的语言和几乎令人震惊的人物塑造使得它充满力量。
——玛丽•高顿,《纽约时报》
《马利亚的自白》描写母子之间痛心的失落和逃避,托宾创作出一个颠覆性的圣母哀悼像,他把母亲抱在自己的怀中。
——《独立报》
-
盲视
★人类最终的进化方向到底是什么?如果唯有摒弃自我意识才能在茫茫星海中生存下去,这是进化还是灭绝?雨果奖得主彼得·沃茨代表长篇,近十年硬科幻领域集大成之作,获加拿大极光奖、法兰西学院科幻文学翻译奖、日本星云奖等诸多科幻大奖。
★重新定义人类与异星的“第一次接触”,打破历代作品中千篇一律的“外星人”形象,直接对生命形态发出拷问。以严肃文学的写作手法、科幻冒险的起伏跌宕,探讨存在与意识的终极命题。
★十年全新修订版,特别收录作者专门提供的《上校》《零和》番外中短篇二则及完整版后记,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故事线和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讨论。同系列续作《模仿》即将于年底出版。
◎ 内容简介
2082年2月13日,65536个外星探测器包围了地球,初时它们如同镶嵌在大气层中的无数个黑洞,其后它们一起燃烧殆尽,引发了地球以及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所有无线电同声共鸣,每一架红外线望远镜都只能看到一片雪花。一场短暂的、明亮的,来自不明生物的窥测。
地球方面探测到信号的来源,先后派出三支队伍前往源头——海王星轨道附近柯伊伯带上的一颗彗星,本斯—考菲德进行勘测,前两支队伍均为无人探测器。在第二波无人探测器即将靠近时,星核中埋有人造仪器的本斯—考菲德爆炸了。
天火坠落两个月后,包括主角在内的第三支探测队出发,途中爆炸的消息传来,飞船自行改变航向,载着船员前往大朝型星体大本。
船员们陆续从星际旅行的休眠中醒来:一个拥有四重人格的语言学家;一个以植入机械设备取代五感的生物学家;一个战斗指挥官;一个吸血鬼;以及一个综合家——人工去除了一半心智的拓扑信息观察者,作为向中心汇报情报的纽带。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战斗还是谈判?他们能否解读外星生命的密码,揭开天火坠落的真相?
◎ 媒体推荐
沃茨在这部令人激动的科幻小说中探索了意识的本质,将迷人的外星环境与引人入胜的战斗完美融合。他对我们所熟知的异星接触题材进行了令人战栗和本质性的颠覆。——《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彼得·沃茨掌控了第一次接触的核心并将其粉碎,最终成就了这部令人震撼又充满创意和警示的杰作。这是一部罕见的、可以为科幻小说创作开启全新篇章的作品。——加拿大科幻小说作家卡尔·施罗德(Karl Schroeder)
彼得·沃茨的外星人既不是有着奇怪外表的人类,也不是人类无法理解的怪异组织——它们是新事物,而且无限地令人不安,这迫使我们面对有关意识本质的难以置信的可能性。强烈推荐。——雨果奖得主、《末日奇点》作者查尔斯·斯特罗斯(Charles Stross)
-
沙漠与沙
“最可怕的不是变成一粒沙,变成千万粒沙中的一粒,而是落到沙漠尽头之外的沙漠之中,消失在一切注视之外。”当代文坛罕见的学者型小说,以元小说的策略,追寻被历史“谋杀”的意义。《沙漠与沙》完整收录赵毅衡所有小说作品,旨在展现著名学者学术之外的创作才情,既包括其中篇小说代表作《居士林的阿辽沙》《沙漠与沙》,也收录了《妓与侠》《夜与港湾》《开局》《山河寂寞》等短篇佳构。作者文笔凝练,视角独特,其小说作品与其叙述理论完美融合,别有一番境界。
-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
“我最喜欢的十个词:世界,痛苦,土地,母亲,人,荒原,荣誉,贫穷,夏天,大海。”
加缪研究专家郭宏安据“七星文库”版精心选译
特别附赠法语引文书签和封面同款纪念卡片
---------------------------
从1935年初入文坛到1960年猝然离世,在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加缪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对创作和人生的思考。他总共写了九本学生用的练习簿,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关于人类命运的观点,以及写作计划、读书随想、风景、游记、交往等,将作为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加缪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通过简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
修女
狄德罗幻想艺术的杰作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先声
文学史上最伟大和备受争议的的作品之一
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恩格斯
《修女》是十八世纪法国作家、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的书信体小说,讲述女孩苏珊因家庭偏见被迫成为修女、辗转几家修道院的生活,展现她所遭受的不公平境遇,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教会、反教权的小说,它所反对的,是道德偏见,是非人性,是陈旧固化的社会秩序……多层次的内涵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复杂耐读的作品,以动人心魄的语调写就,被誉为“一部最激烈和最勇敢的书”,也狄德罗创作生涯中阶段性的代表作。
-
回忆
如果现在停止不前,就到回忆里去看看
法国百万畅销书作家、《微妙》作者大卫•冯金诺斯温情力作
“回忆就像终点,或许也是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回忆》是一部在平淡中带着温情与幽默的小说,于2011年首次出版,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和费米娜文学奖,后改编为同名电影。
全书从祖父离世讲起,以一家三代人的爱与离别为主线,讲述生活的沉痛与时间的残忍,娓娓道来,亲密关系所拥有的力量不仅慰藉着当下,也滋养着最珍贵的回忆,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和一个家庭的传承。在主线之外,还有一条名为“回忆”的副线,文艺史上的名人轶事、小说人物的回忆穿插其中,与主线彼此呼应,平添阅读趣味。
* 法国百万畅销书作家、电影导演大卫·冯金诺斯充满温情回忆与自传色彩的小说代表作,入围当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和费米娜文学奖 * * 一部充满幸福回忆的家庭画像,一部承载生命轻与重的人生纪事 * 同名电影由《漫长的婚约》《玫瑰人生》主演让—保罗·卢弗执导
-
月球上的父亲
在月球矿业逐渐没落时孤注一掷,买下二十亩土地留在月球的父亲;
仿佛停留在空中,却穿行于针脚般的月球与丝绒般的地球间的旅行者;
地外探索一无所获的人类,将注意力转移到虚拟技术革命上来;
无法被看清全貌的大船;无限的榻榻米铺就的房间;杀手与刺客在黄昏的博弈……
由八十六张画 和四十四篇小说组成。
编辑推荐
一本插画先于小说诞生,却好似从未与文字分开的“图+文”奇异故事集;
一本看似松散,却又紧密交织,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轻度烧脑读物;
一本处于《命运交叉的城堡》与《宇宙奇趣》之间的近未来幻想作品。
图文互补的思维迷宫尝试,搭建精巧的异世界的创作野心:
“以小说写作,夺回为他人所绘的插画!”
名人推荐
一个人要在白天沉睡多久才能参透孤独?一个人要在母亲怀里依偎多深才能沾染月光?晓江的宇宙是他为自己无私地想象和构建的,这么不巧我和你在认识对方之前闯进去之后离不开。
——欧阳应霁(作家、漫画家)
漫画里的空间出离空间的束缚;小说里的科幻出离科幻的功利主义;人物的欲望出离欲望的隐晦目的——正是这些出离,拓阔着胡晓江作品中无以名状的魅力。
——廖伟棠(诗人、作家、摄影家)
-
玩偶与珍珠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zui私人的阅读分享;直接译自波兰语原著
▷从被誉为“波兰《红楼梦》”的文学瑰宝——《玩偶》出发
▷探寻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
【内容简介】
《玩偶与珍珠》是托卡尔丘克的一部分析波兰作家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被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珍珠颂》是由米沃什译为波兰文的一个童话,关于一位王子到民间寻宝而忘记自我的故事。
从《玩偶》与《珍珠颂》出发,托卡尔丘克向我们呈现了一堂文学大师的阅读课。探寻了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托卡尔丘克希望通过她的阅读图谱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
【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讨论普鲁斯的小说《玩偶》的这部作品,证实了她自身也独具特色。托卡尔丘克可能是她的同代作家中,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了传统——以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产生的问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精神社区——的人。书中讨论了科学与艺术,知识与形而上学,个体的内在自由与外在的历史的关系。但书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普鲁斯。托卡尔丘克怀着对老前辈的敬意,缓缓阅读着小说。”
——格拉齐亚·鲍尔库夫斯卡, 波兰文化期刊Res Publica Nova
“《玩偶与珍珠》证明了普鲁斯那部小说的伟大,也记录了托卡尔丘克结合自己的世界观和经历进行的一次私人阅读的体验。她认为《玩偶》是一部启蒙小说,描写了人们寻找,并且找到了生命意义的过程。”
——卡兹米尔茨·麦西格,波兰文艺期刊Fraza
“她以一种来自女性的、天然的细腻与温柔,同时以敏锐的目光,努力沉入万物内心,融为世界的一部分,然后替万物发声,替世界讲述。这是托卡尔丘克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她的不凡之处。”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授 赵刚
“托卡尔丘克始终秉承着波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提出着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共鸣的普遍问题。”
——波兰驻美国大使 彼得·维尔泽克
“托卡尔丘克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大胆地前行,从不受困于种种边界和类型的藩篱。她笔下的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书页之间,他们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
“在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是欧洲最重要的人本主义作家之一,致力于欧洲大陆的思想和散文主义小说传统。”
“托卡尔丘克童年时便通过她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建构了她对万事万物——人、动物、植物、风景等——之间联系的理解,成为作家后的她试图通过想象力证明,童年时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成人社会粗暴地切断,依然在她的作品中延续。”
——《卫报》
-
亲爱的图书馆
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 | 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
《纽约客》专职作家深入图书馆行业
横跨七年的非虚构写作,为一百万本书哀悼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彼得·海斯勒),著有《寻路中国》《江城》
·
★ 故事缘起:1986年洛杉矶图书馆大火,超百万册书烧毁,谁是焚书凶手?
★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我们终将死去,但我们的生命会在这里永存
★ 也是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梳理历史,探访内部,展现图书馆平静表面后的庞大复杂体系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Goodreads超60000读者好评,占《洛杉矶时报》畅销榜50周
★ 《纽约客》专职作家力作,“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贴切翻译
·
1986年4月29号上午,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个多小时后,火才被完全扑灭,四十万本书被烧毁,七十万本书被损坏。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火灾事件,却迟迟没找到真凶。
三十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偶然得知此事,她决定重启调查,追踪涉嫌谋杀百万册图书的神秘凶手。她走访嫌疑犯的亲友,请教当时的馆员和办案人员,借助最新的纵火侦查技术,甚至亲手烧毁了一本书。在一次次交谈和质问中,在一趟趟图书馆漫步后,一场调查逐渐变为一场长达七年的图书馆之旅:
她还原了火灾当天的现场状况,从1635年版本《圣经》到《华氏451》,记下每一页被烧毁的文字;她也还原了火灾后的全城救书行动,从无名之辈到商业大亨,记下每一个为书奔走的爱书人;她探访每一个少为人知的部门,从咨询台到货运部,详尽介绍现代图书馆如同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她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从白人男士专用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在历史的灰烬中,跟随苏珊·奥尔琳的脚步,让我们走在静谧而丰富的书架间,走进有序空间背后的复杂体系,走向每一座隽永的图书馆——火可以烧毁书籍,但无法烧毁知识,更无法烧毁我们的记忆和好奇,我们的生命故事。
·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江城》《寻路中国》作者
这是经典的奥尔琳式写作,她将对一场毁灭性火灾的探索,变成一次进入无限丰富世界的旅程,里面充满意想不到的人物,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着意想不到的激情。——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作者
这是一本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她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图书馆火灾的故事转化为另一个故事——关于扫盲、公共服务、市政内斗和愿景,关于一个日益私有化和社会孤立的时代中的公共空间,关于洛杉矶如何从偏僻小村庄转变为创新领地和公民参与的典范城市,以及在一个繁华的民主国家的生活和状态中,图书馆将永远扮演的核心角色。除此以外,这本书就像一座美好的图书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人物。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戴夫·伊格斯,《圆环》作者
奥尔琳创作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多样性的书,跟任何一间地方图书馆书架上的宝藏一样丰富。——今日美国
就像在图书馆的房间和书库中漫步,你可以在书中的任何一页发现一些有趣得意想不到的东西。——国家公共电台
一次真实犯罪、历史、传记和沉浸式新闻的完美结合。奥尔琳的编年史以探究、渲染、机智、戏剧性和深情的方式,赞美了图书馆——作为避难所、社区中心和开放的大学,由有责任心、同情心、创造力和弹性的人管理。——书单
奥尔琳是一位长期为《纽约客》供稿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用人类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她的新书是对人类抵御遗忘的堡垒——图书馆——进行一次广泛、深刻、个人化又极具吸引力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图书馆是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萧条和战争,以及如何在不断为资金而奋斗的情况下欣欣向荣。在节假日里,美国的每一个爱书人都应该会送出或得到这本书。你会情不自禁地读完《亲爱的图书馆》,并对这座奇妙的地方属于我们所有人而感到感激。——《华盛顿邮报》
《亲爱的图书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思想的赞美。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有一种探索的感觉,当奥尔琳为她所发现的事物感到惊奇或感动时,书中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苏珊·奥尔琳对1986年4月29日中央图书馆大火的描写是如此丰富而具体,就像一股热气从纸上喷薄而出。《亲爱的图书馆》讲述了一场大火,以及如何起火的谜团-——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也讲述了所有图书馆的历史,一座特殊图书馆的往事,以及奥尔琳和她母亲的私人故事:她的母亲因痴呆症而失去记忆,而奥尔琳通过书写此书来找回自己的记忆。——《纽约时报》
这是一封写给公共图书馆的美好情书。在这个图书馆的故事里,奥尔琳提醒了读者,图书馆的精神及使命是友好、平等和资讯,以及图书馆——也许我们所有人也在内——所蕴含的美好深度和潜力。——《基督科学箴言报》
奥尔琳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侦探小说、洛杉矶历史和对美国公共生活的兴衰的沉思交织在一起。她的叙述时而紧张,时而委婉,时而亲切,时而史诗,唤起了我们在图书馆度过的生活节奏。她为一个最能代表美国的地方和机构注入了生命力:宽敞、混乱、容忍,甚至充满希望,对各种形式的流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华尔街日报》
《亲爱的图书馆》的确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图书馆之书。苏珊·奥尔琳又一次在没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找到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书与其说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故事,不如说在深挖她自己对一个主题的强烈情感。她再一次证明,一个作家单凭感情就可以自动提供戏剧性,如果这位作家有足够的才华,以及足够强烈的感情。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一个题材会有多有趣,直到像奥尔琳这样的人对它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纽约时报》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这本书在研究上颇具野心,在写作上保持优雅,如同一扇门,让我们得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戏剧、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明尼苏达星论坛报》
一旦苏珊·奥尔琳开始找寻故事,她总会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于是,《愿你被温柔爱过》和《兰花贼》的作者带来了这本令人愉悦、资料丰富的最新作品,故事从1986年洛杉矶中央图书馆七十万册图书被毁坏的火灾开始。不过,《亲爱的图书馆》的焦点很快平移到图书馆机构的分裂和古怪历史,接着,几乎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奥尔琳从各个方向进行叙事,将追捕图书馆纵火犯——此人可能是一个受挫的演员——与思辨的文字并列,探讨图书馆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我们许多人所接触的最接近市政厅的事物。——《纽约杂志》
-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
向伯利恒跋涉
本书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书中收录了琼·狄迪恩20多篇名作,包括《向伯利恒跋涉》《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
狄迪恩以冷冽笔 锋和灼热自我,疏离又深陷,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 “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
编辑推荐
★ 美国非虚构文学殿堂级作品,热销40余年
★《江城》作者何伟推荐九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指定暑期阅读书目
《纽约时报》“20代年轻人应读的11本书”之一
《时代》《卫报》“百大非虚构作品”
★ 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成名作/代表作
★“(琼·狄迪恩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奥巴马为狄迪恩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
★以尖锐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嬉皮士年代,记录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浪潮,再现了一整个时代的情绪。
————————————————————————
媒体推荐
关于1960年代美国最有力的著作。
——《时代》
《向伯利恒跋涉》是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其读者已经不仅仅是其读者了,而是其追随者,其仰慕者,其信徒。
——《名利场》
琼·狄迪恩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知名的文化偶像之一。
——《洛杉矶时报》
“狄迪恩”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形容词,“狄迪恩般的”“狄迪恩式的”,指代其相关的一切:一位超脱、充满洞见和预知,但却有着脆弱感的女作家,她揭开美国之疮痍,使其活生生地暴露在美国读者们的面前。
——《卫报》
————————————————————————
中心再难维系。这个国家,破产公告、公开拍卖通知满天飞;随意杀人事件、流离失所的孩子、废弃无人的家园屡见不鲜;那些在文物上涂鸦破坏的人,连四字单词都会拼错。这个国家,总有家庭无缘无故地消失,留下没有还完的账单与抵押到期的文件。青少年们在外游荡,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同长蛇蜕皮;孩童懵懂无知,也再无机会了解维系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人们销声匿迹。孩子不知去向。父母人间蒸发。被抛下的人们漫不经心地填写完失踪报告,然后自顾自地继续活下去。
这个国家,并没有如火如荼的革命,也没有因敌人的包围而走投无路。这是一九六七年的美国。市场稳定,国民生产总值高,多少人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狄迪恩,《向伯利恒跋涉》
-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该书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弑父案件的法庭审判。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
家事
⛔别声张!这是家事!
◻将一家人凝聚在一起、磁铁般的核心,
◼有时既不是爱,也不是忠诚。
◻图像小说之父威尔·艾斯纳经典之作,
◼打破漫画与文学的边界。
编辑推荐
图像小说之父,美国漫画教父
威尔·艾斯纳,美国漫画的开拓者,是蕞早进入漫画工业体系的创作者之一。
1940,威尔·艾斯纳开始创作他一生中蕞著名的漫画作品《闪灵》,这部漫画畅销全球十二载,影响了无数漫画家,后来又被弗兰克·米勒搬上了大荧幕。除《闪灵》之外,他一生创作了近三十部漫画作品,荣获无数奖项。
但真正让艾斯纳成为举世公认的漫画大师的,不仅仅是他丰富的作品。1952年,艾斯纳投身漫画教育——在当时近乎空白的领域。他负责的《P*S》月刊,出版时间长达24年,已经成为了漫画教育的基础教学课本。他的《漫画及相关艺术》和《用图画讲故事》更是成为了漫画理论研究的经典。
1978年,艾斯纳创作了一部里程碑式作品《与神的契约》,开创了一个新的漫画类型:图像小说。威尔·艾斯也因此被称为图像小说之父。他凭借此举将漫画提升为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形式,从而彻底提高了漫画的艺术地位。
漫画界堪比奥斯卡的奖项“艾斯纳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不幸的家庭,或许都能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
如果用一句话表述,《家事》讲述的是已经离家的子女回家重聚,为父亲过九十大寿的故事。然而在短短七十页里,埋藏于这个家庭表面之下的故事一再被翻出,如同一个被层层剥开的洋葱。每一种激烈的情感背后,一定有其耐人寻味的因由。
只剩金钱维系的亲子关系;为了自我满足而付出的爱意;被父母视而不见的伤痛;凭借自己的意愿强行为他人规划的未来;没有理由的偏爱和偏见。这些被压抑已久的矛盾在这个本该其乐融融的夜晚爆发,却又终于一句“别声张!这是家事!”
虽然这部作品成书于上个世纪,读者却能从书中的每个角色看到自己或旁人的影子。艾斯纳将这些与读者共鸣的情感浓缩在一场短暂的生日派对之中,即使过去了数十年之久,他的人物和故事依旧直指人心。
何以为家?寄托于图像之中的文学表达
自《与神的契约》之后,艾斯纳一连创作了二十余部图像小说,这其中就包括和《与神的契约》同一系列的《家事》。这部作品脱离了当时人们对漫画的传统认知,转而探讨了许多现实问题。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个性和人生的影响;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究竟如何养老;疾病缠身,是在痛苦中艰难生存还是选择解脱……在《家事》中,这些议题随着父亲生日宴会的开展,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一个接一个的进入读者的视野,引发读者的深思。
虽然是一部漫画,但《家事》承载的内核却堪比一部精彩的文学作品,只是艾斯纳抛弃了单纯依靠文字的述说方式,转而采用了在当时看来“幼稚”甚至难登大雅之堂的演绎手法,用图像叙说整个故事,将文学与漫画彻底融合。
中文版特别制作,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
双封设计,锁线精装,外封精准还原原书,内封压凹设计。内文特选82g日本轻质纸,配合艾斯纳的经典画风和故事的年代感,尽可能还原原书的复古质感。
内容简介
已经各奔东西的孩子们,为了给父亲庆祝90岁生日,纷纷从各地赶回家中。然而子女们此番重聚,其实各怀鬼胎,有人想图谋遗产,有人想自我炫耀。一场难得的家庭聚会,反而引爆出诸多家中丑事,逼迫家中的每个人直面逃避已久的道德困境。
名人推荐
艾斯纳之于漫画,就像贝比·鲁斯之于棒球。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和设计者,还是一个卓越的故事讲述者。他扭转了漫画的形象,从曾经的低级读物,转变为如今备受备受推崇的艺术媒介。——漫威之父斯坦·李
艾斯纳是美国漫画的心脏与大脑。——斯科特·麦克劳德(《理解漫画》作者)
仅凭一本书,艾斯纳改变了人们对漫画的认识,将它上升为艺术。忽然之间,我们的眼界都变了:我看到我的作品和漫画作品成为了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非月复一月的昙花一现。
——弗兰克·米勒(《蝙蝠侠:黑暗骑士重生》编剧)
威尔·艾斯纳是国宝。他不仅被视为漫画的标志性人物,还会成为文学领域的故事大师。
——保罗·蒂尼(《蝙蝠侠:动画系列》编剧/制片)
-
孤独传
孤独,21世纪的流行病?
·
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孤独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化史
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
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一致推荐
·
·
【内容简介】
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
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
《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史与复杂意涵。本书的每一章聚焦孤独的某种形态,探究孤独与个人和社会、情感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在书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信件与日记、哲学文本、政治论述、医学文献等,研究了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维多利亚女王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经历,并分别探寻青少年、独居者、老年人、无家可归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独体验。
孤独不仅是一种个体感受,它还与婚恋、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议题息息相关。从更宏观的角度,《孤独传》审视现代社会如何被孤独改变,帮助人们学会与孤独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对自我与世界。
·
·
【国内外学者、作家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译作。孤独是当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觉,它迷漫于物质繁荣的表层之下,给人自由,又让人焦虑。这本书像深海灯塔的一道强光,将宗教时代衰落以来的社会生活形态演变与个人生命历程相互辉映,照射出当代“孤独”错综复杂的成因。如今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壮观的文明变迁,漂流在碎片化、数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当代人,读这本书如同进入古希腊阿波罗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恒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被理解的孤独方能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面对孤独,读一读这本文辞畅美的译作,也许你会释然一笑,既珍惜孤独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让生命更加独立自由,以雨后初晴的心境,融入伟大时代推陈出新的价值变革中。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创作专业硕士生导师)
·
正如《孤独传》中所说,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那必定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到反义词,那么在你勉强罗列的词语中,你首先感受到的竟然还是狐独。本书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此深入地讨论了我们的共同处境。人类,不是百年孤独,是千年孤独。现代社会中,它确实又逐步加深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李洱(作家)
·
我们如此熟悉“孤独”一词,但不知道它的生命这么短暂。直到19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经常需要表达“因为没有陪伴而心情低落”这个意思,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只在漂流孤岛长久没有人说话的鲁滨逊这里才能看到类似的情感。也就是说,19世纪以来的现代人都如同生活在孤岛上一般岌岌可危。这本著作始于这个领悟,始于对当代孤独流行病的描摹,追溯现代早期崇尚独处的传统如何逐渐被孤独感受所取代。我们了解的许多作家和名人都出现在这部孤独传记中,让我们在严谨而平易的学术散文中与一众孤独的灵魂对话,培育起一些抵抗孤独的力量。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
读罢此书,我们发现孤独不光是真实的匮乏,更是由世俗婚恋观、性别刻板印象、阶级年龄差和社交媒体共同豢养的巨大矛盾体。本书通过诸多案例具体而微地刻画出这样一只怪物的面貌,再试图驯服它并与之共处——事实上,每个人都曾感知过那咻咻靠近的鼻息。
——文珍(作家)
·
本书横跨观念史、社会学、文学等领域,深入考察了关于“孤独”的话语自近代以来的形成和嬗变,反思孤独与性别、种族、年龄、环境、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一部详实、生动、有温度的文化史佳作。
——包慧怡(青年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
一部悲悯且广博的著作。
——特里·伊格尔顿(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
《孤独传》引人入胜,探索了在我们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一种体验——孤独。艾伯蒂向人们揭示了孤独者来自何处,归属何方。我向所有读者强烈推荐本书。
——阿龙·本-泽耶夫(以色列哲学家,海法大学前校长)
·
艾伯蒂追溯了孤独在19世纪的文化起源,探究孤独如何成为一种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西方社会的灾难。她令人信服地向我们解释,在这个社群团结稀缺的时代,孤独为何出现,又将导致何种后果。
——芭芭拉·泰勒(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授)
·
面对孤独这种时常令人痛苦的情感,艾伯蒂的行文风趣优雅,她讲述了孤独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孤独的神秘面纱。
——芭芭拉·H. 罗森魏因(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