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嵇康集校注(全2册)

    作者:嵇康 著,戴明扬 校注

    戴明扬撰著的《嵇康集校注》,详校《嵇康集》众本,厘定文字,择录旧注,征引典故,广辑嵇康事迹及其人其作之评论,对研究嵇康生平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几十年来一直被奉为《嵇康集》注释中的经典之作。 由于戴明扬1953年病逝,本书首次发行时乃据其遗稿刊印。中华书局此次按现在通行的古籍整理规范,对本书详加修订,覆校底本,核对征引文献,正讹补缺,订正句读,划分段落,并对全书施以全式标点。同时将戴氏在校记中勘正之字,全部体现在正文中,用方圆括号以示区别,使《嵇康集》本文明白条畅,以便读者讽诵、研读。 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是魏晋玄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嵇康集》诗歌峻切,论说文新颖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戴明扬是黄侃弟子,本书为注释《嵇康集》的经典之作。中华书局修订再版。 叶嘉莹:戴明扬的《嵇康集校注》整理得这么好,收集的资料很全,而且对其中所收集的资料还附有自己的考证,还对《广陵散》这支曲子做了详细考证。有些人著书立说,在某一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是具有特殊的寓意的。
  • 汉字百话

    作者:(日) 白川静

    “汉学泰斗”白川静穷毕生心血,为一般大众写的汉字研究心法与见解的精粹之作。白川静认为,汉字决不仅是语言的表记形式,而拥有自身的价值。汉字体现的,正是天地间万物万象所展现栩栩如生的姿态。《汉字百话》融合了日本国宝级汉学家白川静对神话、考古、民俗、训读细节的敏锐观察,捕捉每个文字构件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并援引《诗经》《九歌》《周易》《礼记》与日本《万叶集》《古事纪》等经典,将渔经猎史融入汉字解析。这位一代汉学家,以他宏阔的学识和想象,通过汉字一笔一画的解读,让中国上古时代的世界观与生活史历历在我们眼前展开,为我们找回汉字根本的思维与记忆。
  • 动物庄园(插图纪念版)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创作70周年 中国大陆第一个中译本出版26周年 精美插图白金纪念版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早于《1984》并且与之齐名的政治讽喻小说。 农场里的一头猪老麦哲在提出了“人类是动物的剥削者,为了争取自由,动物们起义的一天已经并不遥远”的梦想后死去,不久,农场里果然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被赶走,动物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原来的“曼纳庄园”也更名为“动物庄园”,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诫”。但不久革命的领导者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先是肃清异己,纯洁队伍,接着是控制舆论,制造恐怖,同时,领导者——以拿破仑为首的猪群们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资源和越来越多的特权,曾经的“七诫”也被篡改的面目皆非,它们越来越像它们曾经的革命对象了。终于,一切复归原貌,连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放弃而回到了曼纳庄园。 本书中文本1988年在大陆第一次出版,被外国评论界视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 孤岛不孤

    作者:卡洛·金兹伯格 (Carlo Ginzb

    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文化身份认同与诗歌韵律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18世纪的英语名著《项迪传》的写法是否借鉴了17世纪法国人皮埃尔•培尔所编写的《历史与批判辞典》? 斯蒂文森的短篇小说《瓶魔》写于19世纪末期,这居然与巴尔扎克有关,还启发了20世纪初,到特洛布里安群岛考察的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国际知名的微观史学大家金兹伯格秉承独特的文化视角讨论英国文学,从古希腊的修辞学家卢西安、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再到西班牙的新大陆,我们看到17世纪英国人莫尔《乌托邦》的前世今生。 四篇文章被一个共同的主题贯穿在一起,并提出了这样一个视野:英国文学并非孤立于英伦三岛的。这本书的整体性并不仅仅是体现在主题的连贯上,更体现了金兹伯格的研究原则及其表达方式。
  • 品味的记忆

    作者:郑培凯

    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 葛浩文文集

    作者:(美) 葛浩文

    本书是一本文论集。本文集主要包括20篇文字,关于萧红、萧军、鲁迅、柏杨、莫言等作家,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流派和看法。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以其对中国文学持久关注并参与其中的汉学家、翻译家身份,点评他眼中的中国文学。
  • 无边的艺术

    作者:[法] 保罗• 维利里奥 著

    本书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关于当代艺术的文集,共收入四篇文献:《等待意外》《过度的艺术》《博物馆之夜》《无边的艺术》。作者为我们分析了在一个视觉统治、电子媒介无处不在的加速世界里,艺术所面临的再现危机。 这里便有一个见证:如果观看和知晓是启蒙时期以来伦理和美学的重大疑问,那么观看与能够将是我们21世纪的重大疑问。诚然,如果说极权社会徒劳地想实现这种“全视角政治”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社会将拥有各种视听手段,以便实现这个社会,它所借助的正是这种现实的加速,“观看的艺术”就是加速的首个牺牲品。 在一个我们对世界的视像变得不再客观而是远程客观的时代,如何在生存中坚持下去?如何抵抗一个现实感消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是视觉,一切一经看到便被立刻遗忘?怎样在作品的真实空间中坚持下去,而实时的加速却在其进程中将一切带走? 走向电视图像的音乐未来的光线艺术,或是造型艺术的物质艺术,必须进行选择;必须在能动性和恐慌之间、在受控人群的兴奋或静态之间、在材料阻抗之间选择……如今正是在这里,而非其他任何地方,演绎着民主政治经济学的命运。
  • 那一张旧书单

    作者:俞晓群

    内容简介 沈昌文、张元济、莫言、董桥、畿米……借由一个个名字,著名出版人俞晓群追忆书香前辈、抒发出版情怀与爱书之情,写下一段段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作为一个爱书、懂书的出版人,俞晓群在这本书中将过往的藏书记忆、阅读经验与自身的出版经历、前辈旧事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出一幅隽久、美好的书香绘卷。
  • 读库1401

    作者:张立宪 主编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六篇文章,《祖父的新屋》,《刘祥武相亲记》,《社会新闻内部版》,《古巴行记》,《塔窟东来》以及《舌染红尘》。 法殷洁在《祖父的新屋》里详细描绘了他们家的老宅,太湖边上的雪堰桥镇东街北沿河的二六六号。后门堂、灶锅头、二重门、客堂上、大房间、楼上房间,文中详细讲述了各个房间的历史和作用。这所1948年建好的房屋,是祖父为自己为祖母为儿女起的新屋,多年过去,儿孙大来还是各去,曾经的新屋后来的老宅,终于没能完全完工就空置没人住了,想想就是一场空。 《读库0904》里有一篇《西部招妻》,2010年2月,一位叫刘祥武的湖北青年看到了这篇文章,给作者马宏杰老师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一下家里的特殊情况,请马老师“提供一些此类买妻的线索或者资料”。2010年底,刘祥武开始了他艰难的相亲之旅,马宏杰老师一直跟他保持联系,记录他这近三年来的生活经历。 “阿狐哥哥”是个网名,在网络世界有近十五年的历史了。现实世界中的阿狐哥哥在成都某报社工作,从业期间主要做社会新闻的采访与编辑。《社会新闻内部版》中他选了几个自己经手的社会新闻事件,给大家来了一个联播。这些事件已经不是新闻,但是有故事;也正因为时过境迁,才好把一些相关背景和当初只能内部掌握的材料一并带出——有些内幕如果披露太及时,就是不合时宜。 一如佛教高僧对佛经之翻译,源于印度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等诸般造型艺术,也被中国古代匠师“翻译”成为中国佛教艺术自己的语言。除了木结构的山门、佛殿、廊庑、僧舍等建筑群更多地受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影响之外,佛塔与石窟则深深打上了印度佛教建筑的烙印。王南老师的《塔窟东来》描绘了中国佛教千姿百态的建筑奇观。一来看看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消化、吸收外来建筑样式,结合中华各地不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创造出中国独特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二来比较中印两大古老文明,在塑造相似的佛教艺术象征主题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与追求,可谓同归而殊途。 最后一篇《舌染红尘》的作者是六零后荆方老师,这位走四方的吃货写下的自己年轻时边走边吃的故事。
  • 黑塞诗选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本诗集选译自黑塞的四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涵盖了黑塞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共100余首,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黑塞作为一名诗人的创作成就。黑塞的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早期诗歌有浓郁的孤独、感伤的气息,后期充满哲理和思辨色彩。本诗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诗人的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 如果黑塞作为散文作家的声望有了变化,那他无疑是位诗人。自从里尔克和格奥尔格去世以后,他就是当代德国首屈一指的诗人。他把细腻清仪隽的风格和扣人心弦的满腔热情融为一体,诗歌的格式妙不可言,超过我们时代所有的诗人。他继承了歌德、艾兴多夫和莫里克的传统,用自己的特色来复兴传统诗歌的魅力。——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你给我的是如此令人愉快又美丽的“音乐”啊。……你拥有诗歌方面的才华,你所描述的是如此简单却又能深入人心。——罗曼罗兰致黑塞的信
  • 爱默生论人生

    作者:【美】爱默生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的一生几乎横贯19C的美国,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化精神之父”。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中称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哲学。 本书为“名家论人生系列”第四辑。本书精心选编了爱默生随笔、演讲录中的精华语段,阐述其对于自然、自立、精神法则等命题的思考和理解,剖析人生哲理,探索人生价值,品读爱默生毕生的思想精髓,感知大师内心的激情与深邃,重塑平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蓝天作镜

    作者:刘绍铭,黄子平 选编

    香港散文大家刘绍铭先生的精选集。在包罗万象的话题中,时而闪现生活的“精彩的破绽”, 常能捕获啼笑皆非的瞬间,令人羡慕嫉妒。他在笔墨中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公共空间发表自己的精彩见解。是我们身处的时代真正需要的好文字。
  • 寻他千百度

    作者:金庸 著,黄子平 选编

    金庸以武侠小说名家,被誉为“华语世界武侠泰斗”,本书收录金庸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经典散文作品四十篇。金庸挂印封笔较早,散文写得不多,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博闻多识,与他行诸文字的篇幅有点不成比例,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可堪典藏!金庸的十八般文艺在本书中得到完美展示,影评,剧评,围棋史话,文史札记,史论……都值得品味!
  •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全集的思想与艺术力量,为世界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珍藏《列夫·托尔斯泰文集》,承继一位杰出的大文豪、道德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及思想家的精神遗产。本文集收录了托尔斯泰一生中的绝大部分著作,邀请名家持笔翻译,不啻是对托尔斯泰生命与作品的一次纵深展示。
  • 细读经典

    作者:马原

    首次完全收录先锋小说作家马原vs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马原文学讲稿关于人类大师的精彩赏析经典名著的名家导读
  • 穿起皇帝的新装

    作者:李宗衡

    【媒体推荐】 ★这不是一本艺术家传记,更不是煞有介事的艺术八卦荟萃,这是一本借“艺术家”之名为这个时代写下的灵魂传记,献给每一个仍在探索之路苦苦追求的人。 ★如果你觉得郭敬明浮华娘炮、韩寒尖酸幼稚、安妮宝贝太过扭捏、张嘉佳艺术格调绵软无力,特别,如果你是一个饱览经典名作 的重口味文艺青年,那么,这本书将成为你的密友。 ★电影学者陈山、著名漫画家康笑宇、当代艺术家陈焕林力荐之作。 ★当代艺术家、作家、导演李宗衡年度人气文学名作。 ★保罗•奥斯特式的灵魂求索,伍迪•艾伦、昆汀•塔伦蒂诺式的诙谐神侃。 ★华语界首部以“艺术家”为寓言载体剖析反思后现代社会、文化、人生轨迹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小说版的《景观社会》。 ★男和女的三种交汇模式,人生抛物线的三个坐标,梦境与现实的三次碰撞,杂糅了悬疑、暴力、情色、都市、励志、情感、战争等类型的反类型系列。 ★戏中戏、谜中谜,作品里与作品外、虚构与真实交相辉映,后现代味十足,被读者惊呼“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一件艺术品,或者,一场好电影。 ★关于写作,关于艺术,关于绘画,关于电影,关于欲望与疯狂,关于探索与绝望,关于我们混乱缤纷的当代生活。 ★如果说懂事之前读《小时代》,情动以后读张嘉佳,那么,真正心智成熟后,该读这本书了。 ★这是一部中篇小说集,这是一场后现代艺术展,这是一套电影三部曲,这是一个灵魂的三次探险。 【内容简介】 这是由三位艺术家组成的三部曲——作家、画家、导演。这也是一条都市传奇抛物线——起点、顶端、坠落。 他们是三位游走于真实与梦幻间的独行侠。他们或许患有严重的记忆功能障碍,或许始终闷在无望的创作里,或许被迫冒险于都市的罪恶生活中,但他们却始终在暴雨和烈焰间前行 。他们处在人生的不同节点,经历着各自的疯狂传奇,他们共同生活在那个如梦如幻的人生游乐场里,并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穿起那件美妙的皇帝的新装。 如《自序》中所说,“许多人都对《皇帝的新装》里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感兴趣(连安徒生自己都这样认为),可我一直觉得,更富意味的,是那些观看裸体皇帝的看客百姓们,他们让我立刻想到如今疯狂追逐皇帝那身新装的芸芸众生。曾有朋友说,为什么你非得让‘艺术家’躺着中枪?其实,我并非有意或单纯拿‘艺术家’开刀,我只是了解这些人多一些而已,他们只是那芸芸众生的浓缩样本,我甚至一点也不觉得‘艺术家’们比当今大众更迷恋皇帝的新装。而更值得引申的是,或许该好好琢磨一下那两个骗子了——那两个给皇帝做新装的骗子——对于当下,我们的周遭,究竟谁是那骗子?什么又是那身新装?” 【鼎力推荐】 一部难得的、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读的佳作。李宗衡站在现代精神领域的前沿,用新的叙事结构解剖了当代中国都市人的深层灵魂。其中,《奔月:一个画家的断代史》读来尤饶有兴味,发人深思。 ——电影学者、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陈山 小说的故事像对不同时空轴上事件的拼贴 ,快速切换的文字让人联想到电影镜头。三部作品呈现了当代社会人的虚妄与压抑,贪念与挣扎,卑贱与自尊,喧闹与孤独,自私与懦弱,爱面子、小算计与自欺欺人等多面性问题,其背后隐喻着这个社会的集体无助、无力与无聊,以及在无聊的语境下如何存活的念头与小聪明。而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从不同截面透析本我——社会人的无力感,让作品意义再度引向当今社会时弊——本我心灵的丢失与污染远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峻。 ——著名漫画家、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康笑宇 《穿起皇帝的新装》就是小说体的《景观社会》,凄美,黑色,深刻。作者以三种男女关系解构了艺术创作的三种状态,当代社会迷茫、空洞又极其复杂的灵魂际遇被书写得极具现实力度,又饱含迷幻色彩。仍能从容面对当下的人们将会在阅读中遇见自己的身影。走进它,犹如走进一面镜子。 ——当代艺术家、制片人 陈焕林
  • 俞心樵诗选

    作者:俞心樵

    收录诗人代表作《墓志铭》等重要作品一百余首。
  •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用英文写作的小说,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写了几本书,由于心脏病不治而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中曾经在爱情上迷失过一次。书中既有俄国贵族的贫困流浪生活,又有对同父异母哥哥的真诚回忆,各处片段在路上不断回响,以华丽简净的方式探讨了时间、爱、死亡、艺术等永恒主题。
  •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

    作者:钱理群

    本书是根据钱理群教授上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涵盖了钱理群有关鲁迅、周作人研究及现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思考。这些论题均是先生长期情有独钟、寄寓深厚之所在。在讲清楚鲁迅、周作人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更注重他们的这些思想观点在中国的当前现实中的意义。
  • 时间的玫瑰

    作者:北岛

    北岛的诗歌评论集。 北岛以自己的标准拣选了20世纪最伟大的九位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和狄兰·托马斯,这些诗人经历悬殊,诗风各异;北岛逐一梳理他们的诗歌人生,细读他们的经典名篇,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多版本比较,呈现出诗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场;而一个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我们迷失方向。” 《时间的玫瑰》全面呈现了北岛对诗人、诗歌及其翻译的理解;他以诗人的敏感,并有限度地借鉴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引领读者进入现代诗歌的高地、获取理解的密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