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作者:[德]斯威布

  •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作者:申丹

    本书是将叙述学研究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相结合的专著。叙述学(也称叙事学)和小说文体研究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本书旨在对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一些主要理论进行系统的评析,以澄清有关概念,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来修正、补充有关理论和分析模式。本书特别对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以帮助填补这方面学术研究的空白。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和中篇分别对叙述学的理论和文体学的理论进行了有独到见解的评析,下篇则系统探讨了叙述学的“话语”与文体学的“文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对两者之间的重合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位填空补缺,对一些被批评理论界迄今忽略的问题投以了较重笔墨,而对于已引起关注的问题则论述从简或从略。二是在于澄清一些迄今模糊不清的问题,主要是来自西方理论界的概念上和分类上的混乱。本书材料翔实,引证丰富,辨析透彻精微,很有深度和独创性,实为一部富有独到见解的学术力作。
  • 华盖集

    作者:鲁迅

  • 皮兰德娄精选集

    作者:(意)皮兰德娄

    编选者序 西方当代文学的伟大创新者 戏剧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亨利第四 给赤身裸体者穿上衣服 长篇小说 已故的帕斯卡尔 短篇小说 西西里柠檬 蝙蝠 坛子 格拉内拉的房子 瘦小的燕尾服 旅馆里死了 一个人 散文 断片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我的遗愿 附录 皮兰德娄生平及创作年表
  • 夏济安选集

    作者:夏济安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包括文学评论、小说与诗、集外和附录四部分,收录夏济安的作品约20篇,其中包括《旧文化与新小说》、《传宗接代》、《火》等。
  • 先秦诗文史

    作者:扬之水

    不同于寻常文学史写法,《先秦诗文史》直接面对先秦诗文"本来的存在方式",譬如文体研究。文章可读性强,在许多问题上,都甚得要领。书中收有许多出土不久的珍贵文物的照片,既赏心悦目,又能开阔眼界。作者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她的作品值得珍藏。
  • 王瑶全集

    作者:王瑶

    王瑶先生是当代杰出的文学大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的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中古文学史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显示了深厚功力。他的《中国新文字史稿》是我国第一部史料丰富、体系完备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定了最早的基石。“全集”收录了王瑶生前全部著作,及著译年表、年谱、日记、书信等。全书共八册,约三百二十万字,计四大部分: 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古文学史论》、《陶渊明集》、《诗人李白》、《中国诗歌讲话》、《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体》); 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鲁迅作品论集》); 三、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方面的研刻《鲁迅与中国文学》); 四、其他方面的著译(《润华集》、《竟日居文存》、《王瑶书信选》、《王瑶年谱》、《王瑶著译年表》)。
  • 尖锐的秋天:里尔克

    作者:冉云飞

    一个牛逼得人写一个牛逼得诗人的传记看得我失眠的一本牛逼得书 本書對於著名天才詩人里爾克一生的行止和詩歌碩果加以概括。里爾克有一種被艾略特稱之為〝成熟的心靈〞的古典和悲天憫人的現代情懷,書中從其身世與背景談起,歷述天才詩人的早期時光,燃燒的愛情和女性的光輝對他的影響,探討象徵主義和里爾克詩歌的中心詞問題,闡述與羅丹、托爾斯泰、塞尚等人的交流;《杜依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等詩歌的內容闡釋;最後介紹里爾克與中國詩歌的關係,對於研究和瞭解里爾克其人其文其思想都頗具參考價值。
  • 毕业生

    作者:梁晓声

    用平易生动的文字写出最打动人心的故事,这是梁晓声的另一种特色。读着他笔下的凡人小事,你可能公不知不觉间已泪流满面。在他着来,文学是国家、民族的史外史,是政治史、经济史的副本。因为,正史对细节是忽略不计的,而文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细节。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善良,坦荡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人。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平民情结,对于渴望成功、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来说,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更需要人生的导师,更需要心灵的滋润。鉴于此,这套文集才值得拥有,更值得慢慢品味!
  • 矮纸集

    作者:汪曾祺

    《跨世纪文丛》缘起 总序:跨世纪的机缘 题记 鸡鸭名家 异秉 受戒 岁寒三友 大淖记事 晚饭花 鉴赏家 八千岁 陈小手 故人往事 黄开榜的一家 小姨娘 仁慧 露水 卖眼镜的宝应人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兽医 熟藕 侯银匠 水蛇腰 老鲁 鸡毛 职业 日规 星期天 天鹅之死 云致秋行状 晚饭后的故事 讲用 安乐居 八月骄阳 小芳 窥浴 七里茶坊 护秋 尴尬 代跋: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跋:读《矮纸集》兼及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 附录:汪曾祺主要作品目录
  • 风与云

    作者:(日)小川环树

    日本人,至少从我国南北朝时代便揭开了研读中国典籍的历史,日本人审视中国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身。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从广义上讲,日本人研究中国,几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其间也产生了众多研究中国的大学文家和名文名著。本书作者是20世纪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里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作者擅长有三,一是筚路蓝缕,发前人所未发;二是在人所共知的话题里挖掘出新意;三是侧重于普及性、具有概说性质的文章也写得新意迭出,趣味盎然!
  • 我的杂学

    作者:周作人

    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作的时候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政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去,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周作人自述》“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 淡墨痕

    作者:谷林

    这是作者继《情趣·知识·襟怀》和《书边杂写》之后的第三本读书随笔集,本书中的五十余篇读书札记考证缜密、文字工整、行文老辣,为当今读书界独特的一本高水平的读书札记,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 可笑的愛

    作者:米蘭.昆德拉著

    『我知道你一向是個直爽的人,你自己對這一點很驕傲。可是,請你想想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說實話?是什麼強迫我們這麼做?為什麼必須把誠實看做是一種美德?假設你遇到一個瘋子,他說他自己是魚,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魚。你會和他爭論嗎?你會在他面前脫掉衣服,好讓他看看你沒有魚鱗嗎?你會當他的面對他說你心裡真正想的嗎?你說嘛!』 他的哥哥沈默以對,艾德華繼續說:『要是你對他說實話,把你對他真的想法告訴他,這意思就是說,你同意和一個瘋子進行嚴肅的對話,你同意你自己也個瘋子。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正是這個樣子。如果你執意要當一個人的面說實話,這就表示你嚴肅的看待他。嚴肅的看待一件根本不嚴肅的事,意味著自己也要喪失自己的嚴肅。我啊,我為了不要嚴肅看待瘋子,不要自己也變成瘋子,就「必須」說謊。』
  • 聆聽父親

    作者:張大春

    張大春寫作以來最深情的一部作品,一改過去快俠般的小說頑童形象,耗時五年終於要面市,是寫作時間最長的一部。這本自傳體式的小說背景是作家父親一次意外摔倒癱瘓後,作者開始對尚未出世的兒子訴說自己所認識的父親、以及父親口中的爺爺,全書對兒子娓娓道來的情感真摯動人,小說所呈現的不僅是一個家族裡的不同世代的父親面貌,更以感性的史觀展現外省第一代遷移來台的家庭價值,張大春這次呈現出張式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抒情,絕對是白話文學朱自清〈背影〉以來最感人的父親書寫。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8517)
  • 絕對信號

    作者:高行健

    作者認為,戲劇是劇場裡的藝術,本劇正是在強調這種劇場性。劇情從一列即將開啟的貨車開始,準備搶劫的車匪,通風報信的青年黑子,刻板盡責的車長,實習生小號,養蜂姑娘蜜蜂,因緣際會下在這班貨車中遭逢了。它們各自站在自身的位置上,扮演各自的角色,當角色間發生衝突對立,它們也不得不有所行動……。作者著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將人面對緊急危難與衝突時的內心風景,栩栩開展,更將人與人之間複雜錯綜的關係細膩呈現,充分具現其小說家的敏銳與劇作家的精準。作者簡介: 高行健,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專修法國文學。一九七九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母親》(精選注音版)、《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劇本《高行健戲劇集》十餘種,文論集《沒有主義》,畫集《另一種美學》。一九八一年成為專業作家。一九八七年居留巴黎。二○○○年甫獲諾貝爾文學獎,為華文世界第一位獲獎者。
  • 晚明小品研究

    作者:吴承学

    作者从理论到具体论述新意甚多,对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角度是新颖的,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十分丰富的。
  • 欧洲中世纪文学史

    作者:杨慧林,黄晋凯

    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影响,当属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最富人文学意味的题目之一。然而要在比较根本的层面上提出任何有效的论说,似需做两个方面的先期准备。其一是对基督教神学资源的把握;其二是对西方文学与基督教发生关联的最初形态——中世纪欧洲文学有所了解。中国学人关于西方的一切讨论,当然都无法离开中国自身的背景和经验,当然都会带有某种内在的比较研究之性质;但是与此同时,这又必须以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对方为前提,必须建基于持之有据的跨文化阅读。否则,除去空泛地强调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重要,除去针对以往的偏见、忽视或者其他假想敌进行批判,就很难再有所推进。 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研究在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文学方面的准备都还比较薄弱,因而确实需要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相互关联入手,对该时代的文学特征和神学信念进行双重的探讨。由此,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才能有比较实在的基础。同时,无论就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译介还是研究,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而有关问题的提出及其针对性,便也自然构成了可能的研究思路。 一、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独特样式、由来和发展,注定要使相关讨论成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 它之所以是跨文化的,不仅是因为基督教本身就体现着古代希腊与希伯来两大传统的融合,而且还在于“蛮族”文化、罗马文化对中世纪欧洲之语言、民俗及文学风格的深刻影响,在于中世纪欧洲所包纳的东方与西方之差异。这种复杂的多文化交融可以溯源于远古游牧民族的迁徙、早期希腊人的东扩和罗马帝国在纪元之初的巨大成功,然而最终是在中世纪得到重组和延续,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依托的基督教世界。这既是欧洲的基督教化过程,也是基督教的欧洲化过程。离开这一基本的跨文化考察,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理解乃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解说,应当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基础;进而才能根据基督教与希伯来传统、古希腊传统、“蛮族”传统、罗马—拜占庭传统的关系,寻求中世纪欧洲文化品格的总体定位。 它之所以是跨学科的,则是由于基督教观念对中世纪欧洲文学具有一种根本的规定性,由于中世纪欧洲文学格外鲜明地体现着宗教的动机和宗教热情。以最具“人文”性质、而似乎远离“神学”的中世纪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为例:这些“人文学科”为世俗作家排序(the list of authors)并研究其创作的形式或风格,其实是要为最后阅读《圣经》做准备;而罗马诗人维吉尔高居世俗作家的榜首,也是因为他的创作被认为最接近于神圣的文本。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74.由是观之,有论者以为维吉尔在《神曲》中的向导形象表达了但丁的“人文主义理想”,恐怕多少有些望文生义。又如欧洲中世纪的戏剧,从时间线索上看,它似乎应当承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传统,而实际上除去泰伦斯的几部剧作之外,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古代的作品传世;即使是泰伦斯的这几部作品,也基本上被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作家们视为有伤风化的闹剧而予以排斥。参阅Joseph Strayer, ed.,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3, vol. IV, 第315页。因此,中世纪戏剧几乎完全是派生于基督教圣餐仪式的一个独特的戏剧品种。对于这样一种文学现象,神学的梳理和历史的考察就不能仅仅作为一般的背景,而要与文学的分析互为表里。具体到中世纪欧洲文学史的研究,这应当体现为关于基督教宇宙观、《圣经》解释学、神学象征学说等方面的讨论。也许可以说,这些观念是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文学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点。 二、中世纪欧洲文学从“非国族化” 到“本土化”的特征  近代以来的文学史观念,大体上是以民族意识、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为内核,因而“国别”文学(或者“类别”文学)乃是文学史研究中的最普遍方法。但是至少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欧洲并没有条缕分明的“民族文学”之界限,却是体现着更大程度的跨民族性和跨文化性;因此它很难被后世的文学史观念简单地涵盖。这不仅是由于语系的相近而在不同语言之间留有相互影响的痕迹,甚至其题材也并非各自独立的。比如亚瑟王的故事、《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等等都是由多个民族共享的素材资源,研究者无法以它们分别代表英语文学、法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即使做“类别”研究,也只能将它们归入英格兰题材、不列颠题材、日耳曼题材、法兰西题材和罗马题材。参阅W. R. J. Barron: English Medieval Romance, London: Langman, 1987.国别文学史或类别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不仅无助于清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繁复头绪,反而恰好会淹没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和文化意蕴。关于这一点,“身在此山中”的西方学者显然更专注于中世纪欧洲各族群、各文类之间的差异;而中国学人从异质文化的立场反观之,也许更容易发现其中阡陌相通的大模样。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文学是“国际”的(international)而不是“国族”的(national)。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1页。 另一方面,“非国族化”的中世纪欧洲文学又始终是沿着“本土化”的方向进深。在罗马帝国崩溃、古代传统断裂、欧洲民族重组的过程中,基督教似乎只是在精神秩序方面取代了世俗的权威,却未曾有过统一文字的企图。相反,教会甚至以不同的形式鼓励传教士用各族俗语布道。基督教之所以能在欧洲立足、并且独为一尊,本身就得益于信仰传播方式的本土化。而统一的基督教信仰和不同的语言载体,或许从这时已经注定了西方世界“一体”而“多元”的基本格局。因此从“非国族化”到“本土化”的整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其实又是以语言为标志的族群意识和社会观念不断成熟、独立、最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发展史。其意味远不止限于狭义的文学研究。 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比较清晰的划分,并使它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意义,就必须突破“国别”文学或“类别”文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关注“非国族化”到“本土化”进程的潜在内涵。因此在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化与神学的讨论之基础上,似可从“质”的方面将其文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形成时期(5—10世纪),族群独立时期(11—13世纪),文学成熟与文化转型时期(14—15世纪)。贯穿这三个阶段的逻辑线索,实际上也标识出西方世界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通道。我们得以窥见的,应当是中世纪欧洲从民族俗语的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播、民族国家的独立,逐渐导向语言、观念和社会多元化的完整过程。这样,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阶段划分,也成为对其总体文化形态的一种界说。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与中世纪的美学和文学观念 包括西方的学术界本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对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视之为一片空白。O.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3页。 这显然也同我们通常的文学观念有关。中世纪的文学、文学批评乃至整个文化,都与后世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模式明显不同。而当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之后,它自然会变得越发难以界说。 与之相关的神学美学(Theological Aesthetics)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它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参见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 Glory of the Lord, 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trans. by Erasmo LeivaMerikakis,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982;Gerardus Van der Leeuw: Sacred and Profane Beauty, the Holy in Art, trans. by David E. Gree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3.究其原因,或许仍然要追溯到中世纪文化的独特个性。“美学”之称谓,始于鲍姆嘉通1750年的著作。其本来的希腊文词源意味着“感性学”,而神学美学的主要关注恰好不是感性。按照鲍桑葵的说法:中世纪的欧洲人所要颠覆的,正是古代希腊的道德主义、形而上学和审美主义三大原则;因而其艺术兴趣并不在于感性的规范、感性的摹仿和感性的形式,却在于超越肉身、通向彼岸的可能性。神学美学从“美学”的诞生开始就很难被一般意义上的“美学”所容纳,这至少是原因之一。 艺术创造中的宗教冲动和神学家们的美学关注,其实最集中地体现着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内在精神。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描述,就不能不讨论这种附着于神学理念的美学和文论思想。其中历时性线索的梳理,可以从亚历山大教理学派、伪狄奥尼修斯、中古人文学科、奥古斯丁所代表的教父神学家、加洛林王朝时代、经院主义及其代表托马斯·阿奎那,一直追踪到中世纪晚期的神秘主义。而共时性命题的归纳,则应当包括讽喻、象征、创造、超越、梦幻和冥契等。 从总体上说,中世纪神学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是要通过“象征”的桥梁在文学艺术与宗教诉求之间达成一种同构关系。即:二者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寻求精神对肉身的超越、有限向无限的延伸、必然向自由的趋近;质言之,这正是从“真实”(reality)对“终极真实”(ultimate reality)的追求。由此,神学美学进一步唤起人类通过“美”而观照“绝对”的期待,“美”成为“绝对”的“惟一可见之形式”。 通过康德的“自然之合目的性”以及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敬虔”施莱尔马赫:“关于……呈现在概念中的上帝……若少了情感,概念本身没有生命。”见其《宗教与敬虔》,谢扶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之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所体现的这一美学旨趣,分别从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信仰中的情感交托两个方面,对后世关于文学、艺术和美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中世纪的文学观念可以循着德国古典美学、浪漫派和20世纪的文化诗学,形成一条连贯的脉络。在这条脉络上,文学艺术的价值远远超出其自身,而对终极价值的体认也必然有赖于文学艺术的向度。这一点,是中世纪欧洲文学及其美学倾向所应留给我们的启示。 四、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资料依据与未来延伸 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通常会涉及英雄史诗、骑士叙事诗、民间传奇,以及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乔叟、维庸等中世纪后期的代表作家。但是除此之外,关于中世纪文化、神学、美学与文学批评的讨论,以及早期基督教文学、吟咏诗人、教会戏剧、俗语戏剧、民间诗歌、神秘主义文学等,对于中国读者可能是一块更大的阅读空白。弥补这一空白的资料检索工具,以1983年的英文版《中世纪研究文献编目》(Medieval Studie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edited by E. U. Crosby etc., Garland Publishing Co., 1983)较为完整和便捷。同时,本书也在附录部分介绍了一百十八种有关研究文献,其中包括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文版《中世纪读本》、《英语文学中的圣经传统》等。以这些资料作参考,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应当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依据。 而另一个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可以用详实的资料取代以往的空泛之论,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是否能够如同上文所描述的中世纪欧洲文学本身,具有文学之外的更深层意味?“中世纪”之“中”有如“后现代”之“后”,是以他时代为参照来界定自身的。当“中”的过渡性意义早已完成、甚至过渡之后的“现代”也已经被“后”所阻断时,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还有否延伸的可能? 通过中世纪欧洲的那些尚显原始、粗陋的文学文本,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近代西方的语言、文学、族群、社会的发轫和形成过程,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如何摸索到近代的门槛。然而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之所以格外重要,还是由于它浸润于基督教意识、又凝固着基督教意识,并最终使之成为西方文化方式的主导性特征。沿此推及当代人的学术思考,我们或许应该从中导引出三种相互关联的研究空间。 第一是神学诠释学的方向,即对“真”与“知”的追寻。其中从中世纪直到当代逐渐沉淀下来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承认认识的有限性、理性的有限性、诠释的有限性和真理的有限性之前提下,如何确认意义? 第二是神学伦理学的方向,即对“善”与“意”的界说。其最后的追问在于:在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片面性、相对性和自相矛盾性的同时,如何落实善的要求?如何使“道德正当”得到正义之信念的支撑? 第三则是上文谈及的神学美学之方向,也可以说是关于“美”与“情”的价值讨论。 从康德建立知、意、情的批判框架并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到哈贝马斯的“现代性”论说及其对操作领域与意义领域、“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判别,以上三者始终是西方人文学的基本维度。将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扩及于此,并非要以中世纪的或者基督教的价值解决后现代处境中的精神危机,更不意味着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可以重新主宰当今的世界。但是要使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对于当代经验显示意义,也许必须取道于上述三种人文学的延伸。
  • 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

    作者:(香港)马家辉

    本书作者通过文字,据实直书,将李敖的故事与为人、学问与特质;李敖与这个社会的关联;李敖与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互动,利用翔实的资料对其定位,以期还李敖一个真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