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诗歌,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含蓄抑或奔放,她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最薄弱的一环,令我们乐而忘返。用心去品读,或许就在那一刹那,我们恍然领会,领会我们一直未曾领会的真谛,体味到诗意般的人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众多诗篇,分为短诗和长诗两辑。有人说海子是飞翔的诗人,可是谁又能抵挡得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馨呢?或许诗人总是难以理解的,也或许死亡与幸福都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无论怎样,让我们好好地读他吧……
  • 当王子爱上女巫

    作者:苏友贞

    在王室爱情的角逐中,公主般的戴安娜为何不如女巫般的卡米拉更能虏获王子的心?从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到现代社会的政治女强人,都对自己的容貌耿耿于怀,内中反映住怎样的男性和女性文化?海明威和第四任妻子葛尔红这对火石与轫钢之间激烈的爱之火花又怎样演变成终身的仇恨?哈代的妻子艾玛是哈代的缪斯还是灾难?简·奥斯汀的美丑之争引发了怎样的故事?……这一切在苏友贞的笔下,与其说是八卦,不如说处处是文化和人生。 本书是苏友贞的一本随笔集,分四辑。辑一“女巫的苹果”主要以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为话题;辑二“文艺女子”则以海明威的妻子葛儿红、哈代的妻子艾玛、简·奥斯汀、桑塔格等文艺女子为主角,夹叙夹议其故事遭遇;辑三“议论”则话题丰富,对时事、种族、艺术欣赏、畅销书等热门话题谈论了自己的看法;辑四“微言”选取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特别是重西方文化差异的种种表现,微言大义。 苏友贞的文字风格沉静细腻,叙述简洁,议论毫无学院风却处处见出洞见和真率。 < 辑一> 女巫的苹果 当王子爱上女巫 人人都要那只苹果 第一个女人 不结婚的大多数 一个都嫌多 妖姬之歌 轮船与摇篮 读出迟暮之美 <辑二> 文艺女子 火石与韧钢 废墟里的阳光 呼喊的女人 珍妮的画像 海蒂续篇 同时 花岗岩的年轮 <辑三> 议论 意识形态与艺术之间 阿伦特的《心智生命》与中译的可能问题 意图的谬误 碎心人与驯马师 也谈《色,戒》里的性爱场面 背叛遗嘱的人 传记文学,文学传记 假做真时真亦假 脱下理性的雨衣 斗牛士 身份与认同的政治 买一送一与二对一 民主里的『朝代』问题 <辑四> 微言 登山 自由的过程 姊姊妈妈的 希拉蕊传奇 爱看猫儿打架 妈妈自保书 色妇有疾 早谢的兰花 成长的声音 那一种忠诚 糖纸包裹的滋味 故乡里的异乡人 插头的画像 未完成的拜波塔 熙攘的人世
  • 知堂回想录

    作者:周作人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的一部自述传,是作者最后、也是篇幅最长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连载的方式,首发于《南洋商报》,1970年在香港出版单行本。书中保留了许多现代文学、社会的重要史料,又在追述往事中节引了大量作者以前有关作品,堪称反映周作人一生著述旨趣的“集大成”之作。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文中多有跑野马处,或者还跑的不很够,亦未可知。但野马也须在圈子里跑,才有意思,这却极不容易耳。”大致仍旧遵循一己惯常路数,行文风格亦是典型的“知堂体”。 《知堂回想录》本拟写至五四为止,末了却将一生经历写出,其中多有过去未介绍者,叙述往事间或移用此前有关作品,又抄引自己多篇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谓之“集大成”亦无不可。
  • 读书 治学 写作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自选集:读书·治学·写作》(季羡林自选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异常复杂,千万不要看到一些表面就信以为真,一定要由表及里,多方探索,慎思明辨,期望真正能搔到痒处。有个别自命为作家的人,不甚读书,又偏爱在辞藻上下“苦”功夫,结果是,写出来的文章流光溢彩,但不知所云,如八宝楼台,拆散开来,不成片段。有的词句,由于生制硬造,佶屈聱牙,介于通与不通之间。
  • No Signposts in the Sea

    作者:Vita Sackville-West

    Edmund Carr is at sea in more ways than one. An eminent journalist and self-made man, he has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he has only a short time to live. Leaving his job on a Fleet Street paper, he takes a passage on a cruise ship where he knows that Laura, a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widow whom he secretly admires, will be a fellow passenger. Exhilarated by the distant vista of exotic islands never to be visited and his conversations with Laura, Edmund finds himself rethinking all his values. A voyage on many levels, those long purposeless days at sea find Edumnd relinquishing the past as he discovers the joys and the pain of a love he is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to conceal.
  • 芒克的诗

    作者:芒克

    《芒克的诗》内容为:按照艾兹拉·庞德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要成为诗人,他首先应该做的事就是:在十六岁以前把所有可能读到的好诗读完,以培养开阔的视野、良好的趣味和正确的判断力。这在庞德很大程度上是经验之谈,可是对大多数中国诗人,尤其是1949年前后出生的一代诗人来说,却不啻是一种讽刺。确实,当芒克开始写诗时,他的头脑中甚至说不上有什么完整的“好诗”概念。此前他的全部文学阅历加起来不超过一打人的有限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除了同学们私下所谓的三本“必读书”——《欧根·奥涅金》、《当代英雄》、《红楼梦》——以及其它一些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歌译作外,就是戴望舒译的《洛尔迦诗抄》和不多的几本泰戈尔的小诗集了。当然,这份短短的书目后面还应该再加上几本“供内部批判用”的“黄皮书”,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娘子谷及其它》等,那是70年代初他作为“高知”子弟在一个小圈子里所能享受到的唯一特权。但即使如此,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点阅历充其量刚够为满足一个文学青年的虚荣心提供助兴的谈资而已;然而在当时,却成了一个诗人赖以成长的主要“营养基”。 《芒克的诗》为蓝星诗库之一。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

    作者:戴燕

    2008年秋天起,《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作者在复旦大学用了一个学期,给中文系的研究生开一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专题的课。《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就是这门课的讲义汇编。通过阅读近代以来的这些重要的学术著作,可以帮助同学比较快地 接触到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它的历史以及与这种历史形成有关的思想文化背景、它曾经关注过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的方法,等等。
  • 修辞的复兴

    作者:[美国]韦恩·布斯

    简介: 以《小说修辞学》一举成名的韦恩·C.布斯,其一生的浩瀚著述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巨大宝藏,而本书撷取了其中最耀眼的十几颗经典之珠,汇成了一部“精华中的精华”,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位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对文学、修辞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其充满智慧的哲思和雄辩有力的文风更是发人深省,振奋人心。作为韦恩·C.布斯漫长而荣耀的学术生涯的完美总结,本书是一部意义深远的纪念之作,它将带领我们更好地去探索听与说、读与写之艺术。 导读: 韦恩·C.布斯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对修辞艺术的研究之中……对于布斯教授来说,文学与其说是纸上的文字,倒不如说是一种综合的伦理行为。他把小说看做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契约,而其关键所在便是修辞——一种口头说服的艺术。 ——《纽约时报》 (这部文集)几乎涵盖了布斯的所有重要主题:从伦理、流行文化和教学,到简·奥斯汀、莎士比亚和巴赫金。他那振奋人心、使人愉悦的文风与他宽广深厚的阅读相辅相成……他如此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探险成果,令人读来激动不已。 ——《弗吉尼亚季评》
  • 鲍鹏山新说《水浒》

    作者:鲍鹏山

    《鲍鹏山新说 》从根本上说,就是“英雄传”。《鲍鹏山新说《水浒》》中那些真英雄们,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阳刚气质,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精神。他们的行为和性格,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血性与生气。说英雄,叹英雄,我们就来说说《水浒》中的那些顶天立地的好汉。说说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心理,他们的人性。说他们,也就是说时代,说文化,说社会,说人生。从他们那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也是我们。 鲍鹏山讲孔子: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百家讲坛书系)
  • 诗学 诗艺

    作者:(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古罗马)贺拉斯

    这是本西方学术经典之作,由两部作品组成:《诗学》和《诗艺》。其中,《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以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悲剧与史诗,提出诗歌创作的原则和规律,并就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文艺的社会作用问题进行阐述。而《诗艺》是贺拉斯的创作,他上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下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创作,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献。
  • 语文随笔

    作者:叶圣陶

    《语文随笔》是“跟大师讲语文”从书中的一种,选编了叶圣陶先生二十篇文章,分作随笔、名篇评论、作文评改三部分,谈如何通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方法等提高语文素质,尤其是增强作文能力,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书中提出的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要养成认真的习惯、训练缜密的思维方式等概念和相应的方法相信不止对于语文学习,对于其他工作和学习,乃至处理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 飞鸟集(中英对照)/大家译丛

    作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Rabindra

    中英对照,最美丽的英语,最经典的译本。《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莱辛剧作七种

    作者:莱辛

    《莱辛剧作七种》主要内容:不仅是剧作家、诗人、评论家也是哲人、神学家、古文史学家的莱辛,以一个公开的启蒙知识人身份审慎地与启蒙运动保持苏格拉底式的距离,表面上迎合启蒙思潮却自己心里有数,以绝妙的写作技艺提醒启蒙运动中的知识人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当今学界: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仍然置身于启蒙问题的阴影中,莱辛的写作对我们来说之所以尤其重要,首先因为我们迄今没有从启蒙问题中脱身。
  • 不死的纯文学

    作者:陈晓明

    本书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变动趋势进行颇为独到的阐释,对当前“纯文学 ”面临的那些困境以及超越困境的可能性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关于当代“纯文学”被图像与媒体霸权边缘化的问题;在后现代视野中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困扰;沉重的中国本士性如何获得后现代的表达方式;以及“纯文学”写作如何在自我更新与历史开创方面寻求新的法则……等等问题,都涉猎到当代文学的一系列疑点与难点。作者不作抽象的理论表述,而是回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通过具体现象与文本分析来揭示当代涌动的文学/思想潮流。 作者既对“纯文学”怀着理想性的态度,同时又带着强烈的反思和时代性的反讽来看待“纯文学”命运。作者文笔犀利诡异,情绪饱满;批判锋芒含而不露,真知灼见跃然纸上。其生动与深刻无疑会给各个层面的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陈晓明是对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做出过广泛贡献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诸多著作和批评文章,强调从具体作品文本出发,在理论强有力的投射中,呈现极有新意和富有张力的问题,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概念。90年代以来,纯文学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但其深层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有说服力的回应。 本书书试图以此为中心,深入探讨文学与大众文化、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新的历史场域的复杂关系,恢复纯文学在文学世界中的元话语地位。它的话题的前沿性、敏锐性,相信会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
  • 彼岸

    作者:高行健

    高行健,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專修法國文學。一九七九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母親》(精選注音版)、《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劇本《高行健戲劇集》十餘種,文論集《沒有主義》,畫集《另一種美學》。一九八一年成為專業作家。一九八七年居留巴黎。二○○○年甫獲諾貝爾文學獎,為華文世界第一位獲獎者。
  • 普鲁斯特美文选

    作者: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美文选》精选了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所作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驳圣伯夫》中的经典章节,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和他所倡导的“诗化哲学”。作者将描写、抒情、记叙、议论熔为一炉,虽有小说的描摹渲染,更多的则是散文诗的意象转换,揭示了社会、人生、自然的奥妙和真谛,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处处散发出哲理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史纲

    作者:(美)梅西

    文学史纲,ISBN:9787561336564,作者:(美)梅西 著,孙青玥 等译
  • 胭脂盆地

    作者:简媜

  • 修辞学发凡

    作者: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

    作者:杨义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多是民間智慧書。它們以出神入化的奇筆,牽繫着市井與江湖,情場與戰場,在人類文學中自成文化敘事的系統。 明清時代人,稱小說名著為“奇書”。因為它們講的並非“聖賢中國”,而是“民間中國”,聖賢難免古板,民間殊多奇觀。魯迅深知古代小說,指稱社會上還有“三國氣”和“水滸氣”,點出民間學問,多靠小說,甚至還靠從小說中編出來的戲文。研究古典小說,很大程度上是解讀中國民間的氣質、信仰和知識形態。 因此,不深得中國文化之三昧,難以深刻地把握古典小說名著的讀法。照搬西方文學概論的話頭,也許只得古典小說名著的皮毛。《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的主要人物群體,為何都重複着“主弱從強”的結構模式?《紅樓夢》為何一開頭就寫女媧煉石補天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而且偏偏追蹤着那塊未入補天體制的多餘石頭的行事、夢思和惹禍?《西遊記》為何在大鬧天宮後寫了九九八十一難,並且在取經大功告成後,偏未足的一難中讓通天河的老鼋把經書翻入水中,留下完滿中的缺陷?古典小說名著留下太多的文化之謎,需要我們創造“中國新讀法”予以破解。吃中國菜是不能拘泥於西方營養學教科書而對號入座的,否則你可能失去對中國菜色香味的別具情趣的享受。讀中國古典小說,也應有這種文化覺悟和文化情懷。 本書十二講,應合着中國古人觀察日月運行的周天十二宮之數。由此衍化成十二地支,及其相對應的由子鼠到亥豬的十二生肖,直至衍化出《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副冊、又副冊。《水浒傳》一百單八將,無論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員地煞星,都有十二作為基數。十二之數溟濛渺遠地散佈於天地萬象,形成一個神秘而有序,流動着生命動靜資訊的數理系統。對於這個神秘而奇異的系統,我們應該操持現代意識、開放視野和創新精神,入乎其裹而探其神髓,出乎其表而悟其通則,從中解放出豐富多彩的民間生命、文化智慧和敘事妙招,若能如此,庶幾可以開拓中國古典小說解讀的峰迴路轉、閱盡奇觀的精神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