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文学与情感
《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为复旦版丛书“我们的国家”的一种,由沪上著名学者骆玉明教授倾力撰作。《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分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四章,分别从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个面向集中对中国文学的源头性质和时段特征给予细致的梳理、解说。具体到每章,重在勾勒和概括所及文学类型的历史流变和文体特色。《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篇幅有限,但知识的密度和信息量很大,对所列作品的剖析或评点简短而警豁。借助着这部文字和内容都极其出色的小册子,读者得以轻松进入中国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中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悉心体味中国文学画廊的伟大创造。 -
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着力于女权主义运动,本书从现实的生活环境谈到女人应当怎样才能独立、怎样才能平静而独立地思考,文笔细腻、机智风趣,是女性文学的传世名篇。 -
单行道
《单行道》意象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如加油站、邮票交易、中国古董甚至梦境等。作者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处理并不是简单的堆积和罗列,而是推翻固有的概念思维,深入事物的本质,以探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书中文章饱含哲理性思维,寓意深刻,是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哲学、文学、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晶,依然对当今世界的学术、思想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史杰鹏是当代汉语江湖中的高手,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恰如旅行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每读他的文章,都好像赴一场精神的盛宴。 —— 温立三 史杰鹏最先是以汉代历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在他的学术随笔和杂文中,深厚的学养和知性的光芒一以贯之地闪耀着,而对于社会和人性中的畸形和丑恶,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极其锋利的攻击性,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常常让人想起鲁迅,想起他那句著名的话:“我一个也不饶恕”。 —— 赵长征 史杰鹏君幽愤深广如鲁迅,议论风发赛柏杨,嬉笑怒骂胜李敖,一往情深似晋人。其文汪洋恣肆,于传统间窥见新知,在旧曲中发现新声。 —— 方 麟 我觉得,他对汉语文学的贡献,在于淡然说出人性的凉薄与肮脏。鸡毛蒜皮,不妨锦心绣口;走街串巷,却是出史入经。 —— 廉 萍 -
阅读与讲解
本书包含“阅读与理解”和“精读与略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给教师的,探讨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和范围,并介绍了讲解的方法,还就值得参考的书籍提出了不少建议。第二部分为作者与朱自清合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中由作者撰写的部分,也是为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而写的。 -
清白家風
二十九篇小說人生初集《橄欖香》今年暮春牛津出版。董橋接着寫《辛卯隨筆》寫了十九篇,加上去年的《書香》和《在春風裏》,就是這本《清白家風》了。小書比厚厚的大書好讀,不累贅,不重,書名叫《清白家風》似乎也清雋:齊白石八十六年前畫的白菜鮮菇董橋喜歡,如今襟懷和功底這樣高這樣深的畫家難找。文章要寫得清清白白也不容易,是苦練出來的 -
烟花春梦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中唯一的描摹世情之作,《金瓶梅》因其记录下层社会生活情态,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及独特现代性,而在近三十年蔚为显学。但《金瓶梅》最让人诟病的性描写或曰性关系,人们都不敢触及或者羞羞答答点到为止。马克思曾说过,“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在当今社会昌明的宽松学术环境下做此研究正逢其时。作者立足于把《金瓶梅》看作一部“晚明时代的百科全书”的研究视角,围绕书中“爱与性”这一主题,既不脱离文本,也不搞繁琐考证;既非文学批评,也不是人物分析;做了一些颇有生趣和意味的社会学、民俗学的讨论,力图以性关系作为观照点,把人物和情节背后的东西告诉读者,延展读者的视线,使读者看到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作者文笔简炼生动,运用史料游刃有余,对于晚明世俗生活的钩沉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
荷尔德林诗新编
作者荷尔德林是德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被誉为“哲学诗人”、“诗人中的诗人”。该书选译诗人各时期代表作66首,对其中欧洲历史和文化的背景及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多加注释和导读,是学习和欣赏荷尔德林诗歌的经典读本。 -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
孔子随喜
作者是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朱天文口中的“武士”。 本书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空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全书无意新解,却自有一派风光,吞吐开阖,气象宏阔,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 -
浦安迪自选集
《浦安迪自选集》是作者的自选文集,收录了其有关中国早期思想与经典、明清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等的研究文章24篇,展现了其一以贯之的中西比较的理论维度和阔大的视野,比较全面地反映他多面的研究领域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通全的理解。 -
雅致的结构
本书由王安忆近年来撰写的书评组成,作家评书,知人论文,更是知人论世。本书分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两部分。外国文学部分既有关于《包法利夫人》等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作者心头所好推理小说的评论。中国文学作品的书评则囊括多为当代最有写作能量的作家。 -
问题与方法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是“三联讲坛”文库的一种,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于2002年8月。书的前面,有出版社撰写的文库出版“缘起”,其中写道:对于孟子而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乐事之一;对于学子来说,游学于高等学府,亲炙名师教泽,亦是人生善缘。 惜乎时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属奢望,大学一时还难望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课堂。有鉴于此,我社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据现场录音整理成书,辑为“三联讲坛”文库,尝试把那些精彩的课堂,转化为纸上的学苑风景,使无缘身临其境的普通读者,也能借助阅读,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和前沿问题。 一学校有一学校之学风,一学者有一学者之个性。“三联讲坛”深望兼容不同风格之学人,并取人文社科诸专业领域,吸纳自成一家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开放格局与多元取向,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学术普及与文化积累。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世界上漂亮的女子很多,但不一定有才;世界上有才的女子很多,但不一定有貌。有才又有貌的女子也有,但不一定能分得清情感与理智,收获完美的爱情与家庭。而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个百年罕见的女子。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精美的插图,精致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林徽因这个“民国第一才女”(胡适语)的诗情画意和热情洋溢,领略到她繁华背后的落寞与苍凉。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午后的阳光下,漫长的旅途中,抑或是夜晚临睡前,让我们细细体味一代才女笔下的悲欢离合,品读她隐藏在文字深处的落寞传奇。 -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
许子东讲稿-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卷二
《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许子东讲稿(卷2)》大致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五篇关于张爱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文和评论,其中《张爱玲晚期小说中的男女关系》和《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都是2010年刚刚完成的。《物化苍凉》是提交岭南大学一个研讨会的论文。《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最初用英文写,是在UCLA一个讨论课的论文。写作此文时常在洛杉矶的Westwood Blvd.与Rochester Ave.路口找免费停车位,转来转去边打腹稿。万没想到张爱玲最后寓所正在那附近。她在那个公寓去世数日后才被发现,没有家具,只有一些纸盒和一堆衣服(纸盒里有从未发表的英文小说原稿)。后来才惊讶看到,我去打印论文的Kinkos复印店和常用的邮局,都出现在纪念张爱玲最后日月的照片中。另一个吊诡的巧合是我在上海南京西路重华新村前后住了20多年,很晚才在张子静的回忆录中得知张爱玲是在重华新村的沿街住所看着解放军进城的……当然,我的文章与这些巧合并无直接关系。 第二部分是四篇有关郁达夫的论文。《郁达夫创作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我在华东师大硕士论文的一节,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文学评论》优秀理论文章二等奖” 。《郁达夫小说创作初探》一文则从未在期刊上发表过。《关于“颓废”倾向与“色情”描写》当年就有争议,所涉及的话题至今恐怕仍缺共识。《浪漫派?感伤主义?零余者?私小说作家?》一文有四万多字,写了大半年——郁达夫读了很多外国小说,做这方面的研究也追得比较辛苦。这几篇文章都写于80年代,这次除了修改注释格式,文字上甚至局部观点也有修订。最近才听说,我的第一本书《郁达夫新论》1984年在浙江文艺出版时,编辑铁流、李庆西及所有编辑室成员都要看清样签字,为这本当时看来既有新意也有风险的新人新论共同承担责任。这本书后来获奖且印数过万,浙江文艺遂出版“新人文论丛书”。“丛书”的“新人”们——黄子平、陈平原、赵园、刘纳、王晓明、程德培、蔡翔、季红真、南帆等,现在大都是学术名家,甚至即将退休——然而,学术出版的文化环境竟没有大的变化。80年代的课题,也还是今天的课题。“民族”与“性”仍是国人在现实与虚幻(网络)的主要“郁闷”(郁达夫的苦闷?),所以,我以为自己这几篇旧文,似乎仍然可以再读。总之现代作家我有文章专论的,就是郁达夫和张爱玲。我也很关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但作家论所打下的基础,我后来一直没有后悔。《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许子东讲稿(卷2)》第三部分收了五篇讨论当代文学的论文,都写于1989年我出国游学之后。各有不同的具体写作原因,或因为编书,或因为开会,话题也颇“多元”,但论述方式又不无相同之处:似乎都要列出几个不同的理论、形象、作品、意象或书本,辨异中之同,察同中之异。背后有意无意,或者都有些一直坚持的结构与方法?自己也不太清楚。 第四部分是四篇关于香港文学的文章。写这些文章既是因为编书(三联版“香港短篇小说双年选”)的原因,也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有感于香港“文艺小说”相对寂寞,还曾和王安忆、王德威(后有陈思和、黄锦树)一起为上海文艺编过“三城记小说选”。其实,从边缘看中心,研究过程也另有收获。 《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许子东讲稿(卷2)》附录了三篇讲座录音,其中有些话题在前面的论文或有触及,但“话怎么说”也决定“说什么话”,表述方式不同,意旨联想也很不一样。重校本卷稿子,竟连贯了二十多年读书生活。这才意识到一个人可以用来做事的时间原来这么短。自我溢美就是回首往事,不怎么会因过去的文字而羞愧;苛刻而言也是学业不够与时俱进,方法境界不够扩展。在文体上倒是有些变化:以前的论文是书面文体,近期文章尤其讲座文字较多口语。书名是“讲稿”,意为讲座与文稿。 -
朱光潜人生九论
本书分为九辑,包括:论修养、论生命、论成长、论青春、论情感、论读书、论文学、论教育等,学术大师写此种轻松活泼文字,宛若与年轻人促膝谈心,平等交流,一派诚挚、亲切、自然、蔼然的长者之风,设身处地而又语重心长,具有一种话语感染力和思想启迪性。 -
新编传说
蒋勋从1988年开始撰写一系列的神话故事,集结成为《传说》。后来又陆续写了四篇,成为《新传说》。到2008年,前后20年时间中,蒋勋一共撰写了18篇神话故事,于是有了现在的《新编传说》。《新编传说》收入的18篇传说故事,藉由传说故事的隐喻,我们读懂了自己内在不被看见的部分,残酷也好,欲望也好,得不到的复仇也好,死亡之中的极致激情也好。也许,只有以传说中的种种人性苦楚为镜,我们才能看清人生的真谛。 -
没有过去的男人
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的第二本文字集。包含无咎篇、进退篇、有常篇和至柔篇四部分。 无咎篇以诗歌、随笔为主,精简凝练、有片断的记录和白描、也有类似短诗般的直抒胸臆,充满哲思。 进退篇有随笔、小小说,还收录了几篇访谈,或是身边朋友的趣事、或是和陌生人的邂逅,笔调细腻、感情真挚,有真性情在其中。 有常篇则收录了几篇颇有分量的小说,表现出童话作家的梦幻和简洁风格,看似轻松,但实际探讨了关于爱情跟人性的主题,有很深刻的隐喻蕴含其中。 最后一部分至柔篇以时间为序,收录了作者五张音乐专辑中有代表性的歌词,将歌词赋予文学的诗意,体现出作者这些年的音乐历程。 配合本书,作者从未发布过的单曲《没有过去的男人》,在网上同期发布,可供网友免费下载试听。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