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狂野寫作
『娜妲莉說你一旦嚐過寫作的真滋味,就很難無憾地放棄。到底什麼是寫作的真滋味?除非親自動筆寫寫看,很難具體形容。好在娜妲莉的書寫方法適用所有人,你未必想成為作家,但一定可以在自由書寫裡找到專屬於你自己的剎那的狂喜。』 -------詹美涓 生命是無秩序可言的。在生命旅途中,意外隨時會出現。我們努力耕耘出一畦井然有序的花園,之後卻開始嚮往森林,那裡的一切如此雜然無序,卻生氣勃勃、充滿能量。 我們藉著書寫來了解自己。寫作練習如同禪修般,可以帶你回到心靈的荒野,讓你看見廣闊的蒼穹。我們的心宛若一個迷失的、害怕的士兵,在猛然撞見荒野心靈時,會感到驚訝不已,但它終於與自己相遇了。我們看到了自己真正的模樣,意識心與荒野心靈不再各行其是,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繼全美風行的經典作品《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之後,娜妲莉.高柏再推出《狂野寫作》,以豐富的故事和各種練習技巧,鼓舞你走進寫作的迷人世界。 -
词的伦理
本书是对诗学文本的解读。作者通过对汉语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体验,从汉语的词的独特视角,用隐喻的方式回归中国的古典传统。作者对汉词语的敏感和关注,对词语所蕴含的政治与伦理意味的挖掘,是书中全部细读、评论和书写的立足点。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论欧阳江河”以当代诗人欧阳江河为个案,试图说明汉语现代诗歌在面对现代世界图景时,所经历的诗学理念和诗歌方法上的巨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所包含的政治和伦理意义。通过细读欧阳江河,这一辑将展示出当代诗歌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技艺难度以及经验的复杂和精纯程度。第二辑“经验的上升”则主要包含了对其他一些诗人(穆旦、鲁西西、孙磊等)的阅读,其关注点在于诗歌中的经验是如何发生,在诗人那里又是如何转换为语言并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变形的。此辑中论“口语诗”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对弥漫当代的某种诗学意见的梳理和警示。第三辑“词语”由诗学随笔构成,它们共同致力于对来到作者身上的某些词的领会。这些词曾给作者带来过某种性命攸关的激荡,如今它们带着各自的光泽、质地、重量与音色,在阅读和书写中被人触摸、弹奏和倾听。 -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联手合著。此书以简洁清新、深入浅出的文字把艰深晦涩的当代文学理论表述得明白晓畅,为学生勾勒出一幅斑谰而醒目的当代文论气象新版图,一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吸引了大量读者,成为不断再版的好教材(1985,1991,1993,1997, 2005)。该书第4版修订并扩充对近20年来最新文论的概述,后四章[后结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同性恋理论与酷儿理论]几乎占用全书的一半篇幅,当代文论的最新流变得到了简明而清晰的梳理与展示。这本《导读》并不伪称自己提供这一领域的广阔画面,它的论述只能是有选择的、部分的(在这两种意义上),它所提供的只是对过去的30年(1967-1997)理论论战中最显著的、最具挑战性的潮流的一个简单扼要的概述。 -
第9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第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含捌圆代金券。新概念搭建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永不疲倦地上演着一场主题歌剧。那主题是两个字:青春。青春是感伤的。在新概念的方阵中,他们将感伤裹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的感伤明亮着。社会、人生,在青春这儿,或许只是一扇刚刚开启的门,于是,自然而然地有了叩问,有了愤懑,有了诘问。在新概念的这一方阵中,社会生活的广度、历史及人性的深度构成了他们所追逐的目标。他们扛起的,是文字应有的重量。青春还有着什么呢?叛逆、小小的恶作剧、莫名的忧郁、浪漫、激情,以及激情平息之后的倦怠……青春有着太多太多的内容,文学中的青春究竟是什么,就请和我们一起来检阅新概念吧。所有有关青春的秘密,都在其中。——李其纲(作家、新概念作文大赛总干事) -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兼具比较文学视野、价值现象学思路、"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功夫,结构性剖析和"同情性理解"相结合,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文学·苦难:精神资源》用基督教生存观作为具有原创的阐释性判断,来激活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精神资源,但《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并非把基督教生存观作为西方理论和西方道统引入,而是作为精神资源从生存论出发来使用,和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精神资源进行对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何显得有些“轻飘”?苦难意识和终极之思为何难以寻觅?《文学·苦难:精神资源》以基督教生存观为对话前提,以中国作家与基督教的关系为引线,追问鲁迅、许地山、林语堂、冰心、老舍、萧乾、曹禺、钱钟书、金庸、贾平凹、海子、刘震云、余华、老鬼、史铁生、北村等十六位作家的精神资源,反思中国文学灵魂失落与追寻的出路,回归人的生存之思,文学的终极之思和语言的超越之思。 -
萨特散文
让-保尔·萨特,二十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学说曾对法国及整个欧美的思想文化界产生深刻影响,且至今仍具有生命力。这个集子称为《萨特散文》,所收《文字生涯》、《什么是文学?》、《关于<家中的低能儿>》、《七十岁自画像》,都是萨特散文作品的精华,值得一读。 -
诗的艺术
《诗的艺术(增补本)》尽管缺误失真,它还剩下足够的内容,使我们意识到作者的很伟大的思想,并对其他著作的散佚感到真正的遗憾。这些散佚的著作的数目不算小。瑞达斯一直数到九种,都仅存相当模糊的书名。那些书全是批评的著作。毫无问题,这些绝妙的原本的散佚是万分可惜的,据《诗的艺术(增补本)》去推测,它们都一定是良知、博识与雄辩的杰作。我说雄辩,因为朗吉努斯不像亚里士多德和埃莫赫内斯,都只满足于给我们一些枯燥无味、毫无润色的规程。 -
天上大风
本书作者傅月庵是那种什么书都买,什么书都读,什么书都编,什么书都想为之留下文字的书痴。“书人者,以书维生之人也”。于是,他藏书广,读书博,编书杂,写书话更是视野宽阔,信马由缰,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 -
愉悦与变革
简介: 经典的问题已经在学术圈里讨论了近二十年。本书包含了关于这个重要主题的两次讲座。这两次讲座是由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弗兰克·克默德于2001年11月在伯克利大学坦纳讲座上所做的。讲座之后是杰弗里·哈特曼(耶鲁大学),约翰·基洛利(纽约大学)和凯里·佩罗夫(美国戏剧学院)三位小组讨论成员的回应,最后以克默德对评论者的回应作结。结果显示,讨论是令人鼓舞的,影响是广泛的。本次讨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恳切、最为持久的文化辩论之一。 导读: 克默德的机智妙语和旁征博引令人印象深刻、心满意足……它讨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和文学文化,据我所知,比其他任何著述更细微,更敏锐。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关于经典的讨论常会变成一场令人不快的学术混战,而本书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起点……(克默德的)详尽辩护旨在提醒为何文学和批评是生活的必备才能。 ——《书业观察论坛》 -
革命与情爱
“五四”运动之后,革命逐渐走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从而引发了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议题的讨论,诸如个人在动荡的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政治与性别认同之间不断移动的边界等问题。“革命加恋爱”的主题是对动荡和剧变社会的文学反映,最早呈现在1920年代末。在对这个流行却比较不受人重视的文学公式的研究中,本书作者所讨论的革命与恋爱的主题重述是变化着的文化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文学实践,而这一实践又是由社会和历史所决定的。 《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将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写作公式“革命加恋爱”作为文学政治的一个案例来研究。它在革命文学早期被左翼作家喜爱,直到1970年代还影响着主流的中国文学。通过对这一主题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作者揭示了革命话语的变化是如何促成了文学对性别角色和权力关系的难以预料的再现,而女人的身体又是如何凸现了政治表现与性别角色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革命加恋爱”这个题目看来平常,里面其实大有文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云变幻,前卫作者或热衷民族改造 ,或追求主体解放,总结起来,正不脱“革命”、“恋爱”两大目标。以后五十年中国所经历的种种激情狂热,基本源出于此。时移事往,刘剑梅成长的岁月却是个告别革命、放逐诸神的年代。进入九十年代,在美国,她重新检视“革命加恋爱”的谱系,反思其中所透露的中国现代特征;写的虽然是文学,但一股与历史对话的冲动,跃然纸上。 ——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Henderson讲座教授 王德威 一部扎实、迷人的专著……将会引发个体能动性、女性身体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政治历史的讨论。 ——美国《中国研究》(China Journa) 刘剑梅的《革命与情爱》一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在性别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是继周蕾的《女性与中国现代性》(1991)之后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对这一重要的小说类型还没作过如此系统、深入的探讨,而观点新颖、研究扎实,更是其长处,且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文本的结合处理方面,对于“重写文学史”具有方法上的启示性。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 陈建华 -
诚与真
《诚与真》是特里林1970年在担任哈佛大学诺顿诗歌教授时的演讲集,主要围绕历史中的自我之真诚与真实问题展开,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他此前对诸多作家及文学文化现象的研究与思考。由于涉及众多的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又包容了黑格尔、弗洛伊德有关精神的自我实现及潜意识理论,这部演讲集的思辨色彩很浓。他认为,对真诚和忠于自我的不懈追求在道德生活中占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进一步的变化中,这种地位却被强劲的现代真实观念所篡夺。在整个西方文学和思想领域中比比皆是的例子都暗示着“诚”与“真”这两种观念所引起的矛盾和反讽。 -
盛开(AB卷)
盛开:第八届新概念作文[AB卷]获奖者范本,ISBN:9787505722545,作者:唐朝晖 主编 -
萤窗小语
《萤窗小语》是刘墉最钟爱的作品,最具影响力的美籍作家、画家刘墉的成名作,二十多年来常销不衰,全球畅销逾300万册。本册为作者重新增删,校订。 -
人生一瞬
年歲漸長,記憶發酵。 孩提往事一幕幕,如此鮮明多彩,卻令人心生疑惑:「這一切都是真的嗎?」詹宏志遠離童年,墜入關於記憶的提問,這是四歲的水中之光?還是少年暴雨下的迷濛山路?他搜索自己,企圖從靈光一閃的畫面中,建立起自己私密的個人史。 而這正如同他遠遊世界的歷程一般,每一幅地景乍然停格,暈染著光圈,一秒、兩秒,北海道大雪,尼泊爾牧羊少女嫣然一笑,彷彿有著什麼逗引著他,他於是也停下來,輾轉思索,他想知道屬於自己的故事。 詹宏志穿越時間的旅程,回憶紛至沓來,只有他在自我的鏡影中,瞥見黃蝴蝶幾隻飛,窗際布滿想像的星斗,水妖的歌聲若隱若現,海邊飄來蒼白的女屍,如一朵盛開的花。詹宏志勇敢地在記憶的甬道中劃下一根火柴,一瞬之光,點亮生命的迷彩,他意外憶起夏日清晨未醒的蜻蜓,而草蛇從光裸的腳背上游過去,時間彷彿凍結千年之久。 幼年的自己,貪看天色的流轉與人事的流轉,「坐在窗口,他會看見這些人生的重覆,以及它的荒謬與無關緊要,如果他坐得再久一點,譬如說一兩百年,他或許也可以看到朝代的更替和歷史的興衰,也一樣是荒謬重覆和無關緊要」。詹宏志與童年對話,自己的故事清晰得如同觀看他人的影片一般。「他有時感到超出年紀的哀傷,甚至動搖了童真。」 然而記憶大雪紛飛,淡季人生的異國旅館,如果展開的是一本推理小說,一處一處陌生的人情與風景,就成為遺忘憂愁與創傷的藥引。 詹宏志是一位永遠不合時宜的時空旅者,常常在錯誤的季節來到一個地方,只因他心有所悟:「大自然在最孤寂的時候,也有遺世獨立的孤寂絕景,你往僻靜之處走去,它也饗你以安寧的身心盛宴」。當你不隨人事喧囂流轉,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沙漏節奏讓生命流逝。 於是詹宏志的旅行,是把自己拋擲到世界盡頭的場地裡,「心境已老,想知道的卻是老靈魂的來歷」。旅行是濃縮的人生,而人生中偶然的遭遇,一個個一閃即逝的過程,力量憾人、纏綿不去,詹宏志深深了解,自己將帶著這種種不明意義的畫面走向餘生。因為那就是自己的故事了,一如時光的啟示。 人生一瞬,記憶如落英飄遠。書分二輯,輯一是生命時間軸下的凝思與追憶,輯二則是旅程地景上片刻的忘我與不可忘懷。 目錄 輯一 時間 記憶之柱 1956/煤炭堆上的黃蝴蝶 1958/父親回家時 1959/水中之光 1960/海上漂流的花朵 1960/羅斯金的憤怒 1961/蛇 1961/木瓜先生 1962/張望者 1962/我爸爸的恐龍 1964/穿山小孩 1967/後車站 1968/繁星若夢 1958/風雨中的計算機 1969/山路 1969/珊瑚礁中的龍蝦 1970/小刀 1970/稻田舞女 1970/當睡人醒來 1975/但願少年有知 1978/孔子雕像下 1982/咖啡應有的樣子 1982/咖啡館裡的革命者 1984/依莎貝拉的來信 1986/給我全世界 1997/賽蓮之鄉 1998 輯二 地方 祖谷溫泉 日本.四國/治癒的旅行 日本.日光/山陰道上 日本.山陰/驚喜的晚餐 日本.九州/火與海的國度 日本.九州/奧入瀨溪谷 日本.東北/雪埋的旅館 日本.立山/煙中巴士 日本.北海道/國民休閒村 日本.北海道/雪國的誘惑 日本.北海道/三大蟹邂逅 日本.北海道/冰下魚 日本.北海道/步行食遊 日本.北海道/史蒂文森窮病之處 美國.加州/波士頓的私家偵探 美國.波士頓/鱈魚角的同性戀旅館 美國.鱈魚角/距離 美國.德州/回到沼澤地 美國.紐奧良/菜單上的語言 法國.巴黎/來到巴黎的康有為 法國.巴黎/獻給約瑟夫.虎克 英國.倫敦/一個人的餐酒 義大利.翡冷翠/喜瑪拉雅山麓下 尼泊爾.那加闊/在那遙遠的地方 尼泊爾.那加闊/走到世界的盡頭 俄國.勘察加/富麗怪奇 香港 -
误读图示
本书前五章主要探讨误解、或强有力的“误读”理沦与技巧。后六章集中在读解的例子上: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斯、沃沦、爱蒙斯、阿西伯雷等的诗歌。在前一部分,为了寻求误读的图示,我作了一次追溯文学起源的远航。从诗歌起源和诗的最近几个阶段之间密切的联结起始,这次航行首先回到文学传统如何形成的过程,接着回到“原始的教导场景”过程的种种根由,最后回到对延迟的沉思。这一沉思集中在影响之上,作为对阅读/误读行为六重防御比喻的影响。接下来,比喻、防御、形象和修正率的关系,将在讨论误解的一章里得到阐发,误解图示也是本书的目标。再下来是对勃朗宁一首诗《查尔德·罗兰走向幽秘高塔》的全方位阅读,以阐明这一误读图示的用法。在本书最后部分,以这个图示作为我们的向导,考察了从弥尔顿一直到当今许多影响的变体。 本书最后部分,从分析弥尔顿的引喻开始,分别讨论代喻(rnetalepsis)和转代比喻(transumption)、依撒格·卢利亚称之为“gilgul”的最终修改率的古典对应词,以及一位先辈因其后代的行为而获得再生,后人从他支离破碎的丑陋外壳中拣起一息尚存的火星,重又点燃起来。紧接着的一章论述从华兹华斯到丁尼生等弥尔顿的后裔。此后,本书的其余部分论述美国诗人,首先论述的是他们的先驱和诗学理论家爱默生,他与后起的美国诗人们的关系,同弥尔顿与他之后的英国诗人们的关系正相类似。 -
知君用心如日月
从来没有一本书,这样阐述画意。 从来没有一本书,可通过一幅画,让我们走到古人的生活里,如此气安而静,如此丽色闲情。 《知君用心如日月》以独特角度,对宋元明清以来传世名画中的场景及人物、故事细细品赏,那时人语、那时欢颜、那时深巷、那时庭院,宛如历历在目。幽亭绿苔、纤纤足痕中有多少被淹没的心事、多少曲尽的心意,皆被作者用深婉悱恻的情绪一一品读出来。文字悠柔、意境幽微,亦古亦新、亦华亦素。世俗的画在这里有了厚重的生命,有了人世的三味…… -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ISBN:9787539926711,作者:周作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