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作者:刘小枫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在十年前(1996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刊行,世纪已经翻了一页。这次重新续集,添上了近十年来的部分文字,无论新文旧文,都满纸陈旧感。“我们这一代”的历史感觉,对编者来说,就像怀里揣着的一张纸色已然发黄的老照片。 时代进步、感觉进步、学术进步,编者的感觉却滞留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个十年:那十年里,“编者们几个人”老在想,现代中国的前辈学人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西方现代的思想者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那样想……想来想去。不过想的是,“编者们”自己该做些什么、如何想。
  • 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AB卷)

    作者:刘潇

    编者的话--《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时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鉴于这次获奖作品视角更为多元,思维更为发散,观念更为时尚,按前五届根据题材划分专辑的编排形式似已很难准确分类和涵盖,故第六届作文我们将不再按题材分辑,而是按参赛学生的参赛号码顺序来编排目录。这参赛号码就像高考考场上的准考证号码,每个参赛学生心如明镜,无法替代,无法伪造。 二、读者会发现,无论A卷还是B卷,都有空缺的考号,这空缺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①通知其参加复赛而因故没有来;②初赛文章和复赛文章水平相距甚远,有捉刀代笔之嫌,落选;③编辑书稿时因各种原因被筛选掉的。 三、由于这次全国参赛人数急增到近七万,获奖入选该书的作者也大大增加,使得该书的篇幅从以往的100余万字增加到120余万字。虽然该书的制作成本因此而提高了一大块,但考虑到广大学生的承受能力,我们坚持不提高定价。 四、往年这套作文书面市时间都在7、8月间,今年为堵塞伪本在我们这套书问世前就仿冒抢占市场,作为编者我们也加班加点,将这套书的出版时间提早到5月,请广大读者认真选择,明辨真伪,谨防上当。
  • 文学空间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莫里斯·布朗肖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理论家及小说家。1955年,他出版了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空间》。在该专著中,作者通过分析马拉美、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写作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构成文学的“力量”或者说“文学空间”是什么等理论课题,认为写作就是寻求作为“作品”的某种东西成为可能的那个时刻或那个点,文学空间就是死亡的空间。在寻求小说和评论的新途径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极限体验,即把死亡设想为“终极的绝对考验”的体验,对后来法国的意指学派、日内瓦学派和社会学批评学派等的文学批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亲爱的三毛

    作者:(台湾)三毛

    自序: 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着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镜子。 也许,透过书信呼应的方式,加上声音,我们人和人之间,所竖立起来的高墙,能够成为透明的。或说,不必那么晶莹剔透,或会有些光线照亮一刹那间幽暗的心灵,带来一丝欣慰,然后再不打扰,各自安静的存活。 我愿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在这片天地里,我们确信,得到的是彼此的接纳和安全,而追根究底的大荒,诚实地说,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改变你我自造的心境。
  • 清华园日记

    作者:季羡林

    本书是乃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辅之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构成了本书独特的价值。
  • 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

    作者:(美)彼得·盖伊

    盖伊在这本文辞优美而引人深思的著作里,为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互有不同但却互相作用的阅读文学的方法。凭着他的分析才能和细腻心灵,他发现几位19世纪的伟大作家都具有一种共通的特性:对他们各自的社会愤世嫉俗。 现实主义小说家真的是在“写实”吗?在历史学家看来,真相远非如此简单。狄更斯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与其说是个历史学家,倒不如说是个宣传家,在他的《荒凉屋》一书中,英国司法以及整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被严重夸大了。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凭借其令人目眩神移的独特风格,施展了他对当时法国中产阶级社会的报复。至于托马斯.曼,他在《布登勃洛克一家》里,为读者勾勒出的几乎就是一幅讽刺漫画:一个正在式微的高傲中产阶级的文化。
  •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朝花夕拾》(插图本)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朝花夕拾》(插图本),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朝花夕拾》(插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 A Moveable Feast

    作者:Ernest Hemingway

    "You belong to me and all Paris belongs to me and I belong to this notebook and this pencil." Begun in the autumn of 1957 and published posthumously in 1964, Ernest Hemingway's A Moveable Feast captures what it meant to be young and poor and writing in Paris during the 1920s. A correspondent for the Toronto Star, Hemingway arrived in Paris in 1921, three years after the trauma of the Great War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s cultural landscape: Braque and Picasso were experimenting with cubist forms; James Joyce, long living in self-imposed exile from his native Dublin, had just completed Ulysses; Gertude Stein held court at 27 rue de Fleurus, and deemed young Ernest a member of rue génération perdue; and T. S. Eliot was a bank clerk in London. It was during these years that the as-of-yet unpublished young writer gathered the material for his first novel, The Sun Also Rises, and the subsequent masterpieces that followed. Among these small, reflective sketches are unforgettable encounters with the members of Hemingway's slightly rag-tag circle of artists and writers, some also fated to achieve fame and glory, others to fall into obscurity. Here, too, is an evocation of the Paris that Hemingway knew as a young man -- a map drawn in his distinct prose of the streets and cafés and bookshops that comprised the city in which he, as a young writer, sometimes struggling against the cold and hunger of near poverty, honed the skills of his craft. A Moveable Feast is at once an elegy to the remarkable group of expatriates that gathered in Paris during the twenties and a testament to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the writerly life.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作者:洪子诚

  • 唐诗宋词十五讲

    作者:葛晓音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样式。作者以深湛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绮眩精微的部分。
  • 沈从文全集.1-17

    作者:沈从文

    本集收录1-17卷,第1-10卷,小说,其中第1、4卷含剧本等少量其他作品;第11-12卷,散文;第13卷,传记;第14卷,杂文。
  • 宋元戏曲史

    作者:王国维

    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 王国维戏曲研究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延,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它的意义。戏曲研究之新学科次后应运而起。 王国维不仅在古史地、古文字上是一代大师,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上也卓有贡献,本书即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中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但却因以往学者的轻视而晦暗不显。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它全面考察,追根溯源,回答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文学的成就等带根本性的问题,使元曲这一瑰宝重放异彩,并为今后的戏剧史研究指明了道路。
  • 诗经(上下册)

    作者:刘毓庆

    《诗经(套装上下册)》的经学地位,历代有关《诗经》的著述真正是浩如烟海(详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和学苑出版社出版、刘毓庆主编的《诗义稽考》),其中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里稍微扩大范围,对其版本、内容和作者略作介绍,以便于初学《诗经》的读者对古代《诗经》研究文献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孔颖达《毛诗正义》(或称《毛诗注疏》)四十卷。孔颖达,隋唐大儒,字仲达,冀州衡水人。曾从同郡名儒刘焯问疑。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武德九年(626),擢授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贞观六年(632)除国子司业,迁太子右庶子,与魏徵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贞观十一年(637),又与当时一些著名学者(“朝贤”)修定《五礼》,进爵为子。十二年(638),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贞观十六年(643)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后更名《五经正义》。
  • 夜读抄

    作者:周作人 著,止庵 校订

    《夜读抄》收了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可看作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 “瓦屋纸窗,灯檠茗碗,窗外有竹有棕榈”,擎着一册爱读的书,消磨半夜,多么惬意。但是里面文章虽然大多关于一种书,却是以自具的法眼观之,说的终究是文化,社会,人生,并非满足于自我的逍遥。
  • 看诗不分明

    作者:潘向黎

    作者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开专栏“看诗不分明”。“不分明”取自《子夜歌四十二首》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字里行间弥漫着江南的烟水气。作者认为,人生在世,黑白要分明、爱憎要奉命,赏罚要分明,但看诗可以不分明。现在的日子太忙太紧太实用了,有时让人觉得活得有点可怜。背对潮流坐下来,静静地读古诗,那真是“是个中国人真好”甚至“活着真好”的时光。我们跟着作者看诗,也不必“分明”,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品味那一串串的诗歌,玩味其中的情境、奥妙。品味一下《矛铭》,诵两句《书锋》,重温《渡易水歌》,再咀嚼《渔父歌》,就会对一个“忍”字,有了新的体会;遇到烦人的黄梅天,作者却将贺铸、李商隐写雨的诗词慢慢品玩,那些许烦恼便变成了烟雨画境;讲述“落霞与孤鹜齐飞”、“残菊飘落满地金”、“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公案,初读颇有些煞风景,再读则就发现,看诗看得“太分明”无异于“因热爱学问而误食苦果”……作者在诗和历史典籍的长河中,随意掬一捧水,便如饮甘醴。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作者:阎连科,张学昕

    本书选取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 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第 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尤利西斯自述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本书为爱尔兰作家、现代文学巨匠乔伊斯的书信选集,共收录近三百封书信。以乔伊斯漂泊一生所停留的几座城市为标志,结合他在文学上创作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为五部分。 这些书信的主要内容有:给家人尤其是弟弟斯坦尼斯劳斯倾吐心中苦闷、生活拮据的家书,给赞助人解释说明《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等作品创作缘由的信函,给叶芝、艾略特等同时代伟大作家的信件等等。悲愤主义者乔伊斯以几乎没有人读得懂的作品来抗衡黑暗,他洞烛幽微又倾情投入的生活、他高洁理想又污秽肉欲的爱情、他视若珍宝又心怀芥蒂的友谊、他只有面对家人才能完全放松的爱、他流着眼泪也要给儿女家人以庇护的执著,一封封信中都有详尽的倾诉。
  • 柔软的城市

    作者:[英] 乔纳森·拉班

    在城市,我们能蓄意地生活:发明自身、更新自我、开拓旅程,创造私己的空间。但在城市,我们也害怕孤独,紧紧攫住日常生活的架构,以抵挡周围的混乱。 为什么大都市拥挤嘈杂,势不可挡,但又让人如此充满精力,同时又如此脆弱不堪?我们备受称赞的一位长篇小说家和游记作家,即以《柔软的城市》一书对此作出了寻觅和解答。该书发表于1970年代,颇具先见之明地探索了都市生活:城市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比任何时候都更切中今日这座人口爆满的星球。 “才华横溢,歌颂了令人晕头转向和超然离奇的都市……我在巴士上阅读此书,感到仿佛钻进了同车乘客的大脑,这真让人毛骨悚然,同时,我又觉得好像给他们提供了一种钻进我脑海中的方式,这更是恐怖至极”。 ——彼得•罗宾斯 “一幅妙不可言的画卷……《柔软的城市》证明,即使处在形貌的颓败之中,城市也能繁荣兴旺,满足人类最本质的需要,即表演幻想的需要”。 ——理查德•申纳特,《纽约时报》 “一部力作”。 ——简•莫里斯,《旁观者》
  • 从前

    作者:董桥

    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如果你不怀旧……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本书收录董桥所作忆旧小品散文近三十篇,他顺着营造小说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人事、书事、情事,丝丝缕缕,惹人情思,抒发对中国文化无尽的乡愁。语言精细、凝练、隽永。 作者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卓越的见识和品位,浅墨淡彩勾描前尘影事,对于笔下那些堪称“骨董”的人,董桥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对“从前”深深的相思。
  • 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

    作者:[美] 朱迪思·瑞安

    里尔克在诗歌读者的心目中一直是个被上天选中的诗人,他的诗歌总是升华到接近神的领域。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里尔克的吸收能力,和他让人望尘莫及的求知欲,还有他惊人的转化能力,也因此,我们常常忽略了里尔克创作的复杂文化根基,他所受的影响,以及在强大的文学传统中的犹豫和挣扎。 《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中,朱迪思·瑞安给我们描述了另一个里尔克。尽管里尔克总是自觉地营造着个人的神话,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则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赞助人机制和商业化之间的走钢丝者; 一个对文化潮流既着迷又拒斥的时尚达人; 一个拥有非凡吸收能力的诗歌学徒; 一个自觉地进行持续的自我塑造的变形者; 一个通过返回传统完成现代主义转向的复古主义者。 里尔克把自己神化为孤独的天才,出于对这一观念的怀疑,朱迪思•瑞安揭示了里尔克的写作如何深深扎根于时代的文化中。里尔克开创自己诗歌生涯的十数年时间,正是决定现代主义诞生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里尔克屡屡绝望地缠斗于时尚、影响和独创性诸问题之中。通过里尔克信奉的诗歌传统与视觉艺术的棱镜,《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他从唯美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轨迹,但最重要的是,此书改变了争论里尔克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话语方式。 要了解一个全面的里尔克,更重要的,要更切实地进入里尔克的诗歌世界,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