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鲁迅著译编年全集

    作者:鲁迅

    《鲁迅著译编年全集(1-20卷)》内容介绍: 一,本书收录迄今所发现的鲁迅全部作品,含创作、翻译、书信和日记。鲁迅生前编入自己文集而确系他人所作或由他人代笔者,列为附录。其余他人之作,包括鲁迅编集时文后所附“备考”,概不收入。 二,收入本书的作品,均依完成先后排列。同一时间项下,以日记、创作、翻译、书信为序;著译作品先小说,后散文、诗歌。能系日者系日,无法系日者系月,无法系月者系年。写作时间未明,则系以初次发表时间,于题目右上方标~星花以示区别。 三,凡能独立成篇者,无拘长短,均单立一题;中、长篇作品,亦一律保持完整,不予割裂。 四,鲁迅对自己的作品每有修改,此次编集,只收录最后定稿。惟致许广平信与《两地书》所收鲁迅文字分属“书信”与“作品”两种文本,故一并收入。 五,收入本书的著译作品,均以鲁迅生前最后定稿版为底本,未收集者以原载报刊为底本,参校各版《鲁迅全集》及一九五八年版《鲁迅译文集》。某些篇目据手稿录入。日记、书信据手稿影印本校勘、整理。借鉴他人之处,谨致谢忱。 六,日记和某些原无标点的文章,悉由编者重新标点。 七,全书文字校订,除改正此前印本明显错字外,还包括将繁体改为简体,但可通假者及作者习惯用法,仍予保留。又所涉人名中简、繁二体不能完全对应之字,采用繁体。外国人名、地名译法,则悉从其旧。同一字的用法,同一人、地名称,在一篇文章内予以统一。 八,编者于各篇篇末,对最初发表时间,所载报刊,作者署名(署“鲁迅”者略)及首次收集情况(限于鲁迅自己所编者)略作说明。 九,全书之末附有篇目索引,以供检索。 十,本书旨在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部“纵向阅读”鲁迅的文本,在编辑体例上仅是一种尝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卷壹 一八九八至一九○九年 卷贰 一九一○至一九一七年 卷叁 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年 卷肆 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 卷伍 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四年 卷陆 一九二五年 卷染 一九二六年 卷捌 一九二七年 卷玖 一九二八年 卷拾 一九二九年一至五月 卷拾壹 一九二九年六至十二月 卷拾贰 一九三○年 卷拾叁 一九三一年 卷拾肆 一九三二年 卷拾伍 一九三三年 卷拾陆 一九三四年一至八月 卷拾柒 一九三四年九至十二月 卷拾捌 一九三五年一至七月 卷拾玖 一九三五年八至十二月 卷贰拾 一九三六年 篇目索引
  • 文学与感觉

    作者:[法]让-皮埃尔·理查

    书名原文:Stendhal et Flaubert,Litterature et sensation:本书分司汤达作品中的认识和温情、福楼拜作品中的形态创造两篇,借此阐述作者的感觉理论。
  • 八月宁静

    作者:陈宁

    本书是一部随笔集,分三辑,辑一“八月宁静”,书写巴黎掠影;辑二“沉默时光·文字光影”,细看电影与文学;辑三“记忆回旋处”,游走于城市与记忆之间。书中既谈巴黎浪漫和生活趣闻,也说她所钟爱的电影文学,展现出一位文艺女子的媚态。陈宁用一种“隐秀”的风格书写城市,将体验的碎片尽数收藏,她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斑斓的人生片段,在宁静致远中透着淡淡的情味。 陈宁的文字,如同冰淇淋蛋糕。清新口感,回味甘甜。这一次,要带我们看不一样的巴黎。 巴黎也许是浪漫的,但在陈宁的笔下,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许正如南方朔在序中所说,陈宁用一种「隐秀」的风格书写城市。将体验的碎片尽数收藏,不求虚构削足适履的整体,却是要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叮叮咚咚,呈现出世界和生命的多重颜色和切切声响。柔软、通透、亲切而丰富。 如此看巴黎,也是回看自己。每一瞬的感觉,都不虚枉。陈宁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斑斓的人生片段。感受一下作者笔下巴黎的独有风情,就在《八月宁静》中。
  • 个人尊严

    作者:王小波

    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当然,现在我把这样为虚伪提出,已经自外于知识分子。但也有种好处,我找到了自已的个人面目。
  • 歌德谈话录

    作者:艾克曼

    本书是名家名译彩色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系列之一,该丛书是一套世界文学名著的理想读本。其译者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翻译家,译本是质量一流、影响很大、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代表了该名著在我国的翻译水平和译者的创作水平。每部名著都配以两类插图:一类是正文之前的彩色插图,大多是关于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珍贵图片;另一类是根据作品情节绘制的黑白插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亲切轻松的阅读氛围,而且使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加之编者在每部译著中系统加入主要人物表、作者年表等内容,配合译者精当的注释,帮助读者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和学习相关知识,使读者全面、深入、高效地阅读世界文学名著。   《歌德谈话录》是一部由艾克曼辑录和整理的有关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间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以及习常生活和处世态度,足一座“集聚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宝库”;它曾被挑剔的尼采誉为用德文写出的最重要的散文,是一部体味智者之言、走近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歌德的世界文学经典。   艾克曼是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歌德晚年时最重要的助手和挚友。   入选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开列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且是其中唯一一部有关文艺、美学理论以及哲学、政治和一般文化理论的读物。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丁玲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 文学理论导论

    作者: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第2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作,系统介绍了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并成为当代欧美许多大学文学专业的教科书,即使与伊格尔顿持不同观点的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更合适的教科书可用了。”
  • 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2001年再版,题为《一个人的村庄: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亦使用相同ISBN。
  • 灵魂饭

    作者:余华

    收有“流行音乐”、“消费的儿子”、“最初的岁月”、“午门广场之夜”、“别人的城市”、“我的写作经历”、“文学和民族”、“妥协的语言”等散文。
  • 纳兰词笺注

    作者:张秉戍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又是文学艺术里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所共识,用不着多说的。但是爱情之于每一个人,却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不一。
  • 谈文学

    作者:朱光潜

    本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朱光潜谈文学,行云流水,自由自在,他像谈话似的一层一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从深入浅出的话语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文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 文学是谈不尽的,坊间文学入门之类书籍实在太多。这类书籍没有多大用处,人人都知道。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这些短文都是在抗战中最后几年陆续写成的,在几个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过,因为都是谈文学,所以我把它们结集成为这个小册子。
  • 余光中集(全九卷)

    作者:余光中

    《余光中集(1-9)》内容简介: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事业已逾半个世纪。其历年发表的诗文,除近期新作之外,都曾由他亲手编定,结集出版。自1952年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付梓以来,共出版诗集十八册,散文集十册,文学评论集五册,译文讲评集一册。 这部《余光中集》共九卷,将上述之书分类编排;同类之作,则以成书先后为序。一、二、三卷为诗,四、五、六卷为散文,七、八卷为评论,第九卷则包括译文评析与集外新作两部分。各卷内容如下: 第一卷:《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五陵少年》、《天狼星》 第二卷:《莲的联想》、《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 第三卷:《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五行无阻》、《高楼对海》 第四卷:《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 第五卷:《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 第六卷:《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日不落家》 第七卷:《掌上雨》、《分水岭上》、《从徐霞客到梵高》 第八卷:《井然有序》、《蓝墨水的下游》 第九卷:《含英吐华》、集外新作
  • 白香词谱

    作者:[清] 舒梦兰 撰,丁如明 评订

    《白香词谱》是一部简易的词学入门书,选词一百首,使用词牌一百则。书中以注释、评析、说明形式,分别对一百首词的正文、内容及词调格律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解说考订。
  • 爱何必百分百

    作者:刘墉

    人生不满百,相爱几十年,我们何必用许多假设,甚至设计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爱人?  我们可以心里知道,爱情有深浅,性格有刚柔,每个人看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同,所以到了生死关头,身边人可能弃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现在——他闪亮,他坚强,他温柔,如同百分之百的真钻。就当他是真钻吧!就在太平岁月,快快乐乐、相依相偎过一生吧!
  • 致父亲:天才卡夫卡成长的怕与爱

    作者:〔奥〕卡夫卡

    孩子与父母之间玩的是一场教育游戏和成长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由父母先行确定的,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先是遵守规则,继而质疑规则、躲避规则,最终挑战规则。这个过程的渐变事实上发生在每一个家庭之中。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封信,牵涉事关现代家庭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信中,卡夫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父亲的精神压抑和盘托出,对个性成长、身份认同、家庭游戏、角色转换、教育方式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是解读现代家庭关系的经典文本。
  • 龙应台评小说

    作者:龙应台

  • 文选

    作者:[梁] 萧统 编

    《文选(繁体竖排版)》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余首,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备。它的编选者萧统(公元五○一——五三一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字德施,天监元年(公元五○二年)立为太子。著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英华集》二十卷,都已失传。因为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后来又称《文选》为《昭明文选》。 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化较发达的时期,首推汉唐两朝,而六朝可称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文体由楚辞变为汉赋。这种演化说明六朝时文体已相当完备,形式、辞藻、音律日益讲究,文学的观念更明晰了。这些都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萧统所主编的《文选》在其间是起着一定作用的。
  • 詩品注

    作者:[南朝梁] 鍾嶸

    南朝时,钟嵘之《诗品》将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诗人诗作分为上中下三品,言之切切一语中的,为历代所推崇,陈延杰先生于1925年对此著详加注释,言尽其意;更富深蕴,值得有关研究人士与古典文学爱好者研读。
  •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

    作者:许子东

    此书分析了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五十篇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从各不相同的作品中归纳、发现了四种主要模式、四个叙事阶段、二十九种叙事功能,探讨并揭示了这一段时期人们的集体记忆(集体无意识与集体认知)的主要模式。其分析方法、特别是得出的结论,极具创意和启发性。作者原是知名青年评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分熟悉,近十余年来又在海外受到了西方文论与西方学术规范的认真训练。本书能钻进这些中国当代作品中去,对其进行入情入理的感知理解,又能跳出来,拉开距离,运用世界文论的最新成果,对之进行独具慧眼的分析与把握。这样,本书在运用结构主义(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符号学等)的文学研究方法及联系、理解、体察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两个方面,都十分到位。
  • 春天没有卡夫卡

    作者:李立玮

    这是一趟以文学为经,历史为纬编织的梦幻之旅,在瓦尔登湖的湖畔读读梭罗,等待夜色降临、月华初起;在庞贝古城翻翻小普林尼的书信与回忆,想象他那位博学而勇敢的舅父如何以一种令人崇敬的姿态葬身于那场著名的灾难;在伦敦穿行于兰姆曾经挚爱过的街区,从《伊利亚随笔》里印证一座城市所走过的历史弧线――从亚洲到欧洲,李立玮一步步走过,再用敏感而高贵的文字,华美瑰丽的图片,分享风景。时间与空间,实证与追怀,这一切的交叠使他眼前的景致变得丰富,脚下的泥土变得厚重。他说:“我一直相信,世界上任何一处经度与纬度的交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再美的风景,也不是孤岛上一座昨天才刚刚建起的花园。把它放进大地理的坐标中去,会发现它是许许多多复杂环节中的一环;把它放进时间的坐标中去,又会明白它之所以成为今日的来龙去脉。” 只有经历了它的生命,才会明白它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