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论小说与小说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
少女穆谢特
《少女穆谢特》是贝尔纳诺斯名著《在撤旦的阳光下》的姐妹篇。生存艰难的少女穆谢特的母亲身患重病离死亡越来越近,父亲是个酒徒,也无法照科她。穆谢特无处宣泄自己受到的痛苦和羞辱。她衣着褴褛.与世隔绝,遭受各种凌辱,又被杀人凶手利用制造不在场证明,最终她艰难地作出抉择,告别了这个给她带来痛苦的世界。 贝尔纳诺斯的文字深沉而内敛。对小穆谢特的描写蕴含着强太的力量小女孩悲惨而又震撼的结局再次将故事推向高潮,凸显作者对死亡意义的深度思考。 -
伍尔夫读书心得
《伍尔夫读书心得》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心得”。《伍尔夫读书心得》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
二战期间,土耳其政府为了拯救其居住在法国的本国侨民和其他犹太裔受难者,为他们派出了一列穿越德国开往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列车。因为与犹太青年相爱结婚而在几年前与家庭决裂并远走巴黎的席娃和丈夫以及其他犹太人在惶恐中焦急地期待着,他们知道,只有搭上这班列车,才有可能挣脱命运的无情安排……被称为“帕慕克终结者”的土耳其国民作家艾雪•库林根据二战时期土耳其外交官的回忆录所写成的《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为您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犹太人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 本书为您揭秘二战时期身处英德俄三方夹击下的中立国土耳其不为人知的外交斡旋内幕;土外交部为何安排这列载满犹太人的列车横穿德国,这些犹太人如何在纳粹的魔掌下一路惊魂逃亡;.不被祝福的恋情、不伦的婚外情、暗流涌动的姐妹情、夹杂种族宗教冲突的父女情,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否从中脱身,实现自我的救赎与提升? 本书以一段罕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为本,将历史事件与人们在追求自由与爱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浓烈情感成功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段令人惊喘的爱怨情仇。故事流畅、易读,且不落入犹太人大屠杀之历史俗套。书中对希望、勇气以及人性光辉的最深刻展示和对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情的最完美诠释使得它成为一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同类题材文学作品的小说力作。 -
读书人
只要发现自己的第一本书 便可以由此延续下去,从而创建成一个平台 读书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讲义 一半是写作人,一半是读书人,生活与读书是如何连结起来的? 度过只是写作的人生,只是读书的人生, 世界的小说家大江健三郎,有着全部爱书人共同的「瘾头」。 好奇图书馆另一头的那个人正在读哪本书,趁隙跑去记下打开来页面上的那句诗; 害怕忘记今天读了什么,笔记一本写完一本,至今仍不间断; 他读过的书,红笔蓝笔、纸页上画满重点,读起字典更不输看小说的疯迷; 背诵所有喜欢的句子,希望跟自己喜欢上的书的作者成为朋友。 大江健三郎读书、写作一辈子的个中滋味,尽在这本──读书讲义。 因着发现这些书,与这些书邂逅相遇,我觉得写出自己所发现的这些书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真正的老师。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萨依德 一生的阅读,一世的朋友 特别收录《“晚期风格”之思想》──全面阅读萨依德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笔记── 阅读某一本翻译作品。 ◎用红蓝两色铅笔将书中自认为确实精采的部分以及不太理解的部分一一画上线条,如果是稍长一些的段落,则用线条圈起来,这就是我的作法。至于画线的铅笔,我之所以觉得至少须要两种,是因为要用其中一种颜色的铅笔,将感佩之处以及兴趣浓厚之处画上线条,这是一种肯定的行为。 我并不是「非常自然地开始写小说」那种类型。 ◎我总是首先阅读外国的小说以及论文,在此过程中对其文体产生兴趣。尤其是每当阅读外国诗歌时,我总会萌发这样的念头,于是绞尽脑汁创造出自己的日语体,因而我的文章被人说为疙里疙瘩、难以阅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即便现在,我们这些纯文学小说家的日子过得也不算轻松啊。 ◎尤其那些青年作家就更不容易了,似乎大家都甘愿忍受那种痛苦、忍受着那一切而生活而写作小说,以这种态势设法向社会推出自己。然后,便写出一本几乎没有畅销前景的作品。至于我,尤其在这种时候,首先就会阅读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对应这一切。 所谓读书,并不是被提供信息这种层面的活动。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写出那书的人的精神是在如何活动,一个人的思考又将使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读者将借此发现这一切,感觉到现在的自己遇见了怎样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也将能够遇见真正的自己。 -
地下室手记
本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40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 《地下室手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本书还收录了《一件糟糕的事》、《冬天记的夏天印象》、《鳄鱼》、《赌徒》、《永远的丈夫》等中短篇小说。 -
黑暗的心·吉姆爷
在《黑暗的心》中,海员马洛讲述了他早年在非洲刚果河流域行船时的一段经历。讲述的核心是一个叫库尔茨的白人殖民者的故事,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入野蛮的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如何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故事。在接近库尔茨的过程中,作者借马洛之口向我们描述了一副令人感到压抑的浓墨重彩的非洲大陆腹地的图景。 在《吉姆爷》中,年轻有为的“帕特纳号”大副相信自己能够为了海员的职责和荣誉献出生命,这份坚持在确认船马上就要沉没的那一刻被本能打败了,他纵身跳进了他所鄙视的同事们准备好的小船。背负着这个道德重负,他顶着“吉姆”这个假名字沿着海岸线流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马来人的居住地,凭借自己的才干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吉姆爷”。然而,关于荣誉和责任的难题并没有放过他,这一次,他如愿把自己的生命供在了祭台上。 -
偷心人
「如果我丢了魂的话,那都是让爱情给偷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个唐璜式美男子亡命天涯的奇诡 ›› 一个现代版沙威万里追凶的执拗 ›› 八个痴情女子轮番上演的爱恨“罗生门” ›› 献给天下女性的一曲情爱悲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法国的格雷厄姆·格林” 《麦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法文译者 文学 ∕ 电影双栖鬼才 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日美丽的黄昏,空旷的沙滩上,一个年轻人胸部中弹倒了下来。 他是谁?他来自何处,去往何方? 女人们次第登场,轮番讲述与他共同经历的那些生死大冒险。 可是,她们当中谁说的才是实话呢? 是艾玛,那个新婚之夜被绑架的天使? 是贝琳达,那个“红桃王后”的风尘女子? 是来自同一个风流场所的黑姑娘佐佐? 还是被魔鬼引入陷阱的年轻寡妇卡罗琳? 或者是大红大紫的好莱坞明星馥馥小姐? 是洋子,那个被困荒岛的日本女人? 是那个在缅甸服役的美国护士托莱多? 还是那个始终不渝地爱着他,不惜一切代价要救他一命的女律师玛丽-玛蒂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一个作者能够如此洞悉读者的内心,知道如何将悬疑小说的悲剧性和睿智性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他应当属于大作家中的翘楚。 ——托马·纳斯雅克,《眩晕》作者 书中有如连环画般跳跃的情节和精力充沛的主人公乃是从乌力波文学传统中汲取灵感,此传统以雷蒙·格诺20世纪40—50年代充满黠趣的实验小说为代表。也只有雅普瑞索这样一位精明练达的作家才能做到将一个富于手段的风流浪子同一连串绝对典型的女性角色结成对子,进而生发出这么一个精巧有趣的故事。 ——《出版人周刊》 雅普瑞索是一个魔术师,他能迫使读者在沉默中窒息,让真相在纸页上凸显。 ——《世界报》 雅普瑞索就是经罗伯-格里耶修正后的西默农。 ——《新老实人报》 -
摇篮曲
这世间 最令人心碎的生死离别 最无意而最冷酷的伤害 都隐藏在那本童谣集的第27页! 他们踏上未知的道路 去到每一个图书馆 去到每一家书店 去到每一个曾经骤然失去婴儿的家中 去销毁每一本能找到的致命童谣集 语言究竟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决定他人生死是不是你不可剥夺的权力? 恰克•帕拉尼克再造悲恸伤世的黑暗经典! -
一九八四 (精装插图典藏版)
2013年夏天,斯诺登的爆料使得《一九八四》飙升亚马逊畅销榜,“棱镜门事件”引爆的不仅是民众对隐私泄露的忧患,更多的是触及了人骨子里对自由、尊严与爱的敏感和尊崇!正如《发条橙》的作者所言:“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因此《纽约客》说《一九八四》“值得我们再读一读”。 1.入选英、美、德、法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一部分读书人视为死前必读图书之一。 2.被译为60多种文字风靡10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千万册。 3.被《时代周刊》评为“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部英语小说”。 4.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书中的一些词语,如“思想罪”、“新语”、“双重思想”、“老大哥”、“犯罪停止”等已收进英语词典。 5.最具收藏品鉴价值的版本。 台湾远流经典新译No.2,2012最新译本,汲取诸经典译本精华;最新国家插画师作品首次收入,60多幅珍贵资料图片精彩呈现;陆建德作序,李银河、何怀宏解读,不一样的角度,最具纵深度的剖析。 小说讲述了一个爱情与自由在极权政治下异化的故事: 相爱的时候,女主人公说:彼此揭发告密,都不算背叛,只有彼此不再相爱,才是背叛;被试探时,牺牲生命、背叛国家、无辜杀戮、硫酸泼儿童,都可以去做,唯独两人分开做不到,因为“他们不能影响你的内心”。从“101”房间出来后,男女主人公偶然相遇,言及爱与背叛,轻描淡写,毫无情谊——“他们真的可以影响人的内心” …… 这个爱情悲剧只是这部小说的表象,最震撼人心的其实是关于专制面目的揭示,以及跨越时空和文化背景传达给读者的前世今生相识感。 -
鼠疫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
彼时此时
1502年,时任意大利共和国执政团秘书的马基雅维利受命出使伊莫拉,与瓦伦蒂诺公爵切萨雷·博尔贾谈判。在此期间,马基雅维利亲眼见证公爵如何攻城略地、斩杀权臣、消灭对手,领略了公爵的诡计多端与神秘莫测。而他自己一边时刻保持着警惕与公爵斡旋,一边制订了一份完美的计划来引诱当地一名显贵的妻子…… -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 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和社会现实,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 “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 文学大家 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 苏珊•桑塔格 帕慕克 耶利内克 推崇的大师 逝去二十五年,言犹在耳,人们爱他恨他,他的墓碑一再被盗 伯恩哈德塑造的人物拒绝向疾病、失败和不公正低头;他们怀着疯狂的怒火和鲁莽的意志坚持抗争,尽管结局惨烈。 但即便这些人最终都失败了,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失败或屈服,而是他们执着的争辩和抗争。——帕慕克 作为伯恩哈德作品系列的第一卷,《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包含了三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波斯女人》:关于爱情、报复和死亡的故事。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一场友谊》:关于友谊、理解与死亡的故事。 《制帽匠》:关于亲情、尊重与死亡的故事。 伯恩哈德在奥地利国家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如果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我们在思考的,是滞后的思考,我们在感觉的,是混乱无序,我们是什么,不清楚。我们不必羞愧,我们什么都不是。” -
大师和玛格丽特
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走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上帝,也不信魔鬼,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毙的惨剧,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并认识了大师。大师是个不知名的作家,情人玛格丽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他也就以此自居。 大师写过一本关于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小说,受到批判后,惊恐之下烧毁了手稿,进了精神病院。大师失踪后,玛格丽特到处寻找,遇见撒旦的随从,得到回春脂,恢复青春,经历许多奇事后,终于救出大师。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越过莫斯科的麻雀山,飞向永恒的家园。 《大师和玛格丽特》把历史传奇、神秘幻想和现实生活糅合起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
魂斷威尼斯
「世上最美的情詩譯成的小說」 二十世紀全球最佳百大同志小說評選榜首,夢幻再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最佳作品之一 改編電影榮獲坎城影展25週年紀念大獎 「關於我的中篇小說(《魂斷威尼斯》),我不斷從四面八方聽見讚美乃至欽佩之聲。我的作品還從不曾受到如此熱烈而直接的關注──令我高興的是其中也有一針見血的評語。看來我在這篇小說裡圓滿地完成了一點東西──這當然是個幸運的巧合。這一回一切都恰到好處,凝結成純淨的水晶。」 ─托瑪斯.曼致友人的信,1913年 思想最深刻者,愛那最生意盎然之物, 深諳世故者,懂得至高完美, 最終,智者依戀美的事物。 ─〈蘇格拉底與阿西比亞德斯〉,荷爾德林(德國詩人) 托瑪斯.曼最著名的中篇小說,1912年於德國出版,這是一部充滿唯美主義與衰頹氛圍的故事,描述一個具有同性戀傾向之人「驟然爆發的激情」,藉由此作向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相關著作致敬。 阿申巴赫是一位聲譽卓著的文學巨擘,著有許多為人景仰的傑作,他一生辛勤耕耘、孜孜不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文字創作,他的生活建立在規律的寫作上,一字一句投入他對文學的專注與熱誠。然而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也讓他感到倦怠,有一天,一名模樣特異的旅人與他的眼神交會,勾起了他對旅遊放鬆的想望,於是展開前往水都威尼斯的度假旅程。 在麗都島的飯店裡,阿申巴赫遇見一位與家人前來度假的波蘭少年,這位少年俊美如希臘雕像,他驚異於少年的美麗和優雅的舉止,深受其吸引,忍不住渴慕他,這份渴慕越演越烈,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愛情;同時威尼斯瀰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息和傳言,但他為了多看這位美少年一眼,竟不願意離開被瘟疫籠罩的威尼斯,這種氣氛呼應了阿申巴赫內心的祕密,滋長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與瘋狂愛戀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開對於這種情感的對話和思考。 阿申巴赫最後喪身在威尼斯,孤獨的死在荒涼海灘上。他的理性、尊嚴與知識,在對美和愛情的情感中被擊潰;阿申巴赫對少年的追求,是一個臨死之人對生命充滿眷戀、對「美」和精神的追求與熱愛的象徵。 托瑪斯.曼在一九二○年寫給卡爾.韋伯(Karl Maria Weber)的信中說,他希望這篇小說被理解為「把世上最美的情詩譯成散文,那首詩的最後一節如此開始:『思想最深刻者,愛那最生意盎然之物。』」(荷爾德林,〈蘇格拉底與阿西比亞德斯〉) 1971年國際名導、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大師維斯康堤將本書拍成同名電影,榮獲坎城影展25週年紀念大獎。片中主角由作家改成作曲家,由英國傳奇演員狄鮑嘉主演,瑞典演員Bjorn Andresen 飾演片中讓主角迷戀的少年達秋,當年被譽為「世界第一美少年」(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boy),排在歷史上最美的男演員第一名。電影配樂採用馬勒第三號和第五號交響曲,其中第五號交響曲的小慢板,被稱為「電影史上最美的配樂」。英國作曲家布瑞頓曾經將《魂斷威尼斯》改編作歌劇(1973年)。英國BBC廣播電台第三台的Peter Wolf亦曾將之改編為廣播劇(1997年)。 -
漂泊的灵魂
《漂泊的灵魂》由《早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三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 主人翁克努尔普是个和蔼的流浪汉,流落于城镇之间,寄居于友人的住处,吃着友人们给的食物。克努尔普一直不愿受制于任何行业、地方或是人,甚至还离弃了与自己一同徒步旅行的同伴,而与他一同徒步旅行的同伴很可能就是赫尔曼·黑塞本人。 克努尔普的流亡是幸福的、专注于自我的。然而,《漂泊的灵魂》背后隐藏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在这个艺术家眼里,自己的解放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没有道德可言的。克努尔普在一场暴风雪中死去,他来到上帝面前,坦诚自己虚度了一生。然而,克努尔普却被告知,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给芸芸众生带去对自由的一点思念之情。 《漂泊的灵魂》第一部分《早春》发表于一九○八年,和第二部问世相隔有八年之久。这是黑塞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在一九三五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作家描绘吸引自己的东西,而克努尔普这个形象对我有极大吸引力。他是‘无用的’,可他很少干坏事,比那些有用人干坏事干得少得多,而评判那些人不是我的事。我深信,若是象克努尔普这样有才能而且富于活力的人在他的周围世界找不到一席存身之地,那么这个世界是和克努尔普同样有的。” 黑塞笔下所创造的这位无所事事者也吸引了另外一位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他认为这本散文小说是过渡年代中最美的小说集,“而《漂泊的灵魂》,这个浪漫主义世界孤独的晚生子,在我看来是小小德意志的不朽的一部分,是一幅风俗画,它同时象一首民歌,充满了纯洁的音乐”。 -
荒原狼
《荒原狼》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他心灵的内在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本质上,这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了浑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他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 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
圣母悼歌
《圣母悼歌》是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二〇〇九年获奖作品。本书是献给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音乐诗章。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威尼斯仁慈医院的孤儿院里,女主人翁Cecilia是一位被遗弃的孤女,整部作品是她写给想象中的母亲的、永远无法寄出的信。Cecilia感情细腻,富有音乐天赋,在给母亲的信中,她和自己的死神对话,在她的生活中,只有死亡相随。后来,维瓦尔第来到这里担任音乐教师,他发现了Cecilia的天赋,从她那里得到灵感。他带领孤女音乐团四处演出,就此点亮了女孩儿的生活,让她对医院以外的事物有了好奇心。最终,女孩儿逃离了孤儿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
修补匠
修补匠乔治临终时,他恍惚的神志摆脱了羁绊,开始在时光和记忆中游弋。他跨越漫漫人生的荒原,重返童年时代,并走进了几十年前突然出走的父亲的生命。 小说以诗意的语言状写微妙的生命经验和大自然在人心中的投影,它消融了读者和作者心灵间的隔阂,就像破开一坛陈酒的泥封,扑面而来的是新鲜醇美的自然、时间、记忆和灵魂的气息。 《修补匠》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书中的来自新英格兰的父子历经痛苦和喜悦,终于得以突破生活的束缚,并向我们展现了新的感知世界和死亡的方式。 ——普利策小说奖授奖辞 它精细的触角掠过朴素人生粗质而丰富的内涵,让人一次次因深深的认同而颤栗,就像人生初遇这个绚丽的、难以捉摸的世界时的那种感觉。 ——玛丽莲•鲁滨逊,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