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歌德诗选

    作者:歌德

    《歌德诗选(德汉对照)》是一本德国伟大诗人歌德(Johann WoI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诗歌精粹选集,它带领读者进入诗人与诗歌创作融为一体的一生:浪漫的少年情怀、中壮年时期的沉稳精进和对艺文的锲而不舍的追求、步入老年之后的恬适和沧桑感以及对东方古文明的心仪,而贯穿各个时期的则是他对爱情的炽热的、恒定的追求。爱情给了诗人丰富的一生力、热和美,它们又通过诗人的笔注入进他的每一诗行。
  • 路遥评论集

    作者:李建军

    《路遥评论集》精选了高加林和刘巧珍——《人生》人物谈、简论高加林的悲剧、在交叉地带耕耘——论路遥、人生之旅与人性之梦——路遥与张炜创作比较、诗与史的恢宏画卷——论《平凡的世界》、受难与追寻——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文章。
  • 波斯故事

    作者:(波斯)扎赫拉.恒拉里

    本书编选了波斯最著名的文学故事18篇。这些故事产生于9世纪到15世纪波斯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个别故事源自最早的、未被整理出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些神奇美妙,瑰丽迷人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波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比辉煌。
  • 前世

    作者:陈先发

  • The Great Gatsby

    作者:F.Scott Fitzgerald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最著名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要内容包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二十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众望所归,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Jay Gatsby is the man who has everything. But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out of his reach! Everybody who is anybody is seen at his glittering parties. Day and night his Long Island mansion buzzes with bright young things drinking, dancing and debating his mysterious character. For Gatsby - young, handsome, fabulously rich - always seems alone in the crowd, watching and waiting, though no one knows what for. Beneath the shimmering surface of his life he is hiding a secret: a silent longing that can never be fulfilled. And soon this destructive obsession will force his world to unravel.
  • 知识分子的“内战”

    作者:王晓渔

    本书系都市空间知识群体研究书系丛书之一。也是作者王晓渔的博士论文。本书采用社会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第一次转型期——晚清——的知识分子中的变革者。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五四”之后的双城记 第二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三章 第三条道路 第四章 鲁迅和他的朋友们 第五章 “第四阶级文学家” 第六章 结局或开始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月》杂志影印本勘误 后记
  • 寻找精神家园

    作者:梭罗

    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他的文字是内心生发出的一泓清泉,为人们开启了生命中永恒的黎明!   深沉而敏感的抒情……超凡入圣。——乔治·艾略特   “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梭罗   亨利·大卫·梭罗因其在文学和政论上的杰出作品而闻名于世。而在1848年,当梭罗还不为人所知的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哈里森·布莱克就深深地感觉到梭罗是一位出色的“精神导师”,并向他寻求精神上的帮助。从此之后的13年里,梭罗一直不间断地给布莱克写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感悟,而本书就是所有这些信件的汇编。   在梭罗的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在信中所展示出的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超乎寻常的智慧,具有永恒的意义,如同当年对布莱克以及其他朋友产生的影响一样,直至15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信件仍然会激起读者强烈的内心共鸣。
  • 声声不息

    作者:[法] 让-保尔·古

    《声声不息》是让—保尔·古的一本文学评论集。在这里,我们找得到那个时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作家理性的另一面。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间人”里收集了作者八篇评论文字,评论的作家横贯内外,纵涉古今,评论的角度也是各有不同。但这些文字分而不散,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引文在其中屡次复现。第二部分“小说的行文”则是作者在抛开具体作家作品后,进行的一场纯粹思辨的游戏。这些文字最清晰也最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与文学观。在这里,作为译者,我想咬文嚼字一番,进行一次“释题”的尝试,从而对其中的某些观点给出译者个人的一些阐释,供读者参考批评。先从借用瓦莱里语作题头这一事实本身谈起。 “声声不息”,这是瓦莱里在谈及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小说家于斯曼斯时所涉及的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暂把它译为“延绵不息”的声音。让—保尔·古以诗人瓦莱里的话作为一本小说论集的镇文之宝,并断取“声声不息”赫然印于封面作标题,在译者看来,这其中其实并无借光之嫌。细读作品,读者们会发现,瓦莱里在这里其实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说到此,自然不得不先提一提作者对于小说与诗歌的态度。 让—保尔·古认为,法国文坛似乎有这么一种传统:诗人面对小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优越感。诗人们脑子里普遍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体裁”等级观念,似乎严格的要求、真正的言语经验、存在体的运动及其栖息之处、一切写作的源头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诗人的王国,而小说却只能“让人们感到被填饱的愉悦”,是一种“玩意艺术”(福楼拜语)。瓦莱里这位“用诗来攻讦小说的专家”就曾说过,小说是一种次要的题材,因为它是抽象的,没有严格形式的。证据就是:小说中充斥着无用的“细节”,远不及诗歌那样具有精炼的形式。让—保尔·古认为,这是长期以来诗人在文坛上产生的威胁所致。作为小说家,诗人的傲慢和小说家的卑微使得他从心底里感到愤愤不平。 然而,尽管心情是气愤的,让—保尔·古的头脑却是清晰的,而他反驳诗人(尤其是瓦莱里)的手段则更是巧妙的。瓦莱里在攻讦小说的弱点时曾说,“诗不会因为起过了作用而丧失生命”,因为“诗可以在形式中重生,它促使我们照搬原样对其进行重构”。至于小说,则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它属于散文,而散文只要概括一下即可。这里的关键词其实在“形式”和“重构”二字,这也是小说与诗的重要区别。让—保尔·古巧妙地以这句话为切入口,以巴尔扎克的小说为文本例证,天才般地提出了“公式句”的概念(上卷第五章),并指出:首先,小说中的这些“公式句”,不是什么“无用的‘细节’”,而恰恰相反,它们聚集了一篇文章价值的主要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也不仅仅是什么愉情悦目的“玩意艺术”,可以读过即扔,而是一种“专制艺术”。反借瓦莱里的话来说,小说也会“促使我们照搬原样对其进行重构”。因为所谓的“公式句”,并不是一条信息,如果它脱离了赋予其价值的整个小说体系,就成了一句无用的陈述。我们只有通读过孕育公式句的整篇文章,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就这样,作者不另立名目,借瓦莱里诗论中的原句,便为小说澄清了莫须有的罪名,将“声声不息”四个大字悬于封面,作为对小说境界的阐发,不知是否会因为其中蕴含些许讽刺的机锋而更显有力? 现在来谈谈“声声不息”这几个字本身。首先,我们在此并无意对瓦莱里的这段话溯本求源,因为这里的“声音”概念,是被让—保尔·古替换后使用的,与原意不一定吻合。因此,我们所要做的,是试图探寻让—保尔·古视野中的“声声不息”。先从“声”(la voix)字说起。 让—保尔·古在论及《马尔多罗之歌》和《阿尔戈古堡》时(上卷第六章),曾对他所谓的“声音”有过一个定义:“这种声音是一串连续的流动体,是它的口述性所具有的节奏,这种节奏来源于身体而非言语表达。”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样几个字眼:“连续的”、“口述性”和“非言语表达”。这让我们联想到作者的创作经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兴趣的焦点,即“书写内在话语和‘对声音的感知’”。上文曾提到作者写作《飞地回忆录》时的特殊手法,他在录制工人叙事的过程中所感兴趣的,不是他们具体说了什么,不是“言语表达”(le parlé oral),而是声音的在场,是“口述性”(loralité)。在作者看来,这种口述性是每篇文章中的“身体”成分,这种声音“与作品的节奏一样,也处于身体和言语活动之间”,是“身体与语言之间的通灵者”(上卷分第六章,下卷第十章)。而由于这是一种内心的话语,是瓦莱里所说的“意念的流动”,因此它是一种稀音之声,是“沉默的话语”,“我们无从听见它”(下卷第十二章)。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要考虑的,正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方法彰显这种声音的口述性,因此,他在许多创作中(尤其是早年的几部作品中),都安排了一个叙述者—作家的在场,并寻找各种话语情境,以便给沉默话语的语言表达活动确立一个近乎真实的框架。当然,这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小说的行文上做文章。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7年撰写的《艺术的窄桥》一文中曾说:“如果你们将散文从众多小说家强加给它的驮兽的苦役——承受细节的重负,赘满成斗的事实——解脱出来,它便能够升上云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呈螺旋形和圆形上升……”在让—保尔·古看来,这番话在颠覆传统小说观念过程中具有代表性。他在作品中一再强调,小说不仅不等同于叙事,而且小说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剥离了叙事之后,小说中剩下的东西”(下卷第十章),即小说的行文特征。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则又属行文的连续性,因为它与作者力图再现的“声音”密切相关。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这种无言之声是口述性的一种节奏,是身体保留在语言中的成分。而让—保尔·古认为,节奏的产生离不开连续的行文,它是文章中“冲动(élan)与缓置(posé)的连续运动”,在连续的行文中,我们能发现“冲动的再推进与起伏顿挫”,即节奏。在译者看来,要理解这段话并不困难。这里的“无言之声”或许就可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声”。写作之难不在于达意,而在于如何使得 “心声”曲尽其妙,而又不露工于技巧的痕迹。“心声”时而一泻千里,时而九曲回肠,其中的“冲动与缓置”之微妙因作者的风格而易。但不变的是,只有当作家对于句式长短张弛的拿捏达至炉火纯青之境,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已成珠圆玉润之态时,“无言之声”才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真正让读者感受到其呼之欲出的张力。因此,行文的连续性与“声音”的喷薄而出是陈陈相因的。用让—保尔·古的话来说,“行文与声音相遇,这种从未有人听闻的声音就是行文之声”(下卷第十章)。 那么究竟何为“连续的行文”?福楼拜曾说:“连续性铸就风格,正如持久成就美德。”因此,所谓连续性,首先是一种文学性,是文学实践者,或让—保尔·古意义上的“连接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连接”(这个词可以看成全书的一个关键词)产生运动,推动文本前进,从而成就连续。而所要连接的对象,“从意象到句子,句子到片断,片断到整本书”,贯穿整部作品。如果说小说的写作以无序的世界为对象,那么小说的作者——连接者——有所作为之处,正在于“将形式与一致性赋予原本无序的、异质的、极大丰富的系统”(下卷第九章),在于人为地制造一种秩序。当然,这还不是最终目的。让—保尔·古将一部作品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团块”,而被连接之手揉捏进这只团块的素材,并非是同质的,而是丰富多姿的。因此,他认为,在人为地建立统一秩序的同时,又使得这种一致性或极大丰富性不失明显,这才是连接的境界。 如何才能达到在矛盾中统一的这一境界?让—保尔·古谈到了文章的“厚度”。在他看来,文章中的时间因素是产生厚度的源泉。一篇文章中具有多个时间点,连接者正是在将这些时间串联在一起的过程中,使得文章变得密集,厚实。按照作者的说法,这应当是文学中一个值得忧虑的因素。为了解决文学思考中的这种忧虑,作者便会寻找那些“总是倾向于置身在我们和这样的文学之虑中间”的“中间人”(上卷第六章)。在这本书中,让—保尔·古选择了夏多布里昂和他的《墓畔回忆录》(论朱利安·格拉克和让·蒂博多的文字,讨论的也是时间的问题)。因为夏多布里昂认为,作家(在让—保尔·古看来,尤其是小说家)可以“连接”一切,写作一切,“世界其实可以被一览无余地写进一本书中”。在时间处理方面,他曾用自己的妙笔,在“区区几页间”,“构筑了五个时间层次,它们交织得天衣无缝,以至于我们很难辨认出哪一个是我们阅读的当下”;甚至“当下”对于我们来说都变成了“一种回忆”。这是夏多布里昂的能耐,而在让—保尔·古看来,这更是“小说的能耐”,因为“我们正是将《墓畔回忆录》当做小说来读”(上卷第二章)。无疑,作者又不失时机地为小说献上了一首赞歌。 当然,让—保尔·古是在现代性美学的大背景下,在断裂、瞬间、不连续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共识的语境中提出作为一种诗学标准的“连续”(上卷第六章,下卷第十二章)。从现代性的角度去观照让保尔古的诗学,或许不失为一条挖掘个中深意的途径。 他曾这样坦诚地说道:“个人认为,在行文之声的产生过程中,句式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将句式视为产生行文连续性的本质原则。不论之前我们要经过多少迂回,去制造时间的衔接、张力、时间运动以及产生非线性化的意象编织,最终成为连续行文核心的,还是句式。句式由此成为一种工具,它使得生命冲动的作用得以发挥,这种冲动的能量与具有摧毁之势的自由能量两相抗衡。”(下卷第十章)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小说的艺术手法(包括句式)总是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总是第二位的,让—保尔·古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句式无需“要像次要角色那样在语言的舞台上消隐自我。句式的作用在于混淆视听,它无需躲到它要为之服务的意义背后。在读者与它所展示的对象之间,句式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厚度和物质。”作者以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和格拉克的《阿尔戈古堡》为例,精彩地阐述了句式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推动文本前进的力量,文本的活力,张力,游走在文本的两个极端、促使作者之手和读者之手一往无前地前进、继续前进,去翻开一页又一页的那种急迫的力量——这种推动力,张力,以及促使小说运动的力量,都从同一个源头汲取能量,这个源头就是句式的原动能量……”(上卷第六章) 问题探讨至此,似乎还没有完结。理想的句式结构是文章的能量之源,那么,什么又是这样的句式之源?让—保尔·古针对此提出了“要求”的概念(上卷第三章),把问题又拉回到宏观层面上来。译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玄奥的文学命题,更多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学追求。作者似乎有意在作品启幕时,就给读者们呈现出克莱斯特和塔索这两位文学巨匠。他们的国籍与时代均不相同,却对艺术有着同样惊人的执著,以至于当他们发现无法以有生之涯,成就无尽之艺术的现实时,绝然自毁呕心沥血著成的手稿,在未完成的经验中弃世而去。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象征,象征着对于无尽的艺术境界的无尽追求。或许,克莱斯特和塔索的文学生命,就因为这充满哲思的壮丽一笔而从此变得完满,又或许,这,就是对何为“不息”的最好解释。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也许两句杜诗,足以曲尽让—保尔·古的文意。翻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译完一本《声声不息》,回头看去,不经意间已跋山涉水走过了好一段征程。其间的山重水复也好,柳暗花明也罢,都成为这次“奇遇”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在我生命的经验柱上刻下一道道清晰的印痕。其实,开头许先生的话,我只引了一半,偷偷留了半句来收尾。他说:“翻译是一种历史的奇遇,是作家和译者心灵的共鸣。一个好的作家,只有遇到一个好的译者,才能碰撞出一段好的姻缘。”我当然不敢妄称自己一定是个“好的译者”,更没有克莱斯特与塔索那样惊世骇俗的勇气,我只甘愿做歌德笔下的“译者—媒人”,通过一本《声声不息》,激起读者们揭开让—保尔·古半遮半掩的面纱之欲望,让我一个人的“奇遇”在更多的人身上继续下去。如果真的能这样,总算可以成就一段良缘佳话,即使被歌德讽刺一番又有何妨?
  • 爱斯基摩王子

    作者:尹大宁

    一个春天,有一辆红色小巴士停在幽静的小山村里。我靠在窗边看着阳光下五彩斑斓的风景。从车上下来了一个毛茸茸的、不知是人还是动物的物体,右手拿着一杆枪,没有带包之类的东西。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就是爱斯基摩王子……之后,我便不断地流浪、旅行,去伦敦、阿姆斯特丹、海德堡、柏林、布拉格、布达佩斯、澳大利亚,去寻找自己的良知、灵魂,寻找曾经受到过伤害的、也许现在仍然在受到伤害的另一个自己。 爱斯基摩王子,他是带着我旅行的人。我还未出生的时候,他就已经以我的身份存在了。他从异常寒冷的地方向我走来,手持着枪,以时间的名义接近我。爱斯基摩王子,他早我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然后,就变成了一只猩猩藏在了我北边的仓库里。我,是拥有永远的我,同时也不是我,而只是无限的自由。
  • 堕落之城

    作者:[英]吉尔斯·爱默生

    这是一个关于伦敦人千百年来如何寻欢作乐的故事:嫖妓、通奸、性变态、酗酒、抽烟、吸毒、令人咋舌的暴饮暴食、血淋淋的人兽搏斗、触目惊心的豪赌……显然,从罗马统治时期到维多利亚时代,这座城市一直在鼓吹并沉溺于种种荒淫无度的堕落生活。 本书把伦敦人在政治、经济和生活上林林总总的不智之举一一胪列,把我们直接引领到伦敦那个醉生梦死的生活舞台。在那里,主演这场戏的只有两种角色——令人震惊者与惊恐万状者。 不过,作者提醒我们,过往的一切已经转好,伦敦又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从某个角度看来,前人是否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
  • 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

    作者:Richard H. Pells

    美国文学史论译丛
  • 咬文嚼字

    作者:郝铭鉴

    《咬文嚼字(合订本2006)》主要内容:2006年,《咬文嚼字》继公布最容易错的100个别字后,又发动读者检查了央视“春节晚会”和全国12家电视台的荧屏用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2期的“众矢之的”栏目,也许会让你想起“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的诗句。 毋庸置疑,电视是强势媒体,然而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它并不具有强势,相反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请给荧屏亮分”活动虽然结束,但本刊仍会一如既往地关心电视荧屏。你在观赏精彩节目时可别忘了咬文嚼字噢。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语文学习,讲究炼字、遣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母语,要下功夫去学习语文,本刊物就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刊物虽小,但很有看头,很有内容。该书在“一针见血”的精神之外,还“咬”得入情入理,“嚼”地有理有据,既指出其错,又道出其理,被“咬”被“嚼”者心悦诚服,读者也因此长了见识,懂了道理,丰富了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本册是其中的2006合订本。
  • The Complete Novels of Jane Austen

    作者:Jane Austen

    在线阅读本书 Jane Austen is without question, one of England's most enduring and skilled novelists. With her wit, social precision, and unerring ability to create some of literature's most charismatic and believable heroines, she mesmerises her readers as much today as when her novels were first published. Whether it is her sharp, ironic gaze at the Gothic genre invoked by the adventures of Catherine Morland in "Northanger Abbey"; the diffident and much put-upon Fanny Price struggling to cope with her emotions in "Mansfield Park"; her delightfully paced comedy of manners and the machinations of the sisters Elinor and Mariann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the quiet strength of Anne Elliot in "Persuasion" succeeding in a world designed to subjugate her very existence; and "Emma" - 'a heroine whom no one but myself will like' teased Austen - yet another irresistible character on fire with imagination and foresight. Indeed not unlike her renowned creator. Jane Austen is as sure-footed in her steps through society's whirlpools of convention and prosaic mores as she is in her sometimes restrained but ever precise and enduring prose.
  • 阿拉伯文学大花园

    作者:薛庆国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从阿拉伯古代文学的贾希利叶时期一直写到阿拉伯的现代文学,不仅将阿拉伯文学的各个发展时期作了科学的划分和归纳,而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精心择选的作品为读者描绘了阿拉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遗产。除《一千零一夜》之外很多为中国读者所不熟悉的古代阿拉伯文学珍品和现代阿拉伯文学的杰出代表纪伯伦、塔哈、马哈福兹、阿杜尼斯、赛义德的高质量作品,书中都有多方面的介绍,从而起到通过文学走进阿拉伯世界的桥梁作用。本书共9章,收入选文93篇,图片250幅。
  • 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

    作者:陈召荣

    本书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经典作家作品为例,参照中国文人的流浪传统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域外文学,探讨流浪母题的渊源流变与现代分形。在20世纪文化交流的全球化语境中,对流浪母题在现代作家创作观念和作品表征中的各种形态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探寻流浪的各种形态模式的形成及承传过程,选取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和19世纪文学四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例证为基础,力求较为完整而系统地勾勒流浪母题演变的轮廓,并揭示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实生存意义。在流浪话语及流浪文学成为时尚的20世纪文坛,笔者对这一热点的关注,经过8年努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思考。本书作为该论题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在对作家作品阐释的角度选择、文本细读及概念体系建构上具有原创意义。
  • 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歌德

    《少年维特的烦恼》主要讲述一个叫维特的青年的爱情和生活悲剧故事。维特因为偶然的机会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绿蒂,但绿蒂却早已是他人的未婚妻,维特陷入万分苦恼之中。同时,为爱苦恼的维特又与世俗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双重绝望压迫下的维特最终选择了自杀。小说虽然以书信体写成,情节也并不复杂和曲折,但它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勇敢地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 鲁迅六讲

    作者:郜元宝

    《鲁迅六讲》基本上是作者1999年在韩国高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所写,或者也可以叫做寂寞之书吧。那时候,常常一个人关在后山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上课之余,就翻看随身携带和在高丽大学能够借到的有限的几本鲁迅著作,有了感触,便急切地写成文章。年底回上海,稍加修改,就交给上海三联出版社了。 2000年出书之后,许多朋友都曾建议修订。其中比较平庸的部分,更有人建议删去。有好几次,作者也几乎动手这么干了,没想到修改自己的文章竟如此困难,好像非有刮骨疗伤的勇气不可,但作者非关云长,大肆修改的计划也就只好取消。 原来的“六讲”,正文一字不动,但为了醒目,把一些小标题提到目录上来了。 作者想,新文章、旧文章,还中泾渭分明为好。旧作改来改去,弄得和新写的差不多,不要说不尊重历史了,即便以今日之我攻打昨日之我,谁敢保证就一定是明智之举呢?
  •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作者:苏叔阳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为《百年经典》中的一册,《百年经典》所收作家,涵盖了一百年来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名家;遴选入集的,均为经过历史和时间验证的儿童文学精品;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问世时间虽稍短,但均为获得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一致好评、荣获过全国大奖的佳品力作。作品样式包括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科学文艺、寓言诸品种。作者除大陆作家外也有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儿童文学名家。
  • 新的生命

    作者:[意] 但丁

    本书由三十一首诗组成,包括商籁二十五首,谣曲一首,漫歌四首,另有歌节一片。在这些诗之间,但丁还写下了一些文字,将这些诗联系起来。这些文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作者叙述与那些诗相关的事前事后的一些情境,这一类文字虽然出现得很少,但却对理解和把握这些诗歌的基本格式以及与诗的本义相关的问题有所帮助。第三类是作者对所写的诗歌分段分节加以解释,可算作是这些诗歌的附属性文字。 在这本小书中,但丁描绘了他年幼时对蓓雅特莉齐的神奇的爱,这种爱随着诗人情感的变衍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也使他感受到撕心的痛楚;曾经使他变得似乎老谋深算,甚至找来一位高贵的姑娘为他遮掩,而在他的欢乐与悲哀中又显示出他的那般童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