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像“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 “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中的里程碑。 -
守望灯塔
——给我讲个故事吧,皮欧。 ——什么样的故事,孩子? ——重新开始的故事。 ——那是生活的故事。 ◎每个人都可以独自用力地成长。在黑暗中,守着光亮,不断地失败,又再次开始。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温特森的成长疗愈小说。 ◎一部为孤独的人带来慰藉的暖心力作。 ◎一本让人着迷,散发这水晶般光泽的书,读完后让人怅然若失。——《独立报》 西尔弗是一个孤儿,飘无定所,由瞎子皮欧收养。皮欧是拉斯角的灯塔看守人,行踪神秘,给西尔弗讲述了许多跨越时空的旅行故事。这些故事围绕巴别尔•达科展开,他是一个十九世纪的牧师,一生过着一半光明一半黑暗的生活。达科的故事照亮了她的生活。像是一张穿越黑暗的地图。她在不断的失败中,守着这份光,不断成长,最终找到了自我和爱情。 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闪光之作,语言如此纯粹、优美,让人不时赞叹不已。 ——《泰晤士报》 风格独特,气氛优美,温特森这部有着高度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充满了对语言和神话令人惊异的沉思。 ——《纽约客》 温特森的确穿破了我麻痹的表层皮肤,刺向更深的地方。在那里,一簇簇寂寞的神经末梢从冬眠中苏醒,激烈地跳动起来。 ——张悦然 在她的的题材里,她得心应手。一个极具才华的作家。 ——穆里尔•斯帕克(英国知名作家) 20年来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作家。 ——戈尔•维达尔(美国知名作家) -
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
小團圓
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 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張愛玲 九莉還記得她嬰兒時期的景象:人來人往的嘈雜聲中,有一支白銅湯匙塞進她嘴裡,那股鐵腥味真難吃! 這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與驚人的記憶,顯然一直留在她的血液裡。從幼年傳統家族在新舊世代衝擊中的爭鬥、觀念對立的父母籠罩的陰影,到讀書時修道院女中千面百樣的同學、戰時人與人劍拔弩張的緊繃感……點點滴滴的細碎片段,無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記,並開出繁盛的文字。 而就是這種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來拜訪九莉。他眼中的光采像捧著一滿杯的水,他說就算這文章是男人寫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發生的關係都要發生。二十二歲還沒談過戀愛的九莉,覺得這一段時間與生命裏無論什麼別的事都不一樣,恍如沉浸在金色的永生中,讓她不顧一切,即使之雍被說是漢奸、即使他是有婦之夫…… -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这是2014年最新版!修正了上一版本中的数处翻译错误,不容错过的黑色幽默杰作。 84岁的老父亲要与36岁的“波提切利的出水维纳斯”——乌克兰尤物瓦伦蒂娜结婚了。为了拯救老爸可预知的人生大难,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移民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 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而这位火辣的新娘也不是省油的灯!未想,这场两 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却逐步掀开的家族的秘密以及一连串悲喜交加的不堪往事…… 荣誉: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 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首位女性得主获奖作品 2005年机智小说奖获奖小说 布克奖、橘子图书奖双料入围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 力压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的英国图书销售冠军 《卫报》《独立报》《泰唔士报》《洛杉矶时报》专文力荐 评论选摘: 这不是冰冷的有关拖拉机发展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晃动“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的幽默小说。玛琳娜·柳薇卡出生于“二战”难民营,透过她对生活与历史的精心编织,读者所能看到的不只是隔着时空的乌克兰民族的具体苦难,更有极权体制下普通人逆境求生的细枝末节。在一个地动山摇、草菅人命的时代,活下来便是胜利。 ——熊培云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感动地记录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老鳏夫与一位寻求通往财富之路的妖艳惹火的乌克兰大胸掘金女间的争争吵吵。 ——《星期天泰晤士报》 这本书让我整整一年都笑容可掬,笑口常开。东西欧文化冲突中极富戏剧性的部分在这个两姐妹明争暗斗的有趣故事中得以展现。 ——《格拉斯哥先驱报》 -
伤逝
电影伴读中国文学文库。 本书精选了鲁迅小说、杂文数十篇。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随书附光盘。 -
被背叛的遗嘱
依我看来,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只有在历史中,人们才能抓住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发明,什么是模仿。换言之,只有在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而存在。对于艺术来说,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坠落在它的历史之外更可怕的了,因为它必定是坠落在再也发现不了美学价值的混沌之中。 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种“文学体裁”;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以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挑战。 -
1Q84 BOOK 1
《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 ——村上春树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1Q84 -
寡居的一年
《寡居的一年》是约翰•欧文职业生涯中最畅销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性,失去与宽容的故事。 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惨剧,令儿童读物作家泰德•柯尔和妻子玛丽昂失去了两个儿子,曾经甜蜜幸福的时光不再,婚姻变得名存实亡。但因为他们仅有的小女儿露丝,两人表面上仍维系着这个不幸家庭某种程度的情感平衡。一九五八年夏,爱迪•欧海尔受雇来做泰德的助手,泰德的真正用意却是希望他能成为自己和妻子难堪婚姻的催化剂。爱迪一直视泰德为自己的偶像,然而泰德不稳定甚至古怪的工作习惯很快就使得满怀热情的爱迪整日无所事事—他开始将目光放在风韵犹存、引人无限遐想的女主人身上。十六岁的爱迪也重燃了玛丽昂作为一个母亲乃至一个女人的热情......夏天在慢慢消逝,泰德、玛丽昂、爱迪甚至露丝都将面对新的不可知的未来,重新思考为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 -
老无所依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科马克·麦卡锡的转型之作。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得克萨斯州西南部的美墨边境,围绕三个人物(莫斯、苏格和贝尔)展开。猎手莫斯是一个越战老兵,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个枪战遗迹,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一车海洛因和2400万美元现金。莫斯带走了钱,却因此被受雇追回这笔钱的杀手苏格追杀。警探贝尔一直为自己在二战时的行为所困扰,人到中年,他试图弥补21岁时犯下的错误,因此在调查毒品犯罪时,他想尽办法用法律保护莫斯和他年轻的妻子。该书于2007年被翻拍成电影,并获得第80届奥斯卡奖的四项重量级大奖。 -
宠儿
“你的爱太浓了!”——一个不可能重复的故事!!! 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十八年后宠儿还魂重返人间,和塞丝、塞丝的女儿丹芙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D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不但加倍地向母亲索取着爱,甚至纠缠和引诱保罗•D,不择手段地扰乱和摧毁母亲刚刚回暖的生活……全书充满苦涩的诗意和紧张的悬念。 -
爱的饥渴
《爱的饥渴》发表于1950年,中篇,是一部极重要的纯文学小说。 小说人物不多,但都具有戏剧的鲜明性格。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准备死守贞节,但公公诱惑她,将她推向凝固的恐怖之中。这时她迷上了园丁三郎,将他作为自己幸福的根据和生存的理由。悦子和三郎的爱情被公公发现之后,她自己摆脱不了种种苦恼,最后无法继续维持爱,便用铁锹将三郎打死。 作者笔下的悦子这个人物的感情元素是十分复杂的,她抱有一种强迫症般的爱的饥渴。但是,三岛在这部小说中所着力描写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悦子与三郎的关系上,尤其是三郎的男性美上。 它扎根于作者深层意识的性的愿望和美的倾向,进而发展到伦理道德的必然性,使两者达到精彩的一致。《爱的饥渴》受到了莫里亚克的《爱的荒漠》的影响,三岛的文学“野心”都倾注在《爱的饥渴》上。三岛能够理解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凄厉,并把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的影响,深深地渗入超越本人自白的《爱的饥渴》中去。 其中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假面自白》、《爱的饥渴》和《禁色》这三部长篇,在完全暴露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这点上,我觉得它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工作。 碰巧它(《假面的告白》)正是一部自白体的作品,而我却要尝试着将自己倾注在客观的人物中,于是就写了下一部《爱的饥渴》…… 可以说,这个主题是反《包法利夫人》的、反迪康热的。 ——三岛由纪夫 -
炎夏之都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其自1982到1987年间所写的15篇小说,分为“最想念的季节”“炎夏之都”上下两卷。作者在书中继续了对青春主题的书写,于成长的尴尬中展现生命难掩的美好。并结合自身的童年记忆和家族往事,来写旧日台湾家庭及眷民家庭的生活经验,往日的恋恋风情和父辈的家国之思跃然纸上。本书为朱天文小说创作渐趋成熟的标志,可以看出其作品由清婉渐趋深沉的轨迹。书中的作品对读者了解作者家世背景及台湾的时代风貌而言也不可或缺。这个时期是朱天文热衷于台湾新电影创作的阶段,文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风格独特。《安安的假期》《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等先后由侯孝贤拍成电影,影响甚大。 -
九故事
《九故事(英汉双语版)》是美国著名作家J.D.塞林格(1919-2010)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九故事(英汉双语版)》,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经典短篇小说集。 -
旋转木马鏖战记
村上春树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长篇中只有《挪威的森林》,短篇集中则是这本《旋转木马鏖战记》。这部短篇集是在《挪威的森林》(1987)之前的 1985年出版的,作为手法可以说是《挪威的森林》的前奏。村上春树后来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恐怕永远不可能写出《挪威的森林》那部现实主义长篇。 -
权力与荣耀
格雷厄姆·格林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小说之一,也是他最不“英国”的一部小说,以作者1938年三、四月间在墨西哥度过的两个月经历为基础创作,而这两个月中有五星期是独自一人、筋疲力尽的穿梭于南部塔巴斯科和恰帕斯两周。包含着非英国式的罗马天主教因素,同时又满浸摩尼教式的黑暗和对磨难的忠实描绘,堪称格林最具雄心的作品。 -
老师好美
丁佳心,女,三十六岁,高三(1)班班主任。 邵天一,男,十七岁,高三(1)班优等生。 刘畅,男,十八岁,高三(1)班转学生。 他爱她,他也爱她,而她呢? 隐秘而炽热的禁忌之恋,感情魔障吞噬着懵懂的青春和生命, 终于,因爱疯狂,为爱失控。 从《天浴》《少女小渔》到《金陵十三钗》《归来》(《陆犯焉识》),严歌苓的作品被一次次搬上大银幕。她的作品因题材丰富、情节动人、画面感强烈而受到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诸多大牌导演的青睐。她还参与诸多电影的编剧,如电影《梅兰芳》《危险关系》等均取得不错的票房佳绩,其中《天浴》荣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这些使严歌苓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金牌编剧”。 写作上严歌苓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扶桑》被美国《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畅销书,《赴宴者》荣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的“小说金奖”,美国《时代》杂志给予整版介绍,英国BBC广播作为“睡前一本书”整篇朗读。此外《小姨多鹤》也收录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 严歌苓的人生经历是则传奇。从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获得写作MFA学位,再到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现跟丈夫女儿一起旅居德国,过着恬淡的写字生活。 而今,严歌苓携最新长篇小说《老师好美》 盛大“归来”。新书讲述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禁忌之恋。三十六岁单身离异的女班主任,与两位花样少年跨越年龄鸿沟,他们那“不能说的”情感纠葛碰撞,擦出危险火花。一场不伦之恋反噬着纯真懵懂的青春和生命,深陷爱情囹圄的女人多么糊涂与盲目,而为爱疯狂的男孩又是怎样的绝望与凶残?畸形情网缠住三个人,每个人都懵懂而炽烈地寻找感情,却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老师好美》是严歌苓继《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后又一巅峰力作,她以其一贯细腻激情的笔触,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讲述校园中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揭开女性感情朦胧的面纱,描绘情欲背后女性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带你体验女人另类而危险的美。 《老师好美》也是严歌苓将目光首次聚焦中学校园,为写本书,她专程去学校体验校园生活,以期给读者呈现最真切、最生动、最鲜活的故事面貌,这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 名家评论: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著名作家梁晓声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严歌苓的文字美得像诗,在她笔下,无论是食物或水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了生命。她生动的描述和精彩的故事是绝佳的组合。 ——Boey Ping Ping 她的小说是含情脉脉的,又是笔墨张扬的。她的小说中潜在或是隐形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概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个人自由。 ——陈凯歌 我笔下的女性人物有一个共性,就是她们都有一点点迟钝,有一点点缺心眼。 ——严歌苓 我希望把我感动的东西放在我的文字里,有着女性的体温,有着皮肤的质感。 ——严歌苓 -
死屋手记
《死屋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死屋手记》中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由于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
鲁迅小说全集
迄今发现,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呐喊》14篇,《彷徨》11篇,《故事新编》8篇。本次以《鲁迅小说全集》名义出版,旨在展现鲁迅小说的全貌。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初版。它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沉闷和国人灵魂的扭曲,显示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战斗姿态。 第二部小说集《彷徨》写作于新文化运动落潮期,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彷徨》显示了作者从激越到 -
博尔赫斯全集
此为豪・路・博尔赫斯作品最大规模的中文移译,系根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四卷本博尔赫斯全集译出。全书收入博尔赫斯的三十个集子,分小说一卷、诗歌和散文各两卷。 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个散文集和一篇《结语》。其中包括《埃瓦里斯托・卡列戈》(1930)、《讨论集》(1932)、《永恒史》、《探讨别集》、《序言集成》、《博尔赫斯口述》、《七夕》、《有关但丁的随笔九篇》等。� 小说卷收入六个短篇小说集和一篇献词。其中有《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和《沙之书》(1975)、《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 诗歌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四个诗集。其中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诗人》(1960)、《为六弦琴而作》(1965)、《老虎的金黄》(1972)、《铁币》(1976)、《天数》(1981)、《密谋》(1985)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